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县学校德育工作行动计划

更新时间:2024-02-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465 浏览:132154

初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探析

南京市宁海中学分校210036陆敏

摘 要:通过对德育发展三个阶段:获得道德知识,升华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形成的逐一分析,提出完善学校德育工作的五点转变.

关 键 词:实效性道德知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德育是所有人文社会学科之中最具有魅力的学问,因为它是直接针对人的学问,既是对被教育者人性的考验,又是对教育者人性的考验.德育触动的是人的灵魂中最深层的部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人的心灵正经受着震荡,人的道德观念正处在最模糊的边缘.当时代越来越发展,寻找出路的人们往往打着复兴古代的旗帜,从过去的某一时代或人物那里发掘有用的思想资源,从孔子开始,就没有停止过对德育进行探索的步伐.

当一个人开始接受道德知识的种子,当他的道德情感开始为之所绽放,当他的道德行为开始酝酿成果实,那么这期间的浇水施肥显得尤为重要,若盼之茁壮成长,则对浇什么样的水施什么样的肥,怎样浇水怎样施肥也提出了更"实"的要求,这里的"实",在德育的每一阶段都有自己内涵.

一、分析德育发展的三个阶段

1,首先是在获得道德知识的阶段,这是最基础,最直接的阶段.德育主要的几种方法分别是说理教育,榜样示范法,陶冶教育法,实际锻炼法,品德修养指导法和品德评价.在这里,针对自身的实际,把研究的主阵地放在中学的课堂里,教师的作用不可忽视.通常教师运用道德倡议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道德理想教育,激励学生高尚的动机和情操,教师运用道德指令或道德倡议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道德原则教育,指导学生正确的行为,他们认为这是学生应当做到的,教师运用道德禁令或道德指令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道德规则教育,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

然而,教师自身所体现出来的素质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但令人遗憾的现状是许多教师特别是年轻一代的教师并不能够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只是单纯的完成了一堂又一堂的"说教课".孔子的伟大不仅在于他的道德教诲,也因为他自身驰骋坦率,严于律己的君子形象.他奔走仕途,渴求做官,又绝不贪图权势,只是为了实现自己的道德理想.他坚守"不义而富且贵,于我若浮云"的道德观念,孔子教诲的感染力,来自于他言行一致的真诚,他用至诚的心灵来发表见解,赋予他们永久的生命力,这与后世空洞的道德说教有根本区别.所以在这一阶段则对教师提出了知识"实",自身"实"的要求.

2,接下来进入升华为道德情感的阶段,也是德育内化的过程,就是把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人的情感体验反映了人最真实的存在,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中的一种经历,如果没有这种属人的经历和由经历所构成的切身体验,那么个体就不可能对道德产生深刻的认同并进一步渗入人的内心.这种转化需要教育者的协助.但是要完成这种转化,必须通过学生心理内部的矛盾运动,通过学生自我教育的内化吸收.笔者认为德育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矛盾统一的过程.在德育教学中只有使学生自觉接受和认同社会道德规范和德育课中的思想观点,才能自觉调整个体的意识和行为,向着符合社会需要的品德方向发展,达到个体品德和社会要求的统一.然而不顾学生的身心,个性发展特点,则在向情感的转化过程中必然出现偏差.

例如,在一节思想品德课上,老师通过两张家乡新旧面貌对比的照片导入,介绍了各种各样的职业,并提出讨论题:小A学习不认真,于是A的妈妈便对她说"如果你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得扫大街."请问:妈妈说的对吗一开始有几个学生都认为不对,妈妈的话是对清洁工的不尊重,但有个学生提出了异议,认为是对的,清洁工的工作那么辛苦,A的妈妈以这样的话来督促小A学习是可以的.老师显然没有料到这样的突发情况,"当清洁工不好吗""不好""清洁工脏了自己洁净了万家,每天起早摸黑,是城市的美容师,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是高尚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难道你们长大了不想当清洁工""不想""那我们的城市没有人打扫了怎么办"经过老师的一番说教,这时,有个学生战战兢兢地站了起来说"我想做一名清洁工".老师接着说"同学们,你们看,他就是你们学习的榜样,让我们用掌声鼓励他"结果可想而知,学生鼓掌,软弱无力,全场老师一片愕然.

其实,这节课该老师的目标是使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各种职业,了解这些职业在社会中的作用,知道职业只有分工不同,并无贵贱之分,同样对社会有所贡献,要学会体谅清洁工人,尊重劳动人民,而最后学生的掌声或许是迷茫的似懂非懂,或许是谄媚的趋炎附势,亦或是茫然的机械应付.学生们或许从此认为品德课上只是讲求善和美的空壳,是不可表现真实自我的课堂.到头来学会的只是察言观色,阳奉阴违,从而催生双重人格.长此以往,在一个集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里,这些鲜活的个体将会有多么可怕.因为他们从小就对所谓的道德教育失望,甚至是绝望.

Kierulff在《至死之病》一书中说:"绝望是一种精神上的病,一种自己给自己的病.它有三种状态:自己无法意识到自己已经身处于绝望之中的状态,自己并不想身陷绝望之中的状态,自己想要把自己放在绝望的天秤上."

由此,笔者认为:

(1),德育目标的现实化即道德教育必然要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紧密结合,也必定要以学生的生活现实为背景,否则,即便掌握了大量的道德知识,也不会自然而然地产生道德情感而催生道德行为.如果教育者所施予的教育影响和学生思想状况一致,就会取得较好的教育结果.即学生对某一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认同与接纳,主动自觉地去追求道德,教育者所传授的德育知识能够真正被学生所接受,并形成其内心的信念.而不顾学生思想发展规律的德育是注定会失败的.我们看出,教师的教导固然美好,但忽略了学生的思想实际,并没有充分考虑到他们是否能够接受,也不管事实的正确与否,这样的教育又有何实效性可言呢


(2),德育内容的现实化及使之更具有真实性和生活.用教师的

自以为是和一厢情愿,用人为的牵强附会和虚伪的自欺欺人,去进行道德说教,其结果可能不是道德的发展,反而是道德内容的虚化和泛化.教师提供的材料一定要有情境性和现实针对性,尽量结合学生身边的问题和事物,并来源于对学生的调查,使学生有切身体验和感受,触及其深层意识,最好是他们所处的情境.另外,教师的引导要不露痕迹,避免过于直露的倾向性.内化的过程要求学生自身的领悟.所以在这一阶段,我们德育的目标要"实",内容要"实",教师的引导要"实",学生的感受要"实".

3,最后的一个阶段是道德行为的形成阶段.亚里士多德说过:"我们做公正的事情,才能成为公正的人,进行节制,才能成为节制的人,有勇敢的表现,才能成为勇敢的人."可见,道德生成的源泉正是道德实践活动.德育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实现德育内化,不但要让学生对社会主义道德真正认同,还要从认同发展到内化,再把道德意识转变为实际履行道德义务的道德行为,实现从道德情感到道德行为的飞跃.因此,我们必须从封闭的校园到社会生活实践,加上我们掌握的大量的道德情感资料,这样才能有真实的道德行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始终相信一句话:人善天不欺.当我们的偏向的道德感在实践中受挫时,我们会进行反思并做一定的自我调整.

希望内心的道德感让我们在生活中能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当然,人无完人,德育不会让凡人变成圣人,生命允许轻狂的我们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但最后要把握好一个度,能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在最后这个落实到行为的阶段,需要活动"实",体验"实".

综合以上三个阶段的分析,笔者认为,现今学校的德育工作还不够完善,在这里提出这样几点转变.

二,完善学校德育工作的五点转变

1,由单向灌输向平等交流转变,使我们的课堂更加化.过去总认为成人比孩子,老师比学生掌握更多的道德真理,但随着各种新兴文化的兴起,这种看似天经地义的观念发生了动摇.新时代的课堂教育可以采取质疑答疑,师生研讨,价值观辨析等双向互动的德育方法,突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情感为纽带,共同思考,学会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充分调动双方积极性,实现道德的共同进步.也只有这样,德育才能真正成为精神生命的相互碰撞,才可能生发出更多鲜活的道德个性.

2,模式教育向个性张扬转变.尊重学生主体,注重个性化人格的培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以学生个性特征为基础,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平台和空间,允许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张扬个性.学校德育的传统模式主要是教育者的灌输说教式以及受教育者的被动顺从式,这种模式习惯于一刀切,很少注意个性和层次,使部分学生特殊的道德情感成为其牺牲品.

3,他律向自律转变.通常采用说服,榜样,指导修养,品德评价等这些教育方法都带有强制意味,这些强制性的灌输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产生抵触心理,学生或许在课堂上会附和老师,而当他们接触到身边的实际,觉得大相径庭时,他们不会再想起教育者的苦口婆心,甚至自以为是地蔑视这样的教育现状,从而导致德育他律功效的弱化甚至消解,而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走出德育他律的困境的出路是德育自律.法律只在身外约束我们,道德却在内心约束我们.所以在显性教学例如政治,法律,道德等课程开设的过程中必须配合隐形教学例如辩论,演讲等,构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机制.

4,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说白了,就是实践,这是根本,脱离了社会实践,学生的道德需要就会枯竭.如果学校德育仅仅满足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却不能使学生付诸于道德行为,这样的学校德育好像空中楼阁.让道德回归生活,让生活成为道德最重要的老师.所以我们要树立德育实践活动观.

5,传递知识向塑造人格的转变.德育教育被纳入应试教育的轨道,突出了知识的单纯传递,而忽视了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致使高分低能,知识高深却缺乏道德者随处可见.德育不同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教会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懂不懂,会不会的问题,而德育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更重要的是解决学生信不信,做不做的问题.德育的过程是知,情,信,意,行辩证统一的过程,不仅要授之以知,晓之以理,还要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教育,像教而不是教,淡化教育痕迹,达到不教而教的最高境界,让教与学的关系更加和谐.我们最真切的盼望是:德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这个"实"肩负着太多的使命,需要太多人的共同努力,也有着太多的阻碍和考验,我们希望这一个"实"能压倒人们心中的虚,让我们的德育工作更加务实,让人们的探索步伐更加坚实,让每个人的德行更加写实,让整个世界的生活更加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