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技工学校的现状与就业指导的开展和实践

更新时间:2024-02-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4705 浏览:108788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技工学校已全面推向市场,招生由过去的指令性计划变为指导性计划,技校毕业生择业观有了新的趋向.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就业指导与实践,可以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动力,提高素质,做好就业前的各种准备,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关 键 词:技工学校;就业指导;开展与实践

1我国技工教育的现状

在我国1.4亿职工中,初级工占65%左右,高级工仅占3.5%,中、高级技术工人严重短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5%,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仅为29%,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并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技工教育发展的潜力很大.但是,目前的技工教育仍难以发挥它的潜力,导致一方面企业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另一方面大量的技校生找不到就业岗位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技校生源质量不高,在当前上大学热的社会背景下,大批初中毕业生把读高中考大学作为最大的学习目标,成绩较好的学生很少选择读技校,加之由于企业改制大批工人下岗失业,不少学生不敢读技工学校,不愿当工人,导致技校生源质量不同,甚至出现生源短缺.同时,技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后,学生就业压力加大,而技校由于缺乏经费,教学设备陈旧,不能适应科技迅猛发展的企业的用工需要,难以为企业培养高质量的技术人才,使技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2新形势下学生就业观的变化及特点

在招生体制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推进的形势下,技校生对直接面向劳动用人市场,实行“双向选择”的就业形式还不能完全适应,就业观念发生了一些变化.一是对国有、集体、私营之间的等级观念逐步淡泊.以前,毕业生大都愿意选择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不愿到集体和私营企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学生对企业的公私身份不再过于看重,但也有部分学生偏重国有单位和大企业,旧的体制观念仍然存在.二是追求热门职业.学生“只面向第二产业”的观念发生了变化,第三产业开始成为就业的热门.三是依赖国家、学校统分统配的就业观逐步转变为“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竞争上岗”的就业观.四是以经济利益为出发点,讲究实惠,利益并举.学生在毕业或重新择业时,更偏重于高薪职业.五是力求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既看重经济利益,又看重社会地位.行政事业单位以及白领阶层等职业是学生就业的重点.六是愿意到知识或技术型岗位就业,不愿从事一线工作.各类专业人员、行政事业干部、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是学生的理想职业.七是期望能够按个人爱好与条件选择职业.不少学生在择业时,往往会考虑哪些职业、哪个部门符合自己意向、兴趣、爱好和条件,并能发挥自己的专长.八是社会职业的发展对青年学生择业亦有影响.新职业种类的大量出现,扩大了学生择业的范围,并对学生就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证热成为学生迎接就业挑战的重大现象.

学生就业观念的变化既有积极的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就业形式的变化和劳动用工制度的改变,也反映了我国旧计划经济体制、劳动人事制度弊端的影响依然存在.社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经济体制的改革决定着就业方向的多元性,扩大毕业生就业率,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技校在加强学生专业教育的同时,必须重视对学生就业观念的指导,以适应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3加强学生就业指导的建议

所谓就业指导,就是在学校教育中融入职业指导的内容,通过对青年学生职业教育,帮助未步入社会即将毕业的在校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式,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指导他们了解职业,认识职业,确定职业目标,努力掌握与自己职业方向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做好就业前的各种准备工作.就业指导主要包括就业政策指导、就业观念指导、创业观念指导、心理咨询指导、就业技巧指导等,重点要做到三个结合.


(1)坚持就业指导与思想教育相结合.把思想教育始终贯穿于职业指导的全过程,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理想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观,为学生选择职业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使学生放开就业视野上,增强就业的信心和信念.

(2)坚持就业指导与各科教学相结合.要把职业指导有意识地渗透到各科教学大纲中,尤其是要加强职业指导与劳动技术课程教学的结合,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和职业劳动技能,发现和发展学生的职业个性和潜能.

(3)坚持就业指导与课外、校外活动相结合.通过开展课外、校外活动,让学生接触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培养职业爱好,锻炼职业特长和能力,为适应未来的职业创造感性条件.

4我校开展就业指导的有效尝试

近年来,我校作为技工学校,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绩.2004届毕业学生453人就业率高达到92%以上.高就业率也促进了学校招生工作,2004年秋季招生人数超过原计划120人,达到了590人,是建校以来招生人数的最多的一年.我们主要抓了五个方面的工作.

(1)开设好《职业指导》课.《职业指导》课是学校开展职业指导教育的主渠道.我校高度重视《职业指导》课的开设,要求任课老师必须是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讲师以上职称,并在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方面有一定的经验.通过以课堂教学的形式,向学生介绍职业理论、择业观念、就业技巧和国家政策等各方面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择业观.

(2)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学校专门成立了招生与推荐指导办公室,负责收集劳动市场用人需求信息,建立劳动用人需求信息网络.同时,构建起以专职职业指导教师为主体,班主任、任课教师以及学校各部门积极参与的就业指导工作网络,全方位地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等多方面的就业指导,有效提高了就业率.

(3)建立就业指导工作网络.从1998年开始就组建了企业与学校联合咨询委员会,学校通过对各类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把用人企业按其性质、类型、规模、经营状况、用工种类、用工时间、对员工素质的要求及员工的待遇等进行归档管理,及时了解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情况和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并通过劳动力市场调查、供求分析、问题咨询、信息发布、指导报名等多种活动,有效发挥了学校就业指导的导向作用.

(4)开展咨询相似度检测怎么写作.充分发挥就业相似度检测机构在毕业生就业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学校与职业相似度检测的联系,与各地的劳动力人才市场、职介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架起与职业相似度检测机构的桥梁,多渠道地做好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

(5)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坚持产教结合,积极聘请经济界、产业界专家参加校务会,积极吸收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人员参与学校教学,并推荐学生参与企业的产品生产.先后组织毕业生到广西国发林纸厂、柳汽方盛公司、上汽通用五菱公司顶岗实习,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也使企业更全面地了解学生,80%以上的学生毕业后被企业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