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是语文的金钥匙

更新时间:2024-04-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49 浏览:10234

我于1990-1993年在北京当语文教师时,曾开设了一年的中国现代文学选修课,那可能是全国破天荒地在中学讲现代文学.我自己总结了一下,我的语文教学之所以受学生欢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工作中贯穿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精神,而现代文学精神的核心,其实就是鲁迅精神.

我认为,语文教师必须把语文工作放在塑造灵魂这个大背景上,语文教师的成就感必须建立在这个基础上.高考时班上语文得高分的有多少之类的统计是次要的,重要的应该是问问自己的语文教学改变了多少学生的灵魂,使他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使他们的心灵健康,使他们有正义感.我觉得这才是一个语文教师最基本的义务.

语文改革受压制的时候,万马齐喑,但改革受到鼓励的时候就会乱,一乱就什么声音都有,包括各种极端偏激的声音.其中有一种声音是全盘否定以前的语文教育,认为以往的语文一无是处,不但课文要改,体制要改,教师队伍也要改.我觉得这个看法和多数人的经历、判断是不相吻合的.

我上中小学的时候,语文课是最受欢迎的,语文教师是最受欢迎的.可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学生不喜欢语文了,竟然敢把语文教师轰下去,这使我感到很困惑.正常情况下,学生应该喜爱每个语文教师,这是由语文课的性质决定的,因为语文教师讲的是跟学生的生命最有关系的内容.

在北大读书教书期间,我经常接触到韩国和日本学者,他们不大佩服中国别的,却最佩服中国有鲁迅.他们有这个,有那个,可就是没有鲁迅,所以他们极度尊敬甚至可以说是珍惜鲁迅先生.鲁迅不仅是中国的,更是全亚洲的,是整个东方灵魂的脊梁.我和钱理群老师说,咱们现在文学研究的成果有多少转化到中学了呢?不但很少,而且严重滞后.当下的中学语文界采用的是20世纪90年代文学研究的说法,落后近二十年,主要原因就是很多学术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教育成果,这些学术成果成了学者的自说自话.

在全社会多年的呼吁下,许多人认识到语文必须改革,但到底怎么改?各种观念林林总总.我也参与了一些教材的编撰、策划等,比如人教社的那套教材,最早的基本篇目是我提供的.改革过程中,有的人主张把文言文全部取消,他们说文言文都是封建思想,不符合现代法制精神,他们以为这样的观点是先进的、现代的.可在我看来,这恰恰跟他们要攻击的不的思想是一样的,都是用某种当时自以为正确的政治观念去约束教材.

教材选课文到底遵从哪个标准?以前那些课文都不好吗?那也是老一代语文工作者辛辛苦苦选出来的啊.鲁迅的《故乡》不好吗?《故乡》从1923年入选课本到现在已经90多年,不论北洋政府时代、国民党时代、新中国时期,这篇课文都是经典.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不好吗?课文没有罪,课文都是好的,关键在于教师怎么讲.好好的《荷塘月色》,为什么非要扯到“四·一二”大屠杀,作者很苦闷,心内惦念南方的消息?难道说某一年发生了政治大事,所有人的文章就都和那件事有关吗?

语文课最关键的是教师怎么讲,我认为不一定要大面积更换课文.现在每一套教材都在挖空心思变换篇目,认为新的篇目可以挽救语文,我对此不以为然.记得我在北京二中上过一次全市公开课,讲的是《祝福》.我上公开课跟平时一样,从不专门准备,听课的一些教师问学生:“你们孔老师平时就这么讲课吗?”学生说平时就这么讲,学生觉得我跟他们之间是能形成对话的.一般语文教师讲《祝福》都是讲捆在妇女身上的四大绳索:父权、夫权、神权、族权,但我是有所突破的,以“是谁杀死了祥林嫂”为切入点,从儒释道所组成的礼教来讲.不是哪一个具体的人有意识地要害祥林嫂,包括柳妈.柳妈这个人很讨厌,但柳妈确实是无意识的,她还认为自己是对祥林嫂好.儒释道组成的礼教,到了民国后就退化了,礼教本来是一个好东西,但好东西会耗散,能量散尽了之后就变成黑洞,就像天文学的黑洞一样,变成坏东西,要吞噬人.我就是从这个角度来讲祥林嫂是如何被封建礼教的黑洞吞噬的.

我讲每篇课文,都像写论文一样,去找能找到的与这篇课文有关的所有材料,再选一个合适的讲法,然后写一个提纲,按照提纲去讲,跟学生互动、讨论.正是这样的讲法使学生接触到了真切的鲁迅.我从来不硬说鲁迅是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而是让学生自己评价,并且将鲁迅和其他作家进行横向比较.20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学生正在崇拜王朔,虽然也看琼瑶但不大看得起琼瑶.我说虽然王朔身上有反鲁迅的一面,但他身上还有一点鲁迅精神,大家去找找看,可以把王朔和鲁迅比较一下.这样的教法果然有效,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鲁迅.

大家可能都同意鲁迅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和重点,但我认为鲁迅还是一把金钥匙:学生过了鲁迅这一关,就不可能不喜欢语文,不可能不喜欢文言文,不可能不喜欢作文.鲁迅这一关拿下了,语文教学会有一个整体的提高和前进.

钱理群老师曾经说鲁迅是语文的灵丹妙药,特别是作文的灵丹妙药,他说学生写好作文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读鲁迅.其实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仔细研究鲁迅的文章就会知道,鲁迅做文章,第一绝不会跑题,第二绝对别开生面.鲁迅的文章篇篇都是高分作文,不敢说满分,篇篇都是55分以上吧(以满分60计算).随便翻开一本鲁迅的杂文集,看了题目我们不知道他下面要怎么写,可是看了正文之后,我们只有佩服.他写得非常切题,而且古今中外正反左右,真是纵横驰骋.鲁迅是中国第一作文高手,这就是鲁迅文章本身的魅力.因此,我说鲁迅是语文学习的金钥匙.

鲁迅的文字是一流的,读鲁迅的杂文或者小说,简直可以感到文中一个字都不能轻易更换.鲁迅使用文字,往往是使用最基本的含义,即那个字的本义.这就最大性能地发挥了汉语的魅力,使文字之间流淌的那个看不见的灵魂和作品的灵魂融为一体.

比如我们读完《孔乙己》之后,有种感觉久久挥之不去,不是特别深,也不是特别淡,就是那个劲儿.到底是一个什么劲儿?孔乙己给我们留下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感觉?我们老想总结,但是一总结可能就错了.鲁迅读二十四史怎么能读出“吃人”两个字来呢?这绝不是用总结“中心思想”的办法总结出来的,而是产生了一种直指人心的感觉.他反复读,读着读着“吃人”两个字就冒出来了.我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孔乙己》里一个很不重要的细节:小伙计被推荐到酒店,这小伙计很笨,但因为荐头的面子大,辞退不得,于是就负责一个很不重要的工作.为什么?因为他不会羼水,这个酒店是经常要往酒里羼水的.往酒里羼水这个细节竟然这么重要!尽管是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细节,但对整篇的气氛有影响.往酒里羼水的意思,概括成两个字,恰恰就是“凉薄”,人情凉薄!而整个一篇《孔乙己》讲的就是凉薄.我们总结《孔乙己》说是封建礼教的弊端、批判科举制度等,这都是从我们所受的教育、政治观念出发,反加到孔乙己身上的概念,这个“中心思想”也不能说错,但这不是根.为什么一个外国人读了《孔乙己》心里也不好受呢?他对科举制度一无所知,他对中国当时的社会根本不了解,但他读了《孔乙己》之后心里也难过.因为《孔乙己》写出了具有普遍人性意义的人与人之间的漠不关心,一种痛心的凉薄.孔乙己在场的时候使人们这么快活,但是孔乙己不在的时候,“大家便也这么过”,这才是《孔乙己》这篇小说最打动人心的地方.这个人给大家带来欢笑,但活着死了都没有人关心他,只有老板记着他还欠十九文钱,这恰恰是一种世态炎凉.鲁迅本能地把握住了这种东西.

再比如《故乡》,读了之后也有一种感觉让人久久挥之不去.我想读过《故乡》的学生,可能对教师归纳的中心思想都忘了,但是忘不了小说里的那个画面:深蓝的天空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海边沙地上一个少年戴着银项圈.这个画面是永远忘不掉的.其实如果写在别的小说里,也不见得这么难忘,为什么《故乡》里的这一段这么难忘呢?我觉得这一段是故乡的灵魂,就像诗歌有诗眼一样,这是题眼.为什么说它是题眼呢?因为《故乡》讲的是一个希望的主题,这个“望”字的本义恰恰是月圆(农历每个月的十五叫“望”),鲁迅恰恰是在最根本的意义上使用“望”这个字的,他精心描画了一轮圆月.中国有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我们随便看到一个汉字,流淌在我们血液中的文化积淀就发生了作用.中国人看到“春”这个字,想到的绝不仅仅是那个季节,而是有很多说不出来的感觉,这种感觉可以影响自己、影响别人.《故乡》其实在讲希望,这就超越了具体的时代.鲁迅就是这样来使用这个“望”字的.这样使用的方法,是章太炎在日本每个礼拜给鲁迅他们上的文字课里所教的,所以鲁迅早期写的文章里有好多字我们不认识,他那时喜欢用特别古老的字.

鲁迅是完整的,他的才、学、识结为一体,于是才能写任何文章都既切题又别开生面.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讲出鲁迅丰富多彩的一面.我在央视《百家讲坛》侧重讲的是鲁迅人性的一面,讲他的痛苦,讲他的智慧,讲鲁迅永远站在弱势群体一面,谁受压迫他为谁说话.鲁迅其实是文化界大侠,他抑强扶弱,自己也受欺负,但他又不是一个简单的牺牲者,他也让自己尽量过得好,不做无谓的牺牲.


鲁迅的一生用钱理群老师的话说是“生命的大飞扬”.他在《死火》里表达了这个思想——“与其冻灭,不如烧完”.他的苦乐是深刻的苦乐,我们体会到他的苦乐,就能看清自己的苦乐.总的说来,如果能把鲁迅这把金钥匙掌握好,对于学习其他现代文、文言文,都能够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带动语文教学整体前进,更重要的是还能完善学生的品格,可谓功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