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孝道教育

更新时间:2024-01-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912 浏览:118986

摘 要:孝道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在家庭中起到了纽带作用,在社会上也有着为政治国的功能.现在,在《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溶入孝道思想,对家庭、社会乃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依然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关 键 词:大学语文;孝道;思想品德;教育

中华民族历来是非常注重孝道的.孝是一种情爱的发挥.是“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家族为单位、宗法为主宰的社会,也就是由一家人来主宰天下人命运的“家天下”,孝道思想在这样的社会中起着“齐家治国”的作用.各朝各代在把孝道思想作为传统美德进行传承的同时,又赋予了浓厚的政治色彩,统治阶级用“孝”来统领纲常,实施政治统治,从而达到治理天下的目的.当今,孝道思想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及和谐社会建设中依然有着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语文》作为高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应该在培养大学生品德教育中尤其是――孝道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孝的含义

在《论语》中,孔子就“孝”的问题,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①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等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②际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是忧.③子游问孝.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也.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有别乎④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等不管有多少人问孝、多少种解释,其最基本的含义就是对父母及长辈要尊敬、顺从、爱戴.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是一个子女怕老人有什么闪失,把老人放在头顶上供养着,这就是“孝”.从“孝”的字面意思可以看出“孝”有“尊宗敬族、传宗接代”的含义.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正体现了古代人对孝的认识着重在此.孝不仅仅是对自己父母长辈尽孝,还要扩而充之,爱天下所有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此为大孝.

二、现代孝道思想的生存条件及存在价值

当前,孝道思想的生存条件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一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平等,传统的父尊子卑、父主子从的观念发生了改变,不会再出现“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的现象了;二是现代人工作繁忙.自由时间较少.人口流动性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子女对父母及长辈行孝:三是知识传授方式发生了改变,由过去老一辈的口传身授改为社会教育,由学校来承担,同时网络也为人们提供了更为便捷的知识获取渠道,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孝的存在基础:四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致使父母把以前对几个子女的爱合而为一,全部倾注在一个人的身上.从某种程度上讲,父母给予子女的爱过多,有的到了溺爱的地步,致使孩子对孝的认识发生了变化,甚至在内心深处根本没有孝的意识.五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西方思想的影响,孩子们过多关注的不是家庭,不是社会,而是自己.这就致使孝道思想逐步地“式微”了.

尽管孝道思想的生存条件发生了诸多变化,但是,只要家庭依然存在,只要亲情和血缘依然存在,那么,孝道思想就有着存在的现实基础和现实意义,我们就必须加强对下一代的孝道思想教育,使其传承下去,并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挥作用.

三、现代孝道思想的特点

经历了几千年的时空转换,孝道思想摒弃了封建主义色彩,去糟粕存精华传承到现在,还要融入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新时期孝道思想有了新的特点:

一是父母和子女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维系两代人关系更多的是靠亲情而不是“孝”的道德:二是父母与子女间的义务是双向并行的.传统的“父慈子孝”中过于重视的是子女对父母的孝的作法发生了变化,亲情关系应该体现在互动上,即父母爱子女、子女孝父母:三是情感起着联系双方的纽带作用.古时子女对父母更多的是敬畏,而现代社会则是子女对父母的关爱,双方倾注的是更多的情感:四是双方受道德约束的力量更大.传统孝道由于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人们在自主与不自主之间形成了孝道观念,进而规范自己的孝道行为;而如今.由于工作繁忙,自由时间较少,且个人独立意识较强.受到的外界约束较少,对父母尽孝更多的是内在的个人行为.依靠的是道德的约束力.

四、孝道思想对现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功用

当代大学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中坚力量,是民族兴亡的根本保障,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使之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人才,孝道思想教育则具有相当的重要作用.

1、能够加强大学生自身的品德修养.儒家文化历来把孝道作为个人修身养性的基础.完善自我品德修养,如果没有孝的观念.就失去了最起码的做人准则.在今天.进一步提倡孝道,对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能够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论语》中有.有子日: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作乱者,未之有也.”因此.孝道不仅可以使家庭和睦,还可使社会稳定.家庭是社会的一分子,家庭和睦则社会稳定,社会稳定则社会和谐,社会和谐则经济繁荣.经济繁荣则国力昌盛,国力昌盛则人民幸福.

3、能够调节人际关系.凝聚社会力量.儒家思想虽然距离现代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是其中的精髓并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湮没.孝道思想可以规范社会行为,调节人际关系,凝聚社会力量.《易系传》日“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孝顺父母的人会形成一个团体,从而影响一部分人,进而形成一定的社会风气,这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

4、能够增强爱国情感,强化爱国意识.古代的忠臣良将,绝大多数都是能够孝顺长辈的,所以他们才会为国家尽忠.爱国家、爱社会,就是爱父母兄弟的情感的进一步升华.当代,更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强化爱国主义情感.增强爱国主义意识.

5、能够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随着时间推移.文化在历史前进的过程中有损有益,但孝道思想始终统领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中华民族的文明经历长达几千年的历史变更而始终得以传承,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孝道的文化根基.

五、《大学语文》教学中应强化孝道教育

《大学语文》作为高等院校一门最为重要的基础课程.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我们的一言一行无不是母语的外在表现,每一个人都离不开母语.《大学语文》的教学,不仅仅是文化、文明的传承,更多的则应该是品德的强化,要把《大学语文》教成一门德育课、一门优良传统课、一门人格的培养课.那么,将孝道思想溶人到每一节课中,是很有必要且重要的.《大学语文》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很好的孝道教育的范例,更是一个非常理想的爱国主义教育事例,如《秦晋骰之战》中的“弦高”是一个爱国的商人,只有爱家、奉承孝道的人才会有更加凝重的爱国情感;《孔子语录》、《孟子语录》、《陈情表》等等都是关于孝道和爱国教育方面的好文章.


一位母亲十月怀胎,又经历十几年辛苦,把子女养大成人;等到父母老的时候,子女有责任有义务善待父母.这是一个基本的常识;释迦牟尼在成佛以后.因其父担心没有孙子延续种族而大展神通令其妻子怀孕生子:在其父l临终时随侍在侧;父王梓宫出殡时,他亲为舁举,以表哀念.连佛祖都不敢有违孝道,更何况我辈之凡夫俗子!我们没有理由不孝顺!

大学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希望,因此.加强大学生的人格养成教育尤为重要.孝道思想承载着中华文明.延续着民族精神,续写着和谐社会的乐章,我们既要发扬孝亲尊老的传统,又要吸取现代平等的观念,建立和享受新的孝道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