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更新时间:2024-03-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713 浏览:15136

摘 要 中学数学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积极有效的加强自学方法的指导和主动探索精神的培养,坚持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提高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关 键 词自学能力;学习方法;习惯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作为教师,除了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知识以外,更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自学能力是一个人获得和更新知识的重要能力,也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之一.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呢?

一、营造幽默亲切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强烈的自学动机是进行自学的前提,而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学习有极大的吸引力,能满怀地去主动探知,乐而不倦地去勤奋钻研.所以作为数学教师要以“趣”引路,以“情”导航,充分利用故事,谜语,特别是幽默亲切的语言营造活泼的学习氛围.

将幽默在课堂上的知识讲解中进行到底,比如在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的时候,需强调一元二次方程是整式方程,怎样理解整式方程呢?有两点:1、未知数不能做分母;2、不能放在根号里,可是因粉笔的打滑最后一笔很模糊,象是“厂”的样子,学生便象发现了新大陆似的高呼“不能进厂”啊,我愉快的附和他们并说“未知数进厂了便不是一元二次方程了,我们未成年人进厂了便失去了人生当中最重要的求学机会了,所以我们应该珍惜我们的现在并努力.他们因为自己的发现整节课兴奋不已,同时也从内心坚定了学习的信心.

经验表明多数学生喜欢一个老师便会喜欢这个老师所教的学科.而幽默与亲切是老师受欢迎的俩大法宝,更是调动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学习情趣的钥匙.所以作为老师应该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幽默细胞,同时对待自己的学生象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试着控制自己的脾气,笑对学生.


二、加强自学方法的指导,教会学生终生学习的法宝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数学教学要着眼于长远目标,考虑学生未来的发展需要,加强对学生自学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获得自学能力,提高学习质量,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阅读的方法.在指导阅读方面,教师可引导学生用“提纲式”和“点画式”两种方法,提纲式即让学生利用教师拟定或自拟的自学提纲阅读教材.点画式就是在阅读时边看书边动笔,把重点知识、关键句、词、解题方法或不懂的地方用圈点画线、批语等形式画出来.

(2)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时要注意有顺序、抓重点、常比较等,如教学“圆锥”,教师出示圆锥实物后,引导学生先观察实物的整体,再着重观察点、线、面的特征,并比较与圆柱的异同点.

(3)操作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具、学具、电教等手段为学生提供参与机会.操作中要指导操作过程,明确程序,还要求把它与观察、思维、语言表达有机结合.

(4)质疑问难的方法.质疑问难首先要让学生有疑可问,可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寻找问题:①知识的来源.②解决方法.③知识的归类.④知识的运用等.其次要引导学生释疑,通过阅读、做题等,想一想其中的道理,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

(5)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指导学生通过联系旧知、动手操作、实践调查、观察比较、合作交流、独立思考等方法来解决具体的问题.

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是为了不教,“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是叶圣陶先生的名言.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材符合学生的特点.教材是实验教材,有时结构不是很合理,我们要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把教材内容按照认知过程进行适当编排,组合成适合学生认知发展和具有生动特点的结构序列,使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易被接受,由简便到复杂的有序累积过程.比如,在学习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这一节的时候可以分为三个层次:(1)推导求根公式,并能套用公式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2)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探索不解方程如何判断根的情况;(3)进一步探索根与系数的关系.而在数学课上阅读能力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首先,课前预习,粗略领略教材内容,再是课上教师可给10分钟进一步阅读教材,给出阅读提纲也就是本节内容的主要框架,同时帮助基础差的同学理清难以理解的语句,给基础好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最后,要求学生对于定义、定理、公式、问题都要仔细审阅题意,抓住关 键 词 语,分清条件和结论,看懂和掌握定理的证明或公式的推导过程,以便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和记忆.

阅读完毕为了资源共享可以进行5分钟的交流,加强对定义,定理的理解,强化对例题的思路,方法的理解.教师应利用手里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四、坚持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关键是思维能力的培养,而思维体现在解决问题中.所以作为数学老师一定要发挥例题与习题的作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题能力.(1)引导学生研读例题中蕴涵的数学思想:如集合思想、函数思想、方程思想、转化思想、整体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数学建模思想等.(2)研读例题中的解题技巧与数学方法:如配方法、换元法、消元法、降次法、待定系数法等.(3)研读例题的深层含义,对例题进行变式、拓展引伸,如一题多解、改变条件或结论,进行变式训练等.真正的做到少讲,精讲.同时数学问题的解决关键往往在一点,找到这个点就很简单.但很多学生习惯边做边讨论,我认为是不好的,学生必须养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很多东西只有自己去突破方才对自己是有益的,否则总是容易遗忘.独立思考的过程是思维不断提升的过程,独立思考的成果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无法替代的成就感.所以作为老师要做的是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自己去寻找那份翱翔在数学世界里的快乐心情,从而养成思考的习惯,并享受思考带给自己的乐趣.有人说习惯是可怕的,对啊,那么就让“可怕的”习惯去改变我们学生的生活吧.

总之,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只有不断地对学习加强研究,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和整体素质,才能胜任教育重任;而对于学生,一旦养成了自学的习惯,具备了自学的能力,那么他们便适应了未来的世纪,并挑起了祖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