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德师风建设

更新时间:2024-03-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2364 浏览:104810

【摘 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大力弘扬良好师德师风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是推动高校发展和壮大的必要前提,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

【关 键 词】师德,师风,建设

随着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发达的经济带来了信息交流的便捷,并且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伴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而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遇到了新的冲击与挑战.古人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一个国家的强大、一个民族的振兴靠的是人才,而教师是振兴民族、培养人才的关键,教师队伍建设的好与坏是直接影响国家教育事业兴衰的关键.因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广大的教师职业责任感、义务感、自豪感、荣誉感,并具有任劳任怨、甘于奉献和忠诚于教书育人的大业时,教师队伍才能稳定、健康、持续的发展.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曾经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特别是当今社会正处在变革之中,大学生群体呈现出思想多元化、个性化的趋势,虽然教书育人的崇高使命没有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的基本要求没有变,但其赋予了新理念、新要求、新内涵.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要办好教育就必须造就一支师德优、事业心强、业务精湛、让党和政府放心、让人民满意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同志曾今在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希望我们的教师志存高远、爱国敬业,希望我们的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希望我们的教师严谨笃学、与时俱进.”因此新形势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传道、授业、解惑师德为先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极具表率的职业,承载着教书育人、塑造灵魂、传承文明的责任.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师德,高尚的师德、师风是搞好教育的灵魂.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发展成长.因此作为一名高校教师首先拥护中国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自觉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全面履行教师职责,在教育教学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促进民族团结,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增强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其次教师要从树立“以德立教、率先垂范、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形象入手,把外树形象与内强素质结合起来,不断完善自我人格,提升综合职业能力,以良好的师德、师风感召和熏陶学生,做学生爱戴的教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收到“传道、授业、解惑”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爱岗敬业是师德的基础

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首先必须热爱自己的职业,只有这样他才能全身心的投入,而热爱自己职业的动力就在于能在工作中得到快乐.现代高校教师为适应当前社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变化,面临着许多挑战,如高校教育教学理念的提升,知识结构的更新,教学技术的改进,新型教学手段的推陈出新等,为应对这些变化,教师必须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不断进步,这种付出往往无法获得可见的经济效益,正因为如此,教师更倾向于从社会地位上而非经济地位上获得尊重,这也是教师与其他许多职业不同的地方.

爱岗敬业是乐教勤业的动力源泉,教师只有把国家教育事业的兴旺、学院教育工作的发展和自己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精神指导下,兢兢业业,勤于奉献,淡泊名利,默默地耕耘在三尺讲台上,而且以苦为乐,甘于寂寞,勤勤恳恳,才能领悟从师的乐趣,才能以从师为光荣,以从师为自豪,同时又是促进教师不断进取的动力源泉.

爱岗敬业是师德的一个基础,是师德建设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这一特定的内涵,决定了它要有象燃烧的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坦荡胸怀.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无私奉献,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人格、树立良好的师德榜样、才能在教育活动中品尝快乐、体验成功.当你桃李满天下时、当你培养的学生为社会做出贡献时,你会有种发自内心的成就感、自豪感,正是这种成就感、自豪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任劳任怨地为教育事业献身.教师在奉献、燃烧同时自身的知识也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总之,教师只有爱岗敬业才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所作为、有所收获.

三、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师德的核心.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对“爱的教育”诠释是相同的,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图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伟大的、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情感投入,是良好师生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高校教师面对是正处于青春期一群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有丰富的感情生活、甚至有些叛逆性格、心智发育还不够健全的一个个鲜活的青年学生,因为他们都是有思想、有情感、有权利、有尊严的正在成长发展中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作为教师首先必须以满腔的热诚,真诚的情感去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关爱每位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其个性发展,要了解学生、信任学生只有了解学生的优点和缺点、苦恼与忧愁,才能根据不同学生特点“对症下药”,才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其次教师要用爱去塑造学生,将学生被动教育转化为主动教育,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相互信赖的桥梁,使师生在感情和心理上产生协调和共鸣.最后教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一定要尊重他们言行,尊重他们的内心世界,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理解他们的行为,达到其教育的目的,只有热爱学生才能耐心去塑造每一位学生.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学生,建立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一位师德高尚的教师不只是爱品学兼优学生,而是爱全体学生,特别是要关心、爱护、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习跟不上、人际关系不和谐、身患疾病的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是建立师生密切关系的纽带,是教师树立威信的重要途径.另外教师对学生的爱也体现在对学生不放纵、不溺爱、从严治学上,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不是一味的训斥和指责,而是在尊重学生人格、了解学生、信任学生的前提下,针对学生所犯的错误给予批评指正,严爱结合,恩威并重.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热爱学生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事业成功的基础.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教育的主体,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只有把学生教育好、培养好,才能国泰民安、国富民强,才能肩负起振兴中华的重任.

四、博学多才是师德的保证

当今社会处于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转变中,科教兴国是党和国家实现民族强大的战略决策,经济要振兴,科技要发展,教育要先行,人才培养是关键,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培养人才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和科教新国的战略决策.


作为教师必须认真刻苦钻研业务,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这是教师具备的起码条件.教师的科学文化素质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高低.一个教师如果孤陋寡闻、才疏学浅、一问三不知、甚至传授错误知识,那将是教育的最大失误,是不道德的行为,教师只有精通业务,才能将科学文化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而不至于误人子弟.教师能否钻研业务,掌握广博精深的知识,不但是一个业务问题,更是一个道德问题.首先教师必须要具有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和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除了必须熟练掌握专业学科知识和教材教法之外,还要“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其次教师还要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有了创新型教师才能培养出创新型、开拓性人才.

总之,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提高,全面、系统、准确地掌握自己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积极探索教学方法,研究教学规律,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坚持以生为本,爱护、尊重学生,多和学生进行心灵和感情的交流,在教书中育人,学无止境,不断进取,勇于攀登,努力营造良好的师德师风氛围,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和蔼的工作态度关爱学生的健康成长.

从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伟大修养,到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境界,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用一片赤诚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崇高的师德塑造人,只有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才能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从而真正成为推动高校发展和壮大的重要思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