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

更新时间:2024-04-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713 浏览:15306

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

王俊卿河南省信阳市息县第一小学(464300)

摘 要:探索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提升科学教学实效,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文章分别从鼓励学生猜测,激励学生动手,活用实验材料,进行课外拓展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 键 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策略

小学科学课涉及到数学,物理,生物,化学等学科的知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科学课的大部分的内容要以实验为途径开展教学,利用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有效开展科学实验关系到科学教学的实效和学生能力的培养,但是由于科学课内容涉及广泛,研究的问题复杂,进行实验探究时,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才能揭示事物发生的原因,变化规律及事物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价值道德观的全面提升.因此,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实验的兴趣,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并把科学实验延伸到课堂,拓展学生学习空间,提升科学实验教学的实效,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一、鼓励学生猜测

通过实验开展科学教学,这就需要学生观察现象,动手操作,收集数据,交流讨论,得出结论,最后实践运用.实验课时,鼓励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有根据的猜测,再让学生去动手实验验证,能够激活学生思维,发挥想象,并通过一个个猜想去认识事物,分析本质,在猜想与现实中加深对实验的理解,从而构建新知,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批判性思维.

1,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猜测

学生的猜想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对未知的事物及规律的大胆检测设或预测,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去辨析现象,趋向真理.因此,猜想是科学实验教学的必备环节,是实验教学中学生的主要思维活动.在讲授《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时,分组让学生去研究更多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准备的物体有,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等,再没有进行实验前,先让学生进行猜测,并说明理由.通过实验的猜测,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再已有知识基础让学生思考,从而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新知.学生的猜想的结果是小石块,蜡烛,萝卜,橡皮是沉,理由是这些物体重,回形针是沉,因为是铁做的,带盖的空瓶是浮,理由是结构是空的.接下来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然后通过实验得出蜡烛和萝卜是浮的,然后再分析原因.

2,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进行猜测

为了搞清楚物体的沉浮与因素有关,接下来要做大量的沉浮实验.边实验,边让学生猜测,从而激活学生思维,挖掘学生潜力.利用猜测让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分析问题.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它分成一半,四分之一,八分之一,更小,它的还会沉吗萝卜在水中是浮的,把它分成一半,四分之一,八分之一,更小,它的还会浮吗同学们对橡皮沉浮情况进行猜测.刚开始是整体的物体,现在是物体的一部分,边做实验边思考问题.然后在根据实验的结果,进一步启发学生能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学生认为,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体积和重量没关系,在水中的沉浮不变.学生通过了大量的实验,边实验边猜想,从而利用问题的解决,教学效果显着.


二、激励学生动手

在教学时,以学生为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实验教学中,学生的动作操作时非常频繁的,我们可以发动学生课前进行材料的准备,课中进行动手操作,课后进行实验的改进,在不断动手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习惯.

1,从兴趣入手激励学生动手

根据学生日常生活中感兴趣的内容,然后结合教材,设计学生喜欢操作内容,激发学生动手的兴趣.例如,在授教《设计制作小赛车》时,由于同学们这个年龄阶段对这个设计和制作小赛车活动很感兴趣,课前我让学生收集了各种做小赛车的材料,以备同学们在活动的时候尽情发挥.课堂上,同学们带来了卡纸,塑料,胶带,废旧的赛车轮子,橡皮筋,气球,小电动机,电池等材料.有了这些材料再加上前面几节课的知识,这为实验制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先让学生去设计,然后让学生用准备好的各种材料制作,交流,改进.结果在展示的时候很学生很活跃,学生作品有很多,又具有不同的特色.在学生在设计和制作赛车时,使用动力不同,有的是利用橡皮筋的弹力作为动力,有的是利用气球的反冲力,还有的利用电动机的电磁力.车身设计独特,虽然都是卡纸或塑料做的,然后用胶带粘好,可有的学生在卡纸上设计了属于自己喜爱的图案,这样学生就有了自己不同的车型.学生展示赛车,其中还包括了赛车的机动性,看看谁的赛车灵活,速度快等.利用学生对赛车的兴趣,让学生动手准备材料,设计方案,动手制作,从而锻炼和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2,在创新实验中促进学生动手

实验的方法是多种多样,在实验时,要引导学生利用不同方法进行设计实验,并进行合理的点拨和指导,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如,在讲授《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在上课时,给学生准备了五颜六色的卡纸,要求学生想多种方法设计,而不是按教材中的方法.教材中是要求学生把纸制成袋子,经过我的提示,有的学生制作了小房子,这就是创新.然后在七种不同颜色小纸房子里放上温度计,过一段时间观察,看看不同颜色纸里的温度计度数有什么变化.最后学生很快发现,黑色的纸温度最高,白色的纸温度最低.进而学生明白了不同颜色的物体它们的吸热能力不同.学生学习后,收获颇多,更能说明鼓励学生创新,能激发学生动手.

三、活用实验材料

科学实验教学中,主要是依靠实验仪器开展教学,但由于科学实验仪器的缺乏无法正常开展.特别是农村小学没有标准的科学实验室,只有一些残缺器材,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分组探究学习用.那么只能想方设法的去收集材料,研究材料.可以利用现有材料代替部分实验仪器,虽然不是很科学,规范,但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操作,掌握科学知识,技能和方法,也可以利用材料制成教学具,促进实验教学的开展,从而提升实验教学的实效.

1,制成学具

一些废气物品,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制成学具,辅助实验教学.例如,在探究"液体的热胀冷缩"时,由于烧瓶和量杯的不够用,导致了学生无法分组实验.这样就可以利用小塑料瓶当做烧瓶,大塑料瓶剪去上部的颈当做量杯使用.这样,用现有废旧品制成教学具,代替了部分实验仪器,促进科学实验顺利进行.

2,就地取材

生活中的废品可以直接当成实验中的器材,弥补了式样仪器的不足.如,探究"土地被侵蚀的原因"时,模拟雨量大小,可以利用家中的带喷头的塑料瓶,大喷头可以模拟大雨量的降水,小喷头可以模拟小雨量的喷头,从而去验证雨量与土地侵蚀的关系.这样就地取材,解决了实验中的问题,提升实验教学的效率.

3,适当代替

当器材不足时,可以利用生活的物品代替,从而提升了实验教学的效率.探究"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时,需要对不同的液体加热用到酒精灯和玻璃仪器等.由于酒精灯不够用,分组实验时可以让学生使用蜡烛代替,分析加热后液体残留的物质.制作盐水,观看马铃薯在盐水中的沉浮情况,需要利用玻璃仪器盛盐水和利用玻璃棒搅拌.这些器材都不够用,那么就可以让学生课前准备玻璃杯和小木棒等,以便在实验教学中完成实验任务.由于利用材料代替部分实验仪器导致了材料的精度和科学性的差异,实验效果存在一定的影响,但也能让学生掌握实验操作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实验仪器的不足,促进实验教学的开展.

四、进行课外拓展

在科学课教学时,有些实验课由于特定因素的原因,不能在课堂上进行实验,进行模拟实验效果不好.特别是动植物的养殖实验,是以动植物的生长进行观察实验为主,因此课堂上不具体特定环境,无法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这样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取其他的方法,课外实践正好弥补课堂内无法进行的活动,这样课外实践可以辅助课堂教学,探究后,再把探究信息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交流,分享彼此探究的成果.既给与了学生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又能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

1,让学生经历探究的全过程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科学探究要让学生亲生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在课堂无法实现的或不容易实现的,我们可以开放课堂,利用课外拓展.在讲授教科版《蚯蚓选择》时,教学参考中要求是演示实验,对比实验.但课外实践教学效果会更好,可以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寻找这些蚯蚓的生活环境,因为学生都生活在农村,蚯蚓是常见的,那它们的生活环境也容易找到.只要平时留意过蚯蚓生活环境的就直接能回答,但是作为教师还是应当本着让学生亲生经历完整的探究活动,以提升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等方面作为教师育人的宗旨.要求学生亲自去找了蚯蚓,这样才能更准确的得知蚯蚓生活的环境,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一周后,同学们进行了汇报,蚯蚓会选择阴暗,潮湿的环境,因为是在砖块下,石块下,湿润的土壤里找到它们的.这表明学生找到了答案,这比在实验室做实验更有说服力,课外的探究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的实验探究回归自然

自然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的空间和环境,我们可以回到大自然中去研究,从而更有效利用大自然改善人们生活环境.探究《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时,这一课可以在课堂是进行模拟实验,但是需要准备很多材料,并且要控制实验条件,是非常麻烦的.但也可以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直接可以让学生雨后去观察土地有什么变化.这样采取开放式的教学,学生不受约束,在闲暇的时候去观察,去实践.不久,一些学生来问,雨水对土地的侵蚀就是雨水带走了土壤吧,学生发现雨后土堆上有坑,而且路上也泥土,沟里有淤泥这都是由雨水引起的吧!学生能够得到这些,便理解了雨水对土地的侵蚀.学生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同时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提升科学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还需要我们,实施,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为探寻出一条途径.

王俊卿(1982-),男,河南省息县,本科,小教高级,科学教师,科学教育.

单位:河南省信阳市息县第一小学

手机:15939721080

电子:wjqlcf@163.

邮编:464300

主要业绩:

荣誉称号:"国培计划"优秀学员(2次),河南省中小学骨干教师,河南省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先进个人,河南省校园文化艺术先进个人,信阳市优秀科技教师,息县文明教师,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校本教研先进个人,电化教学先进个人,教学技能(科学学科)一等奖获得者.

科研成果:获得省级教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

课题:主持省级课题1项,参与省级课题2项.

论文:发表核心期刊6篇,普刊60篇.

优质课:获得省级优质课2次,市级5次.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