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rnyei的外语学习动机理对英美文学教学的

更新时间:2024-09-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885 浏览:11480

摘 要 :本文从学习动机的角度分析了英美文学教学所面临的困境,以Dornyei关于外语学习动机的三层次框架理论为基础,着重探讨这一框架的第三个层面,即学习情境层面的动机成分对英美文学教学的指导意义,从教材内容选择编排,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环境、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资源实现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等三个方面讨论了这一层面的动机成分对改进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对英美文学的学习动机的积极意义.

关 键 词 :外语学习动机;英美文学教学;教学策略

一、英美文学课与学习动机

英美文学课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它不仅是英语专业学生提高语言基本功以及人文素养的阵地,同时也是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学及文化的重要渠道.然而近年来,作为教学大纲规定的主干课程,英美文学课在不少高校却面临学生兴趣寥寥,而教师无奈叹息的尴尬局面.英美文学课遭遇到如此困境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不可否认,学习动机的缺乏是造成这一局面的众多因素之一.一方面,学生对英美文学的学习动力普遍不足.由于英语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语言功底较弱,在阅读原著时产生畏惧心理;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和快餐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也不容小觑,有些学生认为,阅读原著耗时费力,不如阅读简写本或直接看改编的电影轻松.此外,就业压力也是英美文学课遭受冲击的原因之一,不少学生往往急功近利,在校期间热衷于考各种各样的证书,为今后就业“加码”,从而无心读书,特别是需要花心思揣摩研究的经典文学作品.另一方面,从教师的角度来看,不少教师在课堂上并不重视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他们的教学策略有待商榷.传统的英美教学方法是教师念讲稿,学生记笔记,教师照本宣科,学生被动接受,如此机械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不可能不让学生对文学课意兴阑珊.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改善英美文学课所遭遇的尴尬境地,重新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作为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师,又应该如何从教学策略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教学质量?关于学习动机的研究近二十年来一直是外语教学研究的热点,在外语学习中,动机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外语教师来说,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匈牙利语言学家ZoltanDornyei关于学习动机的三层次框架理论也许会给英美文学课的教学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二、Dornyei的学习动机框架理论

Dornyei在总结Gardner、Lambert、Crooks、Schmidt等学者以及自己关于外语学习动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外语学习动机的理论框架.这一框架由三个层面组成:语言层面、学习者层面以及学习情境层面.该框架强调了学习动机的多元性,三个层面分别对应的是外语学习的三个组成要素,即:外语、外语学习者及外语学习环境.语言层面涉及到与目的语相关的各种因素,如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掌握目的语所能给学习者带来的用处等.这与Gardner的工具型与融入型动机子系统的理论是一致的.学习者层面与学习者的个性特征相关,被归纳为两个方面:成就需要和自信心.学习情境层面则是该框架的重点,涉及三部分:课程特定动机成分、教师特定动机成分和学习群体特定动机成分.课程特定动机成分与课程大纲、教材和学习任务等直接相关.教师特定动机成分指的是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行为及态度等.学习群体特定动机成分包括目标定位、奖励机制、群体团结等.[1]

针对这三个层面,Dornyei分别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教学策略,他特别强调了其中第三个层面的作用.因为对于外语教师而言,第一层面的组成因素涉及面过于宽泛,不具有针对性,而第二层面的组成因素关系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因素,不易操作和改进.因此相对而言,第三层面的各个成分组则直接涉及教学中的各种行为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对教师来说有着实际的指导意义,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三、学习情境层面的动机成分与英美文学课教学策略

在进行英美文学教学时,把Dornyei的第三层面动机成分理论在实际教学中加以应用,对教学内容、教学风格及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不失为改善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1.突破教材束缚,合理安排教学顺序.现在比较流行的英美文学教材多倾向于把文学史与作品选读相结合,按时间顺序来编选材料.而大多数的教师也是依照教材顺序来组织教学,以英国文学为例,学生刚开始上文学课往往接触到的第一篇作品是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由于时空的距离,学生会觉得这样的作品语言晦涩,难以理解,进而对阅读文学作品失去兴趣.作为教师,应当突破教材的束缚,适当的调整教材内容和教学的顺序,在教学过程的前期选择一些近现代的短篇小说、短小易懂的诗歌或近现代的戏剧片段,这类作品符合学生的语言水平,有助于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至于早期文学作品或是结构比较复杂的作品,可以安排在后期的教学中进行,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文学知识后再进行学习和了解.此外,教师也可以按照文学体裁和主题来组织教学内容,如唐诗宋词.英美文学在每个特定的文学时期也总有其突出繁荣的文学体裁,例如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诗歌,美国现实主义的短篇小说等,选取这些时期的名家名作,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分析作品、体验不同体裁特点的同时,了解到文学史的相关知识.按作品主题来组织教学内容也值得一试,如自然、友谊、爱情、战争、死亡等.这些常见的主题表达的是普遍的人类经历和情感,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直接体验或间接经验进行思考,从而对作品产生深入的理解.在教学时,教师也可以提示学生与相关主题的中国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和赏析,一边是学生相对比较熟悉的中文作品,一边是用英语表达的共通的人类情感和经历,相信学生必定会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对两种不同的语言和不同的思维方式的差异加深了解,同时对文学比较感兴趣的学生也可借此过程产生思维的火花.

2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环境,创造轻松的教学氛围.多年来,由于文学课的自身特点以及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英美文学课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知识的单向流动削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被剥夺了与作品直接对话和交流的机会,经年累月,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得不到锻炼,也就丧失了创新能力.《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多次提到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的改革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题地位,注意培养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独立学习的能力等课堂教学重在启发、引导,要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思维空间.”[2]单纯的告诉学生“是什么”,并不是开设英美文学课的目的所在;而启迪学生思考“为什么”,对别人的观点提出质疑,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如何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求知,让知识的单向灌输变成思维的双向流动,教师的教学行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作为教师,有必要转变传统的教师为权威的教学环境,在英美文学课上构建一个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环境和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在以教师为权威、以讲授为主的课堂上,学生普遍存在着紧张焦虑的情绪,这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动机的培养.教师没有资格剥夺学生的话语权,相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担任组织者的角色,处在一个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地位.作品的意义是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文学是一种参与,一种交流.没有读者的参与、解读和接受,文学不复存在”.[3]正如“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文学作品给人以无穷的想象空间,文本在与不同读者的互动中才能折射出丰富的色彩.在文学课上,学生是读者,他们应当真正参与到对作品的解读与阐释过程中;学生又有着各自的经历和差异的个性,同样的文学作品,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感悟.因此,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看法,鼓励学生对作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评论,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对有独立见解的学生应多加鼓励,引导学生自己去体会作品的魅力,发现文学之美,从而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