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级”

更新时间:2024-03-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210 浏览:7128

日前在一次研讨会上遇到南大附中的语文特级教师王栋生,听说他被评为“教授级”了,便向他打听,回答是“确有其事”.江苏省前不久评了十多位“教授级”的中学教师,问及他的看法,他坦白地说,“反正已评上了,不怕再被人家说吃不着葡萄说萄葡酸了,我是反对的.”理由呢?有二:一是他压根儿反对评职称,“农民职称怎么评”?二是这么评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无论是待遇、地位和影响、作用,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这些年在中国,教授也给折腾得够了.先是“白专”的代名词,中更被工宣队“考”得狼狈不堪,成了“最无知识”的人,改革开放后总算交了好运,现在则是越来越吃香了.大名后面倘若加不上“教授”二字,无论在什么场合,总会是相形见绌、脸上无光的.

于是,便有了“教授级”研究员、“教授级”医生、“教授级”演员等如今又有了“教授级”中学教师.如果这些研究员、医生、演员确实在大学授课,从而被评上了教授,那就该称教授,无须称“级”;如果做的事情与大学无关,那这个“级”也没有什么意义,因为他们在各自的职称系列里都已达到了最高一级,莫非只有“教授”二字才能显示他的权威地位吗?


就拿王栋生老师来说,在中学他被评为“特级”,以笔名吴非写杂文也颇有影响,频频获奖;如果并未去南大开课,称他为“中学特级教师、著名杂文家’也就够了,何必再添上个“教授级”呢?

历来说“行行出状元”,强调的是“术业有专攻”,各个行业和领域都有自己的权威,都有发展的前途,而不是真的在各行里都去评状元,状元在科举中每次仍只是一个.现在搞出了个“教授级”,“教授”似乎成了所有行业和领域学术上的最高权威,这对各项事业的发展、各类人才的涌流,究竟是有利还是有弊?实在值得深思.过去把知识分子统统打为“臭老九”当然不对,如今,搞“唯学历论”、“唯职称论”,似乎当不上“教授”、“院士”就不会有出息,有水平,不又走到另一极端上去了吗?

再者说,评“教授”也不那么简单.各高校都有一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毕业留校的老师,常年在第一线辛苦教学,或因外语过不了关,或因未能出国留过洋,或因著作论文不多,始终未能评上教授.而这一来,从待遇、地位和影响各方面都受到了种种冷遇,直到灰溜溜地退休了事.这么做能像当初所提倡的那样,“评出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吗?如果再把高校的这一套往各行各业推,或许会推出一些“教授级”的人物,但说不定会挫伤更多人的上进心呢.

话题再回到中学来.中学与大学本来就千丝万缕联系着,以前像叶老、朱自清、魏金枝等等都在中学兼过课,中学老师也有去高校上课的.后来不知怎么就出现了鸿沟,难以沟通.有些中学教师(包括在下)尽管被一些高校聘为“教授”,也多是形式上的走过场.因此我觉得,与其花力气评什么“教授级”,倒不如实实在在地搞些高校与普教的相互沟通与衔接的工作,或许倒会收些实效呢.

十七大报告提倡“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道路上,还是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步前进为好.

【谢守辉荐自《联合时报》2009年1月5日】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