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业教育在人文素养教育方面的

更新时间:2024-01-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1154 浏览:94466

[摘 要]在现今的社会,在职业教育中人文素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通过对现阶段职业教育的分析,简述了几点关于职业教育中如何开展人文素养教育的途径.

[关 键 词]职业教育人文素养教育开展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7-0193-01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发现许多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了一个使人担忧的问题:重技能,轻人文教育,严重偏离了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轨道.为此,在职业教育中加强人文素养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人文素养教育的内涵

所谓的“人文素养”,即可理解为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或人的内在品质和人生态度,主要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个人和他人、集体、国家、社会,乃至和自然的关系.现实中,人们往往把“人文精神”与“人文素养”等同使用.[1]

二、现阶段我国职业院校人文素养教育存在的两个问题

(一)重理论教育,轻人文素养教育

在职业教育中,基本都是以课堂教育为主,以理论教育为主线,引导学生只为掌握一门专业技能,为将来的工作去寻求出路,从而就更加忽略了对人文素养教育的培养.一些职业院校对文化素养教育缺乏认识,认为技能的掌握才是职业院校的根本,对文化素养教育不重视,从有关职业院校课程开设情况的统计资料中发现,人文素养教育课程的课时总数还占不到总课时的十分之一.这也就造成了学生在文化素养方面的缺乏,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一些毕业的学生,刚刚步入社会后,不会为人处世,不会和同事相处,不会和领导相处,根本处理不好人际关系.自我意识超强,万事己为先,不会考虑到别人的感受,不会换位思考,遇到挫折,往往知难而退,没有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心理承受能力极差,没有变通能力,在工作中根本就没办法发挥自己的技能.

(二)循规蹈矩,盲目跟从高等教育的人文素养教育模式

多年来,职业院校缺乏创新意识,缺乏自我整理意识,盲目模仿跟从高等教育的人文素养教育模式,这使专业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从根本上有了冲突,特别是有些职业院校居然不是从学生的专业和未来的职业上开展人文素养教育,这也就造成了学生缺乏了本应有的职业道德,对于一个富有工作能力,却没有职业道德的人来说,他的拥有就等于零.

三、人文素养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开展

提升对文化素养教育的重视

爱因斯坦曾指出:“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很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1]人文素养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所在,它是贯穿整个教育的精髓,万事根为本,主要抓住了精髓,在精髓之上丰翅展翼,那么整个教育才算是真正的教育,才是有意义的教育.

加强职业教育和文化素养教育的结合

著名教育学家潘懋元认为应当少开或不开专门的人文教育课程,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于课程教学或技能实训中.[1]万事以人为根本,想学会做事就必须先学会做人,那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呢?有德无才是好人,有才无德“不是人”,德才兼备定超群,只有将才和德有效结合,才能培养出一批全方面素质的学生.

(三)注重提高职业教育中教师的文化素养

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养普遍较低,应该大力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而加强职业学生人文素养最关键的应该从提高教师自身人文素养做起.现职业院校教师人文素质水平不容乐观,然而教师的人文素质修养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也制约着老师自身的发展.[2]

对于刚刚进入职业教育的教师,应采取整体培训的方案,让每一位教师都深切感受到人文素养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强化师德教育,注重教师气质修养,加强年轻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文化素养,以老代新,重视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开展丰富、多元的教学活动和教研,组织教师相互学习,开展原本特色课程,组织教师开展新形势的文化素养教育的教学.在教师之间展开评比活动,并让班级参与进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组织职场演练活动,让学生在人文素养教育方面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落实和发展,充分发挥教师的资源,以兴趣带动课堂,使教育能量最大化.


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教育水平的提高,而真正意义上将教师能力提升的同时也就是教育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然而教师队伍的建设是长期而任重道远的任务.教师队伍的建设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和方向,以人为本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关健,只有人发展才是硬道理,才是实际意义上的发展.

总之,从发展的角度来讲,只有将专业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充分地结合,才能创造人才,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高凤香.职院校加强人文教育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价值工程,2011(3).

[2]李霞芬.关于提高高职院校教师自身人文素养的思考[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