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小文

更新时间:2023-12-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9069 浏览:41606

以学促教,开展互帮互学因文诲人,注重教书育人

——语文教研组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上海市第54中学语文教研组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在区教院中语室的悉心指导下,在我校校长室,教导处的直接领导下,我们加强教研组建设,以学促教,开展互帮互学,以文诲人,注重教书育人,倡导"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学习"的教育思想,努力探寻切合实际的教学规律,在课堂教学规范,指导学生自学,培养能力等方面取得了一点成绩.

真诚感谢大家来我们54中传经送宝,作为一所普通完中跟兄弟学校相比,我们语文组的工作做得很不够.既然有这样一个学习交流的机会,我就简要地汇报一下我们教研组建设的思考与做法,不对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以提高认识为突破口,明确教研组建设的意义

过去我们也存在一些糊涂认识:认为课堂教学重在完成备,教,辅,改,考等教学环节,所以一本教材,一本教参,一本习题集就是教学的全部家当,孤军奋战,不太重视教研.总认为搞教学研究是事倍功半,教研活动是负担,收效不大,热情不高,疲于应付,大家没有紧迫感和责任感,没有主人翁意识,很少有意识地去反思自己的教学,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学校很重视教研组建设,在三年发展规划中指出,教研组建设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建立学校教学研究制度的重要基础,它对提高学校科研水平,师生素质,教学质量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教研组建设是新形势下对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加强教研组建设是拓展教学内涵的主要途径.加强教研组建设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前提.我们抓住学校创建实验性,示范性学校这个契机,组织全组教师学习讨论:新形势下教研组建设的意义目的何在通过学习与讨论,大家一致认识到根据现代教育的要求,教研组不仅要是教学常规的落实者,日常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而且还应该是教学创新的"孵化器".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决定教学质量优劣的关键.而教研组是教师继续教育的课堂,能帮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为新的教学实践做好理论上的支撑和储备.通过教研活动这一载体,引领教师不断进行专业化训练,利用教研组这一阵地吸引一批人,带动一批人,激励一批人,提高一批人.认识提高,参与的积极性就高了,凡是区或校级的教研活动大家克服一切困难积极参加.

二、以现实需要为出发点,定位教研组建设的目标

新课程改革着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教师的生活,同样,如果没有每个教师的积极参与和努力探索,新课程改革是很难达到预期目标的,这就呼唤着一种富有活力的教学研究新模式的出现.新课程下的教学研究和实践,和以往的教学研究模式相比,它摈弃了传统的唯上,唯书,唯权论,更加注重弘扬人文关怀,关注人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教研组建设时,要以教师,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认真分析学校的实际,结合新课程的要求给教研组准确定位.在拟定教研计划时不仅考虑教师的教学研究,也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研究,关注师生的双重需要,因为新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发展学生.

于是我们着眼长远,根据语文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需要,结合二期课改的要求,制定了教研组三年发展规划,以提高整体实力.通过三年的建设与发展,在教学中贯彻落实"弘爱求实,人人发展"的办学理念,进一步弘扬本组重视古诗文和作文教学的优良传统,使本组教师整体素质达到徐汇区普高前列.注重教书育人,倡导"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学习"的教育思想,规范并改革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力求中考高考语文成绩名列普高前茅.探索实践创新,力争语文教科研出成果.把语文组建设成为一个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战斗集体.

从近期来看,每学期每次教研活动都有一个目标.在每学期初,我们全组教师积极参与,出谋划策,共同制定出一份详细,周密的工作计划.

有了准确定位,从计划到过程教师才有可能真正成为教研活动的主人,才有可能使教研活动成为教师的必须,成为教师提高和发展的平台.

三、以落实制度为保障,实化教研组的研究过程

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的建立是教研组建设的保障,没有制度化的规范是无法落实过程的,这就是一个人文和制度融合的过程.我们学校制订了较为详尽的教研组工作制度,有教研组长职责,备课组长职责,五十四中学教学常规等.为了提高教研组建设的针对性,学校还安排每个行政领导深入一个年级组,深入一个教研组,深入一个学科指导教育科研活动.分管教学的朱静英副校长作为蹲点领导几乎每次语文教研活动都亲自参加,这无疑给我们语文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我们认为,人不是制度的奴隶,但是必须受制度的约束,特别是一个团队精神的形成,任务完成的过程都取决于团队的合作与否,取决于良好的制度的建立,以及制度的正确导向和评价.所以,我们在学校建立的制度上坚持以人为本,既给每个教师创造空间,又保证教研组建设的过程落实,在实际研究过程上下工夫.例如:一是围绕课堂教学做文章,每学期不同形式的研究课,公开课,每次研究都建立听课,说课,评课制度,而且打破学科本位的观念,要求跨学科听课,听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课,以拓展教师的视野,丰富教师的教学体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二是是建立教研组资料档案,把每次的研究过程资料记载下来,作为反思自己的第一手研究材料.

例如为提高教学质量,贯彻二期课改精神,我们力求"以课堂教学为抓手,以教科研促教学",开展了一系列教研组建设的主题活动.

1,组织化学习,全员参与培训,互帮互学,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建立理论学习制度,以形成团体动力.21世纪是信息化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终身学习对教师的生存和发展极为重要,教研组学习既是一种团体压力又有助于教研团队动力的形成.要引导教师学会理性地思考教学问题,而不要小看理论思维,理论学习要更加指向实践中发生的真实问题.我们组学习的气氛很浓,大家积极参加继续教育,19位教师已有5位教师参加硕士班培训学习,有七位教师参加了区研训班.我们关注青年教师的培养.如果说汉语是一瓶酒,学的时间越长就越能品尝它的醇厚,那么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就好比在酿酒,让学生品尝到汉语的精华.对初出大学校门的青年语文教师来讲,光有丰厚的专业知识还远远不够,还需要用浅显的语言和学生达成沟通.为了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成熟起来,语文教研组以老带新结对子,在组内接成了四对师徒关系,中老年教师对青年教师毫无保留地悉心指导.在带教期间,师徒共同备课,研究重点,难点,手把手地修改问题的设计,督促备课后记的写作.师徒间互相听课,带教老师无私地向青年教师开放课堂,让青年教师模仿,学习,青年教师上课时,带教老师不由分说地放下手头的事认真听课,仔细作记录以便课后指导.

青年教师开课,带教老师比开课的青年教师还关注还紧张,他们视青年教师的大事就好像自己的大事一样.除听取青年教师的开课设想,对其初稿的可操作性做出评价外,再稿时还对各种细节问题提出忠告.试讲,再修改,再熟练成诵,可谓诲人不倦.青年教师开课成功的背后,有老教师拳拳的爱心.因而,我们青年教师从不害怕开课并以开课为乐.

带教老师处处关怀,即使是批改试卷之类的小事,也是青年教师学习的好机会.有时甚至到了晚上6点多,师徒俩还在共同阅卷.还明确要求青年教师每学期阅读一定数量的文章,期末交一份2000字左右的教学小论文或心得.每位青年教师在一学期内至少一次教研活动是主讲,在学校领导支持下,还组织了多次外校的听课活动.

另一方面老教师向青年教师学习.青年教师以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见长,这是老教师所不能的.在老教师多媒体教学展示周中,青年教师常常为老教师出谋划策,老教师的课件在青年教师的帮助下制作得生动美观.

通过互相学习,教学的整体水平提高了,达到了以学促教的目的.

2,精心组织每次教研活动,内容丰富充实,注重实际效果.我们将平时自学与集中学习讨论交流相结合,各年级备课组每周一次集体备课坚持"四定五统一".每次教研组活动都精心组织,非常重视教学理论学习和结合教学实际的讨论交流,做到:

①学习有专题.为了加强业务学习,每次备课组和教研组活动都围绕一个专题学习讨论.仅上学期我们就先后印发学习了《求稳求实求变求新2003年上海市语文试题分析评价》《说课研究》《论新课标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换》《上海市二期课改专题学习辅导材料》《语文研究性学习如何开展》《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学》等专题论文或资料.

②主讲有专人.为了较好发挥备课组每位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作用,我们提出"主题先行,轮流主讲",教研活动分组承包,每次安排一位教师或一个备课组作为主讲对象,改变以往教研组长一人主讲的局面,结合理论学习,充分利用本组资源,分别请经验丰富的老师结合教学实践主讲.如:邀请区教研员指导教研活动,请校教研究室资深教师陈金生老师作关于"如何命题"的讲座,并由他结合高考阅卷的体会主讲作文教学方法,请郑爱勉老师分析高考试题和考试说明,竺秀威老师主讲文言文教学方法,请参加中考阅卷的两位教师进行中考试卷评分及答题要点分析,请参加区研训班活动成员谈心得体会,就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作个案分析等.这些主题贴近教学还聘请东方恒星教育机构的专家来校举行《东方恒星全息快速阅读方法》讲座.既充分调动了教师们的主动性,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③讨论有深度.每次学习,我们结合学习体会和教学实际进行讨论,畅所欲言,更好地发挥了教师积极参与意识,教研活动有热点,在互动中互有启发.

此外,每次教研活动做到一周教学情况有交流,下周任务有布置,会后落实有检查.

四、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强化教研组的基本功能

1,重视集体备课活动,以公开课为抓手,不断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加强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促进教学,我们在抓紧自己学,集中学的同时,始终抓住课堂教学不放松.其中的重头戏是在上学年,全组抓住学校青年教师大奖赛的契机,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请来了区教研员,指导每位青年教师认真准备,精心打磨,全程听课,然后集中评课.无论是备课还是上课,特别是请资深的语文特级教师陈友勤老师评课环节,使本组教师对教学的认知有了很大提高.在上次大赛中,我们有一位青年教师获一等奖,一人获二等奖,两位教师进参加区语文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获三等奖.针对初中语文教学有些薄弱的现状,首先在组内开展了全面听课活动,并请学校教学研究室教师参与,共同探究教学策略,徐校长,朱校长,教导主任多次参加教研组活动,针对每位教师和备课组都提出了操作性强的措施.随后以备课组为单位推出一位教师的教学展示课,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我们各备课组在教研组整体建设的基础上,都开展了切实有效的教学活动,形成各自特点,如预初一备课组引入新教材为突破口以加强教学质量,初一备课组以重视课外阅读指导为特色,初二备课组的提高班分专题教学,不仅教得新鲜,学生也学得有劲,初三备课组更强调扎扎实实抓教学,把好出口关为己任.高一重作文交流,高二重课前预习指导,高三注重能力培养和答题方法技巧的指导等.

上学年第一学期,初一和初三年级在区统考中平均分未过区均分,初二年级在联考排名中位置较靠后,而通过努力,在第二学期的区初三水平测试中,语文超均分,初二联考排名上升较多,进入前四.高二在全市六校联考中名列第一.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语文教研组的努力是具有实效性的.

2,注重交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组十分注重交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每学期都会在校内或区内举行示范课或研讨课.如上学期,陈金生老师开设了一堂语文活动课《古诗打擂台》,整堂课由"古诗配乐背诵","古诗对句比赛","品画猜古诗","古诗知识开心词典","古诗荒诞剧"等版块组成,从课前准备到课上交流比赛,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气氛轻松活泼.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而且对如何上好语文活动课进行了开拓性的有益探索.郑爱勉老师的一堂作文评讲课《怎样让高考作文写得更好》,让听课的三十多位教师也深受感染和感动.竺秀威老师的示范课《古诗解题思路探讨》,思路清晰,内容丰富,方法实用.郭智军老师于今年4月1日在全区举行了《让语文课堂焕发审美的光辉语文美育漫谈》的专题讲座,张孜燕老师在全区举行青年骨干教师展示课《〈史记〉中的悲剧人物》,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此外,我们还积极参与教科研工作,有几位老师的多篇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组内有两位教师参与区级课题研究,多人参与校级课题,承担了校级课题《语文教学中的审美育人实践研究》.我们组利用学科资源与优势,为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发挥了较好的作用.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参与了古诗文大赛,写字等级考的活动,在艺术节上,协助做好动员和评委工作,其中,刘素霞老师创作的朗诵诗《爱是什么》在主题班会和艺术节的闭幕演出上获得一致好评,聂伟老师开设了《科技写作》活动课,姚俊开设《影评》活动课,黄映老师还兼任校推普员工作等,他们还与美术组联手举办诗话展,为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添彩.

3,以人为本,重视与学生交流沟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除了平时每位语文老师注重与学生交流外,每学期我们还分别召开各年级语文课代表座谈会,倾听学生对语文教学的意见,并及时向各位老师反馈,达到与学生交流沟通,改进教学的目的.高一高二都开展了课前演讲,或针对热点发表看法,或讲名人名言,或讲一首古典诗词,还通过竞赛,辩论,参观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例如,去年11月25日,是我国当代文学巨匠巴金的百岁诞辰.为庆贺巴老百岁寿诞,弘扬巴老的文学精神,让学生进一步领悟巴老的文学作品和思想,语文教研组进行了一系列纪念巴金的活动:出专刊,组织学生去上图参观《巴金生活在上海图文展览》等,结合课文《灯》的学习,使学生从中更深层次地感受到巴金的文学世界和精神情操,让学生真正走近了巴金.体现了注重教书更注重育人的教育思想.

4,平时的教学,在加强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注重拓展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为了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我们向学生推荐优秀的语文报刊,发动学生自愿订阅,基本上做到了人手一种读物,如《中文自修》《新读写》《语文报》《当代学生》《萌芽》《作文世界》等,老师指导学生阅读,每周用一节课来交流.平时结合课文的学习或根据同一题材拓展23篇的文章,或围绕一个作家来拓展阅读.高中学生每人一套《文化读本》,虽然目前使用的还是H版教材,但大多数学生写来上海市试验本新教材阅读.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写作教学是语文学科的重头戏,当我们在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常规教学的同时,也想为同学辟开另一方天地,将写作的乐趣带给他们.在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的支持下,语文组教师还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如成立了影视评论小组,文学兴趣小组,建立以学生当家作主的文学社"阡陌".

5,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作为语文教师如果能够引导学生把研究性学习与兴趣结合起来,那么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内驱力.我组教师加强了对学生课前预习的指导,布置预习作业,要求学生质疑,提出问题.授课前及时汇总学生的问题,这样讲课时更有针对性.

高一高二学生都进行了走近名家的研究性学习,高二还开展了古典诗歌专题研究性学习.有很多学生在学校开设的研究型课程中,选择了语文方面的研究专题.上学期高二有一个班级16个小组中有10个小组选择与语文有关的专题.

我们还从审美的角度来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例如有一位老师在上《陔下之围》和《鸿门宴》时,引导学生阅读《史记》和有关评价项羽的文章,然后围绕《项羽的悲剧美》这个话题开展研究学习,在浓厚的兴趣驱动下,写出了有自己的思考和感悟的研究报告.

又比如在引导学生研读古典诗歌时,让学生从自己喜欢的诗歌意象的角度去阅读诗歌.如月亮,秋叶,雨水,杏花,桃花,鸿雁,小草等等,然后写出研究报告,并制成电子演讲稿,最后在《古典诗歌意象美》的公开课上交流,学生自己在审美阅读中提高了鉴赏能力,也给其他同学以美的享受,效果较好.

我们还用改革的胆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如引导学生编演课本剧,上学期,高一年级学生将《欧也妮葛朗台》改编为课本剧《葛朗台的一天半》,一(三)班严菁同学花500百多元自购道具服装,在音乐老师的共同指导下,我们代表学校参加了徐汇区的表演比赛获一等奖.

6,加强了古诗文和写作教学,力求改变教学方法,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初中的每周一诗坚持背诵不放松,高二教师指导学生做课外文言文语段250多篇(段).课内外的重点文言语段要求学生背诵,每周三早自修成了语文专用的背诵课时.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底蕴.

在指导学生写作过程中,他们辅之以启迪,激发,示范,交流,比较,讨论和评讲,我们改变过去只讲审题,选材,立意,构思等技法,注重审美精神的渗透.我组要求学生大作文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两篇即八篇,还加大了片段作文和随笔的写作训练和指导.我们引进新教材中写作训练体系,并引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鲜活话题作文.高三每日一个作文话题让学生思考讨论,每日一段文言文进行《百段训练》,工作量较大.高二进行话题作文高考热身训练.高一备课组在陈老师的带动下,及时印发交流师生作文,并针对学生随笔中出现的有一定思想代表性的文章展开讨论,辩论,如他们围绕《读书的苦与乐》充分展开讨论,不仅让学生明辨了是非而且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甚至家长也参与讨论.

高中还成立了文学社,编辑了文学刊物《阡陌》.他们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作文竞赛,在"抗'非典'健生杯"作文竞赛中有三人获奖.高二学生刘安淇获得南模"韬奋"作文竞赛三等奖.语文教师积极向报刊推荐学生的优秀作文,每学期在20篇以上.我们在《作文世界》上办了两期(初中版和高中版)五十四中学学生习作专集,并宣传介绍了我校基本情况.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积极参与了我校两年一度的"五十四杯"作文竞赛.这是我校于1994年率先发起的由一所普通完中主办的全区性作文赛,在区教育学院的统一部署下,现已举办了五届,累计有7000多学生参赛,形成了徐汇区学科竞赛传统项目.尤其是去年的"东方体育日报五十四杯"作文竞赛,不仅保持了自己的传统特色,而且有了创新,如与体育联手,网上阅卷,复赛优胜者参加社会考察活动,然后结合考察同步作文,最后由专家评出名次等.语文组精心组织,全员参与,有力推动了我校乃至全区语文教学.

五、以师生发展为目标,提升教研组建设的品位

1,创设良好的教研组氛围.语文教育是浸润着人文精神的教育,是心灵对心灵的呼唤,是思想与思想的共鸣.语文教师教学创新需要教研组营造创新氛围,让新的时写作技巧念,新的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技术成为教研组新的时尚,使教研组成为教师教学创新的心理安全港和精神加油站.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作为研究者,作为主人来参与的,带着疑问与困惑,进行理性的思考,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不应该以任何形式,任何权威来压制教师个人的专业见解.教师是在由社会发展所牵动的教育改革当中,通过批判性的反思,做出新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教师,教师与管理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对话,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对组内教师提出的不同教学观点和进行的教改尝试我们力求给予理解和尊重,少苛求多包容,少求同多求异,使教研组成为教学创新的舞台和学术争鸣的论坛,使创新精神成为语文教研组文化的原色与底蕴.

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我们团队充满着活力与进取,组内成员之间有着较强的协作精神,一方面各年级备课组教研气氛和谐融洽,按照学校要求做到了"四定""五统一",当然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我们也提倡不同的教师在上同一内容的课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每个老师的不同优势,形成"个性化"的教学.另一方面整个语文组互通有无,互帮互学,例如高三获得高考最新信息及时向全体语文教师传达,郑老师陈老师及时把高考卷及时送到高一高二老师手中.青年教师要开课,中老年教师帮着出谋划策和认真听课反馈.指导他们先进行说课比赛,多次试讲,大家毫无保留地提出建议.青年教师利用技术优势上网搜集资料,组内共享.陈老师到高三举行了两次写作指导专题讲座,高二举行了《唐诗巡礼》《宋词鸟瞰》专题讲座.同组老师互相听课的气氛较浓最多的每学期听了20多节课.同时,该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团队也体现在生活上的互相关心,在本组一青年教师不幸丧母时,大家主动伸出了援助关爱之手,帮他共度难关.

因此,在教研组建设上,要以发展为目标,努力创造适应学生,教师发展的空间,所以,在教研组的建设上,如何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个教师,每个学生,每个学校的发展,采用多种方式提升教师的教育品味,让每个教师能有机会和别人分享研究的快乐,体验新课程带来的全新感受.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讨论,诠释新课程给教师观念带来的惊喜和困惑,让新课改的思想火花在这里碰撞,升腾.让每个老师找准自己的位置,调动自己的潜能,从而感受教育的幸福,体验成长的快乐.

2,注重教研组教研活动的改革与创新.教研组是教学改革最前沿的阵地,富有创意的教研活动能突破传统教研活动中内容缺乏新意,形式呆板老套的弊端,使教研活动从形式到内容走进实际教学生活,走进教师的关注视野,走进教师提高的需求领域.通过创设浓厚的教研学术氛围,能使教研活动这一沿袭已久的教师业务学习方式注入新的活力,从而使教研组真正成为教师汲取教学精华的重要组织.

怎样提高语文教研组建设的品味我们愿意和在座的各位领导,老师共同探讨.我们只不过有一些不成熟的思考,如建立语文教研组建设的专题网络,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利用校园网,徐汇教育信息网,交流各校的研究成果及教研组建设经验,实现教研资源的共享.再比如如何开发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如何反映学生的兴趣特长,体现学校的办学宗旨,挖掘利用学校及社区的教育资源等.

总之,从教研组建设入手能使研究真正能做到以校为本,以人为本,切实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使教师能有所作为,使教研组建设得到实化,使教学研究焕发生机与活力.这些,都为我们语文教研组建设提出了新课题和发展空间.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是还有很多方面有待进一步努力,比如:怎样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加大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力度,校本课程的开发等方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虚心向兄弟学校学习,力争使我校语文教研组建设,语文教学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