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文审稿组织模式的现状展望

更新时间:2024-03-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8665 浏览:82189

摘 要:本文从现有的几种期刊论文审稿组织模式,具体分析专家评审制在论文审稿体系中的作用及其存在的弊端,提出了改进专家审稿体制的措施,最后对期刊论文审稿组织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关 键 词:专家评审;期刊论文;审稿组织;展望

中图分类号:G25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5-0120-02

期刊由于其对特定人群具有延续性的影响作用而成为一种主流出版物种类,有着300余年的发展历史.期刊审稿作为论文发表的重要步骤,对于提升论文质量、推动学科科研水平等具有积极作用.我国迄今为止已有200余年的审稿历史,“审稿责任制度”在行业中的推行也长达60余年.构建科学、合理的期刊论文审稿模式是推动学科发展、营造端正严肃的学术氛围的充分前提.在经济全球化、出版业面临转型等大背景下,有关我国以专家审稿为基础的期刊论文审稿模式的利弊的讨论持续不断,创新传统论文审稿方法、缩短论文出刊周期时间、提高审稿效率呼声日益高涨.

一、期刊论文审稿组织模式概述

17世纪中后叶的巴黎,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由科学家组成的编委会,标志着近代同人论文评审机制的产生[1].我国的论文同人评审制度始于乾隆时期的《吴医汇讲》,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以来,以“三审制”为基础的论文审稿制度在业界就已经推行.“三审责任制度”在1997年6月发布的《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第八条中被再次规定和强调.

作为我国期刊论文审稿的核心制度,“三审制”的流程是由初审、复审、终审三个层次组成[2].其中,初审阶段由编辑部审查;复审由副主编、专家审查;终审由主编或编委完成.期刊可根据自身需要进行外审,但外审仅作为附加的审稿层级而不能取代“三审”中的任意一级.在实践中,各类型期刊根据自身特点,分别发展出了自有的期刊审稿模式.


1.“三审一定”审稿机制.作为“三审制”的最基础升级,分为编辑部初审、专家复审、主编终审、编委定审等流程.适用于一般领域的期刊杂志审稿.

2.“三审五定”的审稿机制.适用于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中.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在国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其中有11种杂志被SCI等国际一流数据库收录,有12种期刊被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医学文献联机检索系统收录.“三审”分别由编辑部初审、两名以上同研究领域专家复审、专业审稿小组核定.“五定”分别由供稿编辑、责任编辑、编辑部主任、总编辑及杂志社主管领导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把关签字.“三审五定”审稿机制秉承标准化、规范化的审稿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由于中间某个环节的出错而导致的审稿偏倚,减少人为主观失误,对于保证期刊论文处于较高学术水平上起着重要作用.

3.“四审发稿”.亦被称为“盲法三审制”.它分为三项四个层次,分别为编辑部初审、专家(副主编)复审、主编终审三项步骤组成.在复审环节增加了匿名审稿的步骤,即采用单盲法或双盲法审稿,也有个别期刊采用三盲法.“盲法三审制”是我国期刊审稿普遍采用的方法,在审稿中间步骤采用单盲法较多.学术水平高端的医学期刊一般采用双盲法审稿,如中华放射学杂志、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等.采用双盲法审稿是教育部所倡导的,是业界的主流倾向,被认为是更科学合理的审稿模式,成为期刊论文“二审”的未来发展方向.

二、基于专家评审机制的期刊论文审稿组织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专家评审作为论文审稿中的“二审”,在期刊审稿机制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目前,我国期刊多数依靠专家评审的意见作为选定论文的依据,但其本身的机制亦存在问题和不足,主要问题如下:

1.专家级审稿人数量少、任务重.专业审稿人的欠缺是影响论文审稿的源头,亦是存在于各个学科领域中普遍问题.以医学杂志来说,国外的专家审稿队伍远比国内的庞大很多,美国医学会杂志的审稿人多达3000余人,平均每位审稿人每年的审稿数量仅为2~3篇,充足完备的审稿队伍使得审稿人能以轻松的状态完成审稿任务,并能保证每份审稿意见都具有参考意义,从而保证期刊的学术质量可维持在高水准上.在国内,就中华医学会杂志的专家审稿队伍而言,学术造诣深厚的专家审稿队伍稍显薄弱.《中华外科杂志》每年收录的论文多达2000篇,而与其高论文数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专家审稿队伍仅为160余人,并且这些专家的研究领域相差较大,导致某些研究前沿性问题的专家审稿任务过重,审稿结果流于形式[3].

2.审稿偏倚现象普遍存在.我国期刊审稿采用盲法三审制的审稿模式,并且采用单盲审稿方法较为普遍.单盲法有利于审稿人了解论文作者的背景资料、以往的研究成果,并且不用担心论文审稿结果受到作者的影响.但当前我国业界尚未形成标准化得审稿标准,单盲式的审稿模式容易使结果产生偏倚.由于近年来学术研究掺入的经济因素过多,使得论文抄袭、数据作检测等学术不端正行为屡见不鲜,因名人效应而导致的审稿偏倚现象不在少数.例如,《Cell》于1986年发表的戴维巴尔的摩(DidBaltimore)等学者的研究成果―有关移植外来基因对鼠基因物质影响,由于第一作者Did是著名生物医学家和诺贝尔奖获得者,审稿人并没有认真分析其研究方法及数据,论文顺利发表,后来被其他学者证实了该论文实属伪造[4].在国内,名人学者们的抄袭、数据查重而顺利在高端杂志上发表论文的情况更是不胜枚举.这些都说明了当前的单盲式、非标准化得审稿模式需要改进.

3.审稿体制组织不合理,出刊周期长.我国的期刊审稿的步骤繁琐,并且体制的组织模式欠科学.由于专家审稿人的数量少、任务重,加上编辑送审论文多是1篇论文一次送给1位审稿人,导致二审过程中的时间拖沓.期刊审稿步骤的不合理、出刊周期长,使得我国学者发表论文时更多地选择在国外发表,如SCI中收录的我国作者的论文中有超过八成在国外发表;中华医学会杂志作为我国医学类顶级期刊,出刊周期在一年以上所占比例不低.这些审稿效率低等问题削弱了学者的发刊热忱,也影响了杂志的吸引力和影响度.三、改进期刊论文审稿组织的措施

1.建立专家审稿人数据库、培养新兴审稿人.随着学科分类的细化,专家们所研究的学科领域越来越小,如何将论文送审到专业领域恰好对口的专家手中有时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医学领域中,专业划分之细更为明显.根据有关单位对骨创伤专家审稿范围的问卷调查结果来看,认为审稿范围广的专家超过了三分之一.在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审稿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的背景下,构建出专业细分程度高的专家审稿人数据库显得尤为重要.在一些条件较好的期刊编辑部中,编辑们按照国内外多个权威数据库中专家最近发表的论文所涉及的领域、学术交流情况,结合专家们自身的意见来确定专家审核人的审稿范围及方向,构建详尽的专家数据库.涵盖每个专家的、研究方向、近年的论文发表记录、学术交流动态等.在使用中还要注意信息的更新.

培养新兴审稿人、扩大审稿人遴选范围、降低审稿人硬性要求等都是扩大专家审稿人队伍的方法.由于“马太效应”、“名人效应”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编辑们都将论文送审至学科权威专家手上,这些专家们由于身兼多职,任务繁重,且缺乏对前沿性问题的追踪探索,使得他们的审稿结果有时候并不理想.有研究表明,审稿人的职称级别与其审稿质量的相关性并不高,超过一半的讲师一级的审稿人亦具有高素质审稿人特质,在知名研究机构工作且年纪在40岁以下的审稿人,采用双盲式的审稿模式,其成为高水平审稿人的几率超过80%[5].可见,培养年轻化的专家审稿人是大势所趋.

此外,以期刊为单位开展定期的优秀审稿人评选活动,对于获选的优秀审稿人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提升审稿人的荣誉感,使审稿人明确审稿并不只是一项工作,而是提升业界学术水准、提携年轻一辈科研者的高尚行为.通过有关编辑部近十年来开展优秀审稿人的评选活动的效果来看,该项活动对于提升审稿质量、降低未审回次数、缩短审稿时间等具有显著的成效.

2.构建结构化审稿标准,提高审稿效率.审稿的目的是为了控制论文质量,提升学科的学术水准.由于目前业界缺乏标准化、结构化的审稿标准,使得有些审稿的结果未能达到要求的目标.根据有关单位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全部的审稿结果中,无具体意见的约占30%,这些意见多为“文章无新意”、“本文不宜采用”、“建议发表”等.这些审稿结论对于提升期刊论文质量帮助有限,需要构建出具有针对性、结构化、标准化的审稿标准,并以网络的形式传播和运用该标准.将审稿标准标准化一直是业界讨论的焦点.有的学者建议采用标准化的表格形式的审稿标准,表格的内容涵盖以下方面:论文的创新度、科学性、现实指导性、数据准确度、格式是否标准、措词是否准确等[3].并且通过专家论证,确定表格中各个内容所占的权重值.专家审稿可以根据审稿标准表格,对论文各个方面进行打分,编辑们可以根据打分结果与权重值相乘,即可得出论文的总得分,从而进行择优录用[4,5].量化审稿标准不仅能提高审稿效率,还可促进业界向更高层次发展.

3.加强沟通、召开专家评审研讨会,唤起审稿热忱.我国期刊的审稿效率低,其主要原因就是编辑部与专家审稿人之间缺乏沟通.建议以期刊为单位定期召开专家评审会,针对讨论、争议较大的论文举行封闭式的研讨会,通过高水平的专家们之间的交流意见,降低专家们对同一篇论文意见相左的几率,并且在提升论文水平的同时,增加专家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审稿热忱.有的杂志社把作者的感谢信转发给评审专家,让专家们意识到自己的举手之劳对年轻的后辈学者的激励作用,增加专家们的使命感,这比物质奖励更利于激发专家的审稿热忱.

杂志社还应制定专人负责与专家审稿人沟通,跟踪论文送审后的评审进度,若能开发出电脑软件来模拟评审进度、评审中遇到的问题等,就能一目了然的了解到论文的评审进度,降低论文送审后一去不复返、论文堆压的几率,提高论文审稿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