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的教学

更新时间:2024-04-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929 浏览:14452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水平也有所提高.在初中进行信息技术教学,采取科学的教学方式,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本文将主要针对初中的信息技术教学的具体现状分析作为出发点,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

【关 键 词 】初中教学;信息技术;问题与对策

一、信息技术的教学的现状

1.信息技术教学目标不明确

目前,初中的信息技术教育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的问题,在实际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的教学目标基本都是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制定教学目标,没有考虑到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这样的教学目标阻碍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以及信息技术技能的全面了解和掌握.


2.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不科学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许多学校普遍存在教学观念落后的现象.大部分教师比较注重讲述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习惯用考试的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成绩,基本都忽视了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关注与培养,“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比较重.在初中,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安排也不科学,设置的信息技术课程学时不多,学生每周上一次信息技术电脑操作课,学生只有在电脑上反复地进行上机操作才能提高信息技术操作技能水平.但是在实际的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缺乏充足的实践时间,导致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还不够全面,因此,导致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水平不高,阻碍了学生的长远的发展.

3.教师自身的素质不高

初中有些教师的信息技术专业技能素质不高.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是通过教师对知识的传输,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接收质量的高低.有些初中的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素质偏低,降低了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全面地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以及充足的学科常识.由于目前学生的学习需求日益多样化,仅仅依靠教师讲述的教材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了解一些学习网站以及一些文字处理与动画制作的网站,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考虑学生的不同心理状况,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他们对信息技术水平.

二、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水平的措施

1.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

在进行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初中设置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信息技术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应该将教学目标转变为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平时在教学时注重对学生信息技术

操作能力的培养.比如,在进行编排文稿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简单地为学生讲述一些有关的理论知识,然后给学生时间和机会自己进行实际的操作,可以留一份作业,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完成后交给老师检查,从而有效地掌握学生学习效果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

2.采取科学的教学方式

运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可以不断促进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实施“任务驱动式”教学,可以引导各个层次学生的合作学习.基于每个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层层深入地设置任务.设置初级任务的主要目的是完成基本的课程要求,中级任务是为了不断拓展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能力,高级任务的设置是对部分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的进一步提高.通过这种设置,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提高学生的交流和沟通能力.另外,教学任务的设置能够促使学生不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教师可以经常组织学生进行校园电子报刊的制作,对学生进行分组,学生进行分工合作.其次,注重真实情景的设置.开展情景模式教学,可以使学生深入了解知识背景,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有利于提高学生熟悉键盘自身学习以及应用能力的培养,增加教学的有效性.最后,可以增加一些益智游戏.学生喜欢上信息技术科的重要原因是可以在教师不注意的时候玩些游戏.教师如果善于利用游戏教学,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教师可以通过金山打字游戏提高学生熟悉键盘的能力,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知识.

三、总结语

综上所述,展开有效的信息技术教学,需要明确教学目标,采取科学的教学方式,同时,教师也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实际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不断提高初中的信息技术教学水平,教师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最终推动学生的长远发展.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