班主任做好小学生安全教育的策略

更新时间:2024-02-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501 浏览:32803

近年来,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各种新情况、新变化、新矛盾不断出现,影响小学生安全的因素越来越复杂,对学校的安全稳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因此,如何做好小学生安全工作,抓好小学生的安全教育与管理,保障小学生人身财产安全,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确保学校和社会的安全与稳定,是摆在我们班主任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


1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1.1开展素质教育的需要

社会发展到今天,现代教育理论要求我们必须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因为教育本身是为了培养、提高学生全面素质,而不是单纯地灌输科学文化知识.我们不难看出,在学校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具有加速培养合格人才的作用.开展安全教育,从学校治理的角度看,它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文化氛围.小学生一方面要自我约束,遵纪守法,另一方面,其学习和生活又要有必要的外部条件和稳定的治安秩序作保障,而小学生安全教育恰恰在这两方面得到了全面体现.

1.2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的需要

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推广和我国人口发展的规律,在校小学生人数大幅度增长,校园社会化现象日益明显,校内及校园周边环境日趋复杂.学生来校途中发生意外事故、打架斗殴事件等时有发生.大量事实说明,安全问题不仅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在其他节检测日要遇到的问题.小学生在学校学文化、学知识的同时,学习、了解、掌握一些法律知识和安全常识,不仅可以做到在校期间自已不受伤害也不伤害他人,自己不违法违纪并能同违法违纪行为作斗争,而且还可以依靠法律法规的力量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1.3提高小学生安全意识的需要

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他们的安全意识普遍比较薄弱,自身安全意识不强.主要表现为:在自身物品管理上,思想麻痹,物品随意乱放.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对社会了解不够.小学生在校园内学习、生活、接触社会少,辨别是非能力差,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指使其犯罪.还有的小学生不注意用电、用火安全,不注意出行交通安全,存在侥幸心理,往往容易造成安全事故.一些小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抱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看到违法事件,没有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装作视而不见等.认识不到打架斗殴、盗窃等给自身、他人、家庭、学校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因此,要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小学生安全的防范意识.

2班级安全管理策略

2.1加强联系,齐抓共管

班级安全管理靠班主任一人是不行的,只有加强同任课教师、学生及其家长、学校和各部门的联系,才能把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比如请任课教师在教学中注意观察学生的言行及情绪,发现学生有反常的情绪或异常行为要及时同班主任“会诊”并“对症下药”;要求学生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监督,对言行、情绪异常的要找学生了解情况并告之家长,共同“医治”心理创伤;要求学校组织开展思想道德、安全法规、安全知识教育及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活动;要把班级发现的诸如门窗、水、电路、室内地板、天花板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同校总务处或物业管理处联系,并及时进行排除.

2.2善待学生,改善关系

人们常称班主任为“班妈”,因此.班主任对学生的关心要真正做到从细处着手、从长远着眼,无微不至.对学生的批评要讲究艺术,多些鼓励,少一些指责;对学生的要求要严宽兼顾,严而有度,宽而有限;跟学生的交往要平等,多一些沟通,少一些训斥,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做学生的慈爱长辈.“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取得学生对自己的信任和尊敬,才能及时发现班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才能依靠学生及时准确地消除隐患.

2.3以法治教,规范行为

在现代的小学生中有个别学生迷恋上网、盲目追求生活享受和精神刺激,盲目模仿影视片中的行为,违纪违规.因此,班主任应该以法治教,规范行为,以减少或避免安全责任事故.一是要规范班主任自身的行为,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不越“雷池”,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地抓好班级安全管理工作.二是要规范学生的行为,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每一名学生的行为准则,坚持不懈地抓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循序渐进地实施习惯养成的矫正,注重培养学生对现实生活的鉴别、批判、选择能力,引导学生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教育学生以合理的方式、手段去追求理想生活.三是要规范学生家长的行为,向学生家长宣传学校安全管理方面的行政法规.加强同家长的沟通和交流,把学校安全管理方面的制度、办法及行政法规宣传到每一位学生家长,最大限度地争取学生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2.4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不了解学生的管理是盲目的管理,不尊重学生的管理是专制的管理,不信任学生的管理是错误的管理.现在的小学生好学爱动,逆反心理强,一旦遭受挫折或失败,很容易突破法律底线,导致违法犯罪.因此,班主任一定要审时度势,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正确对待和处理不同性质的不良行为.“铁冷了也能打”,对于个别学生性质较为恶劣的不良行为,应以同情、理解而又坚定不移的态度妥善处理,决不能实施体罚或变相体罚;对于班级整体诸如集合、站队、上操,甚至是运动会比赛等方面,决不能一味地追求快速和第一,尤其是在具有危险性的集体活动中,必须根据学生实际提倡参与,而不能一味地强调出成绩;对于学生个体要因材施教,不能因“恨铁不成钢”而操之过急,更不能脱离学生实际去追求完全的统一化或一律化.

2.5学生自治,管理创新

学校安全管理包括物的方面和人的方面两个部分,而人的方面更为重要.只有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力量,构建学生安全自治管理模式,才能做到时时刻刻、事事处处有人巡查安全漏洞,有人监控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因此,班主任应该在班级建立起安全隐患排查小组、矛盾纠纷监控小组、行为规范督查小组、应急事故处理小组等学生自治组织、健全班级安全管理制度,通过这些组织掌握班情,把握动向,运筹帷幄,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学校安全无小事.班级安全是关键.只有学生、教师都树立起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特别是班主任教师要明确自己的安全管理责任,正确实施班级安全管理方法,创新安全管理模式,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安全管理网络,才能真正确保小学生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