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

更新时间:2024-01-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030 浏览:17303

伴随近些年来高校的扩招,高等教育事业呈高速发展的势头,即将进入普及教育阶段.人力资源的群体已逐渐形成,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及分配制度改革也取得一定成效,建立高校人力资源会计将有利于高校达到拥有更高质量人力资源的目的.

一、体制改革和发展需要人力资源会计

1.建立人才培养成本核算制度

我国高等教育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究其主要原因在于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及国外办学主体的进入.因此高等教育应树立成本观念,进行成本核算,计算学生培养成本.就目前高校的实际情况,应借鉴企业制造成本法,将高校为开展教学和科研业务活动发生的各项直接支出包括直接工资、直接材料及其他直接支出,计入学生培养成本.发生的如固定资产折旧、水电费、维修费等各项间接费用分配计入学生培养成本,发生的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因此,只有正确核算高校的人力资源成本与人才培养成本,才能为考核评估高校的办学效益提供依据,才能为社会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才能有利于高校在市场竞争大潮中科学化、规范化地向前发展.

2.强化成本核算意识,建立人力资源成本与人才培养成本核算制度

高校建立人力资源成本与价值核算制度是市场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低投入、高产出和低成本、高效益是市场经济追求的根本要求,同时也是高校发展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高校在市场化的改革背景下,如何保证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投入,降低成本,以达到低投入、多产出,最终实现最佳经济效益,既是高校自身生存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市场经济规律赋予高校的新任务.因此,在高校实施人力资源会计,科学地进行人力资源成本与价值管理既是市场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高校的发展水平.同时,建立人力资源成本与价值核算制度也是高校各利害关系主体了解信息的客观需要,是国家宏观管理的需要,是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客观需要.

二、办学模式多样性需要人力资源会计

从世界范围来看,多样化是发达国家发展高等教育的一条成功经验.随着市场经济主体的多元化发展,高等教育办学体制也应向多样化方向发展.未来高等教育若按所有制形式划分,大致应有国有型、国有民办型、民办型三种.这种高校不同所有制的变化,必然引起高等教育的一系列变革,包括管理、教学、科研等,特别是财政和人力资源的管理及人才培养,会有一个全新的理念.同时,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必然会涉及诸如人力资源投入.知识产权归属、股份及利润分配等复杂问题.市场经济通过机制、竞争机制和供求机制等方式,对人力资源配置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也就是说,市场需要的人才,才是有价值的人力资源.

三、高校产业的发展需要人力资源会计

现在各高校中一些具备研发优势、具有自我发展能力或产业开发能力的科研机构,直接办企业或改制成企业,建立了以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企业或现代企业集团,从而成为以盈利为目的、运用生产要素从事商品经营活动、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该经济组织以市场为导向,依托高校人力资源和人才优势,在利润的驱动下,追求高效率并迅速发展.高校科技产业本身就是高科技企业,具备了高风险、高成长性的特点,知识和人力资本在科技产业中占主导地位.因此,会计核算的对象应从以前的实物、货币等有形资产,向以人力资本、知识等无形资产的方向转变.


四、高校教师教学和学术活动衡量需要人力资源会计

由于高校教师的工作时间具有模糊性,很难在时间上给予严格界定,因此很难客观地评价教师工作,必须用合理的劳动价值量来衡量.教师业绩评价较为复杂.教师的工作一般由以下两部分构成:一是教学;二是科研.教学可以按课时量、学生对教学评价等为依据,直接和工资、奖金挂钩;科研部分相对要复杂得多.不同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经过成本计算,根据企业利润和效益进行确定,能够反映企业人力资源的劳动价值,用现行的标准,很难客观、准确地衡量出一个教师业绩的多少,需要从制度上和管理上创新.因此,科学、合理地运用人力资源会计进行核算,反映人力资源的劳动价值,可以充分调动高校教师的积极性,激发高校教师的创造力,提高高校教师的劳动效率.

高校作为人才资源培养的发源地,作为社会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的重要基地,其人力资源的核算与管理已越发显得重要.因此,在高校实施人力资源会计,对高校人力资源的成本与价值进行科学的确认与计量,对实现高校管理规范化、科学化,促进高校在市场化的改革背景下稳定、健康地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