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琴艺术创作的史

更新时间:2023-12-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634 浏览:16599

摘 要:钢琴钢琴专业论文艺术是来自欧洲的音乐艺术,它真正进入中国社会,是在19、20世纪之交.在接受、学习、借鉴这一人类优秀音乐文化成果的同时,中国自己的钢琴艺术也随之孕育、萌芽、成长起来.中国钢琴艺术创作历经近百年的挫折与繁荣,取得较大成就,形成具有多种风格、多种体裁的钢琴曲库,包括改编作品、原创作品,大型协奏性作品等等

关 键 词:近现代中国钢琴作品创作历程

中图分类号:J6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6-0000-01

引言

钢琴艺术是来自欧洲的音乐艺术,它真正进入中国社会,是在19、20世纪之交.自20世纪初,第一首中国钢琴曲——赵元任先生创作的《和平进行曲》于1915年正式发表以来.在接受、学习、借鉴这一人类优秀音乐文化成果的同时,中国自己的钢琴艺术也随之孕育、萌芽、成长起来,形成具有多种风格、多种体裁的钢琴曲库,包括改编作品、原创作品,大型协奏性作品等等.这些不同风格的作品为我们勾画出了一条清晰的近现代中国钢琴作品创作历程的线条.

一、20世纪初中国钢琴早期的探索阶段

1.萌芽起步期(1910—1929).

这个时期以沈心工、李叔同、萧友梅、王光祈等为代表的,一批学贯中西,具有爱国热忱的音乐家们,在中国乐坛上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新音乐运动.1913年,赵元任根据民间音乐曲调创编了风琴曲《花八板与湘江浪》,并于1914年5月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的风琴弹奏会上公演,这预示着我国键盘音乐创作的启蒙.1915年,赵元任又创作了钢琴曲《和平进行曲》,在《科学杂志》第一期公开发表,这是迄今所见中国人创作的第一首钢琴音乐作品.

2.艺术创作雏形期1930—1949.

这个时期大致经历了近20年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30年代初期至30年代后期,第二阶段是30年代末期至40年代末期.

第一阶段1930—1937

这个时期在中国左翼“加强与世界无产阶级文艺运动的联系,以极大的热情引进介绍苏联的文艺理论与成就”的思潮影响下,“五四”时期的启蒙主义艺术观逐渐沉寂,随之而来的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的艺术观与“救亡”的时代声音相互结合而形成的一股强大艺术潮流.在这种背景下,许多俄籍钢琴家、钢琴教育家纷纷来到中国,这对中国的钢琴音乐的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为我国培养了一批钢琴音乐人才,并一直影响着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1934年,贺绿汀《牧童短笛》的问世,标志着中国钢琴音乐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第二阶段1937—1949这一阶段是战争、救亡与艺术发生更为密切关系的一个时期.

30—40年代的中国钢琴音乐尽管创作手法各异,但在创作上却体现出一种共有的特征.在旋律写作方面,大多以中国传统音乐常用的音阶调式、旋法为幕础,而又不拘于原有的民族曲调.在乐曲结构手法力面,他们在总结西方乐曲的曲式结构基础上,采用我国民族音乐中的“加花变奏”、“合头”、“变尾”等手法,来实现“变化再现”的目的,在和声写作方面,他们继承发扬了20年代一些作曲家对和声民族化探索的成果,运用一些细微、精致的和声处理来避免大小调功能结构与民族音调之间风格的矛盾,形成了独特的既具欧洲古典和声典雅又透发出中国民族色彩的和声风格.

二、20世纪中叶中国钢琴的艺术创作阶段

艺术创作繁荣期1950—1966.

新中国成立以后,音乐教育在中国得到了发展,钢琴音乐创作也有了根植的土壤.“为工农兵怎么写作、为政治怎么写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一系列文艺政策成为社会主义新文艺的响亮口号.用西洋乐器表现中华民族的风格与特点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艺术方针的具体实践.

标题性是这一时期中国钢琴音乐一大特点.大多数作品使用了中国传统器乐标题性作为曲名,也有的兼用无标题音乐与标题音乐两种命名法相结合的方式为作品题名,这种表现人的心理与情感方面且富于抽象性和预示性的中国音乐标题,是这一时期中国钢琴音乐风格特征的另一体现.

2、“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在中国的历史上被称为“文化大革命”时期.在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历史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这一时期可以说是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重要转折期.

文化大革命时,一批钢琴家、教授被集中起来,讨论为“样板戏”唱腔写钢琴伴奏的问题.因此,在当时出现了家喻户晓的钢琴伴唱《红灯记》,后来又出现了钢琴曲《甘洒热血写春秋》、《家住安源》、《北风吹》等.还有一批作曲家、钢琴家并未停止工作,他们采用原歌曲、故事标题,改编成为钢琴音乐,通过了“”的政治审查.这个时期最著名的作品要数1970年创作的钢琴协奏曲《黄河》和1976年创作的《十面埋伏》、《做人要做这样的人》、《北风吹


三、20世纪末中国钢琴的多元化创作阶段(1977—1999).

1976年随着“”的粉碎,中国结束了历时10年的文化大革命.伴随“拨乱反正”及其后的“改革开放”等一系列政治、经济乃至文化艺术上运动的开始,中国当代社会进入了解放思想的新时期.全新的思想观念、多元的文化观念和观念的急速转化等使这一时期的音乐观念由期间的“一元化”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中国钢琴音乐创作这一时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许多作曲家在坚持中国调式特性的和声研究与革新的同时,更为大胆的吸收、运用西方的现代作曲技法,对新的风格、新的音响进行了大胆探索与尝试,他们有选择性地使用了各种无调性变体手法(如“十二音技法”等),有的则自己独创技法体系(如“太极作曲系统”等),且使理性的思考与创作实践同步进行,创作了不少风格迥异的优秀钢琴音乐作品.黄安伦的《序曲与舞曲》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作品.此曲获“国庆”周年献礼器乐创作比赛二等奖.

进入80年代后,这种创作态势尤显突出,从钢琴音乐创作题材的宽泛性、形式的多样性、技法的创新性以及音乐所表达思想内涵的丰富性,都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钢琴音乐进入了多元化的发展阶段.随着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研究的深入,为作曲家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与此同时,西方现代音乐创作理论及表现手法又拓宽了作曲家们的艺术视野,丰富了他们的创作技巧.这个时期的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又呈现出了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可以说“民族风格与现代作曲技法相结合”这一创作观念己成为这个时期钢琴音乐创作的显著的特征.1986年殷承宗的钢琴伴唱曲《红灯记》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作品.

结语

据不完全统计,在本世纪前半叶的近50年间,比较重要的中国钢琴作品大约有34首(其中几乎绝大多数属于小品、或小品组曲性质的作品).而在新中国建立后的将近20多年间,公开发表及教学中经常运用的中国钢琴作品已达百首左右.从“”结束以来的30年间,公开发表及在实际教学、演出中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