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生文2016年

更新时间:2024-01-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4646 浏览:116381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

●射阳县实验小学

一、课题的提出

在新课改的大潮中,很多特级教师和优秀教师精彩的课堂教学展示,曾一度让众多一线教师看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春天.那充满智慧充满诗意充满精彩的课堂成了我们追求的理想境界.然而,几年过去了,当我们冷静地审视现实中的语文课堂教学,却发现许多教师是在邯郸学步,更多的教师则是"新瓶装旧水",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语文课堂教学还如从前一样——单调,枯燥,繁琐与压抑,学生语文素养却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提高.因此,如何使我们的教师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掌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之时,讨论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


(一),本课题针对普遍存在于小学语文常态课堂教学中的无效或低效的现实问题而提出.

常态教学中,"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现状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依然普遍存在着.其典型表现为:三维目标的割裂,教学内容的泛化,教学活动的外化,教学层次的低下,预设与生成的冲突,等等.造成学生学习状态低迷,学习兴趣渐失,学习能力低下,主动精神与创造力缺乏.课堂上没有了生命活力的焕发与学习主体个性精神的张扬,课堂上感觉不到生命的挑战与学习者的内在愉悦.师生实际的精力付出与实际收效之比实在不协调,不对等.

(二),本课题针对教学改革与研究的惯性思维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而提出.

以上分析的常态教学中的突出问题,许多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都会时常发生,但往往屈从于应试教育的评价体制,而怠慢,忽视并最终放弃了对自身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有效性的真正审问,慎思与研究.造成新课改的理念与现实行为的人为割裂的尴尬.

除此,长期以来的惯性思维与惰性也抑制了教师创新思维的发展,屏蔽了问题解决的新角度与新出路,使得"无效低效"这一重大问题的实际研究与解决始终停留在口头上,处于一种应付的状态.

课堂是教与学的统一体,不是教的单一体,也不是学的单一体,也还是单纯的一加一等于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决定了教的改变才能带来学的改变,教的优化才能导致学的优化.但同时必须认识到,教毕竟是为了学,教与学是两个可以不同侧重的角度.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学,对学生的了解与学情的调研是教师教学的核心基本功.对于教学研究更是如此,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在平时的观察感觉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科学的全面的调研显得尤其重要,是研究与实施的前提条件.在课题研究前期,结合我们平时的观察与感受,采用问卷,访谈,听课观察或听后测试等方式,调查我校学生目前课堂学习的有效程度(参与程度,兴奋程度,掌握程度,兴趣程度等)——掌握问题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形成调查报告.我校在对语文课堂教学调查分析中发现,在实施新教材的过程中,由于受教师的观念,施教水平以及教育教学资源等因素的影响,教学过程中出现了"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用旧方法教新教材,课堂教学不能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三维目标得不到落实,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不到培养.很多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导致很多问题:主体性缺失,情感性缺失,创造性缺失等如果不及时有效地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种种矛盾和问题,将会严重影响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限制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二、概念界定及支撑性理论

(一)概念的界定

所谓"课堂教学有效性",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时间内组织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发展与优化提高达到的程度.

速度,收益,安全是有效教学必须考虑的三个要素:速度可看作学习时间(长度)——投入,收益可看作学习结果(收获)——产出,安全可看作学习体验(苦乐)——体验.

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教学的有效性依赖于教师有效的"教",并克服无效的"教".有效的"教"指的是促进学生"学"的"教",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接的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二是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提升了学习能力,达到了不需要教.

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时间,结果,体验是考量学生有效学习的三个重要指标.

学习时间指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越少,效率就越高.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不能浪费时间,二是要提高单位时间学习质量.学习结果,指学生经过学习产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这是有效性的核心指标.学习结果不仅表现在双基上,而且表现在智能上,特别是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思维方式的发展.学习体验指的是学生的学习感受,即伴随学习活动生发的心理体验.这是被传统教学所忽视的考量有效性的一个向度.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愉快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是有效性的灵魂,学生越来越爱学习是学习有效性的内在保证.

综上所述,本课题是研究语文学科课堂教与学有效性策略并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效,高效,长效)的具有明显优化特征的行为方式与行动途径.也就是为了达成教与学的目的,完成教与学的任务,而在对教与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与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具体来说是通过"有效使用教材策略","有效备课策略","有效上课策略","有效评价策略"等行为方式实现有效课堂教学.

(二)支撑性理论

1.有效教学与有效学习理论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特别是在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效能运动之后,这一概念频繁出现,引起了世界各国同仁的密切关注.国内外有识人士认为,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有效教学主要研究环境变量(学习活动的环境所具有的对学习活动的成功与否有一定影响的特征),过程变量(师生的课堂行为,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所具有的对学习活动的成果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和结果变量(教师所期望的及教师拟定教学活动计划所依据的,可用有效教学的目标和标准加以衡量的教育成果)等.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是一种理解,奥苏贝尔认为学习是新知识与学生头脑中的原有知识建立起来的实质性的联系,强调旧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让学生为理解而学,教师为理解而教.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与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教学"的真正含义在于"教"学生如何"学".有效教学并非只是讲教师在规定时间内教了多少知识,而应注重关注一段时间内学生学到了多少,学会了多少,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去,去发现学生需要什么,需要教师做什么.

国内有效教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下半叶,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崔允漷教授写的《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崔教授对"有效教学"的内涵,核心思想作了清晰的界定,提出有效教学的理念:一是"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二是"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三是"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四是"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五是"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

2.布鲁姆的目标分类说理论

(1)先决条件

为了形成学生掌握学习的环境,教师必须在学生达到掌握学习的水平时能够加以识别,必须能够解说掌握意味着什么,必须能够收集必要的证据以确定学生是否已达到掌握学习的要求.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详细说明,是让教师和学生双方都知道预期目标的一个先决条件.把这些详细说明转化成评价的程序,有助于进一步弄清学生在完成这门课时应该达到什么标准.

(2)实施程序

掌握学习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详细的反馈,使教与学过程中出现差错后马上便把它们揭示出来,并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具体的补充材料以矫正差错,因此,反馈通常采用诊断式的形成性测验的方式.布卢姆认为,只要教师对学生应该做些什么提供具体的建议(根据形成性测验的结果),学生一般都会试图去克服这些问题.

(3)掌握学习的结果

布卢姆是从掌握学习的认知结果和情感结果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的.布卢姆认为,只要采取掌握学习的策略,绝大多数人都能得5分.当学生掌握一门学科,并得到了客观的和主观的证据时,他们对自己和对外部世界的看法会产生深刻的变化.

3.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

巴班斯基指出,"最优化"是指"从一定的标准来看是最好的"的意思,其本质在于"以最小必须的消耗,取得该情况下最大可能的效果.""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内涵是指,从现有的学校条件和师生的实际可能性出发,依据一定的标准来衡量教学所能获得的最佳效果.在他看来,教学过程效果最优化有两条衡量标准,第一条标准是"每个学生按照所提出的任务,于该时期内在教养,教育和发展三个方面,达到最高可能的水平(当然,不能低于及格水平)."第二条标准是"学生与教师遵守学校卫生学和相应批示所规定的课堂教育和家庭作业的时间定额.

4.系统论,控制论原理

整体性是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的核心和基础."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是系统整体性的集中体现,也是系统思想的一个基本定律,这个原则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去就是强调系统的整体性,坚持局部服从整体的原则.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结构.事物的发展除了因量变引起的质变外,还有由于改变了事物内部各因素的排列组合关系,即改革事物的内在结构所引起质变的.要把合理结构的思想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去,就是要使组成教学活动的各个要素,包括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核评价等,包括教学活动中方法的选择,材料的组织,对师生行为的规范等均要统筹安排,互相协调,以获得教学工作的高质量,高效率.

(三)本课题在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和趋势分析

1.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

有效教学研究在中学比较受关注,估计受中考,高考的影响.如杭州富阳市郁达夫中学的课题《让学生更有意义地学习——初中生课堂有效学习提升的策略研究》等,再有,近来,南开大学徐江教授在《人民教育》连续发文对中学语文无效教学进行批判(《中学语文"无效教学"批判》——《人民教育》2005年第9期,《改造解读思维:从无效到有效》2006年第6期,《理性,我思,致用——例谈中学语文"无效教学"》2006年第7期)

2004年开始,苏州吴江教研室牵头研究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他们认为课堂教学有效性应体现在关注学生全方位的素质的发展,课堂教学有效性必定要关注师生双方的教学效益,另外有效的课堂教学既要反对拒绝量化,又要反对过于量化.应该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的结合,要兼顾暂时的量化和长久的效益所产生的积淀.

上海市北郊学校王琳老师则认为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在有效性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明白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将对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和教学方式产生重大影响.

小学在这方面的研究虽然有所涉及,但是直指小学语文课堂学习有效性,针对不同年段研究其优化策略的,并不多见,而这正是本课题所关注的.受巴班斯基教学最优化理论影响,优化课堂结构,优化教学设计,在小学研究较多,但直指小学语文课堂教与学的有效性及其优化,虽有所提及,但真正研究较少."有效教学"的研究历来就有,但直指教师,学生实际的课堂状况进行专门的研究,鲜有所闻,而这正是本课题研究着力突破与拓展之处.

2.有效教学的特点和发展态势

从目前研究的情况看,我们觉得有关有效教学的研究呈现以下特点和态势:

(1)有效教学在我国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2)有效教学所关注的是教师能否使学生在教师教学行为影响下,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主动地建构知识,发展自己探究知识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有效教学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教与学的关系,课堂上教师要能使学生能够根据教师教的风格或特点主动调节自己的学习方法,策略和步骤.教师要能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具体学情主动灵活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使教学行为更有效.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

通过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分析,对实验班学生的学习效率,对典型语文课堂教学的实例分析来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更理性地研究提高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的具体策略,让教师在课堂教得轻松,自信,让学生在课堂更加会学,善学,乐学,学得深入,有效,使学生的课堂学习富有实效,高效与长效.

(一)分析当前影响我校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针对前期对我校学生语文课堂学习有效程度的调查了解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组织课题组成员将展开专门的分析与研讨,具体分析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不高(低效,无效)的主要因素,寻找,确定各年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突破口——形成各个年段所要着力研究的分(子)课题.

(二)研究,实施与总结"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行动策略.

针对各年段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调研,剖析所认识的问题确定一个突破口,具体研究确定各年级段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优化策略,展开意在提高各年段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行动研究.坚持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改进,最终通过实践验证而形成能够显着优化本校语文课堂教学实效的具体策略.

1.有效教学准备策略研究

加强备课制度的研究,推进备课形式的改革,针对教学内容,结合学段特点,研究如何预设切实有效的课堂教学行为.重点研究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开展之前应做的各种必要的工作与准备.

A,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因此,目标设计是有效设计的核心.课题组将重点研究科学的教学目标的构成元素.

B,教学材料的准备与处理.适合的学习材料是学生能迅速及时进入良好学习状态的前提.我们将充分利用丰富的图书与网络资源,搜集完善适合学生阅读与学习的材料,让学生能被文本吸引而愉快地进入最佳学习情境.

C,教学行为和组织形式的选择.教学行为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或高效的关键.教学准备策略要在这个环节实施,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要在这个环节调动.如何使教师的教学行为更科学更合理,更能让学生进入到教师预设的教与学的情境之中,是课题组重点研究的方向.

2.有效教学实施策略研究

课堂教学实施行为分为主要教学行为,辅助教学行为与课堂管理行为三类.本课题着力研究课堂教学行为和课堂管理行为的有效性.加强不同课型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形成"顺学而教,扎实有序"的课堂理念.通过一课多次教,一课多人教,一课不同教法教,主题沙龙,写教学反思,案例分析等研讨方式启发思考,比照促动,激活思维,探究主要教学行为与辅助行为的有机结合,课堂管理的科学性,是课题组研究的重中之重.

在这个层面上,课题组重点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A,有效讲授.讲授法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如何使讲授有效高效,讲授内容的合理性,时间安排的科学性,策略的多样性是课题组主攻的一个方向.

B,有效提问.提问是激发学生思维,教与学互动,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如何设计问题,提问的科学表述方式与最佳时机,有效提问的共性特征,这几个方面是课题组研究的重要内容.

C,有效倾听.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学会倾听,是师生都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教师倾听时机的选择,学生倾听能力的提高,是课题组所要关注的一个领域.

D,有效反馈.有效的教学依托有效的反馈.反馈的适时性,反馈内容的科学性与针对性是课题组要探索与研究的.

E,有效活动.有效教学应该追求有效活动,有效活动是指向目标的活动,而不是盲动,如果通过活动没有实现教学目标,就是无效活动,如何让学生在讨论,合作,动手等活动享课堂生成着的精彩,以及活动的科学设计,是课题组所必须关心的..

F,有效管理.有效管理是有效教学的重要内容.有效管理需要辩证法的支持,管得太死与放得太散的课堂都不是有效的管理.面对学生这以鲜活的生命体,我们将尝试"人文管理",寻求新模式和新方法,促进学生进行自我监控,提高学习效益.

3.有效教学行为评价研究.

教学评价策略主要是指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做出的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评价行为贯穿着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而不只是在教学活动之后.教学评价策略主要涉及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与教师教学专业活动的评价.建立有效的教师反思机制,从自我评价,问题反思,教学重建三个方面来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活动进行评价,即研究怎样评价我们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4.构建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形成的典型课型.

在寻求提高学生课堂学生有效性的优化策略的研究实践中,必然会带来课堂教学倾向的变化(优化),形成有助于教师实现有效教学,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课堂教学结构与课型.根据我们的研究检测设,随着行动研究的深入,我们不断调研与改进,并通过积累的大量的丰富的教学案例予以分析提炼,最终总结与形成相关倾向的课型总结与操作要领.

四、研究方法及过程

(一)研究方法

本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边研究边总结边调整改进,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采用重点与一般相结合的方法,在组建课题组重点攻关的同时,以年级组为单位落实研究.在具体操作时,还将采用以下方法:

1.文献研究方法借鉴图书资料,广泛汲取别人研究的成果,以免走弯路.(1)研究国内外新的教育理论和教改发展动态,特别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有关理论以及课堂教学有效化的有关理论.

(2)借鉴已有的理论成果,支撑和构建本课题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转变教育思想,调整教学思路.

2.调查研究方法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当前学校课堂教学的现状与学生课堂学习有效程度,找出存在问题,分析问题的主要因素,以便对症下药.

(1)调查教师的心理状况,现有思想和学生学习的素质状况,发现问题,确定操作变量.

(2)调查,总结,推广教师在实施有效教学方面拓展的新思路,运用的新方法,形成的新思想,取得的新经验.

(3)调查有效教学实施后的学生发展情况,为有效教学提供实例依据,并反馈,调整优质教学的实际操作.

3.实验观察方法每一年级(或年段)确定一,两个实验班,就课堂教学中的某些策略举措进行具有较强可比性的实验研究.

通过操作变量的实施,观察变化,前后测定对比,分析因果关系,使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再用理性结论指导教学实践.

4.经验总结法鼓励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不断总结得失经验.

(二)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2006,6--2006,12)前期准备阶段

这是课题立项之前进行的工作,是预研究和课题立项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走进课堂,进行课堂观察与调研,对本校常态课堂教学实况作进一步的了解,分析与评价,进行本校"课堂教学低效因子"的摸底调查,收集相关数据,以把握我校各年段课堂教学有效程度以及改进优化的必要性分析及突破口的寻找与确定.

2.查阅相关资料,文献,对国内外该课题研究的状况进行了解,对课题研究的价值和可行性作初步论证,形成立项报告与初步的研究方案.

阶段成果形式预计将有调查和分析报告,研究综述等

第二阶段:(2007,1--2016,2)行动研究阶段:

1.根据前期的课堂调研与分析,各年段根据自身存在的迫切的主要的问题,根据"有效,优化"的原则,共同确立一个行动研究突破口,即优化学生课堂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主打做法(优化策略).

2.根据确立的优化策略,分年段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课堂教学行动研究.

3.定期开展课题研究的研讨活动,对学生课堂学习的情况作定性与定量的分析,作好阶段性总结,并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与发展,作出相应的研究调整与改进.各实验老师严格按计划操作,以随笔的方式及时记录实验中遇到的困惑或取得的成绩.每学期举行一次专题研讨会和两次研究课汇报活动.

4.撰写课题中期报告,邀请有关专家作中期评估.

阶段成果预计有教学随笔,研究日志,专题论文,调查问卷等

第三阶段(2016,2--2016,6)总结结题阶段

1.对课题研究和开展的工作进行系统反思,整理和升华.

2.写出研究总结报告.

3.理课题研究期间各位成员在实验中取得的原始资料和相关成果(如获奖的论文,教案,课件,观摩课,评优课和竞赛课的获奖证书和资料等),接受专家评估.请上级课题主管部门进行课题成果鉴定.

阶段成果预计有实验报告和工作报告,系列录象等

五、预期研究成果

前期调查报告,课堂录象,尝试性研究论文等,预计2006年至2007年间完成,教案,研究报告,专项论文及工作报告,预计2016年完成.

结束语:教学中我们需要不断地追问自己"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我们追求诗意,灵动,智慧的理想课堂,更需要理性的审视当前课堂教学行为的目的性和实效性,要寻找到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的结合点.因此,努力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我们一线教师持之以恒的追求,我们坚信,有了这份坚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一定能取得预期的实验效果.

(执笔:仇玉玲周洪宪)

(本课题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