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种植体颈部细菌特点和抗菌技术进展

更新时间:2024-02-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236 浏览:19794

摘 要:目的: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的成功封闭是种植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了解种植体表面细菌聚集和粘附的特点,并对纯钛种植体颈部表面改性,以减少细菌粘附并促进软组织粘附,对于预防和治疗种植体周感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纯钛种植体颈部表面细菌种类和粘附特点,颈部处理抗菌改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 键 词:种植体颈部细菌特点抗菌技术

在种植修复中,种植体颈部的软组织封闭对种植体成功率有很大的影响.要获得良好的颈部软组织封闭,应该从种植手术后的组织愈合期开始为种植体周围软组织提供一个既有相对无菌的微环境,且又有便于细胞粘附的材料表面.有学者【1】开始研究纳米抗菌材料对人牙龈细胞的增殖和粘附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HGF在含10mg/L和100mg/L纳米抗菌材料溶液中持续培养5天,未见其生长与增殖受到明显影响.在l0mg/L和100mg/L浓度的纳米抗菌材料溶液中培养5天的HGF,其亚细胞超微结构正常,胞体内可见吞噬小体,吞噬小体周围膜性结构完整.涂布纳米抗菌材料的表面和光滑纯钛表面上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的粘附生长增殖活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扫描电镜中可见涂布纳米抗菌材料的表面人牙龈成纤维细胞有分层生长趋势.综上所述,纳米抗菌材料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的生长与增殖无抑制作用,纳米抗菌材料涂布的表面更有利于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的粘附.

又有学者【2】研究氟离子注入钛表面对骨细胞相容性和抗菌性的影响发现氟离子注入表面改性材料没有细胞毒性,利于成骨细胞在其表面的粘附和增殖,,氟离子注入组材料表面成骨细胞粘着斑形成的数量明显多于纯钛组表面,氟离子注入组材料表面成骨细胞I型胶原蛋白形成的数量明显多于纯钛组表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氟离子注入组材料表面成骨细胞I型胶原mRNA和I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纯钛组表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有学者发现【3】在口腔生态环境中种植义齿与天然牙牙颈部主要存在18种优势菌,两者无显著差异,其中需氧菌主要为草绿链球菌、卡双球菌等7种,厌氧菌主要为产黑色素类杆菌(占厌氧菌总数的一半以上达56.9%)、口腔类杆菌等11种.龈袋分泌物细菌培养分类计数显示,产黑色类杆菌的数量明显高于种植牙和天然牙颊面颈部的数量达79%,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产黑色类杆菌是引起牙周炎的主要病菌之一,当其数量与口内其它菌群保持特定的平衡关系时,即可保持口腔生态环境的相对稳定,维持牙周组织健康,进而发挥或恢复牙或种植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如因某种原因造成这种平衡关系的破坏,就会产生牙周致病菌的大量增生,这些致病细菌及其产物就可通过主生细菌酶及菌体内毒素而破坏牙周组织.


口腔微环境是细菌适宜的栖息地,大约有700余种细菌构成了一个复杂多样的口腔微生态系统.其中大约10—20种在破坏性牙周病发病中起作用.目前认为最可疑的牙周致病菌有:伴放线放线杆菌(aa)、牙龈卟啉单胞菌(Pg)、中间普氏菌(Pi)、具核棱杆菌(Fn)等.研究发现【4】种植体植入后30分钟即有细菌定植.早期种植体表面未检测到Aa和Pg两种重要牙周致病菌,其余可疑牙周致病菌均有发现.健康的种植体周围球菌的比例较高,厌氧菌和需氧菌的比例较低,牙周致病菌较少检测到.而失败的种植体周围却检测到大量的Aa和Pi,特别是在牙列部分缺失的病人.已有研究表明,种植体周围炎同革兰阴性杆菌相关,包括类杆菌和梭杆菌,螺旋体也在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病区域被发现.姜梅杰等【5】通过检测126例患者种植体周菌群,检测出两种新的口腔厌氧菌,即产黑色素普雷沃氏菌和溶血二氧化碳噬纤维菌,检出率分别是54.0%和31.7%.

学者【6】发现种植体周围的上皮组织也同天然牙一样,由龈沟上皮和结合上皮构成.龈沟上皮构成了种植体防御口腔食物分解产物及细菌、毒素等有害物质侵袭的第一道屏障,这种保护作用不同于一般物理学的封闭,而是类似于一种动态的生物性滤膜(bio-logicalfilter).而结合上皮与种植体的紧密附着,构成了软组织防御系统的第二道屏障.种植体周牙龈上皮由数层上皮细胞构成,并形成上皮钉突,细胞之间有较宽的细胞间隙.一些学者利用组织化学的方法对种植体上皮界面进行进一步研究发现,结合上皮与种植体之间存在一层无定形物质,镧盐、过腆酸希夫氏(PAS)染色阳性,提示存在酸性粘多糖和糖蛋白,而酸性粘多糖和糖蛋白正是基底膜的成分之一.底部上皮的细胞厚度为2-5层.

有研究表明【7】种植系统基台的表面粗糙度与菌斑形成密切相关,粗糙的种植体表面常有较多的成熟菌斑,其内含高比例的能动菌和螺旋体.通常金属表面粗糙度以Ra与Rz值表示,种植体表面光滑度(Ra值)范围0.1~0.3m,相当于光滑的釉质表面和打磨光滑的修复体.Ra等于0.2txm为表面粗糙阈值,Ra<0.2m时细菌黏附不会明减少,反之,Ra>0.2m时,表面黏附的细菌则明显增加.Lia等【8】曾将3种不同粗糙度的纯钛片戴入病人口腔中,24h后测定细菌的黏附量:Ra≤0.0887m、Rz≤1.027Jn时,可以有效减少菌斑的形成.Quirynen等【9】则把纯钛基台用不同的方法抛光处理后戴人病人口中,结果显示,当Ra<0.2m时,粗糙度与细菌黏附量无相关性,所以,种植体的基台应有适当的表面粗糙度.李梅等【10】对钛种植体基台的表面粗糙度与细菌黏附做了进一步的研究,故提出Ra<0.4m、Rz<3.4m是较为理想的种植系统基台的表面粗糙度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