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研教改文资源

更新时间:2024-01-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59 浏览:8380

走"大语文"之路创作文教改之新

四川省金堂中学童华池

一、"大语文"与创新的作文教学

我是1963年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1987年,成为一名专职的高中语文教师.毋庸讳言,从教高中的第一天起,我就处在了高考指挥棒下的全国应试教育的大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家长,以及全社会,对高中教育的要求就是高考的分数,高考的升学率,在高考的升学率已经高达70%的今天,高考的竞争则演变为名校升学率的竞争.在这样的竞争中,首先是学生负出了惨重的代价——一切生动活泼的活动都几乎被取消,课业负担过重却又知识单一,与之相应的则是教师的负担过重,众多望子成龙的家长到了心力交瘁的地步等作为一名普通的高中语文教师,对教育的现状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早就有一种强烈的改革的愿望.我深知,应试教育的改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任何个人,都无法触动其根基,但任何人,特别是一名高中教师,都有责任为转变应试教育为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而作出自己的努力.我是这样想的,且将想法付诸行动:尽管人微言轻,我撰写了不少文章,抨击应试教育,为高考的改革,为素质教育的实施出谋划策,更为具体而实在的是,结合自身工作的特点,我在探寻一条路子——那就是践行"大语文"观——以创新的作文教学为改革的突破口.

之所以热衷于"大语文",最"原始"的一个原因是,我不仅喜爱文科,也喜爱理科,在小学和在初中任教期间,我教完了除英语外的全部科目.这种"万金油"式的教书经历,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我的知识,开阔了我的视野,使"大语文"观的实施有了一个基本的条件.从自身的经历中,我体会到了广泛的知识积累和学科间知识渗透的重要作用,故我向每届学生提出"处处留心皆语文"的口号,以诠释和张扬"大语文"之"大".还必须提及的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河北邢台一中着名特级教师张孝纯(已故)的"大语文"教育思想,给了我很大的启迪.最近几年,山东高密的"语文实验室",湖北宜昌地区的"课内外衔接",相继出炉,我从中学到不少宝贵的经验.近几年国家教育部提出并正在试行的"3+X"考试,强调了各门学科本身和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不同程度的综合,由此,更进一步证明了"大语文"观的正确性,也使我更加坚定了将之实施下去的信心.

为什么要以作文教学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呢

我国古科取士,基本上是一篇文章定乾坤,新中国建立后直至""前的最后一次高考,语文一科作文的分值达50—70%,""后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作文的分值也在30—40%之间,近几年的"3+2"高考,保持在40%.由此看来,从古至今,作文在选拔人才的考试中是举足轻重的.再从对一个具体的"人才"的要求来衡量,不管从事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方面的工作,抑或是很普通的工作,都不可能不写文章.写作水平,是一个人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故而,改革开放以来多次修订过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强调指出:"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应当十分重视."

一言以蔽之,要学生写,必然促进其"读",学生认真读了,知识面就拓展了,写作的水平也就随之而提高,语文一科也就学活了.

再从我自身的情况来看,我坚持业余写作几十年,对写作有一种特殊的爱好,从自身的"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角度来看,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我是从培养学生的兴趣,解决写作动机方面着手的.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产生强烈的写作冲动,方法也不是唯一的,我选择了向报刊推荐学生习作和组织学生参赛的方式.我认为,这种方法最具刺激性,这种刺激信号既强亦持久,还会产生多方面的正效应.

任何人(只要是正常的),都有荣誉感,都有成功的喜悦感,处在成长阶段的中学生,更是如此.一篇作文,小至一首小诗,一条格言的公开发表,对中学生来说,都可能使他们欣喜万分,激动万分,产生强大的情感的"风暴".而这种情感的愉悦又不是所有的人能体会到,享受到的.这种"体验"和"享受",能产生新的强烈的创作的冲动,这种"冲动"若能持续下去,固定起来,形成了浓厚的兴趣爱好,"要我写"自然就变成了"我要写".

给报刊荐稿,让学生参赛,也是一种竞争.这种竞争,已经不是停留在班级,年级和一所学校,而是在县,市,省,全国,以至全世界的范围.竞争无疑是一种强大的激励作用.以往阅读报刊,特别是专业的中学生作文类报刊,我就常想,其他学校的中学生办得到的事,我们的学生,也应该办得到.学生未能参与,责任不在学生,而在于教者一时缺少竞争意识.事实正是如此,学生一经引导,一经点拨,原本具有的竞争意识一下就变成了目的明确的行动.须说明的是,这种竞争还不同于整个自然界和整个社会的那种竞争,虽然也是"优胜劣汰",但毕竟不是你死我活的."重在参与",重在激励奋发向上的精神.每次大赛,获奖的必然是少数,还有可能是全班学生参赛,没有一个人获奖(这种情况极少),但未能获奖的,通过竞争,写作水平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三个"课堂"的融合

我的基本操作方式是:

其一,每次作文,皆是全批全改,批改后,详细记载,选出佳作,适时推荐,学生课外的练笔,即兴作文等,检查批改后,也详细记载,选出佳作,适时推荐.若上课期间未处理完的,放寒暑检测后,静下心来,精心遴选,力求学生的佳作都不漏掉,以充分珍重学生的训练成果.

其二,多采用集团军作战的形式,组织任教的两个班学生集体参赛,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当然,也可能考虑针对性而组织部分学生或个别学生参赛.就是到了高三下学期,我仍在组织学生参赛,道理很简单,参赛是写作文,高考也是写作文,二者并无矛盾,不仅没有矛盾,参赛对参加高考还有促进作用.

1991年以来的10多年,我都是这样做的.与"基本方式"配套,我实施了以下一些改革举措:

其一,宏观的写作教学计划的大胆突破

高中三年,学生的作文训练,在总体上我是这样安排的:第一学年,对学生的写作除了"健康"二字,在内容,形式和篇幅上,不作任何限制.这样,给了学生极大的写作的自由,学生可以在写作的空间任意放飞自己的思想,任意展示自己的写作才能.第二学年,进行文体训练,凡高中阶段要求掌握的文体,都练到家,就是高考考起来,也不会出现某种文体的缺失.第三学年,"收""放"结合,进一步提高训练的水平.所谓"收",是对写作的题目,内容,文体,字数,写作的时间,甚至须用哪些表达方式,要用几条名言警句,几个成语等,作出"苛刻"的限制,使学生适应之,以备"万一",在"苛刻"的条件下也能写出好文.

这样"突破"后,我基本上不用教材上的作文题,而自己动手命题——不少报刊向我约稿,题命好后,正好在学生中试用.再则,是选用报刊上的题,特别是竞赛题和高考作文题.应该说,教材上的训练安排及其命题,都是高水平的,但是其致命的缺点就是时代感不够强.长期使用的高中教材,与时代的距离有好几年,就是最新的"实验本"和"试验本",也至少有一年.当然,作文教学不是图解政治,但贴近时代而鲜活的题目更受学生欢迎.


其二,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的融合

关于这三个"课堂","大语文"观的积极推行者普遍认为:校内的"45分钟"是第一课堂,"45分钟"以外在校内开展的语文活动是第二课堂,从校外延伸到社会上的语文活动是第三课堂."给报刊荐稿,组织学生参赛",则是三个"课堂"有机的融合.

⒈第一课堂亦开放

①"课前三分钟"的魅力

从担任高中语文教师的第一节课开始,我便在学生中开展了"课前三分钟"的活动.最

初,活动的内容仅限于口头演讲,后来,逐渐形成了一套系列活动.活动的形式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书面展示,二是口头表达.书面展示的内容是从报刊摘录的或是学生原创的格言,精短诗词,精彩广告辞,微型科幻小说,对联等,口头表达则是精短的演讲.演讲的内容包罗万象,从《我喜爱的一条格言》《我的格言》讲起,凡学生喜爱的内容,皆可作为演讲的题目.其中,我将广告词也引进了课前三分钟的演讲,让学生搜集广告词并讲其喜爱的广告词.演讲的方式上,从命题到半命题,从定题到抽题,直到最高级别的即兴演讲.即兴演讲阶段,一大早媒体发布的最新新闻,不一会儿,已经成了学生演讲的素材.学生的演讲,开始由我点评,逐步发展到由学生点评,由一方的活动,变为学生的互动.还坚持了为演讲的学生打分,一轮下来总评,为优胜的学生颁奖.为了这课前三分钟的演讲,不少学生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甚至在家里对着穿衣镜练习好多遍才在教室里登台,其一丝不苟的精神,着实让人感动.

每次的三分钟活动结束后,我视当时的情况,每每三言两语作个小结,有时,还要将话

题引伸开来,或是发布一下"新闻".我的"新闻"的主要内容,或是报刊征文信息,或是是其他的,凡是与"语文"二字沾边的信息,或是学生作文发表,获奖的消息,许多喜讯,都是通过这种方式传给学生的."课前三分钟"的活动,还成了联结三个"课堂"的纽带.

习惯称之为"课前三争钟"的活动,实际所用时间要超出一点点,有时,学生的演讲比较长,有时,我发布的"新闻"多了一点,超出的时间就要多些.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任教的某两个班,就曾发生过一次集体抵制的"事件":接到这两个班并开展"课前三分钟活动"一段时间后,我收到了一封匿名信,信中力陈"课前三分钟活动"的不是,最主要的一条是"耽误了上正课的时间"——学生所谓的"正课",就是要我一到教室便讲课文.这封匿名信最后的落款是某某班和某某班"大多数同学".这封信给我的压力是很大的,它不仅是反映了学生的意见,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家长的意见——他们担心我开展的活动是"远水救不了近火".不过,我深信我的作法是不会错的——虽然在课堂上占用了时间,但学生获得了很大的信息量,共享了足够多的资源,知识面得到了很大的拓展,这为作文积累了大量的素材,也直接训练了多种能力,特别是口头表达能力.因为我心头不"虚",我在两个班都原封不动地念了匿名信的内容,也语重心长地进一步宣讲了我的"大语文"观.许多学生被我说服了,活动也坚持了下来.结果怎么样呢首先是毕业前夕的报考师范类考生以即兴演讲为主要内容的面试,学生个个都顺利过关,大多数学生得到了优等的成绩.接下来的高考,两个班都考出了好成绩,其中一个班语文科得省优分的就有4名学生,另一个班的平均分在成都郊区县名列第一.至此,学生的疑虑全消.当然,我不能把学生在面试和高考中的成绩都记在"课前三分钟活动"的帐上,但这三分钟的活动对学生的影响却是很大的.这一届以后的各届,开展"课前三分钟活动"一路畅通,深受学生欢迎.以669分考上外交学院的王瑞等多名学生,在寄给我的贺卡或是电子邮件中,专门为我开展了"课前三分钟活动"而致谢,称这三分钟,将影响他们的一生.

②作文课的"特色"

传统的作文课,就指导课来说,不外乎是写出题目——分析题目——讲写作要求——念范文,就评讲课来说,不外乎是讲全班的基本情况后,念几篇选出的优秀作文,或是再念一篇写得差的作文,然后发作文本.作文课这样上下去,缺少新鲜感,难以吸引学生.我上作文课,力求破除固有的模式而上出特色.这特色就是"新","活",并有悬念,让学生成为作文课的主人.

"新"就是题目新——前面已经谈到,我出的题不囿于课本而来自各个方面,这给了学生的新鲜感,范文和写作素材也很新,最新的是一大早我从网上下载的,或是写的当天的报纸等,网上刚刚发布的高考满分作文,我会用在当天的作文课上."活"是方式方法灵活多变而不单一.有的课则巧设悬念而让学生充满新奇感.上课还注意了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尽可能多的学生投入到课堂的活动中.另外,我还搞了一些颇有特色的专题训练.试举几例如下:

四川大学和《华西都市报》联合举办"首届高中生'真性情'作文大赛",我决定让学生集体参赛.首次提供一组报上刊登的佳作"重磅轰炸",让学生逐篇进行评论.由于文章绝对的新,内容又合学生的口味,学生兴趣很浓,课堂上讨论极为热烈,甚至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我再作精短的总结.这种课上起来可说是毫不费力而学生却感到兴味盎然且收获实在.第一次课后,凡报上刊出大赛优秀作文,我都及时提供给学生,安排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品味,讨论,这样,一直跟踪到最后一篇优秀作文.这种"热炒热卖"式的作文指导,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一时间,《华西都市报》洛阳纸贵,学生中掀起了经久不息的"真性情"热.学生朱婷——一名高一的学生,在以高三学生为主的强手如林的参赛者中,以37名的好成绩进入大赛的"百强"之中,两个班所有的学生,都在这次参赛中,增长了见识,实实在在地提高了写作水平.这次组织指导学生参赛,受到了《华西都市报》的公开表扬.在10多年的时间里,这样的课上得可多了.

再说评讲课.某次全县高三统考,写《人和世界》的话题作文.集体阅卷后,评出的几篇高分作文集中在我任课的两个班上.我选出文体,题材和写作角度有代表性的四篇,一一录入电脑,打印出来备用.两节作文评讲课,先将所印的作文发给学生,要求每个学生当堂阅读,当堂"请评委亮分",并在每篇作文后写50至100字的书面意见.之后,当堂统计分数,算出每篇作文的平均分.最后,让学生发表意见.这种课,学生很容易进入角色——既是学生,又当老师,体念丰富,亮分统分很具刺激性,讨论则气氛热烈.两节课完了以后,余味不尽,讨论——发展到争论,余波持续了好久.这样的课,"枯燥"二字已荡然无存.课后,我写成了《高考话题作文训练一例(附考场作文四篇)》,在专业语文网站发表,并被多家网站转载.

关于悬念,这是我常用的手法,以吊起学生的胃口.新世纪来临的前一天,当天的语文课,我两手空空就走进了教室,学生一开始就感到茫然.照例的"课前三分钟"活动后,我让学生猜这节课做什么,并且悬了赏——猜中的,奖名着一部.这一下,学生来了情绪,课堂到了沸腾的地步.最终,有一名学生猜中了:创作并当堂公布自己的"新世纪寄语"(课后,我给这名学生兑现了).我让学生在10分钟的时间里创作一条50字以内的寄语,然后,逐一"发表".学生都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了,每"发表"一条,教室里都欢声雷动.学生"发表"完以后,我也"发表"了寄语:"祝同学们睡一个好觉,做一个好梦,将美梦变成现实!"这节课在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中结束.后来,我的寄语有幸发表在《华西都市报》上,学生的一批寄语也发表在了《金堂教育》报上.

教高中10多年,我在每届学生中都进行了多次的作文标题训练,这也算我的作文课的

一个特色吧.为什么我看重标题训练呢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的"构件"必不可少之一"件",所谓"题好文一半"是很有道理的.标题训练不仅是标题的问题,亦是审题训练,思维的训练——一些标题本身就是文章的主旨之所在,即使不是如此,也要对所要写的文章(或已写好的文章)有一个总体的把握,才能拟出好的标题.给学生开设阅读课.我自费订阅的杂志中仅中学生读写类的就有十来种,常年订阅,

还写一些,册数已相当可观.这也算一种"资源".有好些班级,我都在每周的语文课时间,专门安排一节课,利用手边的"资源",开设一节阅读课.每当这个时候,学生情绪都异常激动,求知欲十分旺盛,不仅阅读专注,不少的还动笔摘抄.实践证明,此法收效甚好.

B.指导学生订阅或购写语文类或相关的报刊,指导学生读名着.我平常比较注意适合高中生阅读的语文,文学类报刊的情况.经过我的多方观察,了解——有的本来就是订阅了的,学生在我开设的阅读课是见到了的——从中精选了《语文报》《作文通讯》《中学生阅读》《中国校园文学》《科幻世界》《萌芽》等数种最优"扩大视野"类报刊,以此向每一届学生重点推荐.在高一和高二阶段,特别注意指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的名着,要求每读一本,都写出文学评论或读后感.学生写了,我都要检查并作记载,凡佳作,及时向报刊推荐.陈潼,阳云曦,张云翼,陈娟等多名学生读名着后写的文学评论或是读后感,先后发表在《语文报》《语文世界》等报刊.2000年暑检测,四川省委宣传部等六单位举办"川图杯"读书征文活动,正好这个暑检测,我给学生布置了读名着的作业.下学期刚一开学,我便组织两个班的学生参加了这次征文活动.11月初征文揭晓,有4名学生获得等级奖,其中余快和刘严囊括了仅有的两名一等奖,4名学生被邀请到成都锦城艺术宫接受了省政协主席聂云贵等领导同志的颁奖.此外,还有不少学生获得优秀奖.2001年底,《光明日报》等多家单位举办"中学生阅读杯"全国中学生读书征文大赛,我组织学生参赛,学生谢宏获得二等奖,具体承办单位《中学生阅读》杂志的主编陈锋先生还亲临金堂中学,为谢宏和作为指导教师的我颁奖.学生的读书习作的发表和获奖,对他们的读书和写作,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③收看影视节目:就电视节目来说,我要求学生收看电视台的《实话实说》《第二起跑线》《开心辞典》等常设节目,收看一些文学名着改编的电视剧,收看国际大专辩论会一类专题节目等(在学校里我和同年级的同事,也组织学生收看了这些节目的录像).

④电脑及其上网:这是现在的信息时代不可阻挡的潮流,我积极主张学生使用电脑并上网,但我也告诫学生,"智勇多困于所溺"——要掌握好一个"度".

⑤举办专题讲座:请作家讲,我本人也讲.

⒊第三课堂天地宽

语文一科,社会性是很强的,确实是"处处留心皆语文".为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

我组织他们参加了不少的与语文,与写作有关社会活动.

社会新闻的写作.某次,一名窃贼在客车上与其同伙合谋,抢得一位老大爷的1100元,作案后,这名窃贼跳下公共汽车夺路而逃,走投无路时,逃进了金堂中学.随之,失主一路呼叫,"抓抢劫犯",冲进了学校.当时,学校正在上课,被突如其来的呼声惊动的教师,学生,工人奋起直追,与窃贼展开殊死搏斗,终将窃贼擒获,扭送派出所.我闻此事后,觉得是一件很好的新闻材料,遂对当事人进行了详细的采访,获取了第一手材料.如果我将之写出来,也是比较容易的事.但我没有写.因为我正在给学生讲新闻写作,我有意把机会让给学生.于是,我物色了庄徽,廖雯,廖冬云三名学生,给他们讲了我的意图,他们都很乐意.他们当即采访了主要当事人.我又给他们讲了写作的要领,找了相应的写作资料及报上的新闻作品供他们参考.三名学生很快写出了初稿,我又给他们提了一些意见,遂将习作寄出.不几天,名为《歹徒合谋抢巨款教工齐心擒盗贼》的通讯在《成都晚报》刊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破案后,金堂县有关部门还给几名有功人员颁了奖.庄徽等三名学生在实际的采访和写作活动中受到了锻炼.因写的是本地的事,学生很感兴趣,这篇通讯对我任课班的学生来说,又成了一篇最切实际的范文.

参与"打造'成都名片'"的活动.2002年10月,《成都晚报》开展"打造'成都名片'"的活动,我认为这是一个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进行写作训练的好的机会,便组织两个班的学生参加了.我先将已经了表了的所有"名片"(包括我的4则)打印出来,张贴在教室里,让学生阅读,然后在语文课进行写作指导.具体写作时,学生纷纷查阅资料,有的还向家长和社会上的有关人士请教,在此基础上,创作了一大批突出成都特色且精练而有文采的"名片".逐一批改后,我逐字逐句地录入电脑,并用电子邮件发送到报社.这次活动,受到报社的高度重视,在活动结束后的一篇总结性的报道里,专门对我和对这两个班的学生提出了表扬.通过这次活动,学生对成都市更加熟悉了,语文表达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研究性学习.从2001年开始,学校制定了在高中学生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计划,从2004级到2005级,我被近10个课题组聘为指导教师,对之,我欣然应允.我对他们研究的金堂云顶石城,历史人物李鸿章,当代中学生消费观念,中学生教辅资料的选用等课题,均提出了我的意见,有的还亲自动手,从互联网上查找下载资料供学生参考.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深入社会调查,查阅资料等,写出了颇有创意而比较有实用或有史料价值的研究报告,获得了学校的奖励.课题组的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了社会,了解了相关的历史,增长了才干,收获是大的.

⒋"大语文"活动举要

①年度活动管窥

下面是我的《1999-2000学年度工作总结》中的一个部分――《四川省金堂中学高2002级1-2班语文活动概要》表,这份表格真实地记录了我在一个学年度内在任课的两个班开展的全部活动.由此可窥见我在历届学生中开展语文活动的大体情况.

1999-2000学年度

四川省金堂中学高2002级1-2班语文活动概要

任课及指导教师:童华池

项目具体内容班级一二一等二等三等优秀一等二等三等优秀征

文第六届"中华圣陶杯"谢宏钟婷余谦杨磊

刘营卢迪杨佳

尧稆王进团"希望杯"梁巧王俊灵

廖冬雪谢绍娅兰显为《中国青年报》"顶新杯"学校获组织奖(《中国青年报》2000年6月7日11版刊登获奖名单)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促进会等

"我与新世纪"肖璇廖冬雪吴优谢绍娅

梁巧何繁廖莉杨钒

叶祥佳陈丽佘凡王俊灵钟政烨刘薇宋志国张蓉李君袁小洁谢宏朱亚兰杨俊代青松赖倩袁玮

庄严钟婷刁姝娴黄奕

龚勋王昊《中国教育报》"走进生活"2000年10月揭晓《作文通讯》

"文曲星杯"2000年8-9月揭晓金堂县

"西部大开发"2000年9月16日揭晓(之前,《金堂报》已刊出学生征文3篇)

二等奖:罗娟

三等奖:王金晶钟骥胡恒纪念奖陈丽刘薇代青松金堂县"保险杯"朱亚兰陈曦竞赛

全校基础知识谢宏王春林

刘晓霞赵徐鸿刘薇

廖冬雪连波

曾文俊潘俊莲

陈曦卢薇向伟

温强唐弦韵

黄奕办报一期赵徐鸿林帆吴优雷莉陈新张瑞华赖婷卿兰杨俊二期张蓉叶祥佳范凡谢绍娅何繁陈曦胡恒李磊三期谢宏吴优王金晶四期陈芳彭虹廖维佳朱亚兰五期王俊灵史迁国庆诗歌朗诵班上王春林梁巧雷莉张蓉袁小洁谢宏覃茂杨王雪励张瑞华王昊刁姝娴肖倚余谦李翔全校集体二等:王俊灵廖冬雪梁巧佘凡张蓉袁小洁集体三等:张瑞华赖婷胡恒

王昊袁玮孙俊张云翼

向伟卿兰贺姣庄严唐弦韵刁姝娴肖倚余谦李翔发表文章《华西都市报》史迁(1999年12月29日)

刘薇(2000年4月3日)王昊(2000年7月6日)《作文通讯》陈曦(2000年第7期)《金堂报》王金晶(2000年7月6日)陈曦(2000年7月6日)

钟骥胡恒(2000年7月6日)书法金堂县展出吴优王金晶宋志国梁巧张瑞华余谦赖倩陈曦伍菊卿兰演讲课前三分钟王春林赵徐鸿

谢宏谢绍娅王金晶陈曦叶力立

张瑞华李磊罗娟张宇豪王俊杰班上比赛佘凡梁巧王春林谢宏谢绍娅杨钒王雪励吴优刁姝娴尧稆贺姣庄严

文程张瑞华张宇豪年级比赛佘凡刁姝娴全校比赛佘凡梁巧(主持人)刁姝娴灯谜班上李君佘凡吴优

肖竞张云翼胡恒陈新

陈曦讲课《指南录后序》王春林王俊灵谢宏赵徐鸿陈曦潘俊莲叶立力兰显为《五人墓碑记》廖冬雪覃茂杨刘晓霞何繁张瑞华赖婷袁玮卿兰刁姝娴寄语新千年寄语肖竞肖璇佘凡廖冬雪

赵徐鸿吴优张蓉钟晓曦刘涛彭熙刘营赖婷文程

邹勇孙翀刘强王俊杰杨俊备注"讲课"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共同备课,由学生登台讲课.

②重大赛事举偶

从1991年起,我向报刊推荐了上千篇学生的习作,组织学生参加了数十次大型的征文活动,每一次荐稿,每一次参赛,都可以重重地书写一笔.这里,仅举两例,以体现"大语文"的三个"课堂"的融合,或说是我的全部教育科研成果的一个缩影.

A.参赛次数最多,影响最大——"全国校园科幻大赛"

1991年底,从报纸上看到了全国校园科幻大赛征稿的信息,遂产生了组织学生参赛的念头.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策划后,学生积极性很高,写出了一批较好的稿子.12月中旬的一个星期天,我到了成都,冒昧地扣开了《科幻世界》副主编谭楷老师的家门,谭老师热情地接待了我.从此,我便与谭老师,与《科幻世界》结下了不解之缘.

由于我年少时就是一个科幻迷,科幻大师凡尔纳的作品从小便烂熟于心,与谭老师,与《科幻世界》结缘,真使我如鱼得水.我将谭老师,将《科幻世界》杂志介绍给了学生,并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向学生推介中外科幻佳作.而堪为伯乐的谭老师,自从接纳了我,接纳了我的学生,便对金堂中学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在我家里未安的1994年前,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我收到谭老师的亲笔信就有几十封.谭老师和《科幻世界》编辑部的多位老师多次到金堂中学来,与科幻迷面对面,作报告,开讲座,悉心指导科幻创作.在《科幻世界》的关注和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整个金堂中学都掀起了经久不息的科幻热潮.

就我个人而言,从第二届算起,我组织学生连续参加了七届大赛,每届都有学生获奖,获奖的学生达36人,其中有三届,曾欧,张小舟,唐旭利先后获得一等奖.《科幻世界》不惜珍贵的版面,刊登了4名学生的7篇稿子,四川经济广播电台更是播出了数十篇稿子.同时,我也获得了相应的"园丁奖",还在高规格的颁奖会上,代表全国的指导教师发言.1997年8月,《科幻世界》的编辑老师还为我创造条件,让我得到了应邀参加'97北京世界科幻大会(四川)夏令营的机会,使我大大开阔了视野.

1999年,一道《检测如记忆可以移植》——直接以科幻为话题的高考作文题,给我带来了新的机遇.当7月9日的《成都商报》在头版显着位置刊登《高考作文题早已外泄》后,短短几天时间内,全国数百家媒体转载了这条新闻,连全国最为权威的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等,在对当年高考作文的相关报道里,也专门提到了我的名字,电视台的记者还到我所在的四川省金堂中学专题采访等这一切,使我在科幻方面所作的努力得到了最好的报偿——当然,最大的受益者应是学生.

B.获奖作品待遇最高——"全球华人少年写作征文大赛"

2000年底,我有幸得到一本《美文》少年版的创刊号,上面刊登了"全球华人少年写作征文大赛"的征文启事.这一启事触动了我的敏感的神经而使我兴奋不已,我当即决定,一定要组织学生参加这个大赛.当我把征文启事和我的决定告诉给任课班学生时,在学生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这次大赛时间跨度很大,单是第一轮竞赛的时间就有半年.在这半年时间里,针对两道作文题(学生任选一题),我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和可资借鉴的范文,学生写出初稿后,我详细批改,精心指导,不少学生都是几易其稿.

最终获胜的梁巧,在第一轮比赛中,她选择了《敬畏自然》的题目,然而,思维"诡异"的她,也许是求胜心太切,这次很是反常,连写了几稿都过不了我这一关.已经到了寄稿最后期限的前一天,仍未过关.在我提出尖锐的批评和切实的修改意见后,第二天,打邮戳前一个小时,她重来的稿子出笼了——这一次,完全跳出了前几次的框子,写出了一个"脱胎换骨"的"梁巧"!但是,誊写已经来不及了——这次竟然交的是草稿!真没想到,这篇草稿获得了成功!第二轮比赛,梁巧爱上了很有思想深度的题目《桥》.我为她搜集并打印出有关桥的数万字的资料,然后和她一起坐下来,商量对策.第一稿出来后,我看了,文章显得概念化.师生再次进行思想交流,这一次,在"以荒诞故事的形式为文"方面达成共识,于是,梁巧写出了第二稿.这一稿,新意出来了,但文字有些繁冗,在我的建议下,梁巧又进行了多次的打磨,终于,写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石破天惊话修桥》.我将此文录入电脑并用电子邮件传到《美文》编辑部.《石破天惊话修桥》为梁巧赢来了到西安参加第三轮和第四轮比赛的"准考证".出征之前,我为梁巧开列了一份报刊书籍的目录,建议她阅读,就参赛的若干具体问题,同她进行了长谈.2002年1月底,梁巧飞赴西安,现场参赛.梁巧凭借平日的积累,别出心裁,奇思妙想,以一篇《羊小姐的美容院》胜出,获得"少年美文大奖",在她的创作道路上,树起了崭新的里程碑.4个多月后,更大的喜讯传来:《羊小姐的美容院》荣幸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现行高中五册的教材.我的名字也以"指导教师"的身份正式署上.1952年,被誉为"神童"的刘绍棠的小说《青枝绿叶》入选高中教材,一时传为佳话,50年后,梁巧享受到了刘绍棠式的高规格的待遇.为此《美文》少年版专门向我约稿,我应约写成《永远的园丁》一文,刊发在该杂志2003年第1期上,全国诸多强势媒体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此事进行了全方位的报导.

三、提高自身素质,为学生倾情奉献

⒈不断学习,与时俱进

为切实有效地指导学生,我首先注意了提高自身的素质.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如果自己对写作缺乏一定的研究,或是大道理讲得头头是道,而自己从不摸笔杆子,或是虽写了,写不出可资学生借鉴的"下水文",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我深知这一点,故为提高自己的素质作了不懈的努力.一是学习借鉴.我购置的书籍比较多,常年订阅的报刊达三十来种.广采博闻,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高写作方面的理论水平.二是坚持课余练笔.到目前为止,已在全国一百余家报刊和多家网站发表多种体裁的作品三百多篇.同时,也参加一些征文活动,体验了个中的酸,甜,苦,辣.一般说来,每指导学生写一种文体,我都基本上能拿得出"下水文",组织学生参赛,也基本上心中有数而能有的放矢.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现在已经生活在数字化的时代,为了与时俱进,我在1999年花了一万多元,购写了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全套现公设备,自学了电脑操作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了办公自动化.上网查资料,处理学生的稿件,更方便快捷了.学生的稿件,凡能用电子邮件发送的,我都尽量用电子邮件发送.同时,我还在专业的语文网站建立了三个个人网页.现代化办公的实现,为我的教学和科研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好条件.

⒉功夫在"文"外

学生的作文,不可能篇篇发表,别说学生,教者乃至专业作家,都难以办到.但是,既然"引进"了竞争机制,要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我还是尽到了最大努力,尽量给学生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让尽可能多的学生的作品变成印刷体,变成电波,尽可能多地获奖.

①捕捉信息,寻找园地

我订的报刊中,语文专业的占了绝大多数,非专业语文报刊,特别是一些综合性报刊,凡有发表学生习作栏目的,我都比较注意.熟悉这些报刊(或栏目)的特点,动向,便于有的放矢地推荐学生的习作去.我对各种征文的信息特别敏感,专门有一个本子记载征文启事,电脑上网后,信息的来源就更丰富而及时了.对征文启事,虽敏感,选择起来,却又慎之又慎.要选择适合学生的,又要是正规的,以赚钱为目的的坚决不选.特别是要组织全班学生参赛的,更是要反复权衡后才能定下来,决不贸然行事.否则,浪费了师生双方的精力,还会造成不良影响.从此事,我也感受到了信息的重要作用.随着学生习作发表和获奖的增多,一些报刊,如《语文报》《科幻世界》《语文学习》《第二课堂》《成才之路》《青少年科技博览》等的编辑老师主动寄来了约稿信.学生的习作发表有了比原来更广阔的天地.

②甘当报刊和大赛组委会的编外编辑

学生的习作交上来了,发现好稿,或有修改价值的,提出意见,让学生修改,返回让学生誊写.就誊写的行款格式而言,每接到新班.都要花大力气进行指导.誊写稿交上来后,我再作最后的校对工作,若仍有行款格式不合要求的,或有错漏之字,由我本人用小方块改正纸逐一改正.力求送到报刊和大赛组委会的稿子从外观上看都是过得去的.这一着,对学生来说,从严要求的结果,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对于我这道工序的成品,则根据报刊和各种不同的竞赛要求,将稿件分类,然后有针对性地投送出.为了提高"成活率",一些稿子还复印了,以备未投准再投.如'97母亲节的征文稿,20名学生的稿件,就先后复印三遍,投过四家报刊,先后被三家报刊刊用,其中有6人获奖.遇到任课班全体学生参赛的情况,这种编外编辑的工作量就还要大得多——当然,这种"编外编辑"的雅称是我自封的.

③甘当学生的信使

为减轻学生的负担,也为加强与报刊的联系,学生的习作差不多都是我到邮局邮寄,或亲自到报刊编辑部面送的.面送稿件,如到《科幻世界》《中学生读写》《华西都市报》《成都晚报》等几家编辑部.这当中,有的是顺便的,有的则是专程送的.这里顺便说一句,不管投稿还是送稿,我与众多的编辑老师,唯一保持的仅是文字方面的联系.有了电脑并上网后,我又成了学生的义务打字员和"电子信使".我尽量挤出时间,将部分学生的稿件录入电脑,并发送到相关的编辑部或是征文的组委会,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方便.

④微不足道的"希望工程"

引进竞争机制以来,不仅耗费了精力,在经费方面.我也作了不菲的投入.订大量的报刊需较多的钱,给学生提供张贴的范文和参考资料,都是我出钱复印的,从未报销过,学生誊写稿件的稿纸,(包括集体参赛)都是我写的,给学生寄稿的信封和邮费都是我出的——这些年邮费大涨,寄一次(两个班)的稿件,邮费就要30多元,专程到成都等地送稿的路费,也是我出的.为提高稿件的"成活率"而复印学生的稿件,复印费也从未报销过.长期与编辑部联系的费,安宽带之前电脑上网高昂的拨号上网费,以及打印机的耗材费,等等,10多年来,直接用于学生的费用,超过万元.这一切,都是我个人承担的.这里仅举一例:2000年6月底,我任教的高一年级选用了当年上海的春季高考作文题,阅完卷已是7月初.这次考试,学生的水平发挥得不错,有几篇作文,我真有些爱不释手,于是,选出10篇,熬了一个通宵,将之全部录入电脑,我意欲推荐到《华西都市报》.给编辑老师打联系后,因寄稿来不及了,而编辑部还没有开通电子,要我发传真.于是,我花了47元钱,到邮局发了传真.高考前夕的7月6日,《华西都市报》刊出了学生王昊的《独立思维的理念》——也是当天唯一的一篇学生作文."高一学生的作文为第二天参加高考的广大考生作范文",这在学生中传为佳话.而王昊和他的家长,以及那9名作文稿已传到了编辑部的学生,至今不知道我曾花费的"财力"和精力.实际上,学生每一篇作品的"成活",都有一个"故事",只是我的"投入"不尽相同而已.

⑤再送一程

引进竞争机制后,随着学生稿件的发表,获奖,各种麻烦也接踵而至.诸如稿费,奖金,奖品,获奖证书,样书,样刊,样报,寄来后,一般都是任课班的班主任处理.但我是学生稿件的第一责任人,不少事情还是要找到我.学生在校期间要好办一些,学生毕业了,就比较难办.我多次同任课班的班主任协作,共同完成或独立完成这些"任务".仅曾鸥一人的信件(多为读者来信)我就转送了五百多封.毕业了的学生,尚有稿子未遇机会推荐出去的,我就在寒暑检测选择机会推荐出去,有些是已发表了的,我也在等待时机,推荐给相关的报刊转载.学生廖雯,曾鸥,甘红,邓舒青,王志国,陈娟等,都是在进入高校后,又得到了一份意想不到的惊喜.1996年5月,《科幻世界》编辑部的莫树清老师为该刊的"小行星轨迹"专栏约稿,对象是在全国校园科幻大赛中获一等奖和二等奖的学生.我校合乎条件的学生有五人,但都离校了,难度很大.我想了很多办法联系,并复印了已刊出的"小行星"的稿件寄(转送)去供参考.后来,有三名学生——一等奖获得者唐旭利,二等奖获奖得者杨军和叶亮,他们的稿件先后在《科幻世界杂志》刊出.学生梁巧,陈曦等,升入高校后,急需发表的作品的复印件,我都有求必应,将发表他们作品的报刊找出来,逐一扫描录入电脑,然后再传到他们的电子.做这类事是很麻烦,但为了这些学生,也是为了给国家培养人才,我愿意再送他们一程.根据这些真实的故事,我写了一篇教学随笔《再送一程》,发表在《教师博览》杂志上.

通过十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先后有两百多名学生的习作刊(播)于《人民日报》(网络

版)《语文报》《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蜀报》《四川招生通讯报》《成都晚报》《成都商报》《成都教育报》《中国校园文学》《语文世界》《语文月刊》《语文学习》《科幻世界》《全国中学优秀作文选》《中学生读写》《华夏少年》《中学时代》《成才之路》《青少年科技博览》《写作月刊》,四川经济广播电台,成都人民广播电台等多家权威的媒体和专业的报刊,300多名学生分获各类大赛的多种奖励.除前面所举之外,再如:罗玉获第四届"圣陶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一等奖,龙玲获《语文报》"热爱生活"征文一等奖,李亚梅获全国中小学生"100个世界"作文大赛一等奖,陈晋获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课堂内外》杂志社"全国中小学生'我是五好小公民'读书,征文,演讲比赛"一等奖,等等.梁巧则是所有获奖学生的一个集中代表.从任课的班级看,1999届1班和4班,学生共发表作文98篇,获奖81人次,2002届1班和2班,学生共发表作文49篇,获奖159人次.全国普通高中的班级,似很难有超过这两届4个班的.

学生习作的发表和获奖,也给我带来了荣誉.继1999年在全国产生轰动效应,2002年,随着梁巧的《羊小姐的美容院》的获奖和入选教材,再次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不小的影响.我的数篇有关作文教学的论文或随笔也分别刊于《人民日报》(网络版),《中国青年报》,新华网,中国网,《美文》(少年版)《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学习》《中学生阅读》(高中版)《教师博览》《新作文》等报刊.我主编的《凭什么得满分》一书,已出了两版.我的《引入竞争机制拓展作文课堂》在2002-2003年度成都名师课题考核中被评为优秀课题,我本人在考核中被评为优秀名师.

践行"大语文"观,改革作文教学,师生皆获益不少.有一个很敏感的,不能回避的问题:在应试教育尚未完全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情况下,究竟对学生高考成绩有何影响答曰:不但无不良影响,学生的高考成绩倒是提高了.就我送毕业的9届19个班的情况看,高考都考出了优异的成绩.2002届1班和2班,平均分分别达110.1和110.7,学生个人得分最高为134分(1班的廖冬雪),次之为133分(2班的王瑞).2002届,不仅是我任课的这两个班,我任教研组长和年级组长,全校的高考语文成绩——不管是应届还是往届,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均创造了历史新高而位居成都郊区县之首.

2003年6月7日,《成都日报》"教育嘉宾面对面"栏目对我进行了专题报道,对我的"大语文"教育进行了充分的肯定.

2004年4月10日《成都日报》的B7版在《他们,架起成都教育腾飞之桥》的通栏标题下,对成都地区的17名教师作了一个集体"亮相",对于我,是这样介绍的:

童华池金堂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成都市学科带头人.在几十年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在成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坚持"大语文教育观",在狠抓升学率的同时,更千方百计的培养学生全面的语文素质,找到了应试教育与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之间的最佳契合点.

得到如此高的评价,我感动了等我深知,我还做得不够,我真诚感谢这样的鼓励.

2004-10-08初稿

2004-10-16二稿

2004-10-29三稿

(此文已刊发于《中国基础教育》和《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两种期刊〈发表时有删节〉)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