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学生写好时代文章

更新时间:2024-03-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701 浏览:20983

作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往往是老师指导学生写千篇一律的文章;同一个错误,纠正上一百次,还有一百零一次.那么,教师如何走出作文教学的低谷呢?笔者经过多年的摸索,逐渐积累了一些体会,与同行商榷.

要让学生写好作文,首先要教回学生观察生活,由于受传统教育及教材的影响,学生写作一提笔就是好人好事,总是赞扬别人,鞭笞自己;所有的作文都是一个模子,好像除了这些“典型的好人好事,就再也找不到可写的了.这样的作文学生写来没劲,教师改来更没劲,永远也出不了好作文.

“文章合为时而作”,我们现代中学生不写时什么呢?古代尚且“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今天,我们生长在信息社会,难道还没有内容写吗?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生活是什么?生活就是身边的世界.”我们的优秀作品都来源于生活.如果施耐庵没听到那样许多流传民间的水浒故事,他就刻画不出那一百零八将的生动形象;如果生活中没有英勇顽强的斗士,吴承恩也想象不出孙悟空能经历九九八十一难而终成正果,所以我们要写出有时代气息的好作文,就必须先学会观察生活.老师的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观察生活,而不是始终在那几篇如出一辙的短文上涂涂抹抹.

有个成语叫“走马观花”,这不叫观察,而且下马观花也不一定是“观察”,只有看到了别人没看到的特殊的东西,那才叫观察.老师要教会学生看到那些大家都看不到的东西.比如观察油菜花,只看到油菜花的颜色、形状、气味还不够,还要看到菜花上晶莹的露珠,勤劳的蜜蜂,还要看到栽种这大片美丽油菜花的农民,看到农民的勤劳、艰辛和痛苦,看到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关注,看到农业的前景,只有这样“看”,生活才是丰富多彩、五彩缤纷的.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观察生活绝不仅仅是看花草、看人、看事、看书、看报、看电视、听新闻等等都属于观察生活的范畴,在这么宽广的生活领域里观察,我们还愁什么呢?可写的不是俯拾即是吗?


教学生观察生活的同时,还得思考生活.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既是创造,就离不开思考.很多学生作文空洞无物、枯燥乏味,与其说他没有观察,不如说他没有思考.就拿前边提到的油菜花来说吧,如果老师布置了这个题目,他们都会看到油菜花的颜色、形状、气味,大部分学生还会看到蜜蜂.如果到此为止,文章就会找不到写的,几句话就完了,这就没有思考.要看到农民、看到“三农”问题,就只有经过思考、经过联想和想象才能达到.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就是要经常性地引导学生先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并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思考,尽可能多地发现他与众不同的特点及蕴涵的精神实质.

笔者对学生经过反复训练,发现学生的眼界开阔了,思路清晰了.有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是一个美国教授用瓶子代替井,三个比瓶口略小的拴线的小球代替人.他往“井”里慢慢倒水,要“井”里的“人”在水满以前逃出来.这个教授周游列国,在各地中学生中找三人来拉小球做实验,只有北京的三个中学生做成功了.因为这三个中学生中有一个在教授开始倒水时就喊:“你一他二我三,快!”他们迅速逃出了这口“井”.有一个学生读了这则材料后,从这个故事中不仅看到了那个喊口令学习的机智,还想到了他的牺牲精神,还想到了这个学生之所以有机智、组织能力和牺牲精神,是与他所受的教育分不开的,从而想到我们的教育应该怎样开发学生的智力,怎样注重安全教育,怎样培养学生组织能力等,写出了一篇非常优秀的作文.没有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是写不出这种好作品的.老师就是要致力于培养学生这种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要教会学生写作,只教会观察和思考还不够,还要教他积累生活素材.蒲松龄写《聊斋志异》,是他几十年如一日地翻查史料、考查史实的成功果.要学会写作,特别是要学会命题写作,就更离不开积累.如果我们身边发生的很多大事、有积极意义的事,都在学生头脑中没有痕迹,那他写作时脑中就是一片空白,就感到无物可写.要积累生活素材就要随时把看到的新鲜东西,想到的独特感受记下来,一旦有空就翻看、思考,写作的素材酒会源源不断,“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总之,教学生写作文,就是教会学生勤动腿,多去观察生活;勤动脑,对看到的事物多思考;勤动笔,把看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东西记下来.只有这样,作文就会有血有肉,有时代气息,有独特个性,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是精品,才是教师作文教学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