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职文海南

更新时间:2024-02-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794 浏览:29247

产业化进程中广电学刊走势分析

王晓明

我国地市级以上广播电视学术刊物总数超过一百.由于市场化程度低下,官办痕迹浓重,政学一体,质量参差不齐,读者面狭窄,面临生存危机.在未来的几年,广电学刊的分化,提升是可以预期的.走势之一是高端化的一流学刊.走势之二是向分众化方向发展,变学刊为行业期刊,成为业内专家,高层管理者,一线内容生产者就广电的实际问题发表言论的论坛.走势之三是面向大众的通俗读物,完全市场化运作.

现状之一:学刊林立,官办痕迹浓重

粗略统计,我国地市级以上广电学术刊物总数超过一百,其中拥有公开刊号的不到十家,多为内部刊物.这些林林总总的广电学刊,为广播电视研究者提供了发表新说的论坛,为广播电视从业者提供了交流观点的平台,为产业化进程中的中国广电提供了理论支撑.广电人用"智囊团","没有围墙的大学"来形容学刊,以在学刊发表论文为荣.

然而,由于市场化程度低下,官办痕迹浓重,政学一体,广电学刊官气十足.从地市级到国家级,相当多的学刊的头条是主管单位领导的工作报告.许多学刊画地为牢,用大量篇幅推介本单位本系统的广播电视节目,缺乏学刊的相对独立品格.

广电学刊质量参差不齐,鱼龙混杂.大量的抄袭之作,低层次的"思考"之类的文字垃圾充斥其中.有些学刊办得不伦不类,将"坐而论道"的理论文章与"八卦"类的明星婚恋融为一刊.有些学刊在经济利益驱动下,违背办刊原则和学术良知,直接或变相收取版面费,以致低劣,伪劣稿件大行其道,而真正有价值的文章却被弃一旁.有些期刊成为退居二线干部的安置地,主编不懂学术,不会办刊也不打紧,反正不是核心产业,重要岗位.

现状之二:难以为继,面临生存危机

广电学刊诞生在计划经济时代,"出生证"上分明烙着"全额拨款"四个字.随着广电产业化进程的到来,学刊开始面临悲喜两重天的迥然命运.一些直属于财大气粗的电视台的学刊,衣食无忧甚至锦衣玉食.一些局,台和集团主办的学刊,则已由过去的完全"吃皇粮"变为接受差额拨款,不足部分靠自行创收填补.以一册大16开本,96页,双月出版的学刊为例,一年的运作成本为100万元.以目前的经营现状来看,一家学刊哪怕是国家级的年创收超过100万元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学刊的生存危机,根本原因在于读者面的狭窄.人民日报《新闻战线》总编刘学渊曾经委托专家做《新闻战线》读者状况调查,结果是,《新闻战线》的目标读者可以形象地概括为:一位大学毕业,在报社工作十年以上,拥有高级职称,担任中层以上领导职务,公费订阅,中年的汉族男士.广电学刊的读者情形其实也可作如是观.这般狭小的目标读者,在市场化的今天,怎不令办刊人沮丧.在许多广播电视从业者眼中,学刊的功利色彩极其鲜明:发论文以评职称.每到职称评定季节,学刊编辑部车水马龙,主编,编辑应接不暇.倘若以此沾沾自喜那是大错特错,许多求情上稿者一旦职称搞定,学刊在手怕是连翻阅的兴致都不再有.

"造血功能"欠缺是桎梏学刊生存与发展的瓶颈.首先是资金来源单调:财政拨款,以及菲薄的发行和业内宣传广告收入.各家学刊有限的经营,方式大致雷同:在学刊所面对的区域广电业中找市场,成立学刊理事会,然后四处"化缘",寻求"扶贫".其次是人才匮乏."老少边穷"是许多学刊的生动写照:老人多,收入少,边缘化,穷单位.因为边缘化和"养老院"的尴尬角色,待遇又低于做节目的同行,加之严重受制于上级主管单位(许多学刊的主编是局长,台长),学刊人缺乏热情,好些学刊办得老气横秋半死不活:版式呆滞,面目可憎,文章短而且臭,可读性差,内容隔靴搔痒,闲说空谈,编辑来稿摘登,缺乏创意,活力,策划能力和批判精神.如此,学刊"孤家寡人",乏人问津也就在所难免了.

坐以待毙,自生自灭,这是往消极处想.从积极的角度去看,在未来的几年,学刊的分化,提升是可以预期的.

走势之一:高端化——打造一流学术期刊

之所以没有提出"打造核心期刊",是有感于当前核心期刊的评定,并不足以代表一流.传媒业评估一份学刊的价值,往往用"核心期刊"来衡量.其实,核心期刊问题多多:1,一些学刊之所以成为核心期刊并非办刊质量高,而是因为办刊机关的级别高.2,政府部门比如新闻出版机构并未认可这种期刊评估方式.3,由于没有的限定,任何机构都可以自己的眼光和需要组织人员评审确定核心期刊,核心期刊的评定缺乏统一的严谨的权威的科学的合理的尺度,往往以简单的"转载率"作为第一标准.

打造一流学刊,在我看来,必须具备如下一些基本条件:

财政补贴.一流学刊的定位,注定了它的事业,公益属性,以及高端路线和窄播之局限.国外一些严肃的学刊,拒绝刊发广告,以维护学术公正,资金来源于新闻集团或某项基金.我国业内一些有志于理论建设的学刊主编在不同的场合呼吁:纯粹的学刊不宜走市场,应由财政补贴,这是由学刊狭窄的怎么写作群所决定的,而不是哪个老总不努力或无能的问题.

匿名审稿.国外学刊目前通行匿名审稿制,审稿者身份,姓名不对外公布,所审文稿"掐头去尾",不出现作者姓名和单位.匿名审稿制虽不完美,但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杜绝业内盛行的关系稿,泛滥的质量低下的评职称稿,套话官话充斥的领导讲话稿等.

规范学术.比之报界学刊,广电学刊起点不高,一些学刊缺乏最起码的学术规范,上稿门槛偏低.学术规范应当从细节做起,如文章提要,注释,参考文献的规范,学术水准的规范.

国际视野.当今广电风云际会,传媒群雄逐鹿.国外新闻集团对尚未开发的国际新闻界的最后一块热土中国传媒业虎视眈眈,跃跃欲试.国内广电资源整合方兴未艾,多种模式并生并存.当此情形,广电传媒管理阶层和有志之士对广电新闻和技术前沿,对广电媒介资本运作,对西方广电传媒最新的发展态势,怀有热切的探求之心.向着一流学刊方向努力的学刊,应当有能力解析广电人在改革与发展实践中遇到的诸多困惑,回答广电传媒向何处去的问题.《南方电视学刊》打全国牌,淡化广东省域色彩,倡导"业者的学者化",风格前卫,思考深邃,视野开阔,成为一流学者就中国广电改革走向发表新说的学术重镇,已经具备了一流学刊的潜质——尽管它还未取得公开出版刊号.

走势之二:行业化——打造一流行业期刊

一流学刊不应该成为所有学刊的努力方向,至少那些实力不济的省级和地市级的学刊似无必要作如是想.这是因为,不是"国字号",地方学刊在知名度,权威度,影响力,发行覆盖面等方面处于弱势,区域特征明显,不可贪大.

由于地方广电学刊大多归于逐步走向市场的广电集团和电台,电视台,"吃皇粮"的日子渐行渐远,肩负"喉舌"与"产业"双重功能的广电媒体,越来越不把"高不成低不就"的学刊当作"喉舌".而一向伸手的学刊突然要面向市场又是那么的无所适从,无可奈何.在此情形下,学刊人怨声载道怨天尤人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于事无补,惟有强身健体,增强造血功能才有可能摆脱当前这种不死不活,半死不活的窘境.

地方学刊"船小好掉头",不妨向分众化方向发展,实现从学术期刊到行业期刊的转型,打造集理论性,前瞻性,实用性于一体的行业期刊,成为业内专家,高层管理者,一线内容生产者就广电的实际问题发表言论的论坛.从市场角度分析,行业期刊比学刊受众面大,可推广到广播电视一线内容生产者,制播分离后的民营电视公司职员,未来的广播电视从业者——广播电视院系的学生,这部分人近百万之众.

打造一流的行业期刊,有几道关口需要跨越:

获取公开刊号.没有公开刊号这个"准生证",期刊经营难以展开,跨区域传播无从谈起.公开刊号的获取有几种渠道:1,向新闻出版机构申请公开刊号.2,与拥有正式刊号的业界期刊合作办刊,成为其子刊.3,借壳上市,写壳上市,以较小的代价获取难以为继的其他行业的刊号,更名后重新打造期刊.

资金和人力投入.当今的媒体尤其是纸质媒体是"大投入大产出,小投入小产出甚至不产出".若想改变学刊老气横秋的面貌,变学刊为行业期刊,非"洗心革面"不可.这就需要投入:1,人力投入.重新组建编辑,发行,广告班子,吸纳一批热爱事业,熟悉广电运作规律和刊物内在规律,有思想,有创意,锐意进取,敢于面对市场的中青年人.这需要比原先维持"养老院"支出更多的人力成本.2,资金投入.打造一流的行业期刊,必须"变脸",改黑白为彩色,变新闻纸为铜版纸,彻底改变昔日学刊灰头土脸的形象,让读者产生阅读快感.纸张,印刷,发行费率,高稿酬,都是学刊"变脸"为行业期刊不菲的代价.

淡化区域色彩.如果抱残守缺,依旧画地为牢,学刊转型难以成功.既是行业期刊,则应放眼整个行业而不是眼皮底下的那么一块区域.原《视听界》副刊《广告大观》创办在经济欠发达的苏北南通.创刊伊始,《广告大观》就淡化区域,省域色彩,把视野越过长江,扫描全国广告行业.通过对广告业界成败得失的内行分析,《广告大观》在短短的几年内就奠定了中国广告界四大名刊的地位.如今,已经取得公开刊号的《广告大观》,每年都参与主办"中国广告节","中国广告论坛"等大型活动,在广告业界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年创收超过200万元且有盈余,不需要上级一分钱拨款,自身有了良好的造血功能.

精准定位.现今的广电学刊特色不明显,同质化倾向比较严重.转型为行业期刊后,不宜再走综合的老路.广播电视网台分离,制播分离,频道分营,公共媒体与商业媒体分离是大势所趋.一家电视台包打天下,承揽所有的电视业务不仅不科学,也不现实.这种趋势给广电行业期刊留下了很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为内容生产怎么写作,可以办节目类杂志,为技术平台怎么写作,可以办技术类杂志,为制片人,频道总监,台长,集团老总怎么写作,可办管理类杂志,为广告营销人员怎么写作,可办营销类杂志.进一步细化,甚至可以像受众细分的付费电视一样,满足每一类受众的每一种精神需求.如创办传媒人物杂志,广电新闻采编杂志,专门研究收视率和受众的杂志,DV杂志,等等.

当今国际期刊市场,大众化向小众化方向转化趋势明显.《南风窗》总编辑秦朔在《中美杂志比较研究》一文中,开列了一份SamirHusni公司提供的美国部分新办杂志的分类表(线装书局《总编理念和传媒精神》,2003年7月第1版,257页),从中不难看出,美杂志的市场方向:

美国部分新办杂志分类表(1999年)

运动32特别兴趣31工艺,游戏和爱好22性22计算机16流行文化13都市和地方(州)13商业和财务11家庭和家庭怎么写作11媒介名人11汽车10青少年10黑人兴趣9饮食9旅游9野营和户外活动8狗和宠物8时尚,美丽和服装8音乐8妇女8电视,收音机和传播7喜剧和连环漫画7娱乐6健身6艺术和文物5钓鱼和打猎5男性杂志5杂志4同性恋杂志4健康4神话和科幻4儿童3摩托车3宗教和教派3儿童偶像Babies2划船和游艇2针线活2园艺2文学,评论和写作2军事,海军2摄影2艺术与人文1航空1新婚1自然与生态1小众化容易在刊物之林中脱颖而出,建立核心竞争力,使他人不易模仿和替代.小众化读物尽管读者数量可能不会很大,但已有的订户多半会成为忠诚度高的读者.一流的小众化行业期刊定位精准,对所涉猎行业开掘很深,一册在手,业内资讯尽收眼底,具有很高的权威度和包容量.如:《广告大观》的定位是"广告实效传播专业期刊",重在"实效传播",每期以大量篇幅介绍和分析广告成败案例.《视听界·节目》的定位是"对广播电视节目现象和策略的深度分析",重在提供"策略".

建立产业化模式.打造行业期刊,从一开始就要进行产业化运营.具体说来:1,设定目标读者群即目标市场,为他们度身定造刊物,而不是一厢情愿,盲人摸象,自弹自唱.2,通过品牌提升吸引品牌广告,而不仅限于刊发广电业界的形象宣传广告.3,利用品牌作产业化延伸,如创办系列子刊,覆盖细分市场,举办论坛,文化节,布置会展,开展公益活动,等等,扩大经营的规模,体量,增加盈利的点和面.4,拥有独立法人资格,以便其在市场上经受风雨"长大成人",更有利于其开展各种经营活动.5,条件成熟的可以按照现代企业的运作机制,进行公司化改造,实行股份制,管理层和核心骨干持有一定比例的股份,以激发他们保值增值企业的责任心和积极性,而不是负"老板"之名行"高级打工仔"之实.

走势之三:大众化——打造一流通俗期刊

目前,业界面向大众的通俗期刊,主要集中在电视类杂志,如《大众电视》,《上海电视》,《北京电视》,《广东电视》,这类杂志多由广播电视报蜕变或衍生而来,保留了广播电视报预报节目,推介节目的主功能,加以时尚元素,在学生人群中较有市场.但也正因依傍电视,依赖性强,且又未能将电视延伸功能充分张扬,电视类通俗期刊始终未能成为报刊市场上呼风唤雨的角色,距离"热卖"还有不小的距离.

以学刊转型的杂志,其成功代表是峨嵋电影制片厂的《看电影》,可谓脱胎换骨得彻底干净.《看电影》的前身是电影理论杂志《电影作品》,几年前开始"变脸",利用封面设计巧妙淡化"作品"二字,凸显"看电影",内容上迎合,满足DVD碟友的需求,以国外最新的碟片资讯,超级碟虫的影评,鲜艳清晰的海报和剧照,帮助碟友淘碟,读碟,品碟.数年下来,完全"蜕皮",顺理成章地换了合法新刊名《看电影》.如今,在北京,上海,香港,洛杉矶,柏林,巴黎设有工作站的《看电影》为半月刊,全铜版纸彩色印刷,品牌广告连篇累牍,在报摊上畅销,被誉为"中国影迷第一刊",赏心悦目,绚丽多姿,谁还记得它内地成都一家电影厂学刊的"寒酸"出身呢.

广电学刊欲走《看电影》的路子,成为市场上一流的通俗读物,非得有大气魄,大手笔,大投入不可,因循守旧,小打小闹,缓慢成长统统不可取.

改头换面.转型伊始,学刊就必须更换刊名,重新包装,找准市场,准确定位.扭扭捏捏不成,要改就改彻底.采用四川省文联《现代艺术》刊号,经由上海一家文化传播公司重新包装上市的《捌周刊》,采用时尚宽幅的异型开本,刊载大量独家一手的"八卦"娱乐新闻和图片,猛烈冲击着原本中规中矩的娱乐类杂志市场,鹤立鸡群.

时尚前卫.吸引读者眼球,形式内容均不可偏废.时尚大气不只是针对包装而言,还有编排的理念,行文的话语,都必须与当下的社会风尚,与新新人类的生存状态,心理状态和价值观合拍.

投资融资.涉及"声色"的通俗读物讲究娱人耳目,通常为全铜版纸印刷,成本较高,加上增添中文,外文双语人才,吸纳办刊高手和市场营销能人,人力成本不菲,又因为市场推广之初刊物不宜定价过高,在发行上的投入也不是小数目,因而,单靠原先学刊那点可怜的老底,几乎没有运作的可能.传媒集团投资和引进社会资本必不可免.这里,有一个投资方风险承受底线的问题:1,学刊的上级主管单位能够容许转型期的刊物在多长的时间段里"烧钱"成长,2,投资的社会资本或境外资本能够忍受转型期的刊物在多长的时间段里不盈利.一册面向市场的通俗刊物从被读者认知到畅销,可谓艰苦卓绝,成功谈何容易.在成长期里走弯路花冤枉钱乃至血本无归都属稀松平常之事.莫说社会资本和外资不是慈善机构,缺少持久战的耐心,就是主管上级,未必让你大把"烧钱"而不心疼,未必相信你的前面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从这个角度分析,转型为市场上的通俗读物,对那些势单力薄的学刊来说,相当于"高难度动作",不是金刚钻,还是不要去揽那个瓷器活儿的好!

(作者系《视听界》主编,中国广播电视期刊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