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学总结全国,全国计算机一级考试

更新时间:2024-02-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1678 浏览:95663

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的一次探索与尝试

普陀第三中学王海雷朱西芳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地位和必要性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提倡自主探索,动手实践等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再创造'过程."《标准》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增加了新的教学内容,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独挑大梁,完成教学要求,有很多内容明确指出要借助于计算器,多媒体等来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从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讲,是对传统数学教学的一种发展和充实,使中学数学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和更具活力,增强数学教学的时代感,它也必将对数学教育改革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弊端

为响应教改号召,顺应教学内容的需要,一个个教学课件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那种一只粉笔一张嘴,一本教材讲到底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要,于是乎,电脑搬进了教室,大屏幕在黑板上占据半壁江山,精彩的"电影"轮番上映.这是目前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常见模式.一般老师在课前已经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好课件,上课时教师根据课件流程进行播放,其最大的缺点是课件制作困难,工作量极大,老师日常工作繁多,难保课件质量,而且课件通常固化不易修改,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很难根据教学情况随机应变,难以应对事先没有考虑到的问题或情况.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

对数学而言,信息技术特别是《几何画板》,在加强几何直观,促进"数"与"形"结合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借助《几何画板》强大的图形,图像功能,可以形象,直观的帮助学生认识所研究的曲线,在动态演示中观察曲线的性质,在直观了解的基础上寻求形成这些性质的原因及代数表示,为抽象的认识增添形象的支持.多媒体信息技术是观察数学现象的望远镜,它帮助我们思考,"延伸"大脑的功能,它是动态研究数学问题的"实验室",帮助学生从数学角度发现并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取长补短设计教案----"没有课件的计算机辅助教学"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优势和弊端.计算机辅助教学形象直观地揭示数学规律,这个优势黑板无法比拟,大量习题,教学内容的展示采用大屏幕清晰,快捷,省去繁琐的低层次板书,但大屏幕展示内容难有整体效果,画面繁多,造成学生视觉疲劳,对思维产生抑制作用.在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还不成熟完善的时候,我们要的不是批评指责,而是思考,思考如何发挥它的特长,如何将它融入我们的教学,就像我们使用粉笔一样得心应手,这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我们每位教师的努力,在粉笔和鼠标之间寻找一个合适的结合点.

在教授"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时尝试上了一节没有课件的计算机辅助课.下面是其中截取的片段.主要采取问题解决的方式,通过计算机师生一起探讨图像性质.由三部分构成,作图,看图,用图.

第一部分:作图

问题:1,初次接触指数函数,要做出图像,应该采用什么方式以y等于2x为例.

2,"五点法做图"在哪里取值如何取值取多少

给学生一定的讨论时间,然后交流结果,发表意见.做图时手工电脑同步进行,大家一起取点,学生在网格纸上描点,我用《几何画板》描点,成图后两厢比较.通过做图,使大家对指数函数的图像有个初步的印象.

第二部分:看图说话

探究一:底数a对指数函数性质的影响

1,观察y等于2x的图像性质,可以推广到y等于ax(a>,0且a≠1)吗

由学生任意给出a的值,我利用《几何画板》的"绘制函数"功能快速做图(图1),学生从中发现图像根据底数范围可以分为两类,然后引导学生分类总结两组图像的性质.

图1图2

2,由图1观察a>,1时,a增大时图像如何变化(图2)

学生归纳总结规律,我利用《几何画板》的"动画"功能,通过动态改变a的值,图像也会随之改变.

探究二:底数互为倒数的指数函数图像间的关系

如何做y等于0.5x的图像

大多数同学马上回答用五点法做图,对这种方法予以肯定,但不够实用引导学生电脑观察y等于2x与y等于0.5x图像,发现两图像好像关于y轴对称.

用电脑演示对称关系,在y等于2x图像上取点A并显示其坐标,利用"反射"功能做A的对称点A'并显示坐标,按下"动画按纽",让A点在图像上动起来,我们可以看到,A'点始终在y等于0.5x图像上移动(图3),直观的得到两图像对称的结论并引导大家从数的方面证明.

结论推广:底数互为倒数的指数函数图像关于Y轴对称.

动画演示,并代数方法证明(略)

3,性质应用:还可以如何做y等于0.5x的图像总结方便实用的做图方法,图像变换法.

探究三:用图,知识延伸

利用函数单调性比较大小

尝试做函数y等于2x+1图像

在同一坐标系做函数f(x)等于1.3x与g(x)等于x的图像,观察它们是否有交点,有几个(图4)

图3

图4

方程1.3x等于x是否有解有几个

过去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和应试教育的影响,过分注重问题的结论及解题的方法与技巧,注重数学的严谨性,逻辑性,导致学生看不到数学被发现,创造的过程,忽略了探索发现的过程.而这样设计,利用多媒体演示工具,它丰富拓展了数学活动内容和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使学生亲自参与问题的探索.通过实验进行测量和计算,提出猜想,加以证明或否定,然后推广.

新模式的优点

随机应变,灵活处理课堂中碰到的问题.

使用课件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不能够根据课堂上的实际反应和气氛有针对性的组织或调整教学内容,只能从头放到尾,教学过程不灵活,难以应对突发事件.而没有课件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就不会有这种尴尬.因为这种模式下的所有问题的演示和解答,都是教师或同学根据教学过程的实际情况,当场进行设计和制作的,能够随时解决处理课堂上遇到的问题.

猜想验证,充分展示数学知识的发现过程.

"数学事实首先被猜想,然后是证实",猜想在数学中极其重要,那么怎样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大胆猜想,合情推理呢没有课件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可以成为老师的帮手.因为没有课件的框框约束,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认为合理的猜想,然后借助数学软件来验证或否定猜想,最后在给出证明.

探索求新,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没有课件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数学教学模式.教师不再像以往那样整天忙于写教案,出考题,讲习题,批作业.他将不是数学知识的简单的传授者,而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教学问题的设计师.在这一模式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的能力和探索,创造能力都得到积极的发展.他们下述几方面的变化表现得非常明显: (1)对一个问题的发生,发展过程始终抱有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 (2)勇于参与探讨,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猜想,甚至可以为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 (3)积极与他人合作,与小组成员交换不同的看法. (4)对于由一些偏差或疏忽引起的错误,积极尝试自我矫正. (5)一边记录,一边思考,能处理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表达自己的思想和问题解决的全过程. 总之,在数学探索研究课上,学生不仅掌握了必要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他们更乐于研究探索问题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他们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展,通过对问题全过程的参与与自我尝试,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从而有利于培养独立思考的品质和探索精神,有利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真正提高.学生从学习数学变成了研究数学,从学习者到研究者的变化,促进学生在课堂上不断进行探索,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借助于数学软件的强大功能,还可以将问题拓展延伸产生质的飞跃,获得新的结果,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新模式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情景","协助","对话","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要求教师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和促进者.


没有课件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恰好与建构主义的观点不谋而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少直接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而是向学生提出问题,并借助计算机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通过学生间的互相合作与讨论,不断提出并验证或否定猜想,进而尽可能给出严格证明,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完成意义建构,从而获得数学知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所起的是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的作用,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学生通过努力能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决不包办代替,这也正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