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c证培训文

更新时间:2024-02-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015 浏览:19227

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C证教师培训

学员结业论文

论文题目:谈谈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学员姓名:谢伟祥

所在单位:揭阳市揭东县玉窖镇官硕初级中学

联系:13927011395

电子:WX395@163.COM

谈谈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中小学阶段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个体从儿童进入青少年阶段,其身心发展起了重大的变化.中小学生成长的这一时期是人生中的一个激动混乱的时期,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等心理素质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主要包括生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相对而言,传统教育对前三种素质比较重视,而对心理素质的培养则未纳入学校教育的目标,长期被忽视,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心理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受到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普遍关注.1999年6月《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要求学校"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1999年8月13日,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从2000年秋季开学起,大中城市有条件的中小学要逐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小城镇及农村的中小学也要从实际出发,逐步创造条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2002年8月5日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心理素质不仅是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其他素质(如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从党,教育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说明注重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及紧迫性,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生,因为信息的闭塞,师资力量的薄弱和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的影响以及所处的环境落后,更使得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一,问题的提出

在人们的心中,农村孩子最亲近大自然,人际关系朴实,心理不会有多大问题.其实不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的传播,资讯的影响,家庭结构的变化,劳务输出后隔代教育和单亲教育的不断增多,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失调的比例越来越.2002年,据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沃建中博士问卷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小学生有异常心理倾向的比例是16.4%,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4.2%,中学生有异常心理倾向的比例是14.2%,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2.9%,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中小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是普遍存在的.

二、原因分析

由于身体的全面发展与性的需要的形成,使青少年产生了成人感,出现了强烈的独立性需要.这就是青少年时期的新需要与其心理成熟水平及社会地位水平的矛盾,导致了他们在各方面表现既不同于儿童,又有异于成人的心理特点,使他们最容易进入心理不平衡状态而又最不容易通过自我调节或寻求成人疏导以得到解脱.个人心理处于不平衡状态的青少年,往往易于接纳不良的规范,从而逐步形成不良的品德.而现在农村的中小学生因年龄偏小,缺乏社会生活经验,情感意志缺乏锻炼,情绪不稳定,思维还不成熟,一旦遇到挫折,就会产生不良心理.

,家庭的影响

俗话说,家庭的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的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素质的高低直接会影响到孩子健康心理的发展.首先,父母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如今农村家庭中有很多家长文化没有达到初中毕业,文化素质较低,对孩子的教育专横武断,动不动就训斥或打骂的家庭教育方式,离婚率不断增高,家庭气氛温馨减少还有随着农村劳务输出,有一部分农村父母放弃了对孩子的直接教育,隔代教育更是使孩子健康心理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其次,父母狭隘的心胸和为人处世的方法,不良的生活习性和过于溺爱的教育方法等,都会造成其子女形成狭窄的心理等等不良的心理状态,影响孩子的健康心理发展,还有不和睦的家庭环境也会给孩子缺乏安全感,形成胆怯和自卑的性格,有的父母不尊重孝顺老人等行为,长期影响也会使孩子养成自私,狂妄,不服从管教的心理行为,影响孩子的健康心理发展.

,学校的因素

虽然近年来,经历了诸于"马家爵事件"等等因许多心理健康产生的伤害事件引起了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但农村地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受很多因素的和条件的限制,学校教育还存在着"重智育轻德充,知行不一"的问题,农村家长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普遍存在,导致学校要得到社会的认可还是以应试教育为准则.还有由于农村中小学资师条件不够,没有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室.在许多对待学生的问题上,容易产生过激的行为.如:据报道某校教师规定:"作业,测试错一题,罚抄50遍,再错,则罚100遍",结果有的学生错了十几题,则被罚了2000多遍,这样近乎天文数字的庞大作业量,使得许多学生不敢去学校上学!其次是教师的不良习惯也会导致学生之间的交往不协调.特别是成绩好的学生耻笑,欺负成绩差的学生,使得成绩差的学生产生自卑,恐惧心理,导致厌学.而成绩好的学生也容易养成不可一世,横行霸道,唯我独尊的不良心理.升学考试的压力,频繁的测验考试,学生分数排名等等,导致竞争激烈,压力剧增,使学生休无止境地陷于紧张,焦虑,担忧,挫折等不平衡状态之中,社会的感染


随着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特别是电视与网络普及,一些,的东西出现,信息渠道的畅通,社会上一些不正之风,观念的多元化,使一些文化污秽侵浊孩子幼小的心灵,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和影响.加上有的父母教育粗暴,平时又家务农活很忙,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导致教育的失控,扭曲了他们的思想和心灵.其次是腐朽习俗的浸透.社会上许多不良习俗,不说吃,喝,嫖,赌,甚至连待人接物等都带有严重的腐败意识.中小学生耳闻目睹,因其好奇心强,模仿性高,辨别能力差,严重影响了他们健康心理的发展.

三、问题解决途径和方法

良好的心理素质既是一个人的全面素质的不可缺少的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学生成长的发展的载体.因此学校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整个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应等同于单项的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也不应等同于思想品德教育,而是通过动态的心理教育活动来影响,启发,引导,提高学生对自身探索的自知力和对自身调节的自控力,从而帮助他们的心理健康地成长,发展.学校教育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成长氛围,让学生在学校这个大家庭里经历被接纳,欣赏,关心,注意,信任,使其具有安全感,体会到人与人有真诚相处的快乐,世界的美丽,人生的美好.这种良好的环境和氛围的创设,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从爱护,了解,肯定,支持和重视等言行中为学生开拓心理健康成长的空间.

1,大力加强农村中小学心理教师师资培训.

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是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只有大力提高全体农村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与技能的培训,着力指导教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真正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以适当的方式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掌握学生心态,提出合理要求,指导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帮助学生克服障碍,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健康心理.

2,以课堂为主,用学科渗透,全方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是教育的主渠道.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学科中,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一定的优势,能保证学校全方位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如体育课利用各种比赛活动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和坚强的斗志,其次,在教学中多用赞赏的语气,鼓励的目光去关心爱护学生,增强其自信心和成功感.对行为异常的学生更要用温和的目光,春风化雨般的方法去滋润他们的心田,通过感化行为异常的学生得到矫正.

3,组织活动,营造氛围,多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要营造氛围,提高认识,使心理健康教育深入人心,克服一些学生认为心理有问题会被人耻笑的想法.而应充分认识到:出现心理问题是正常,关键是要正确疏导.学校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如:班会,报告会,征文比赛等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让他们学到"学会生活,学习,创造,思维,学会关心,学会自我",为他们全面发展,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功能,共同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

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规范自己的教育模式,时时处处作为楷模,潜移默化影响孩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甚至相矛盾最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心理障碍.因此学校,家庭间要保持密切的联系,相助支持,对孩子在家,在校的表现要经常沟通,共同商讨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让学生随时能与老师,家长,同伴沟通,让学生有机会也有场所进行倾诉,改变学生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苦恼,共同营造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共同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学校的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是与学生的关键交往最密切,观察学生最细致也是学生最信赖的一个群体,教师不仅是学生的导师,还是学生的朋友,更是学生的"粉丝",为学生的点滴成长加油助威.我们与学生心心相印,就能取得更为优秀的教育教学质量,为国家,为社会输送更多更好地合格人才.有人形象地比喻说:"人"的一撇就是身体健康,一捺就是心理健康,只有前者没有后者,扒下,只有后者没有前者,卧着.只有身心健康兼备,才是真正的健康,才能相互支撑,站起来,才有可能提高政治思想,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等.失去身体素质或心理素质的其中任何一个基础,其他素质的提高必然全部落空,特别是处于青少年阶段的中小学生,尤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