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4-04-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620 浏览:31228

1.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结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可将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简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生活适应良好

表现在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体,时时处处表现出自己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和探索者,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并从中增强对自己的信心,使自己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对学习有兴趣,上课能专心听讲,乐于开动脑筋,其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均得到良好的发展,智力水平达到或超过同龄儿童的正常水平.学习成绩较为稳定,对完成学校生活的多种要求并不感到十分困难,如可独立自主完成作业.在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自己制定学习计划,独立思考,按时完成作业,经常复习,预习功课并长期坚持努力学习.学习中遇到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如忧愁,恐惧,悲伤,考试前的焦虑和教师提问时的紧张等,能摆脱困扰并进行合理调适.

2.自我意识发展较好

(1)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对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有所了解,对缺点和短处也应略知一二.他们会在头脑中形成"我是一个较聪明的孩子,只是有些调皮"的观念,他们会反躬自问:"我在某方面的情况与别人相比怎么样"他们用从父母,教师,书本那儿获得的是非观念及价值观比较和判定自己,并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许和认可.心理健康的学生能虚心地,批判地接受别人的评价,在表扬时不骄傲,批评时不自卑,从而客观地认识自我,并且力图改正自己的错误.

(2)初步具备自控能力.小学生的自控能力是无法与成年人相比的,但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如噪音,忽然出现的新奇事物),小学生也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做事有一定的耐性和毅力.如在没人干扰的情况下,能坚持完成作业.如果小学生无人干扰也无法自控,碰到一点小小的困难就打退堂鼓,那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3)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心理健康的学生对于新鲜事物,新任务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尝试的.他们不断扩展自己的生活范围,乐于接触他人和新鲜事物,从中获取一些新的经验,体会其中的道理和甘苦,如凡事喜欢问为什么.

(4)愿意同人交往,人际关系和谐.小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涉及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心理健康的小学生与人交往时,能注意到对方要求,又能适当满足自己的需要.表现在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乐于帮助他人,被同伴喜欢,尊重父母,不回避与老师的交往.在公共场合遵守公共秩序,懂得只有尊重和关心别人才能得到回报,良好的关系只有在相互信任,尊重和关心中才能获得发展.并且不以表面印象来评价他人,不将自己的好恶强加于人,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与人沟通.

(5)行为方式与小学生的生理年龄,性别相符合.小学生的行为特征应该是活泼天真,纯朴还夹带一些顽皮,任性和以自我为中心,如果一个小学生表现出与他实际年龄不相称的老气横秋,则应引起我们教师的高度重视.另外,在小学阶段,儿童的性别意识较为淡薄,但男女之间的行为差异还是存在的.男孩子热衷于踢足球,打篮球,醉心于制作模型船,喜欢看战争题材的作品.而女孩子喜欢跳皮筋,踢毽子,喜欢布娃娃等手工制品,爱看《白雪公主》,《海的女儿》一类的童话作品.如果儿童行为异性化,即男孩子出现女性行为,而女孩子的行为带有过多的男孩子气倾向,尤其是前者将会给他们将来的心理发展留下严重的隐患.

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是要确定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因为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正确而有效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先决条件.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是其目标的具体化,一定目标的实现又是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转化为学生自身的心理品质为条件的.教育目标是对受教育者的质量规格的总体要求,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简单地说,人们在向小学生进行教育之前,总是会对教育结果有一种期望,这种对教育结果的期望,就可看作是教育的目标.

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出发,依据小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与心理发展的需要,确定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小学生自我意识的辅导

自我意识是个体关于自己身体,心理及社会各方面的认识与态度.自我意识在人格结构中处于中心地位,它的发展对于一个人的情感生活,意志行为,以及能力的发挥等等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小学阶段,个体的自我意识处于发展时期,这个阶段的自我意识发展的好与坏往往对于一个人的终身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2.小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

认知的形成和发展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创造未来的先决条件,也是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主导因素和重要标志.人在出生以后,随着机体的发育,成长,包括感觉器官,运动器官,特别是大脑发育的逐渐完善,人们的活动范围和实践领域不断扩大,对外界事物的反映也越来越广泛,丰富和深刻..


3.小学生情感和意志的训练

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如果人类没有了情绪情感,就没有对真理的追求,也没有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意志是人所特有的高级心理现象,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集中体现.没有意志,任何美好的理想,宏伟的计划和伟大的战略决策都不可能变为物质的现实,任何智慧和潜力都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4.小学生学习心理的提高

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任务,也是小学生心理社会化的主要途径,乐于学习是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小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知识,增长本领,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受到家长和教师的赞许,受到同学的好评,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同时在学习中也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体验到失败的痛苦,经受意志力的磨炼和考验.学习上的成功能增强信心,多次失败也能丧失信心.学习心理辅导包括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考试心理辅导,目的在于引导小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探讨,进而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帮助小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形成坚定的学习信念和旺盛的进取精神.

5.小学生人际关系的辅导

社会交往是人类意识发生,发展和形成的基本条件.运用言语的和非言语的符号系统交流思想,情感,总结和传播知识经验,表达物质的和精神的各种需要,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心理现象,也是协调各方面的人际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统一思想,统一意志,同心同德,团结协作,实现群体目标,取得事业成功的客观要求和必要条件.小学生通过正常交往,一方面可获得友谊与爱,得到同伴的接纳,尊重,理解和赞许,从中体验到存在的价值和生活的乐趣,同时亦可学会更好地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关心和帮助他人,学会与人合作.这不仅有利于增长知识,增长才干,也有利于身心健康.

细化为以下具体原则.

1.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

2.学生主体性原则

3.参与性原则

4.性原则

5.差异性原则

6.多样性原则

7.预防,发展和调治相结合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