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

更新时间:2024-03-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788 浏览:5697

C++程序设计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C++程序设计/C++Programming

课程编号:ab08224290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

授课对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生总学时/学分:64/4(讲授和实验各32学时)

开课学期:第3学期课程负责人:邓创

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

一,课程概述

C++程序设计是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课程系统,完整的讲述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编程原理,在基础语法知识的基础上,介绍了常用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培养学生基本的程序设计思想和逻辑思维方式.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达到用计算机语言描述和解决现实世界中简单问题的能力,为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分析与设计等课程的学习奠定技术基础.

二,课程目标

1.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编程原理,常用的数据结构和算法,,

2.熟悉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类与对象的定义和实现方法,

3.学会运用数组,指针,字符串,函数等进行简单程序设计,

4.了解面向对象方法的封装,继承和多态特性,了解编程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

三,主要内容及其基本要求

本课程须完成的基本教学内容和要求如下:

(1)C++语言概述.主要讲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编程原理,包括C++预言得词法规则与程序结构的特点,并介绍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历史与程序开发的基本过程,

(2)数据类型和表达式.主要讲解C++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和表达式,要求能灵活运用各种程序控制结构以及自定义数据类型进行简单程序设计,

(3)预处理和语句.要求理解预处理的原理,熟练掌握选择,循环语句,能灵活运用各种控制语句进行程序设计,

(4)函数和作用域.本章着重讲解函数的定义,调用方法以及参数的传递机制,内联函数,重载函数的使用方法和原理,并介绍作用域,可见性和生存期的概念,要求学生熟悉常用的系统函数,

(5)类与对象.类和对象的定义与实现,构造函数与析构函数的作用和用法,静态成员的特性和基本思想,友元的定义与优缺点,类的组合(子对象)以及动态内存分配(堆对象),常类型的用法和基本原理.要求学生理解面向对象的思想和基本特点,掌握对象数组,对象指针,对象引用等基本用法,

(6)继承性与派生类.重点讲解继承过程中构造函数与析构函数的用法,访问控制规则与赋值兼容规则,派生类成员的标识与访问.

(7)多态性和虚函数.通过讲解运算符重载,虚函数与抽象类,使学生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另一个重要特性:多态性.要求学生能实现简单的操作符重载,了解虚函数与抽象类的概念和功能.

(8)模板与异常处理.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模板的功能及定义方法,理解异常处理的概念的作用,能处理程序设计中比较简单的异常问题.

四,教学方式和考试方式

课堂讲授与实验室上机指导相结合.供PowerPoint课程讲义,运用BCB,VC等软件进行上机实践.

考试方式为闭卷考试.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上机操作(20%),期中(30%)和期末考试(50%)三方面评定综合成绩.考核内容以程序设计为主.

五,参考教材

教材:吕凤翥,《C++语言基础教程》(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参考书:谭浩强,《C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

吕凤翥,《C++语言基础教程题解与上机指导》(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美]BruceEckel着,刘宗田等译,《C++编程思想》,机械工业出版社.

六,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

章节内容学习要点备注第一章

C++语言概述

(2学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有关概念

C++语言简介

C++的词法及词法规则

C++程序结构的特点

C++程序的实现第二章

数据类型和表达式(4学时)基本数据类型

常量和变量

数组

指针和引用

运算符

表达式

结构和联合上机实验

4学时第三章

预处理和语句

(4学时)预处理功能

语句

选择语句

循环语句

转向语句上机实验

4学时第四章

函数和作用域

(4学时)函数的定义和说明

函数的调用

函数的参数

内联函数

函数重载

函数的嵌套和递归调用

作用域

系统函数上机实验

4学时第五章

类与对象(一)

(4学时)类的定义

对象的定义

对象的初始化

成员函数的特性

静态成员

友元

对象的生存期上机实验

4学时第六章

类和对象(二)

(4学时)对象指针和对象引用

对象数组和对象指针数组

常类型

子对象和堆对象

类型转换上机实验

4学时第七章

继承性与派生类

(4学时)基类和派生类

单继承

多继承

虚基类上机实验

4学时第八章

多态性和虚函数

(4学时)多态性的描述

运算符重载

静态联编和动态联编

虚函数

纯虚函数和抽象类

虚析构函数上机实验

4学时第九章

模板与异常处理

(2学时)函数模板与类模板

异常处理方法上机实验

4学时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ERPTheoryandApplication

课程编号:ab课程属性:专业必修课

授课对象: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专业本科生总学时/学分:48/3

开课学期:课程负责人:张朝辉

先修课程:

一,课程概述

《》

二,课程目标

三,主要内容及其基本要求

四,教学方式和考试方式

五,参考教材

.

六,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

章节内容学习要点备注MRPII,JIT,TOC等先进管理方式

ERP的产生及发展

目前先进管理方法的产生,发展,作用.重点讲解第二章

工业企业生产运作

(2学时)工业企业

生产系统

生产过程

生产类型

制造环境

生产管理重点介绍生产类型和制造环境第三章

MRPII/ERP原理基础(4学时)MRPII发展背景

MRPII制胜绝技

MRPII计划层次

MRPII数据环境

MRPII运行原理

MRPII使用环境重点介绍数据环境和运行原理第四章

生产规划

(4学时)概念及内容

生产规划的作用与意义

生产规划策略

生产规划制定

生产计划大纲的编制

资源需求计划的编制重点介绍介生产计划和需求计划的编制第五章

主生产计划

(4学时)概念及内容

MPS作用与意义

MPS编制原则

主生产计划的对象

MPS基本原理

主生产计划的编制重点介绍主生产计划的编制第六章

物料需求计划

(4学时)概念及内容

MRP作用与意义

物料清单

MRP基本原理

MRP的编制重点介绍物料清单和MRP的编制第七章

能力需求计划

(2学时)能力计划层次体系

能力计划作用与意义

粗能力计划

能力计划

能力计划的编制第八章

采购及库存管理

(1学时)采购作业管理

物料库存管理

物料仓储管理

库存信息管理第九章

生产作业控制

(1学时)生产作业管理系统

生产作业任务准备

车间生产作业管理第十章

生产成本管理

(2学时)成本管理会计

生产成本计算

作业基准成本法

MRPII成本管理

MRPII成本管理第十二章

ERP的实施

(2学时)系统规划

项目管理

软件选配

实施进程

风险管理

效果评价第十三章案例学习(2学时)实施案例讨论用友u8上机实验

(16学时)ERP系统基本使用,基础设置

报价管理,销售订单,销售分析模块

产销排程与物料需求规划,粗能力计划

物料订单,生产订单,委外管理,工序委外模块

车间管理,产能管理

采购管理,库存管理模块

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票据

材料合算,成本会计所列实验项目每项各占2学时

电子商务技术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电子商务技术/ElectronicCommerceTechnology

课程编号: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

授课对象:本科生总学时/学分:64(含32学时实验)/3

开课学期:5课程负责人:刘伟江

先修课程:无

一,课程概述

电子商务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

六,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

章节内容学习要点备注第一章

电子商务概述

(4学时)电子商务的概念

电子商务框架

电子商务的发展

电子商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网络经济中的的基本法则和特性

Inter商业标准

电子商务的未来

第二章

电子商务技术基础

(6学时)网站建设

搜索引擎技术

One-click技术

网站推荐技术和方法

框计算重点介绍网站的布局第三章

电子商务安全

(4学时)电子商务安全概述

网络安全保障技术

电子商务认证技术

防火墙技术及应用

通信信道的安全

第四章

电子支付

(2学时)什么是电子支付

第三方支付第五章

电子商务中的文化,法律和道德

(3学时)电子商务:与生俱来的国际性

电子商务中的信任问题

电子商务中文化的重要性

电子商务中的法律问题

电子商务中的道德问题

第六章

电子商务业务模式

(3学时)电子市场

电子商务业务模式第七章网络广告

(3学时)网络广告的定义

网络广告的特点

网络广告的收费模式

网络广告的类型

网络广告中应注意的文化方面的问题

第八章消费者行为和市场调查

(3学时)消费者行为研究的目的

消费者行为研究

消费者行为研究中的道德问题

市场调查

第九章物流

(4学时)物流的概念

信息技术对物流的影响

信息技术

供应链管理与电子商务

物联网

商学院本科生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电子商务技术教学模拟实验

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实验教学环节

所属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

实验总学时:32学时

制定实验教学大纲依据:

依据《吉林大学本科培养方案》中,培养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电子商务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要求.本课程选用中软吉大开发的《电子商务实验教学软件》.

本课程实验教学在培养试验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

《电子商务技术》课程,在高等学校管理类学科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中,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实验可以使学生了解掌握网上交易的基本操作流程和与电子商务相关的各种技术,为学生提供直观印象,更好的理解本课程.通过试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

本课程实验教学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熟悉电子商务的流程,使学生能够针对各个角色熟练操作电子商务教学软件

学习建立网上商店

熟悉电子商务安全技术

熟悉电子商务高级技术

学时,教学文件及教学形式:

学时:本课程总学时为32学时.

教学文件:《浙科电子商务模拟教学软件用户手册》,实验报告学生自拟.

中软吉大的《电子商务安全技术》和《电子商务高级技术》

教学形式:本课程实验为综合设计型实验,实验前指导教师布置试验题目,学生自拟实验报告,上机进行操作,并提交运行记录.

实验成绩评定:

实验成绩占本课程总成绩的30%,对缺席实验成绩者,本课程不予通过.

实验项目,适用专业及学时分配:

本实验适合各专业学生

序号实验项目内容提要实验

类型学时

分配主要仪器

设备实验

地点备注1第一章电子商务交易流程了解B2B,B2C,C2C,网上竞价采购,政府采购的交易流程上机操作4计算机网络

多媒体电子商务实验室2第二章电子商务中的网络营销掌握网站建设的基本步骤,了解网上广告类型及发布上机操作4计算机网络

多媒体电子商务实验室3第三章电子商务安全技术部分

了解和掌握电子商务安全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上机操作14计算机网络

多媒体电子商务实验室4第四章电子商务高级技术部分

了解和掌握与物流和支付相关的基本知识上机操作10计算机网络

多媒体电子商务实验室注:本课程实验为综合设计型实验,实验前指导教师布置试验题目,学生自拟实验报告,上级进行操作,并提交运行记录.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s

课程编号:ab11124291课程属性:学科基础必修课

授课对象:商学院各专业本科生总学时/学分:48/3

开课学期:4课程负责人:王珏辉

先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数据结构与数据库

一,课程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系统已经深入到企业和组织的方方面面,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本课程以二年级全院学生为学习对象,向他们介绍《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原理.该课程注重于从管理角度理解管理信息系统,并结合管理工作实际,对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

1.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及驱动企业应用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的六大主要目标,即:卓越运营,推出新产品,新怎么写作和新的商业模式,亲近客户和供应商,提高决策能力,取得竞争优势,求得继续生存.使学生对管理信息系统有一个全面的系统的认识,

2.熟悉管理信息系统基本结构,系统开发的基本原理,开发全过程和基本技术,将来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能组织或参与系统的开发和维护,

3.学会运用信息和管理信息系统在现代管理,经营决策中的基本技能及当前最新且实用的技术,

4.了解本学科发展方向,把握住信息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向,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与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能力.

三,主要内容及其基本要求

为达到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数字时代的信息系统

围绕信息系统在当今企业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一种从信息系统的三大组成元素——人员,组织,技术等维度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框架.

第二部分:信息技术基础设施

通过分析硬件,软件,数据库,网络技术以及安全控制的工具和技术,介绍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第三部分:数字时代的关键系统应用

分析了当今企业正在使用的可以提高它们的经营效益和决策能力的核心的信息系统应用系统,包括:企业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和知识管理系统,电子商务应用,决策支持系统以及主管支持系统.

第四部分:开发和管理系统

分析和设计信息系统以解决商业问题,着重从以下几方面来提出问题并予以解决,即:对于一个信息系统问题,应如何设计解决方案才能真正使企业受益企业如何适应由新的信息系统解决方案带来的变化对于建立系统有没有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法在构建和使用信息系统时,需要考虑哪些道德和社会问题

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按以下的要求进行:

(1)本课程与社会实践联系密切,讲授理论内容时应注意联系实际,注意用信息,系统观念来认识,理解学科内容,

(2)介绍信息系统开发的过程,方法及技术时,教师应结合具体案例,有关章节应安排简化的实际课题供学生模拟开发,锻炼动手能力,加强对系统开发技术,方法的掌握,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3)提供软件开发和信息化的有关国家标准,以及软件开发公司的实际的软件开发文档供学生学习参考,

(4)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请相关软件公司或成功IT人士开设专题讲座,或利用视频介绍信息系统应用的经验教训,信息化的发展与展望,社会信息化对人才的要求,提高学生对本课程,对信息化的认识层次.

四,教学方式和考试方式

本课程把课堂讲授与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系统演示,动手实践等互动教学方式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突出本课程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内容的实践性特征,课堂教学将占课程学时的70%,配合课程内容的理论体系,穿插安排比较完整的综合案例与实验,约占总学时的30%.

本课程使用国外权威教材,教师用中文讲授重点内容.所列章节中课堂未讲授的内容要求学生自学,并纳入考试范围(另有说明者除外).自学部分内容不少于20%.

根据教学需要,部分教学内容使用PPT.上课后,教案电子版在教学公开中公布.作业题,上机题及有关阅读材料在教学公开中公布.

本课程考核时考虑平时成绩和考试两个方面.平时成绩为30-50分,闭卷考试成绩为70-50分.

五,参考教材

教材:

1.KenhCLaudonJanePLaudon.管理信息系统(第7版)(工商管理经典译丛).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11.

参考书:

2.(加)StephenHaag等着.信息时代的管理信息系统(原书第8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05

3.KenhCLaudonJanePLaudon.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数字化公司(第11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05.

4.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第6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01.

5.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7.

六,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

章节内容学习要点备注第1章

你的事业中的管理信息系统

(3学时)1.1信息系统在当今企业中的地位

1.2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的视角

1.3信息系统包括技术,人员和组织

1.4理解信息系统:面向商业问题的解决方案

1.5信息系统与你的职业第2章

广义电子商务:企业如何使用信息系统

(3学时)2.1企业的构成

2.2商务信息系统的类型

2.3贯穿整个企业的系统

2.4企业中的信息系统部门第3章

利用信息系统获得竞争优势

(3学时)3.1利用信息系统获得竞争优势

3.2全球范围的竞争

3.3质量和设计方面的竞争

3.4业务流程方面的竞争第4章

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硬件和软件

(3学时)4.1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计算机硬件

4.2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计算机软件

4.3软硬件管理技术第5章

商务智能基础:数据库和信息管理

(3学时)5.1运用数据库进行数据管理

5.2数据库管理系统

5.3使用数据库提高公司绩效和决策水平第6章

通信,互联网与无线技术

(3学时)6.1当今商业世界的通信和网络

6.2通信网络

6.3互联网

6.4无线革命第7章

保护信息系统

(3学时)7.1系统漏洞和滥用

7.2安全和控制的商业价值

7.3为安全和控制建立框架

7.4安全技术和工具第8章

实现卓越运营和亲近客户:

企业应用

(6学时)

8.1企业系统

8.2供应链管理系统

8.3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8.4企业应用:新的机遇和挑战第9章

狭义电子商务:

数字市场和数字商品

(3学时)9.1电子商务和互联网

9.2电子商务

9.3移动商务

9.4电子商务支付系统第10章

提高决策制定和知识管理水平

(3学时)10.1决策制定和信息系统

10.2用于决策支持的系统

10.3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10.4知识管理系统第11章

开发信息系统

(9学时)11.1问题解决和系统开发

11.2理解系统的商业价值并管理变革

11.3系统开发的各种方法

11.4系统建模与设计:

结构化和面向对象的方法

11.5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第12章

信息系统中的道德和社会问题

(6学时)12.1理解与系统有关的道德和社会问题

12.2信息社会的道德

12.3信息系统的道德维度

七,课程学习要求及课堂纪律规范

学生要认真阅读教材和参考资料,要求学生围绕教材中各章的教学目标及章后的小结来预习和复习,在掌握基本概念上多下工夫.积极参与课堂案例讨论,课后按时完成作业和案例分析报告.学习时要处理好全面和重点的关系,理解和记忆的关系,理论方法和应用的关系,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掌握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不要死记硬背,要以理解基本原理和掌握分析方法为主.

课堂纪律:手机放振动,课前按规范认真准备,预习,按时完成任务,独立思考,不抄袭,尊重同学老师,不迟到,有事请检测.

计算机网络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ComputerNetwork

课程编号:ab08224210课程属性:专业必修课

授课对象: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专业本科生总学时/学分:48/3

开课学期:5课程负责人:张朝辉

先修课程:

一,课程概述

《计算机网络》是管理信息系统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必修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及组成,计算机网络相关的概念,名词及术语,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特点,设计技巧和方法.在介绍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课程还介绍常用的网络设备及用法,培养学生基本的网络设计和维护技能,达到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网络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1.理解并掌握数据通信基本技术,TCP/IP网络体系结构,局域网技术,网络互联技术,网络管理,网络应用技术.

2.熟悉各种类型的网络,并熟知其优缺点.

3.学会利用常用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等)组成简单的局域网并安装和配置相应的网络软件.

4.了解网络的发展趋势以及它的发展前景.

三,主要内容及其基本要求

1.理解并掌握通信技术,TCP/IP网络体系结构,局域网,网络互联.

2.熟悉

3.要求学生能够相关网络设备,组成简单的局域网.

四,教学方式和考试方式

五,参考教材

.

1..六,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

章节内容学习要点备注第一章

(2学时)重点讲解第二章

(4学时)重点介绍数据编码,复用技术和差错控制第三章

(学时)网络体系结构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RM)TCP/IP模型重点介绍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的一般概念,划分层次的原则第四章

计算机局域网络

(8学时)局域网概述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传统以太网.

局域网扩展

高速网络技术

结构化综合布线重点介绍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局域网扩展和简单局域网的构建.第五章

计算机广域网技术

(4学时)广域网概述

公共传输系统

广域网的通信怎么写作类型

广域网的帧封装格式

数字数据网

帧中继

异步传输模式重点介绍广域网怎么写作类型,帧中继,异步传输模式第六章

网络操作系统

(2学时)概述

常见网络操作系统重点介绍网络安全和容错技术第七章

常用网络设备

(6学时)网络接口卡

中继器和集线器

网桥和以太网交换机

路由器

网关重点介绍交换机和路由器原理第八章

网络互联与因特网基础(6学时)网络互联的基本概念

因特网的体系结构

因特网接入技术

因特网的链路层与网络层

因特网传输层协议重点介绍因特网接入技术和传输层协议第九章

因特网的应用

(6学时)域名怎么写作

远程登录

电子邮件系统

文件传输怎么写作

万维网重点介绍域名怎么写作和邮件系统第十章

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4学时)网络管理

网络安全

防火墙技术

写作技巧怎么写作

网络病毒的防治重点介绍网络安全和防火墙

数据结构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DataStructure

课程编号:ab08224202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

授课对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生总学时/学分:48/3

开课学期:第4学期课程负责人:张世伟

先修课程:C++程序设计

一,课程概述

数据结构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程通过介绍常用的数据结构和算法,要求学生掌握线性表,堆栈,队列,数组,字符串,树等典型数据结构的建立和实现方法,熟悉常用的递归,排序和查找方法,理解算法的设计步骤,能从时间和空间复杂性两个角度对算法的进行评估,为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奠定良好的算法分析基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希望能够使学生在理解常用数据结构和算法原理的基础上,能运用C++等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进行实现,初步具备用计算机程序解决现实世界中较复杂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在课程结束时,学生应该能够:

1.掌握常用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基本原理与实现方法,

2.熟悉算法的正确性,时间复杂性和空间复杂性分析,

3.学会运用基本的递归,排序和查找算法解决具体问题,

4.了解线性表,堆栈,队列,数组,字符串,树等典型数据结构.

三,主要内容及其基本要求

本课程须完成的基本教学内容和要求如下:

1.绪论.主要讲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算法的书写及算法分析基础,要求学生理解算法的书写规范,正确性证明,以及算法的时间与空间复杂性分析基础,了解算法效率的评价准则,

2.线性表,堆栈和队列.主要讲解链表,堆栈和队列的概念,基本原理,要求掌握三类数据结构的建立与实现方法,了解相关算法的复杂性分析,

3.递归.讲授递归过程的基本原理,要求学生能灵活运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实现递归算法,理解递归过程与堆栈之间的效率比较及相互转换,了解递归在回溯等问题上的应用,

4.数组和字符串.本章着重讲解数组和字符串的相关操作,要求理解矩阵的组织方法,并了解相关算法的复杂性分析.,

5.树.通过本章讲解,要求学生掌握树和森林的定义和基本原理,能熟练掌握二叉树的创建,遍历等基本算法,理解二叉树的线索化,森林的遍历及其与二叉树之间的相互转换,了解树在查找,排序,压缩算法等领域的应用,

6.图.主要讲解图的基本概念,图的存储结构与遍历算法,拓扑排序,关键路径与最短路径,最小支撑树.要求学生掌握图的存储与遍历操作,能利用图解决简单的网络问题和最短路径等问题.

7.排序.通过讲解插入,交换,选择,合并四种主要排序算法,要求学生在掌握其基本原理与实现方法的基础上,对各种排序算法的稳定性,时间效率,空间复杂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能在实践编程过程中熟练运用高效的排序方法完成排序,

8.查找.主要讲解顺序查找,基于关 键 词比较的查找和二叉树查找,要求学生理解各种查找算法的基本原理及基本的查找算法分析,能针对不同问题灵活运用较为高效的算法进行查找.

9.随机数.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简单随机数产生方法,了解随机数在,抽样,仿真及数值分析等领域的应用.

四,教学方式和考试方式

课堂讲授为主,适量课后作业.提供PowerPoint课程讲义.

考试方式为闭卷考试.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10%),期中(20%)和期末考试(70%)三方面评定综合成绩.考核内容以算法的程序实现为主.

五,参考教材

教材:

1.刘大有等,《数据结构》(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

参考书目:

1.[美]维斯着,张怀勇等译.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C++描述(第三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年.

[美]萨尼着,汪诗林等译.数据结构,算法与应用--C++语言描述,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

王红梅,胡明,王涛编着.数据结构(C++版)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

备注

绪论

(3学时)数据结构概念

算法

算法正确性证明

算法分析基础重点介绍算法的时间复杂性分析第二章

线性表,堆栈和队列

(8学时)线性表的存储结构

链表

堆栈

队列

堆栈与队列的应用重点讲授链式堆栈和队列的实现第三章

递归

(4学时)递归的定义和执行过程

递归实现与堆栈

递归的效率分析

递归的应用第四章

数组与字符串

(4学时)数组

矩阵

字符串重点讲授数组与字符串第五章

(10学时)树的基本概念

二叉树

线索二叉树

树和森林

压缩与哈夫曼树

树的应用重点讲授二叉树第六章

(8学时)图的基本概念

图的存储结构

图的遍历算法

拓扑排序

关键路径与最短路径问题

最小支撑树重点讲授图的存储与遍历第七章

排序

(4学时)插入排序

交换排序

选择排序

合并排序

外排序第八章

查找

(4学时)顺序查找

基于关 键 词比较的查找

二叉树查找第九章

随机数

(3学时)生成随机数

随机数检验

随机算法的应用

数据库系统及应用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数据库系统及应用/PrinciplesofDatabaseSystems

课程编号:ab08224203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

授课对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总学时/学分:48(32理论+16试验)/3学分

开课学期:第五学期课程负责人:范晓安

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

一,课程概述

数据库系统及应用课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它系统,完整地讲述了当前数据库技术从基本原理到应用实践的主要内容.包括数据库系统模型与结构体系,关系模型原理,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关系数据理论,数据库设计,维护与安全等内容.涵盖了现代数据库系统理论的基本知识,是进行数据分析应用与设计的基础.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数据库的基本方法.

二,课程目标

1.掌握数据库原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关系数据模型的基本结构原理,关系代数理论,数据库并发控制原理与数据库完整性约束原理等内容.

2.熟悉关系模型的规范化原理与过程与数据库设计过程,能实现简单数据库设计.

3.学会应用SQL语言进行数据库定义,查询与修改等操作.学会数据库结构优化方法与优化原理.

4.了解数据库恢复技术原理,了解数据库安全保障机制与数据库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

三,主要内容及其基本要求

本课程须完成的基本教学内容和要求如下:

(1)数据库原理的基本理论知识,理解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概念,掌握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库系统的结构.掌握概念模型,数据模型的相关概念,了解常用的数据模型.

(2)关系数据模型的基本结构原理,要求掌握关系,关系模式,关系数据库,关系代数.理解关系的完整性,了解关系演算

(3)关系数据库标准SQL语言的原理与应用.要求理解SQL语言的概念,特点,功能和使用方法.掌握SQL基本语句的使用.重点掌握查询语句的使用,包括连接查询和嵌套查询.了解嵌入式SQL和动态SQL技术.

(4)关系系统查询优化的基本原理,要求掌握关系系统的定义,分类,关系系统查询优化的一般准则.了解关系代数等价变换规则.

(5)关系模型的规范化原理与过程,掌握函数依赖,码,范式,2NF,3NF,BCNF概念与判别.了解多值依赖,4NF.了解保持函数依赖并具有无损连接性的3NF模式分解算法.

(6)熟练掌握数据库设计过程,理解数据库设计的特点,方法,步骤.掌握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与设计方法.

(7)数据库恢复技术原理与并发控制原理.掌握事务的基本概念,理解故障的种类及相应的恢复策略.理解封锁协议,理解封锁,封锁协议,活锁死锁概念与原理,掌握并发调度的可串行性.

(8)了解数据库安全保障机制,掌握数据库完整性约束原理.

四,教学方式和考试方式

本课程以讲授为主,辅之以课堂讨论,多媒体教学,理论讲解结合实例演示并配合试验教学,不定期的课后作业与课堂提问.

本门课程为考试科目,建议本课程考试理论课成绩占70%,试验成绩占30%.

五,参考教材

教材名称: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三版),萨师煊,王珊着,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

《数据库系统概念》(AbrahamSilberschatz着),机械工业出版社

《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其应用》(庄成三等着),电子工业出版社

《数据库系统概论:学习指导与习题解析》王珊主编

六,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

理论课程内容与安排(32学时):

章节内容学习要点备注第一章

绪论

(4学时)1.1数据库系统概述(有关概念及数据管理的进展)

1.2数据模型(ER,层次,网状,关系,对象模型)

1.3数据库系统结构

1.4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1.5数据库中数据存取的过程

1.6数据库技术的研究领域重点讲解数据库系统的结构.概念模型,数据模型的相关概念与原理

第二章

关系数据库

(4学时)2.1关系模型概述

2.2关系数据结构及形式化定义

2.3关系的完整性

2.4关系代数

2.5关系演算重点讲述关系代数原理与实现过程第三章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10学时)3.1SQL概述

3.2数据定义

3.3查询

3.4数据更新

3.5视图

3.6数据控制

3.7嵌入SQL

3.8动态SQL重点深入讲授查询语言,掌握复杂SQL语言的应用.第四章

关系系统及其查询优化

(2学时)4.1关系系统

4.2关系数据库系统的查询优化讲授查询优化过程,理解掌握第五章

关系数据理论

(4学时)5.1规范化(1~4NF)

5.2数据依赖的公理系统

5.3模式分解重点讲授函数依赖原理与规范化过程第六章

数据库设计

(4学时)6.1数据库设计概述

6.2需求分析

6.3概念结构设计

6.4逻辑结构设计

6.5数据库的物理设计

6.6数据库的实施和维护重点讲述需求模式,概念模式,逻辑模式的设计过程.第七章

数据库恢复技术

(1学时)7.1事务的基本概念

7.2数据库恢复概述

7.3故障的种类

7.4恢复的实现技术


7.5恢复策略

7.6具有检查点的恢复技术

7.7数据库镜像重点讲述事务的基本原理与数据恢复实现机制.第八章

并发控制

(1学时)8.1并发控制概述

8.2封锁

8.3封锁协议

8.4活锁和死锁

8.5并发调度的可串行性

8.6两段锁协议

8.7封锁的粒度重点讲述锁的实现原理与应用第九章

数据库安全性

(1学时)9.1计算机安全性概论

9.2数据库安全性控制

9.3统计数据库安全性重点讲述关系数据库安全控制方法第十章

数据库完整性

(1学时)10.1完整性约束条件

10.2完整性控制

实验课程内容与安排(16学时):

章节内容学习要点备注实验一

数据库,表,索引和数据完整性

(2学时)1.利用命令行方式在数据库中建立表

2.利用命令行方式查看表的各种信息.

3.为某基本表创建索引,查看其信息后删除

4.利用表数据维护方法向表中添加数据

5.修改表结构,增加新属性

6.为表建立索引,并练习删除索引掌握数据库的建立方法,步骤.掌握查看数据库相关信息的方法.掌握数据库启动与关闭的方法.掌握表的建立,修改,查看,删除操作.掌握索引的建立,修改,查看,删除操作.实验二

SQL数据基本操作命令

(2学时)1,用多种方式练习向表中录入数据.

2,练习表中数据的删除.

3,练习数据多条件查询.

4,练习数据修改方法熟练掌握SQL数据查询和数据操纵基本命令的使用方法.实验三

数据高级操作命令

(4学时)1,按某属性排序查询表的属性信息

2,查询有条件约束的表信息,

3,用聚集函数查询统计表信息

4,使用嵌套子查询的方式,查询表信息

5,分组汇总查询表信息

6,对数据查询语句进行优化

7,删除符合某条件表信息熟练掌握SQL数据查询和数据操纵高级命令及连接的使用方法.实验四

视图,存储过程应用

(4学时)1,创建视图,显示制定选择与投影内容,修改该视图.

2,建一存储过程,通过传入参数,显示规定内容,调用改存储过程.熟练掌握视图,存储过程的建立,查询,修改,删除与使用方法.实验五

数据模型的建立过程与方法

(4学时)设计一个数据库系统,要求:

1,设计E-R图

2,将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并规范化

3,用SQL语句定义并建立数据库表结构熟练掌握数据模型的设计,建立的过程与方法.

项目计划与控制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项目计划与控制ProjectPlanning&,Controlling

课程编号:ab11224035课程属性:专业主干课

授课对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总学时/学分:3/48

开课学期:6课程负责人:周宏

先修课程:

一,课程概述

项目计划与控制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理论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项目计划与控制的基本原理,过程及其方法工具.掌握网络计划与进度,费用和成本三大控制的原理与方法.本课程重点介绍项目进度计划与控制,项目的资源计划与均衡,项目的费用计划与控制,项目的质量计划与控制,项目的变更控制等内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对项目计划与控制的基本内容有系统的了解,同时还应注意运用理论去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为从事项目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

在课程结束时,学生应该能够:

掌握项目进度计划编制的基本方法——关键路径法和计划评审技术.

熟悉网络计划优化,了解工期约束下资源均衡问题和资源约束条件下资源分配问题.

学会项目费用估算和预算的编制方法,并且学会如何协调和控制项目进度与费用.

熟悉质量管理体系,项目质量计划,项目质量保证和项目质量控制概念和基本内容.

了解项目整体变更控制和项目范围变更控制.

三,主要内容及其基本要求

课程内容主要是从项目的计划与控制角度阐述其原理,过程及方法工具.项目计划是项目组织根据项目目标的规定,对项目实施工作进行的各项活动做出的周密安排.项目计划围绕项目目标的完成,系统地确定项目的任务,安排任务进度,编制完成任务所需资源预算等,从而保证项目能够在合理的工期内,用尽可能低的成本和尽可能高的质量完成.项目计划是项目管理的一大职能,是项目实施的基础.本课程拟分六章对项目计划与控制相关的理论及实践问题进行讲解.

1.项目计划与控制概述

2.项目进度计划与控制

3.项目的资源计划与均衡

4.项目的费用计划与控制

5.项目的质量计划与控制

6.项目的变更控制

四,教学方式和考试方式

课堂讲授与实验室上机指导相结合.

课堂参与及作业20%

上机考核30%

期末闭卷考试50%

五,参考教材

教材:

1.卢向南主编.项目计划与控制.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参考书目:

1.池仁勇主编《项目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4月

2.白思俊主编,《现代项目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7月,

3.[美]科兹纳着,杨爱华译《项目管理:案例与习题集(第7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4.[美]科兹纳着,杨爱华译《项目管理:计划,进度和控制的系统方法(第9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六,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

章节内容学习要点备注第一章

项目计划与控制

概述

(4学时)项目计划概述

项目计划的形式与内容

项目计划过程

项目控制原理

项目控制类型

项目控制过程第二章

项目进度

计划与控制

(6学时)项目进度计划概述

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过程

项目进度计划的工具

关键路线法

计划评审技术

网络计划的优化

进度控制第三章

项目的资源

计划与均衡

(6学时)资源计划概述

工期约束下的资源均衡问题

资源约束条件下的资源分配

资源分配的优先原则第四章

项目的费用

计划与控制

(6学时)项目的费用计划与控制概述

项目费用估算

项目预算

项目费用控制

项目进度与费用的协调控制第五章

项目的质量

计划与控制

(4学时)项目质量的概念

质量管理体系

项目质量计划

第六章

项目的变更控制

(4学时)项目变更概述

项目整体变更控制

项目范围变更控制案例+复习

(2学时)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英文名称:InformationSystemAnalysisandDesign

课程编号:11124116课程属性:专业主干课

授课对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生总学时/学分:48/3

开课学期:5课程负责人:张秀艳

先修课程:管理信息系统,程序设计,数据库,计算机网络

一,课程概述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融合系统思想,管理学和信息技术等的综合性学科.本课程将遵循信息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详细讲授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以及系统运行和维护,每一阶段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工具.着重强调结构化方法学和面向对象方法学,以及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重要意义.本课程的突出特点是实践性强.

二,课程目标

掌握过程建模,数据建模和对象建模的基本原理.通过案例分析和课程设计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熟悉信息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即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以及系统运行和维护,以及每一开发阶段的基本开发方法,技术和工具.

学会用数据流图,结构图,数据字典,判定树,判定表等表达拟开发系统的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学会构造用例图,活动图,类图,顺序图,协作图和状态图等.

了解目前国内,外信息资源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认识到信息化的重大意义.了解信息系统开发的前沿技术.

三,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1.信息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重点讲授信息系统开发生命周期中每一阶段的任务,特点.

2.信息系统开发方法,重点讲授结构化方法学和面向对象方法学.

3.系统规划,主要讲解企业系统规划法.

4.系统分析,全面讲授过程建模,数据建模和对象建模.

5.系统设计,全面讲授结构化设计,面向对象设计,数据库设计和详细设计.

6.系统实施,主要介绍编码和软件测试技术.

7.系统运行和维护,主要讲解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维护策略.

四,教学方式和考试方式

本课程将课堂讲授与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课程设计等互动教学方式相结合.课堂教学将占课程学时的70%,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和课程设计评析约占总学时的30%.要求学生课后自修相关专业内容及完成课程设计的时间不少于48学时.

1.期末开卷笔试(占总成绩50%)

2.平时课堂讨论,完成作业和出席情况(25%)

3.课程设计(25%,4-5人一组)

五,参考教材

1.杨选辉编着,《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

2.卫红春主编,《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年5月第2版.

参考书目

1.JeffreyL.WhittenandLonnieD.Bentley着,《系统分析与设计导论》(英文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第1版.

2.JeffreyL.WhittenandLonnieD.Bentley着,肖刚孙慧等译,《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3.同强编着,《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教程》,科学出版社,2004年2月第1版.

4.明日科技,《项目开发案例全程实录》,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1月.

六,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章节/学时题目名称和教学内容备注第一专题

信息系统建设概论第1章

信息系统的应用与发展

3学时1.1信息系统建设的复杂性

1.2信息系统开发是一个社会过程

1.3信息系统的应用环境

1.4典型的信息系统应用重点讲解信息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以及结构化方法学和面向对象方法学的基本思想

第2章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3学时2.1系统规划

2.2系统分析

2.3系统设计

2.4系统实施

2.5系统运行和维护第3章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3学时3.1结构化方法学

3.2面向对象方法学

3.3信息工程

3.4原型法

3.5软件开发工具第4章

信息系统的项目管理

3学时4.1信息系统项目的计划与控制

4.2信息系统项目的风险管理

4.3信息系统项目的成本管理

4.4信息系统项目的质量管理第二专题

系统规划第5章

系统规划

3学时5.1系统规划的任务与特点

5.2企业系统规划法

5.3战略集合转移法

5.4关键成功因素法

5.5可行性研究重点讲解企业系统规划法第三专题

系统分析

第6章

系统分析

3学时6.1系统分析的任务

6.2需求分析

6.3需求规格说明书重点讲解过程建模,数据建模,对象建模的基本方法第7章

过程建模

3学时7.1系统逻辑模型

7.2数据流图

7.3数据字典

7.4过程说明第8章

数据建模

3学时8.1数据建模概述

8.2实体联系模型第9章

对象建模

3学时9.1用例图

9.2类图

9.3交互图

9.4状态图和活动图

第四专题

系统设计

第10章系统设计的任务要求

3学时10.1系统设计的目标和内容

10.2信息系统体系结构

10.3软件设计

10.4网络设计

10.5系统设计说明书重点讲解结构化设计,面向对象设计的基本方法.第11章

结构化设计

3学时11.1数据流方法

11.2面向数据结构的方法第12章

面向对象设计

3学时12.1设计包图

12.2设计构件图

12.3配置图第13章

数据库设计

第14章

详细设计

3学时13.1E-R模型向关系模型的转换

13.1关系模式的规范化

14.1输入,输出设计

14.2用户界面设计

14.3可视化程序设计第五专题

系统实施

第15章

系统实施

3学时15.1系统实施阶段的任务要求

15.2自顶向下的实现方法

15.3结构化程序设计

15.4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15.5系统测试

15.6系统交付使用重点讲解测试技术第六专题

系统运行和维护第16章

系统运行和维护

3学时16.1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16.2系统维护的策略

16.3系统维护的管理

主要介绍系统维护策略课程设计

3学时课程设计分组展示讨论评分,计入总成绩

运筹学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运筹学/OperationalResearch

课程编号:ab11124010课程属性:必修课

授课对象:本科二年级总学时/学分:64/4

开课学期:3课程负责人:王丽华

先修课程:线性代数,概率,经济学,管理学

一,课程概述

运筹学是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基础性,是管理类本科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和了解运筹学的基本思想,建模过程及运筹学模型在工商管理中的应用.本课程重点介绍运筹学的线性规划理论,对偶理论,动态规划理论及图论内容,结合生产管理实际问题进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运筹学理论方法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程以管理决策问题为实际背景,以数学模型为主要工具,核心目的是实现管理决策的最优化.

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管理本科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使学生学习掌握应用运筹学中的模型分析研究现代经营管理决策问题.掌握

三,主要内容及其基本要求

1.绪论,介绍运筹学的起源和发展史,运筹学的性质和特点,

2.线性规划,重点讲授线性规划的定义,形式及建立线性规划的步骤,

3.线性规划对偶理论,重点讲授对偶问题模型的建立,基本性质,影子,灵敏度分析,

4.运输问题,重点讲授运输问题模型的特点,表上作业法,

5.整数规划,重点讲授分枝定界法,割平面法及0-1规划的求解方法,

6.动态规划,重点讲授多阶段决策模型,最优化原理及求解步骤,

7.图论,重点讲授树及最小支撑树,最短路,最大流的计算方法,

8.排队论,简单介绍排队规则,排队系统输入与输出参数统计及其分布,计算排队系统评价指标.

四,教学方式和考试方式

本课程具备数学,经济学及管理学的特点,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求学生课堂记笔记.课堂教学以板书为主,课件为辅,以数学与经济解释为主,以公式推导为辅.配备一定学时的习题课,每堂课都布置一定数量和范围的作业练习,作业计入期末考核成绩,每堂课都布置课后作业,每周交一次作业.要求学生课后投入本课学习的时间是课堂讲授学时的3—5倍,要求学生课后认真复习,提倡预习和独立完成作业.要求学生参与实际问题的讨论与问题研究,鼓励学生对教材,课堂讲授等质疑,提问(质疑)纳入平时作业范围.

1.期末闭卷笔试(占总成绩80%)

2.作业成绩(20%)

五,参考教材

胡运权主编运筹学清华大学出版社孔造杰主编运筹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钱颂迪主编运筹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六,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章节内容学习要点备注绪论

(2学时)运筹学的起源与发展

运筹学的基本思想,特点及研究对象

运筹学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

运筹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关系第一章

线性规划

(10学时)线性规划定义

线性规划建模

图解法

单纯形算法

解的讨论图解法的启示

单纯形算法的准备及步骤第二章

对偶理论

(12学时)对偶问题的建立与经济意义

对偶定理

对偶单纯形算法

灵敏度分析对偶问题的经济意义与灵敏度分析第三章

运输问题

(8学时)运输问题的特点及其对偶规划

表上作业法

运输方案的讨论运输问题

的对偶规划第四章

整数规划

(8学时)分枝定界法

割平面法

0-1规划与分派问题割平面法与

匈牙利算法第五章

动态规划

(8学时)动态规划建模基本概念

连续生产型问题求解

分配型问题的求解基本概念第六章

图与网络优化

(12学时)树与最小部分树

两点间与任意点间的最短连线算法

网络最短路径算法

网络最小截最大流算法

网络最小费用最大流算法树图

截集

增广链第七章

排队论

(4学时)系统输入与输出的分布规律及其描述

怎么写作台设置及排队规则

系统状态转移方程

怎么写作系统指标的计算排队规则

到达率

怎么写作率

等待率

损失率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