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改文山东省教学能手

更新时间:2024-02-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159 浏览:155776

刍议新课改中的历史教学评价

姜堰市励才实验学校李晓进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拉开了新世纪教育改革的序幕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即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在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其最终目的就是要使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那么历史教学中如何发挥评价的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保证历史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这是我们每个历史教师必须研究的问题.我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做了一点思考并进行了一定的尝试.

一,注重历史教学的评价内容的转变:

传统的历史教学评价往往以历史知识的掌握作为评价的唯一尺度.教学评价的核心是测定历史知识是否掌握,掌握多少的问题.历史学习能力如何也是围绕历史知识掌握程度,掌握多少来判定的,这样造成很多老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都走入了一个误区,即认为学习历史只要死记硬背就行了,谁能背谁历史就学的好.历史学习的评价往往是通过一次考试定乾坤,至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平时表现如何完全不考虑,隐性的思想品德考察,情感态度态度价值观考察很少,这压抑了大部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潜能.

而新课程中的历史教学评价目标已发生重大转变,评价的核心指向是以能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为根本,强调评价的"人本"精神,把具体目标定位于知识的有机结合.评价内容不仅要考察历史知识,历史技能的掌握,还要考察历史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更要把隐性的情感,价值观的表现纳入教学评价之中,并把此当作至关重要的部分.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对学生的评价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如在学完历史必修一《中国古代的集权制度》和《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之后,引导学生对东西方的古代政治制度进行比较,对比东西方古代政治制度的利弊.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唇舌剑地进行辩论,我从中冷静观察,发现有些学生看问题见解独到,有些学生能够辩证的看问题,有此学生思维敏捷,有些学生表达能力较强,学生的种种表现我都有一一给予肯定,并记录在案.从中可以发现一些表现优秀的学生.然后布置小论文就某一方面谈东西方古代政治制度的利弊分析,在小论文批改的过程中我又发现一些上课发言不太积极的学生论文却写的非常优秀,于是我又在讲评时对这些学生进行表扬.从中我认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到的地方,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尽可能地使更多的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找到自身的价值,充分发挥课堂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类似这些做法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在平时教学中都可以运用.


这样,历史教学的评价内容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不再单纯以考试为主,不再单纯以考察知识为主,而是转变为多种评价内容相结合的办法.

当然,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性问题是评价观念的转变,教师与学生的评价思维不转变将直接影响评价行为.为此必须做好教师与学生的认识转化工作.首先教师要经过培训和研讨,以实现评价观点的转变,对新的评价方向,内容,办法等有足够的认识和准备,其次对学生进行转化动员工作.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积极对学生做好课改宣传和观念转化工作,告诉学生历史课程新的考试内容和办法,让学生做好思想,心理准备,说明考评内容不以一次期末笔试为终结,还要容纳平日的学习态度,学习表现,个性品德,学业能力及收获等,使学生心中充满信心,促使他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评价模式从单一向多元化转变

以往的历史教学评价模式比较单一,它往往淡化甚至忽略历史学习中的过程性评价,做得较好的算是平日的课堂提问,小测验,单元测试的分数记录,过程评价的方法也仅限于此,而且这些评定的分数并不纳入终端评价中,只起过程性的奖惩作用,评价的主动权操纵在教师手中.

新的教学评价观强调学习过程的全程评价,动态评价,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给予多次评价的机会,重在促进学生的转变和发展,评价方式要灵活多样,要综合采用观察,记录,调查,访问,讨论,作业,测验,考试评议,档案,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不仅要重视量的评价,还要重视质的评价.具体做法是:

1.个人代表作品法

2.教师观察法

3.学生自我分析法

三,注重历史教学的评价主体的转变:

以往教学评价的主体主要是指学校和教师,学生是被评价者.由于学生在评价中处于被动地位,因此评价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他们对评价会产生畏惧,甚至逃避的心理,一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缺少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从而使评价的功能不能得到很好发挥.

在新课程改革的整个教学评价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以评价学生的某段学习活动为例,评价者应该包括教师,家长,学生,学校领导和其他与该学习活动有关的人.所以,教师不再是唯一评价学生的人,要让大家共同认识我们的学生.强调多主体,才能更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并更好地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在期末的教学评价中可以进行学生自我评价,然后由合作小组的成员进行组内评价,家长评价,最后才是教师评价.如必修二的第13,14课进行完以后就侧重组内成员的互评,因为在进行准备的时候,组内几个成员可能表现不一,这一点他们自已最清楚谁表现如何,所以这种评价应该相对客观.通过这种学生互评老师也可以更多地了解学生平时的组内表现.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增加评价的尺子,就是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尽显青少年蓬勃的个性之美.

另外,我认为还应该仔细研究"新课改"下高考的要求,特点,加强教学中的针对性.在目前的中国高中教育的现实下,从维护学生利益,家长利益,为高校输送可深造的人才等角度出发,高考是检验学校教育,教学的最重要标准,即最重要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认真进行教学反思,积极探索符合"新课改"的评价形式,及时进行教学总结,教学交流以提高认识,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保证历史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总之,基础教育改革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它要求树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要求树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意识,要求培养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这就必然要求建立一种与之相配套的全新的教学评价机制,才能关注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当然,对此我们都还在摸索之中,上述观点仅仅是为了抛砖引玉而已.

2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