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考试在中国的150年

更新时间:2024-01-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86 浏览:6835

针对“高考改革方案2017年实施,英语退出统考”的传闻,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于5月18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教育部正在前期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紧锣密鼓地研究制定和完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

无论是已经宣布2016年高考英语分值从150分下调到100分的北京,还是宣布2014年高考取消英语听力测试的山东,在这些省市眼中,高考英语改革不是该不该的问题,而是在路上走多远的问题.

历经百年沧桑的英语考试,前路又在何方?

从“刀客特”艰难起步

史料记载中的首次中国正式英语考试,要从1865年11月28日说起.

从这一天开始,清朝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举行第一次考试,考生来自同文馆下属的英、法、俄三馆.其中,英文考试为期9天,共有3轮.第一轮是要学生把英文外交照会翻译成汉文;第二轮把清朝与各国签署的条约中文本里摘出来一段,令学生翻译成英文;第三轮是口语复试,由主考官写一条汉语考题,分别给学生和英语外教,学生当场翻译,英语外教也同时翻译,以便印证.

京师同文馆的英语考试突出实用特征,它与官位直接挂钩,考试成绩优异者可以直接授正八品(实际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副县长)或九品官(实际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县政府秘书长);那些考得一般的则根据等级或者记优,或者记过,留馆继续学习,而那些考得不好的“劣生”会被“开除”,遣回原籍.

与清朝末年中国境遇相似,京师同文馆也是在英法列强船坚炮利的欺侮中诞生的.同文馆的英文馆学生从1862年开始招收,起初只招八旗14岁以下子弟,后来招生范围逐渐扩大,每次英文考试,主考都由总理衙门大臣担任,不过总理衙门大臣无论是奕还是桂良,都不懂英语,因为英文考试都是找清朝的总税务司司长赫德(英国人,清政府在签署不平等条约后被迫同意将海关税收大权交由英国人掌握)来做辅官.

同文馆英文教学及考试的开展,对于英语考试在中国的发展,意义重大,但是效果却并不遂人愿.当时,中国英文教学往往是基于实践的别琴教学法,也就是外国传教士与中国人在交流时使用的速成英语.简单来说,就是用跟英文发音近似的汉字来硬凑.上海在晚清时埠后,一度流传一首英语速成顺口溜:“来是康姆,去是谷,廿四铜钿吞的福;是叫也司,勿叫拿,如此如此沙咸鱼沙真等”,翻译过来就是“来是e,去是go;24个铜板twentyfour;是叫yes,不叫no,如此如此是soandso等”,这种粗糙僵硬的音译至今也有遗留,比如上海人当初把俄罗斯的英文Russia音译为罗宋,于是至今俄国红菜汤在中国有个专有别名――罗宋汤.

基于硬凑的别琴教学法,记起来虽容易但是无法体系化,自然也就无法提高.于是当时的知识分子就开始“改良”,结合英文单词本意和汉字发音及意思的改进版随即应运而生:曾国藩之子曾纪泽,号称是中国第一位用英语向外国人祝贺新年的外交官,他的方法就是这样,英文“欺骗”一词是cheat,就找汉字同意、同音的字去凑发音,于是cheat可以发音记做“欺特”,英文“火热”一词是hot,那就用中文发音“火特”.这样一来,英文“医生”一词是doctor,结合中文意思就是“刀客特”!――19世纪医生职业还停留在外科阶段,经常负责截肢之类,至于抗生素X光等现代医学技术还不存在,在当时确实都是玩刀的刀客,而且还是刀客特.

这么教出来的学生,实际效果怎样,可想而知.首届京师同文馆通过考试的英语学生,只有张德彝一人“堪用”,于是派他去教光绪皇帝,在他的教导之下,光绪皇帝每天早上4点起床勤学英语,3年之后,光绪学成了――只会写不会说.

“给你点颜色看看”是在给谁?

经过晚清不断的实践,中国的英语教学和考试从19世纪70年代逐渐从别琴教育法过渡到语法翻译法为主,这一方法起源于德国,在当时风靡欧洲,因此清朝的正统英语教育逐渐推广了此法.语法翻译法不再停留于单词的死背硬记,而是从逻辑和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出发,强调书面练习和表达.这种教育法的突出特征就是方便考试,答案唯一,比中英交流中最初的随便凑要强不少.

但是这种通过大段中英文互译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重视书面语而忽视口语,而且没有规律地硬来,虽然靠量大取胜,但是学生们也辛苦.著名作家茅盾在回忆自己读北京大学预科时就说过:“那时候学英语,不像现在从发音规则学起、循序渐进,我们认、读、写英文字像认、读、写汉文方块字一样,先生硬教,学生硬记,天天默写单词,天天背课文.”

这种情况随着民国时代清华学堂的建立以及各地教会学校的建立而逐渐发生了改观.清华学堂当时号称留美预备学校,为了保证其毕业生能顺利融入美国当地社会,自然英语方面的教学和考试都下了功夫,清华直接采用美国模式,聘请美国老师,学校定期举行期考、月考,每日都有口试,口试成绩也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依据.如果学生国学不及格,西学及格,仍然可以毕业;如果西学没有及格,国学即使分数再高也不能毕业.

民国各个学校开展的英语考试五花八门,颇有一些值得今日借鉴,但是其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比如标准不统一、命题混乱、内容缺乏系统性、难以普及等.

新中国建立之后的高招统一考试开始于1952年,当年共考试八科,政治常识、国文、外语(含英语)、中外史地、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按照文理科的侧重点不同,英语占总分数的10%至15%.

到1978年恢复全国统一高考开始,外语考试由考生自选,成绩只作为录取参考,不计入总分,没学过外语的还可以申请免试.1979年,外语考试成绩以10%计入总分;1980年调整为30%;1981年调整为50%;1982年是70%;1983年外语以100%计入总分,正式成为高考重要的组成部分.1989年高考标准化后,外语特别是英语考试进一步得到重视,1999年教育部推行“3+X”考试改革,英语由于教学最普遍而成为外语的代表,同时还加试听力,从此与语文数学等科目鼎足而立,成为三门主考之一.

在新中国60年来的英语教学中,教育界通过不断努力,逐渐实现了英语的普及化和标准的统一,从而使英语教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由于教学及考试中对英语规律的总结过于强调语法和规则,导致对英语这一活态语言的认识不足,当美国大片《海盗》里美国演员们用标准的中文语言习惯大喊英文“给你点颜色看看”(giveyoucolorseesee,按照我国传统英语考试规则,一句话里出现三个动词作谓语,是错误的)时,英语考试显得有些不知所措.也正是在新世纪里,国人对英语有了更新更明确的定位之际,高考英语改革自然而然启动了.(责编:石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