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学科的教学体会

更新时间:2024-01-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0145 浏览:92299

[摘 要]政治课是一门来源于社会生活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高中政治课相对于初中的政治课所面临的困难要多得多,对于文科生来说,它虽然是高考学科,学生比较重视,但是《生活与哲学》模块大多数学生觉得抽象难懂,《政治生活》模块大部分学生对其关注度不够,总觉得这部分内容和高中生的生活有距离.对理科生来说,它不是高考学科,学业考试开卷,因此学生不重视.这些问题的存在给政治课教学带来了很大难度,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也不断去研究寻找突破口,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我就谈一下自己的拙见.

[关 键 词]高中政治教学体会抽象

[中图分类号]G423.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8-0157-01

一、回归生活

哥德说过“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是常青的”,如果把政治课比作树,那么,社会生活便是其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壤和水分.脱离社会生活的政治课理论教学是空洞的、苍白无力的,只有深深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中,政治课才会生命之树常青.为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从三个方面入手使政治课这棵树枝繁叶茂:第一,关注时政热点和焦点,紧跟时代脉搏.在政治课上,我给学生设立了“七嘴八舌”报新闻这一栏目,每节课都给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播报他们搜集的新闻,并引导学生对一些新闻事件做简要的评析,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提高了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二,利用每周一次的晚自习组织学生观看新闻联播,提高学习政治课的兴趣.第三,对于理科生,课堂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制作搜集一些优秀的课件,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学习效果,为学业考试打基础.

二、倡导合作精神,开展自主探究

新课改理念如下:教师是合作者、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但是不应是主体,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这个主体资格应该获得充分的尊重,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课题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甚至解决问题.教师只是围绕着这些问题,去引导学生,鼓励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不断地更新观念,改变教学方式,放弃传统的教授方式,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多看、多问、多想、多讲、多行.重视每一位同学的见解,赏识他们的每一点进步.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的实质在于使学生进入问题探索者的角色,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能力的目的.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方法,主要是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说的和学习兴趣,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例如,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对难点的讲授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政治教学的难点大多是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政治的基本概念与原理,知识很多而且比较抽象,综合性较强,逻辑较严密.因此,在教学难点的讲授时,如果教师只用语言来表述分析,只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难懂,从而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保持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形成有意注意,还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困难为容易,有利于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四、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机制

评价作为一种教学手段,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活动和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研究性课题活动的评价,选用灵活的评价方式,让学生乐在其中.具体来说,促进学生探究能力发展的多元评价机制是既要重视结果评价,也要重视过程评价;既注重对学生参与程度和应用、综合能力的评价,也重视教师的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应克服以下两种情形:一是克服“少数”,侧重全体性评价.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性教育,涉及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心理、身体健康等方面,对于少数尖子,教师不能过多地围绕他们转,对于少数差生,教师也要看到他们的点滴进步.因此,在制定评价标准时,教师既要有统一的要求,又要有不同的评价尺度,应设立一种对不同层次学生都有激励作用的评价体系.二是克服片面性,坚持全面性.素质教育不只是为高考做准备,也不只是为就业做准备,而是为人生做准备.因此,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知识的传授、政治素质的培养以及情感的教育,不光传授给学生政治知识,还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课改的进一步实施,对教师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作为一线教师只有立足实践,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更新观念,学习研究,与新课改同行,教学就会取得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