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写作教程网招聘,文写作教程网简历

更新时间:2024-03-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326 浏览:11675

目录

国外高教资讯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1

一,布里斯托大学:学生走向国际学术前沿的奥秘

二,俄罗斯:推动高教均衡发展打造世界百强大学

三,伦敦大学学院校长:大学排名上升不等于办学成功

四,美国高校加大对中国学生留学申请材料审核力度

五,美国大学录取方式在中国可行吗

国内高教资讯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12

一,地方高校亟待突破人才"瓶颈"

二,地方高校亟盼畅通"成长通道"

三,教师培训如何与MOOCs牵手

四,大学生态视角下人才培养的审视

国内高教评论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23

一,"中国式慕课":如何担当高等教育""鲶鱼"

二,英国版"慕课"平台正式启动20多所大学提供课程

三,教学评估:是"指挥棒"还是"测量仪"

四,高校领导反感就业率绑架招生专业

五,大学自由转专业为何路难行

省内高教资讯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38

一,吉林大学参加"第八届中日大学校长论坛"

二,东北师范大学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交流会

三,北华大学落实建设高教强省意见力争实现五个突破

简讯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42

一,教育部副部长:以改革精神推进教育信息化浙江高校获专业设置"自主权"不再"行政拍板"无锡高校试水现代"学徒制"培养缩短人才输送链教育部将督查高校信息公开重点检查招生财务信息paper.jyb./zgjyb//2016-10/26/content_243907.div等于-1

编者按

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我国高等院校总数的95%,他们承担着怎么写作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在当前激烈的国内外高等教育竞争中,地方高校如何实现良性发展和特色发展,如何满足人的个性化发展需要和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如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怎么写作上走出新路,这一系列新的命题,不仅是关乎地方高校自身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事关我国高等教育能否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以及实现中国梦的战略问题.从今天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关注地方高校发展,敬请读者关注.

本报记者纪秀君柯进高毅哲

"最近10多年,仅我们一个外语学院就有几十位教师通过考研或调走等方式,相继走了.这些流失的教师,再办一个外语学院都绰绰有余了!"全国人大代表,吉首大学教授张苹英说,长期以来,学校外语学院和国际交流与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就一直遭受人才流失多和人才引进难的双重困扰,许多教师一考上研究生就走或稍有成就便纷纷流向待遇更好的重点高校.

这早已成为大多数地方院校发展的共性问题.张苹英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地方高校在人才问题上陷入了"流失—培养—流失"的恶性循环.

在不少地方高校,特别是那些在部委,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会中心城市重点扶持名单之外的地方院校,通过"升本"和规模扩张后,普遍存在办学经费紧张,教师队伍建设滞后,人才培养水平不高,社会怎么写作能力和办学实力相对较弱等瓶颈问题.它们的发展现状如何这些瓶颈问题如何日前,本报记者分赴湖南,湖北,河南等地展开调查.

优势学科普遍遭遇"一将难求"困局

湖南邵阳学院中文系,多年来主持多项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项目,是学校的"老牌系".然而,当记者见到系主任华玉明时,他正为两名教师的离职而苦恼.

两名教师都是入职没几年的硕士研究生.系里对年轻教师一向重视,像华玉明这样的老教授,对年轻教师们更是像对待自己的晚辈一样.然而,当更好的工作机会来临,他们还是选择了离开.

近些年,系里补充师资面临种种困境.中文系49名在职专任教师中,博士只有7人,师资队伍后续乏力的问题,始终困扰着华玉明,"缺领军人才,缺优秀中青年学者".

优势学科缺乏领军人才的困境,不只邵阳学院中文系遇到.长期以来,河南工业大学在粮食储藏加工学科积累了诸多研究成果,师资力量雄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然而,近年来,国内其他几所高校也把目光瞄准了这一领域,相继引进高端人才,给学校造成很大压力.

"为保住这个学科领先地位,必须引进高端人才,如果我们不做,别人就会做上来."河南工大校长张元深有感触地说.如今,学校每年要拿出3000万元用于引进人才.

河南工大过去隶属粮食部,1998年划归地方.目前,学校建有18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形成了以粮油食品学科为特色的学科群.但是,大部分学科缺乏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和国家杰出青年等高层次学术领军人才,影响了学科发展.

有着普通本专科生1.6万余人的湖北经济学院,2002年新合并升格为二本院校,虽然已有11年发展历程,但直至去年该校才有会计学一个硕士点.高层次师资人才短缺始终制约着湖北经济学院的快速发展.

"实际上,像我们这些地方院校,长期以来由于学科平台层次比较低,最需要扶持,最需要人才,不然,地方院校尤其是前些年新合并设立,新升格的地方院校,很难真正获得更大发展."湖北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周元武说.

人才引进难和留不住的"双面难题"

近年来,河南农业大学骨干学科发展取得了一些突破,成为拥有作物学国家一级学科的4所高校之一,但与竞争对手的"985"高校一比,学校感到,要保住这一学科地位,人才是路径.学校费尽心思引进人才,却收效甚微.

"我校培养出的一名学生,目前在华中农大做科研,我们请他过来,给年薪50万元和500万元科研经费,再给一套大房子,并给爱人安排工作,还给写个小汽车.但我前后至少跑了10趟,我们有5位校领导找他谈过,说举全校之力促进他发展,就这样,他还不愿意来."河南农大人事处处长许科红说起引进人才,不免一叹.他说,学校2016年出台了政策,在海内外公开招聘,提供科研经费1000万元,却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

与河南农大相比,湖南怀化学院副院长宋克慧的遭遇更有"悲剧"色彩.他费心费力培养的教师不辞而别去了沿海地区高校,宋克慧自嘲是真切体会了一回"给他人做嫁衣"的感觉.

当时,学校为了培养这名青年人才,公费把他送到沿海地区高校深造,宋克慧作为负责人,经手了大量具体工作,"忙前忙后,就是为了把他培养出来,将来能带动学校的学科建设".没想到,眼看着他快学出来了,却私下与其他高校签了协议.那名年轻教师最终给宋克慧留下了一封万余字的长信,离开了怀化学院.宋克慧说:"信中满怀愧疚,说他不好意思见我.我们对此非常伤心."后来,学校吸取教训,再将青年教师送出去时,都签订培养费补偿协议,以免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

而湖北经济学院即便在国家,省提供相应待遇的基础上,增加提供周转房等优惠条件,但目前只引进了"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4人,讲座教授3人,主讲教授1人.

"'千人计划'与我们这类地方院校几乎绝缘.几年前,我们曾引进一位留美归国学者,他当了5年院长后,感到始终没能培育出一支令他满意的学术团队,而最终选择了离开."周元武说.

调查中记者发现,越是经济发展欠发达地区的高校,人才流失越严重,并且呈现出普遍的扩大趋势.以安徽为例,仅1998年至2003年,省属的地方高校向南京,上海等周边省市流失的正副教授有300多人,而同期引进的不足100人.

据新疆教育厅的一份资料显示,仅2000年至2003年的3年间,该区普通高校就流失教师53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44人,具有硕士学位的136人,具有高级职称的207人.

学科平台匮乏成人才队伍建设的最大短板

为什么地方高校人才引进难留住难多名校长认为,除了待遇问题,学术科研平台是最重要的因素.与高水平大学相比,省属地方院校学科平台层次普遍较低,这成为木桶最短的短板."人才看待遇,更主要看后期发展,而地方院校后期资源,项目有限,使得人才在做选择时,颇多顾虑."许科红说.

河南大学人事处处长刘先省感到,引进人才,缺乏平台是最大的瓶颈,没有平台,人聚不住.在他看来,河南大学2016年引进了中科院"百人计划"人才万师强,就是得益于学校有河南高校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万师强来了后,去年被评为河南省第一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是仅有的两位获选教授之一."

河南工业大学实验室管理处副处长张小麟说,重点学科及重点实验室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仪器设备,尽管学校每年投入大量资金,但学科高水平,高精度实验设备紧缺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而这些,直接影响了高层次学术领军人物的引进和培养.

"我曾协助河南省做了实验室的相关调查,发现省生均实验室资源比例,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985'高校在平均值以上,'211'高校在平均值左右,省属高校处于平均值以下,中西部高校更低一些."张小麟说,希望国家给中西部高校更多支持,促进学校学科和科研平台快速发展.

"相对落后的自然地理,经济社会条件和单一的人才评价机制,高等教育投入体制以及高校自身不科学的管理,都构成了人才外流的推力."吉首大学教授易小明认为,大城市,名牌大学由于分布着众多高层次学科平台,能为优秀人才提供更广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发展机遇,中青年教师能获得更多的科研经费,更好的科研条件和更高级别的科研课题.这恐怕是普遍缺乏高层次学科平台的地方高校人才引进难,留不住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

记者通过对地方高校近些年人才流失状况分析发现,流失的教师普遍学历,职称层次相对较高,而且呈现出年轻化,学科背景相对集中于迫切需要学科平台做支撑的应用性学科等特点.以甘肃省高校近10年外流人才的年龄结构为例,45岁以下的人才占流失人才总数的89%,基本都是各校科研队伍中的中坚力量,而学科背景主要集中在那些与市场结合度比较紧密的工科,艺术,临床医学及法律等应用性学科.

二,地方高校亟盼畅通"成长通道"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6-10-29消息

原始网站:paper.jyb./zgjyb//2016-10/29/content_244047.div等于-1

"怎么写作经济社会发展,是高校的四大职能之一.对地方院校来说,甚至可以说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晴雨表'!"湖南省邵阳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曹健华说.

然而,作为衡量学校发展状况的"晴雨表",不少地方高校在提升怎么写作当地经济社会能力方面正面临众多"关卡".在记者调查过程中,多位高校负责人表示,怎么写作社会是系统工程,涉及项目竞标,评价体系,学科建设等多个方面.那么,当前现实之下,这些环节究竟是如何相互作用,影响着地方院校怎么写作社会的能力呢

地方高校科研项目申请难上加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是评价院校办学实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其公正性也为学界所公认.每年该项目申请结果公布后,项目数量和资金额度有所突破的高校几乎都要庆祝一番.但是对地方院校来说,争取该基金项目却是难上加难.

湖南怀化学院2002年升为本科院校,副院长宋克慧告诉记者:"10年来,学校共申报了100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仅成功两次."怀化学院的"痛苦",折射出的是地方院校在各类科研项目竞争中的举步维艰.

2016年,湖南邵阳学院机械与能源工程系参与某企业小型风冷柴油机的科研项目竞标.全系上下都对这次竞标信心满满,因为从上世纪70年代邵阳学院还是专科时起,学校就已在该领域展开研究,并有相当技术优势."别人搞的柴油机都是大家伙,我们的小型机适用于丘陵地带,农民一人就可以搬运,对提高生产效率极有帮助.在湖南,采用我们技术的柴油机占了市场份额的70%."系主任袁文华说.

然而,最终结果却让他们大失所望.该企业与其他高校签订合作协议,邵阳学院败北.心有不甘的他们打探原因,最后被告知"因为人家是'985'高校,企业还是更信任他们一些".

如今,事情虽已过去1年多,但袁文华谈及此事,依然耿耿于怀."我们不是没有实力,但是外界就有这个思维定式,认为重点院校什么都能拿下.遇见这种情况,我们也很无奈."

地方高校难获现有科研评价体系认可

"重点院校什么都能拿下"背后折射的是企业对地方院校科研实力的不信任.是哪些因素助推了这种"不信任"的形成呢

科研项目通常分为纵向项目和横向项目.前者是指国家,省市科技主管部门或机构批准立项的各类计划(规划),基金项目,横向项目则指企事业单位委托的各类科技开发,科技怎么写作,科学研究等方面的项目.

不管纵向还是横向,按说既然立项,那么就说明项目有其必要性.然而,多名校长却告诉记者:"横向项目不是由政府部门下达的,其来源很广,较容易获得.虽然其研究内容可能更贴近社会需要,研究经费也更多,但在科研评价体系中,横向项目的权重往往明显低于纵向项目."

在现有的科研评价体系下,纵向项目对高校就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然而,纵向项目常属"大体格",对人才,设备,科研资源等方面的要求很高.对地方院校来讲,其中任何一项,都是它们的劣势.对此,宋克慧有切肤之痛.由于学校无力购写各类期刊论文数据库,研究理论物理的他,每当想查阅论文,就联系东部院校的朋友,请他们将论文下载后传过来.至于搞理论研究的实验设备,那更是想都不用想了."据我了解,很多地方院校,连最基本的理论研究条件都不具备."宋克慧说.

多位校长表示,在现在的评估体系下,地方院校不得不和"985","211"工程院校同台竞技,犹如轻量级选手被逼着挑战重量级拳王.一名校长说:"种种制约下,地方院校很难在纵向项目上有所作为,我们难以获得现有评价体系的认可,这又进一步影响到外界对学校的评价,成了地方院校争取横向项目的负面因素."

"一把尺子"难以放大地方高校优势

"用'一把尺子'衡量处于不同发展层级的高校,地方高校的一些微弱优势自然很难突显出来."湖北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周元武说,"地方院校都去争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这样的纵向项目,这种导向肯定不太好,必须得改.地方高校应该主打科技攻关,成果转化,怎么写作地方,这些才是优势."

作为一所地方农业院校,河南农业大学承担着重要的农业技术推广任务.在河南省制定的"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科技计划中有省级专家100名,学校就占37名.河南省18个地市,有6个地市纳入学校的怎么写作范围.每年,学校都有上百名教师参与到各类农业技术推广怎么写作中去.

然而,在现有科研体系下,学校又无法不对科研人员的考核提出相关要求.学校规定,40岁以下的教师,如果没有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不能评教授."科技人员如果奔走在田间地头,那就没有精力做实验,写论文和完成课时要求,如此一来,必将影响职称."河南农大教师张光辉说,"我们的长项是推广农业技术,农业部门也提倡推广型教授,但却一直没有相关政策出台."

邵阳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系是怎么写作当地食品工业的主力军,年年为当地企业解决技术难题.该系成功攻克柑橘皮渣后续利用的技术难关,可将其做成功能食品,果冻,饮料,软糖等,实现当地每年3万余吨柑橘皮渣的零排放,大规模应用于生产后,能为湖南柑橘加工业年增产值20亿元.

曹健华说,地方院校扎根当地,与基层联系紧密,在怎么写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可以大有作为."我们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如减免教师工作量,鼓励他们怎么写作地方.但总框架不变,我们的变化无法取得实质性进展.我们很盼望有更高层面的政策,以此建立切实有效的分类指导体系."

本报记者高毅哲柯进纪秀君

三,教师培训如何与MOOCs牵手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6-11-4消息

原始网站:paper.jyb./zgjyb//2016-11/04/content_244380.div等于-1

随着MOOCs(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高歌猛进,我国高校跟进迅速,近几个月内一些国内顶尖学府纷纷声明加入MOOCs阵营.

MOOCs在不同人的眼里,分别等同于精品网络课程,优秀教学模式亦或是高校公益行为,甚至是中国教育改革的一剂猛药.孰不知,在没有MOOCs之前,设计更为精致的网络课程,互动更为深入的教学模式均已存在,MOOCs也绝不似公益行为那样单纯.但有一点可以肯定,MOOCs本身所传递的优质,开放,创新,自主的"精神内核"与人们对理想教育的追求高度契合,为此,即便发烧有余,理性不足,各个教育支脉试图与MOOCs牵手的努力仍是值得肯定的.

说到与MOOCs牵手,恐怕教师培训领域是与MOOCs最为"形似"的一脉——2016年实施"国培计划"以来,全学科,全学段的网络课程,数十万,数百万的培训规模,重互动,重绩效的在线活动已是中国教师远程培训的常态.更何况,教师培训均是行政拨款,对于教师而言几乎免费——如此一来,似乎只要"开放"注册,不就MOOCs了吗

然而,事实远非这么简单,即使满足了"大规模"和"网络课程"这两个MOOCs的关键属性,"开放"之路依旧困难重重.

"开放",需要有公开晒课的自信.MOOCs走的是名校,名课,名师路线,很多课程是世界范围内的"独此一家",不是积淀多年的金字招牌,就是领域前沿的新锐成果,不怕别人看.教师培训则全不是这么一回事.粗放型的课程评价使培训机构缺乏研发优质课程的外在压力,普惠性的低廉收费使培训机构缺乏研发优质课程的充分投入,提前一两个月才被告知培训主题的"命题作文"也使培训机构缺乏研发优质课程的必要时间.如此种种,在教师培训领域,虽有少数精品,但整体课程质量不高是不争事实.还有很多课程在内容上说得过去,但一旦要公开晒课,免不了左看媒体效果不好,右看教师镜头感不强,再看互动细节还待丰富等,总之一时半会儿登不了台面.也罢,既然有少数精品,MOOCs一下也是不错的,毕竟好课不易得,知名高校在MOOCs上提供的课程数量也是手指头数得过来的.

"开放",还需要有运营机制的成全.国外的MOOCs三大阵营各有各的运营方式,Coursera(课时代)和Udacity(在线大学)均是公司运作,注意,是公司而不是公益组织.Coursera已获得上千万美元的融资,Udacity学习免费,但结业证书收费,Edx(教育在线)由哈佛和麻省理工大学联手打造,目前完全免费,但两所大学将这个平台当作研究在线学习的实践基地,其他高校要利用这个平台对公众分享课程,往往还需注资加入.最后,得益于美国高校较为成熟的学分互认制度,各大阵营已迅速建立并正在扩展自己的学分认可体系——三大阵营均有自己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与其说MOOCs是一种公益行为,不如说它是一种社会友好度极高的商业模式更为贴切.

师训若要MOOCs,首先就要挑战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谁来学国培,省培,市培,校培,各类培训接踵而至,且这些教育行政认可的培训学分是教师资格认定和定期注册的必备条件,MOOCs的结业证书算哪样MOOCs靠自下而上的学习热情聚集人气,教师培训靠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来规定学习,当这种规定不存在时,才是真正检验教师学习需求与学习动机的时候,我们是否准备好了迎接这一检验第二个问题,如何持续运转精品课程中不少是由培训机构投入大量人力与物力独立开发的,即使培训机构本着公益之心全面开放,持续的硬软件维护和学习支持费用又从哪里筹措又靠怎样的动力去发展和扩大MOOCs规模在教育领域,仅凭热情,循风而上,最终尴尬落幕的故事已上演了一场又一场.如果不设计好运营机制,师训MOOCs即便推出,也只能算是赶了一次时尚"秀"场.

希望两盆冷水没有浇灭人们对于师训MOOCs的期待.事实上,MOOCs也有它的软肋,虽然在课程初始阶段有大规模的学生,到结业阶段能够坚持下来的也就人数寥寥了,学业完成率很低.中国教师培训的独特优势恰恰是在保证大规模的学习成效上.早在国外教育只能以1比6,1比12的师生比开展远程学习时,国内远程教学的师生比就已达到了1比100,学业完成率可以高达百分之十.这样的成绩不仅是依靠完善的行政网络和高强度的人力支持,随着远程培训的发展,更多的是依靠适用于"大规模"远程学习的经验与策略.

因此,中国的师训要与MOOCs牵手,不但要适应本土特色,创新机制设计,还要保持自己的已有优势,那样才能够因地制宜,持续成长并最终卓尔不群.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四,大学生态视角下人才培养的审视

——"大学生态与人才培养"国际论坛综述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6-11-11消息

原始网站:paper.jyb./zgjyb//2016-11/11/content_244787.div等于-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新一轮经济结构的调整,大学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何在复杂的生态环境中谋求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是大学面对新形势做出适应和调整的关键所在.不久前,由上海电机学院主办的"大学生态与人才培养"国际论坛就这方面问题展开讨论.

新时期高等教育生态的合理诉求是大学人才培养改革的动力之源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朱高峰院士在论坛上指出,在新的生态环境中高等教育要认清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而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确定人才培养改革的方向.他认为,新时期人才培养的特点是"多样性",表现在人才不仅要满足社会不同产业发展的需求和不同岗位的需求,还要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的需求.当前,高等教育的问题主要有:精英路线与大众化教育的矛盾,主要是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均,培养目标单一拔高,企业众多与实践条件欠缺的矛盾,主要是规制动力欠缺,教育与科研的矛盾,主要是评价标准失衡,学历与就业的矛盾,主要是总量与结构的问题,此外,高等教育的改革路线也不清晰.要解决这些矛盾,高等教育需要回归教育的基本任务.在宏观上,要改变观念,全面考虑学校的顶层设计,发挥学校的自主权和积极性,体现学校的特色,在微观上,要顺应社会变化,注重教育内容选择及教学方式创新.

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高教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其"生态位"问题受到与会代表的高度关注.对于这一问题,教育部原职业技术教育司司长杨金土教授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多是地方院校和新建院校,他们在高教生态中处于弱势地位,主要是资源弱势和生源弱势.从教育综合改革的角度,杨教授提出,要改变应用型本科教育"生态位"低下的状况,必须使我国的教育制度整体回归教育本质,做出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对各级各类教育实施综合的改革和建设.

大学生态的创建是贯穿人才培养改革的全局性事业

人才培养作为大学最根本,最基本的职能和任务,因此,大学生态的创建必须贯穿和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原机械工业部教育司副司长郝广发认为,大学的生态建设因社会制度,科技经济发展水平,各民族的文化传统的不同而不同.但是,新时期的现代大学应该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创造生产和传承知识的源泉,为社会怎么写作的强有力的机构.这样的大学拥有世界一流的教育环境,包括一流的师资,设备,校舍和先进的办学体制,办学模式,教育方式,评价方法,最核心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教育质量.

创建良好大学生态的最终目的是怎么写作人才培养,为大学生提供优质的成长环境,促进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厦门大学史秋衡教授提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大学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尊重大学生成长规律是大学生态建设的逻辑起点,也是当前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

然而,目前我国的大学生态并不能有效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湖南理工学院校长余三定教授认为,在目前高等教育生态环境下,受行政化管理模式驱使,高校注意力被吸引到对政府部门意志的响应上,教师的注意力被吸引到争项目,发论文上.在这样的教育生态背景下,高校在教学模式上缺乏探索与创新的内生动力,教师教学投入不足,自然难以产生教学创新的强烈冲动.

资源,空间,规模——从"生态位"视角解读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

应用技术大学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如何定位此类大学在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如何正视其存在价值和发展空间,也是与会代表十分关注的问题.上海电机学院校长夏建国教授认为,应用技术大学的提法在教育管理部门获得认可与提倡,不是偶然的或随意的,而是教育管理部门已经注意到了高层次技术型人才的特定价值和社会需求,这与创新型国家战略,科技创新战略息息相关.

境外的高等技术教育已经形成独立的培养体系,以应用技术创新着称的德国现有应用科技大学247所,设有本科和硕士学位,部分学校还可与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注册在校生703万人,约占德国高校在校生总数的三分之一.今年6月,教育部启动了"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并成立了"应用技术大学联盟",目的在于推动高等教育分类改革,促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夏建国教授认为,应用技术大学可以作为我国新建本科院校未来转型的理想模型,用以培养适应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

夏建国教授认为,应用技术大学要通过创新活动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与竞争对手分别占有不同的生态位,保持自己独有的领域,这样才能长期赢得市场,占据较强的竞争优势.因此,一所应用技术大学要做到市场细分,在资源,空间,规模等方面给自己定位,提供其他高校不能提供的怎么写作.(作者系上海电机学院高等技术教育研究所所长)

国内高教评论

一,"中国式慕课":如何担当高等教育"鲶鱼"

来源:新华网2016年10月27日

原始:jyb.

新华网上海10月27日电(吴振东,彭晓华)记者在"中国式慕课长三角论坛"上了解到,已有87所高校加入"中国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中国式慕课"目前已覆盖300万国内在校大学生.

近年兴起的"慕课"(MOOCs,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已在全球高等教育界引发热潮,我国北大,清华,复旦等高校也相继加入"慕课"平台.同时,国内高校认识到,借助"慕课"蕴藏的在线教育革命,不仅能倒逼教学质量的提高,也能用较低的成本进一步均衡国内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建设"中国式慕课"很快由理念变为行动.

国内高校"试水"探索中国"慕课"

眼下,不追美剧追"慕课"渐成一些国内大学校园中的新时尚.

"慕课"风暴于2016年在美国兴起,哈佛,斯坦福,普林斯顿等校的几名教师把各自学校的精品课程传至新创立的网络平台上,很快吸引了世界各地上百万学生注册.与时下盛行的网络公开课不同,"慕课"基于大数据技术,实现了包括学习进度管理,实时在线交流答疑,作业批改等在内覆盖教学全过程的新型在线教育.

更引人关注的是,今年2月,5门"慕课"课程进入美国教育理事会的学分推荐计划,学生在线选修的学分可获大学承认,"慕课"进入正规高等教育体系的通道由此开启.

"开放,或者被抛弃."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黄震发出警告,"在全球优质教育资源和强势文化冲击面前,中国大学必须加快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否则就有沦为世界一流大学的教学实验室和辅导教室的风险."

迎接国际竞争与探索适合国情的在线教育发展道路必须并举.今年5月至今,北大,清华,复旦,上海交大等4所国内高校相继加入"慕课"平台,为其上传精品课程,并接受优胜劣汰.同时,上海高校课程共享中心,中国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等近两年创立的中式"慕课"平台加快发展,积极打破校际和区域壁垒,用在线教育的形式为国内学生提供更丰富的优质课程,他们并可修得相应学分.

据了解,"东西部高校联盟"目前已吸收了87所国内高校,其中"985"高校24所,已开设共享课程30门,目前共有1800人次学生在线修完了所选课程.而由30所沪上高校联合成立的上海高校课程共享中心今秋将上线课程拓展至22门,超过2万名学生进行跨校选修.

混合教学促进教学方式转变

在复旦大学副校长陆昉看来,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需要课堂越来越大,而优质高等教育又要求缩小课堂,使学生有更多的讨论,"慕课"则提供了解决这一矛盾的钥匙.

在"慕课"世界里,视频课程通常被"切"成更符合人们学习规律的20分钟"微课程",学生可在课程开放周期内自由观看教学视频,提交作业,在社区进行互评等."国内'慕课'平台也承担着促进高校教学方式转变的任务."陆眆介绍,"在线视频今后可作为教学的一个环节,学生在课外先'听课',再回到教室与教师进行分享和探讨,教师的角色将从讲解者变成学习的激励和启发者."

这种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中国式慕课",也被认为是在当前国内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不足,且东西部师资,教学水平存有差距的现状下可行的教学方式变革.

以上海高校课程共享中心的《哲学导论课》为例,教学团队由主讲教师,教学点负责教师和助教组成.主讲教师王德峰需要指导教学团队,集中回答学生提问,并在一些教学点开展面授,来自沪上不同高校的7名教师作为团队成员,分别负责管理小班,组织开展小班讨论课.学生平日自行观看视频之余,必须定期参加作为重要考核内容的讨论课."这样一方面给学生自由的学习时间,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王德峰表示.

高校领导者坦言,如今国内高校仍存在不少低水平,照本宣科式的课程,并不可能一夕之间消亡.但随着国内"慕课"平台的壮大,学生有了用脚的权利,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性也愈加凸显."没人会选择水平差的老师,这是对教师的压力,但又是公正的评价."陆昉说.

建设中国"慕课",还差在哪儿

教育部部长助理林蕙青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慕课'为教育公平打开了一扇窗,可以成为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缩小我国不同地区教育资源差距的契机."

如今,国内大学正努力避免在新一轮在线教育浪潮中失语.除加入国际"慕课"平台,发起成立课程联盟之外,不少高校还制定了自己的在线教育发展计划.例如华中师范大学宣布未来3年内要将所有本科课程录制教学视频,网络课堂和混合式课堂将成为该校的常规课堂,上海交大提出将探索跨校联合辅修专业培养模式等.

但有专家指出,国内在线教育平台建设和开放课程积累,目前还主要由政府投入和主导.从中央到地方,从电视大学到各高校的网络学院再到本科教学视频,技术在进步,建设方式却大多还是各自为战,投入产出效益如何,技术模式是否互通,仍缺少关注与研究.数据显示,自2003年起建设至今的国家精品开放课程资源库目前已积累了上万门课堂教学资料,提问率为70%,而回答率只有3%,远未形成互动.

与此同时,近年来在线教育平台的市场竞争也愈加激烈,涌现出诸多品牌.其中,2016年上线的网易公开课,每天最多达百万人同时在线学习,堪称国内最大的公益性公开课网站.但有在校生表示,各种平台令人眼花,真正优质的课程却不多."普通话都说不清的老师,所有问题和答案都设计好的课堂,仿佛回到了过去有领导要来听课的时候,根本不像是真正的在线课堂."

根据网易公开课的调查数据,在其所有视频课程中,"国际高校公开课"和"TED演讲"依然最受欢迎,观看"国内高校公开课"的仅占13%.

专家建议,国内高校应借势"慕课"冲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国家也应大力支持与发展网络在线课程,加强在线课程研究,尽快编制我国在线教育发展规划和具体政策等.

二,英国版"慕课"平台正式启动20多所大学提供课程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2016年10月26日

原始:jyb.

20多所大学提供免费在线课程,学生可以通过电脑和手机在线学习.

英国版的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平台"未来学习"(FutureLearn)近日正式启动,表明英国大学正式参与国际开放在线课程市场的竞争.

该平台共有20多所大学提供免费在线课程,学生可以通过电脑和手机在线学习.目前,英国21所参与"未来学习"平台的大学包括伯明翰大学,谢菲尔德大学,利兹大学,诺丁汉大学,华威大学等.此外,爱尔兰都柏林圣三一学院,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也加入其中,并向学生提供网上授课和考试课程等.大英博物馆,大英图书馆和英国文化协会将为学生提供教材.该平台很快将宣布20个短期课程,其中8个课程将于今年开始.

相对于其他国家如美国等开发的"慕课"课程,英国强调自己的课程特点为:注重学生的讨论和辩论,在电脑和智能手机上都能够使用,并且尽可能优化在手机上的使用,学生在该平台学习将体验到如脸谱(Facebook)和推特(Twitter)一样的社交网络乐趣,例如拥有自己的个人网页并查看到别人的学习情况."未来学习"还会试行"同学评价",学生可以公布自己写的作业,而别的学生可以评价和讨论.该平台后期还会开发更多有特色的应用方式.

据了解,该平台由英国开放大学(OpenUniversity)拥有,主要的竞争对手是美国的网络课程平台——"课程时代"(Coursera)和"在线教育平台"(edX),后者刚宣布要和谷歌(Google)一起,开发一个新的平台——"开放式在线教育平台"(OpenedX).

当然,学习在线课程的学生不会得到证书或文凭.英国版的"慕课"平台更希望通过提供在线课程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从而吸引更多学生来英国学习.爱丁堡大学曾经通过美国一个在线课程网络推出网上课程,登记的学生达到30万人.伦敦大学的国际在线课程也有超过20万人登记.

目前,英国非常重视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平台的建设.英国大学部长威利茨说,网上大学将使传统教育模式产生革命性的变化.在英国最新的《国际教育战略:全球发展与繁荣》中,也重点提到了要加强网络课程平台的建设.

(作者单位:中国驻英国使馆教育处)

《中国教育报》2016年10月26日第4版

三,教学评估:是"指挥棒"还是"测量仪"

来源:光明日报2016年10月23日


原始:jyb.

编者按:我国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已有20余年的历史,期间先后经历了1994年的合格评估,1996年的优秀评估,1999年的随机性水平评估和5年一轮的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6年正式启动了新建院校的合格评估,2016年开展老大学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试点工作.高校教学评估已经制度化和常态化,它对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影响范围之广,程度之深,作用之大,无论怎么估计都不为过.我们注意到,一些教育行政官员,高校领导或者教育研究者在谈论教学评估时,常常用"教科书""指挥棒"或者"测量仪"来形容.如果不去深究,这些比喻既形象生动,又恰如其分,但若深入考量,就会发现问题所在,而本文深入浅出的剖析,无疑为我们正确理解教学评估,提供了参考.

发达国家侧重于"测量仪"

教学评估的目的是事实说明还是价值判断是促进发展还是引领发展评估工作应保持客观中立还是强调先入为主这实际上触及到了教育评估的根本问题.显然,把教学评估说成是"指挥棒",就意味着突出教学评估的价值导向以及主观介入,而将教学评估看成"测量仪",则无疑突出了教学评估的客观事实陈述特征.教学评估应该是指挥棒,还是测量仪或者说是指挥棒好,还是测量仪更好

关于这一问题,应该说,教育理论界似乎已有共识,一般把教育评估看作一种价值判断,评估的目的不在于说明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现状"是不是",而在于要指出这种现状"好不好".然而,"是不是""好不好"由谁来决定是由学校自己,是评估专家还是政府或社会对此,不同的人,不同时代和国家,又有着不同的回答.

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由于大学有悠久的自由自治传统,教育评估须尊重学校的主体意志,外部评估只是客观说明学校自身状况,给学校提供一部显示器,它所显示的是学校内部标准,表达学校自己确定的目标及实现情况,政府,社会或专家并不直接给学校立标准订规矩.只要考察一下欧美国家高等学校质量评估(或认证)指标体系,就会发现,其评估方案只是一个框架,由若干方面(如大学使命与目标,学校财政支持,课程与教学,科学研究,国际化,学生学习资源,毕业生状况,社会怎么写作等)组成,每一方面提出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由学校来回答来举证.比如,"学校使命与目标如何确立该使命与目标的依据何在""目标与机构的任务是否一致""课程设置与实施是否能够保证教学目标实现""是否有足够的学术人员保证计划和目标"等等,这些指标和问题都是客观和中立的事实描述,并不起引导和示范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社会化的深入,政府和社会在大学办学中的作用有所强化,越来越多的欧美国家政府通过评估体现政府意向,影响高校办学方向,其手段就是将绩效评估结果与财政拨款挂钩,通过评估加强对高校的规范和控制,但这种控制和规范并不强势.一方面,以评估结果来确定高校拨款的范围和力度十分有限,它仅仅涉及高校科研经费拨款,这部分拨款不到全部高等教育事业费的10%,而90%左右的经费还是按照学生数量及生均额度来拨付的,与评估无关,这体现了拨款的公平性,另一方面,尽管评估结果影响高校科研费用,但评估本身并不强化或者改变高校的办学目标,它只是表明高校办学或研究的实际水平.当然,除此而外,政府通过评估也向社会和公众传达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信息,促进社会和公众对高校工作监督和信息合理使用.这就意味着,绩效评估结果高低好坏,其衡量的标准是高校自身.

可以说,欧美高校评估不是指挥棒,确切地说它只是一部"显示器",用以显示学校自立的标准或者学校向社会所作出的承诺是否达成.高校评估具有价值中立性.我们也经常看到或听到,高校对政府或者专门机构所进行的评估保持相当的谨慎和顾虑,唯恐评估导致政府理念和意志的介入,或者评估延长政府的手脚从而对高校形成限制.而政府也尽可能限制评估的边界,不去碰大学自由自治这根敏感的神经.

发展中国家侧重于"指挥棒"

但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政府的力量比较强大,不仅掌握着教育资源及其配置,而且还规定学校办学宗旨和方向.这一点在我国最为突出.长期以来,受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政府与高校之间形成了实际上的上下级关系,高校只是政府的所属部门,其办学只是执行政府既定的方针政策,学校管理制度,培养目标,招生,专业设置,教学计划等都由政府规定,高校基本没有办学自主权.这种状况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后,尤其是1992年国家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后才有所改变.近些年来,政府职能及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已有所转变,高校办学自主权有所扩充,但政府对高等教育管理和控制并未减弱,所改变的只是管理形式,即由过去直接行政命令到现在依靠法律,信息,经济等手段,其中评估被看作最有效的方法.

从上个世纪90年始,我国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就提出了"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在评估方案设计上,强调"规范性,引导性,激励性,针对性和发展性"原则.所谓规范,就是政府直接制定评估指标体系,直接规定学校教育教学条件,教学管理,教育质量等软硬件等基本办学标准与要求,所谓导向,就是评估指标体系明确学校办学方向和教学改革发展目标,同时明确该阶段高校重点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以最新的评估方案为例,2016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的意见》指出,开展评估的目的在于"等促进政府对高等学校实施宏观管理和分类指导,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办出水平,办出特色".针对新建院校时间短,基础薄弱且绝大多数地处非中心城市这些实际,合格评估方案明确提出了"四个促进,三个基本,两个突出和一个引导"的评估要求,其中"四个促进",即通过合格评估促进教学经费投入,促进教学条件改善,促进教学管理规范,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三个基本",即办学条件基本达标,教学管理基本规范,教学质量基本保证,"两个突出"即突出为地方(行业)经济社会发展怎么写作,突出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一个引导",即引导高校建立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从中可以看出,合格评估对新建院校办学和教学工作具有鲜明而强烈的导向性.

同样,审核评估方案(试点)提出了"一个坚持,两个突出,三个强化"的指导思想,其中"一个坚持",即坚持以评促建工作方针,"两个突出",即突出高校内涵建设,突出高校特色发展,"三个强化",即强化办学合理定位,强化教学中心地位,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显然,审核评估方案也有较为明确的导向性.在这一点上,与欧美国家高校评估形成了鲜明对照.欧美国家评估方案没有如此明确的导向性,其指标体系是客观中性的描述.我国高校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则基本强调方向性,引导性和规范性要求,比如,学校是否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否体现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办学是否符合国家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教学过程是否体现以人为本思想,办学条件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等等.

由此可见,我国高校教学评估集中反映了国家意志和政府意愿,这也是政府积极推进高校教学评估工作的目的所在.通常人们说"评估是指挥棒",它指向哪里,高校办学就跟进到哪里,"评估是教科书,它怎么说,高校就怎么做".鲜明的导向性和规范性是中国高校教学评估的特色.

"指挥棒""测量仪"各有所长

如此说来,是否可以说欧美国家高校评估的"测量仪"好,而中国高校评估"指挥棒"就不好或者相反,中国高校评估好而欧美高校评估不好笔者认为,两者间不能简单进行对比."大学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评估也是如此.任何一种评估制度都离不开其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各有其合理性和局限性.

西方国家因深受自由主义及其市场经济影响,高校评估尽量坚持中立原则,不影响和左右大学自由,优点是鼓励高校竞争,容易创新和办出特色,但缺点是过度的自由自治导致高校间缺乏相对统一的规范,质量参差不齐."世界上最好的大学在美国,最差的大学也在美国".这也是近些年发达国家开始加强对高等教育评估和控制的原因.

我国高校教学评估导向性强,优点是目标明确,规范统一,引力强推力大,缺点是办学趋同,千校一面无特色,高校竞争意识弱,整体质量不高.所以,今后评估改革,需要体现高校主体地位,增进高校自主办学能力,适当弱化评估指标体系的刚性要求.但改革需要一个渐进过程,不能指望一蹴而就.当前,高校实际办学中还存在盲目倾向,同质化现象严重,规模求大,层次攀高,专业求全,需要政府加以引导,尤其是通过评估这一有效手段,促进高校分类发展,合理定位,各安其位,各展其长,办出水平,办出特色.这种情况下,评估作为"指挥棒"功能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否则,几千所高校都争着办学术性和研究型大学,几千万在校大学生都被按照学者和科学家模式来培养,其后果不堪设想.

可以预见,随着高等学校办学自主度和成熟度的提升,政府的外部控制力量以及评估的导向作用肯定会逐渐减轻,评估由过去在前台的直接提拉,引导和规范,变为在后台的间接促进,监测和怎么写作.归根到底,教学评估将由过去的指挥棒,教科书变为测量仪.事实上,新的评估方案已朝此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审核评估提出了"用自己的尺子量自己"的理念,重点是评价学校自己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做得怎么样,是否实现了自己设定的目标.审核评估取消了过去一直沿用的指标体系称谓,改为"审核评估范围",意图是增强评估方案的弹性和客观中立性,扩大学校的主体性.这一方向值得肯定.(作者:教育部高等教育评估中心刘振天)

四,高校领导反感就业率绑架招生专业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6年10月29日

原始:jyb.

高校领导反感就业率绑架招生专业

功利取向折射大学"精神贫困"

时下正是2016届高校毕业生求职季节,苏州大学党委书记王卓君教授很担心一种情况出现.日前,他在天津大学召开的当代中国大学精神高层论坛上指出,现在教育部门把就业率作为衡量一个专业是停是办的标准,就业率低了就会"黄牌"警告,再低的就要停招.他不赞成这一做法."如果这样评价,大学的价值理性何处安身呢"

王卓君教授是南京大学哲学系1978级的学生.他记得自己入学时,哲学系的录取线很高.而现在,国内很多高校哲学系已经多年没有收到第一志愿考生,苏州大学哲学系改为隔年招生.哲学专业在任何大学都属冷门,以就业率衡量,哲学专业肯定面临更大的停招威胁.

最近几年,我国许多高校尝试将就业率跟招生挂钩.针对2016届,201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教育部连续两年发出通知,明确提出将就业率与专业招生挂钩.如2016年提出要健全专业动态调整和预警,退出机制,对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2016年要求把就业状况作为招生计划制订,经费投入,专业设置等工作的重要依据,连续两年就业率较低的专业,除个别特殊专业外,应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

2016年9月,教育部还颁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要求高校设置的专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办学条件严重不足,教学质量低下,就业率过低等情况,高校主管部门须责令有关高校限期整改,暂停招生.

教育主管部门的指挥棒引来颇多议论.有反对者指出,影响就业率的社会因素众多,专业培养只是其中一个环节,就业率与招生挂钩,易诱使高校为就业率"注水",大学围着就业率转,教育行为就会变得功利.

王卓君说,我们对高校的评价是"短平快"式的,高校对教师的评价也是短平快的,学生的学习也追求短平快.在他看来,当前大学教育面临两大恶果,一是知识的实用化,功利化,一是精神无操守,拒绝精神的追求和坚守,导致了大学的精神贫困.隐藏在知识实用化和精神无操守背后的,是"功成必在我"的狭隘发展观.他认为,应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大学发展理念."抛弃功利取向是很难的,尤其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和共识,需要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需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王卓君说.

在此次论坛上,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刘洪一,副校长陈秋明等人提交的一篇论文指出,高职教育强调"技能本位"的模式逐渐显现弊端,其中一个弊端就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本位强化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就业导向'并未导向高质量就业".

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顾明远教授指出,功利化,官僚化,商品化是大学文化缺失的表现.他批评当今高校急功近利,只看眼前成果,所有评价体系都是发表了多少文章,得了多少奖.大学面临"官僚化"问题,缺乏科学,建设什么学科,学校怎么发展,往往在学校领导行政会议上决定,而不是通过学术委员会决定."这也不能完全怪学校,上面就统得很死."

他指出现今的大学商品化气息太重,把创收放在重要位置,很多大学靠开办高价培训班,乱发文凭取得资金,教师频频"走穴",败坏了大学的名声,也破坏了大学文化.

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任少波说,当今大学需要摆脱"工具性",超越"功利性".哈佛大学校长凯瑟琳·德鲁·吉尔平·福斯特说过,人们要看大学的研究经费有多少,教师出版的论着有多少,但这些本身不能说明我们所取得的成就."我们的目标要比这些宏大得多."

顾明远说,许多大学以北大,清华为模式,缺乏个性,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我国的一些老牌大学,如北大,清华,南开,天大等校,都有自己的个性.但现在1000多所公立大学,2000多所民办大学缺乏个性,以校训为例,很多学校千篇一律,没有体现自己的文化传统.

我国高校中,"创新","求实","勤奋","敬业","团结","严谨"等词语的不同排列组合,构成了很多学校的校训.如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开大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北京师范大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等体现学校文化底蕴与精神的校训少之又少.

清华大学原党委副书记胡显章将大学的种种表现概括为"失去灵魂追求卓越".他说,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应追求某种教条式的规范模式.我国大学精神出现衰微现象的根源值得深入研究.(记者张国)

五,大学自由转专业为何路难行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6年10月31日

原始:jyb.

一考定终身的"计划经济壁垒"该打碎了

大学自由转专业为何路难行

来自中国科技大学的一组数据印证着这样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中国科大数学学院毕业生中,成绩前10%的学生有一半由外专业转来,而该院转入的学生只占总数的15%~20%.物理学院的转专业学生不足五分之一,却占到了前5%学生的近四成.2016年,该校本科生最高奖学金"郭沫若奖学金"的33位获奖者中,有9位经历过转专业.

中国科大教务处副处长李蓓说,这些数字表明,尊重学生志趣,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学生,符合人才成长规律,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她在近日于南开大学举办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会2016年年会上介绍了中国科大过去10年的专业选择改革经验,随即被一些同行围了起来.

悖论:想转的没资格,有资格的不想转

对于大多数中国学生来说,读大学,选专业仍是高考"一考定终身".转专业面临重重壁垒.据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会秘书长,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研究员庞海芍介绍,在1952年之前,我国大学生选择专业还比较灵活,1952年我国借鉴苏联模式进行高校院系调整,专业限定变死.20世纪90年代,高校开始了转专业探索,但迄今没能形成如欧美国家高校那样普遍的制度.

庞海芍说,当今中国大学生专业选择存在三种主要途径:一是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择专业,入学后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机会转换,二是入学后获得转专业机会,但学校通过成绩,考试,收费等手段来严格调控,三是少数高校探索按照大类招生,让学生入学一到两年后再选专业.总体而言,我国高校在专业选择上以前是封闭状态,现在处于半开放,向开放发展的阶段.一些改革走得较早的高校,正处在"十字路口",改革面临很大阻力.她调研过的一些学校,改革之后又"退了回去".

阻力主要在于内部.曾任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的着名教育学者王义遒对中国青年报记者指出,从教育部层面来看,转专业并无政策障碍,主要还是校内各院系之间的问题.

2005年9月1日起施行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生可以按学校的规定申请转专业.学生转专业由所在学校批准."

中国农业大学教务处处长林万龙指出,我国高校普遍规定,只有在原专业名列前茅——比如前5%或10%的学生才具有转专业资格,而这些学生往往对所读专业怀有兴趣和特长,恰恰是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对专业没有信心和兴趣而希望转出,这是一个悖论.农大的改革,正是基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希望真正以人为本,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其所爱,学其所长.

林万龙说,目前的高考录取机制以学校为投档单位,专业安排上有很大的随机性.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推行转专业改革,此前的2016级学生,能进入自己第一志愿专业的只占49.44%.

改革第一年,中国农大493人次提出转专业申请,307名同学成功转入新专业.307人中,近50人的学习成绩在原专业排名后20%,10多人曾考试不及格.

阻力:"亲生儿子归别人养"

当林万龙在南开大学谈起农大"无门槛"转专业改革,立即有同行向他提出了一个实际的问题:学生从冷门专业转向热门专业,冷门专业的教师工作量会不会受影响

中国农大规定,除了通过特殊招生,定向招生录取的学生,凡是有意向的一二年级学生都可提交申请,所在院系不得干涉.学生每学期有一次申请机会,转一次不满意还可再转.接受学院只要有容纳能力,也无权拒绝.结果,冷门的畜牧专业,转出率接近40%,有11个专业的净转出学生超过了10%.

林万龙解释说,学生转出后,冷门专业由大班授课改为小班教学,因此对教师课时的影响不大.教师们最担心的是学生全部转走,不过迄今还没出现这种情况.

改革之后,农大校长柯炳生多次与师生座谈,他坦言,可能对一些专业造成冲击,是学校起初的最大顾虑.

林万龙举例说,拨给各学院的教学经费,一个计算指标就是学生数量,学生数的变化必然会造成影响.当然,这种冲击兼有利弊,会刺激冷门专业想方设法加强自身建设,把学生留住.

浙江大学本科生院教务处副处长谢桂红介绍,浙大2007年起实行专业大类招生,新生按照人文,理学等门类考入学校,入校一年后再选专业.结果2016年,哲学专业只有3人报名,而3个热门专业的报名者却超过了名额的一倍.第二年,哲学专业报名者又回升到七八人——人少也有优势,哲学教师多于学生,每个学生可获得的资源也多.首批3名学生中有两个出国深造,一个留在本校,就业压力不大.

不过,谢桂红指出,由于学生入校后很长时间不分专业,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