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堂的语言艺术

更新时间:2024-01-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945 浏览:18681

摘 要:课堂语言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教师一定要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重视课堂教学中语言的运用.巧妙的语言导入、多样化的提问、恰当的课堂评价能紧扣学生的心弦,使学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


关 键 词 :多样化提问;教学语言;课堂评价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教师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效率.”物理教师的设问艺术是物理新课程组织课堂教学中经常运用的重要教学手段,同时也是培育广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得力举措.

一、教师的语言艺术对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是一种唤醒和激励

1.教师巧妙的语言导入,可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要被点燃的火把.”要点燃学生求知的火把,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独具匠心,巧妙地运用导入语言,引发学生的求知.例:大气压强――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导入:“这儿有两个橡皮半球,用力将它们挤压而合在一起,请两个力气大的同学上来,看他们能不能把两个半球拉开?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都没有拉开,这是为什么?”然后教师讲述轰动世界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刚才的实验,我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它拉开(演示).谁知道我是怎样把它拉开的?――放气(学生笑了).为什么抽气以后就拉不开呢?(板画).球的周围有什么?空气.显然是空气对球施加了压力.这些实验生动地告诉我们,大气存在压强.”

2.多样化的语言提问,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物理新课程要科学设置课堂语言的互动交流途径,着眼发展多元化的课堂语言交流.为启发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象,设计物理教育的课堂设问时,不能简单地用“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之类来进行思维方面的浅层次设问.例如在讲解串联电路的特点时,我设计了如下问题:亮度可调节的台灯的亮度(或收音机音量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电流强度有关.)改变电流大小有哪些方法?(改变电压或电阻.)等等,进而提出滑动变阻器串联到电路中后,各部分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如何?自然导入了新课.这样设计的问题,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目的是激活学生的思维,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1.教学语言要准确

课堂语言的科学性是落实教学科学性原则的重要表现,如果教师的课堂口头语言含糊其辞、漏洞百出,不仅会影响学生对物理知识本身的理解和掌握,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因此,运用准确的课堂口头语言,对教育教学双方面都是非常必要的.如在讲“光的反射定理”时,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而应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为反射角的大小是由入射角的大小决定的,两个角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所以,作为物理教师,要认真考虑自己的课堂语言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条理清晰,合乎逻辑.

2.教学语言要有启发性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指明了教师要抓住恰当的时机进行启发、点拨.教师要精选有重点,学生感到困惑、易错的地方,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去启发.这时,教师应注意开导学生的思路,切不可越俎代庖,先把结论交给学生,应鼓励学生见难解疑,思索争辩,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讲“声音的发生和传播时”巧设导语:“耳朵的功能是能够听到各种声音,那么声音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传到我们的耳中的呢?”寥寥数语,就将学生引入了知识的殿堂.

3.教学语言要适当幽默

前苏联教育学家米斯洛特夫说过:“幽默是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在课堂讲解中运用幽默,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可以使讲解的内容变得有趣,活跃课堂气氛,消除师生间的隔阂,融洽师生间的关系;可以突出一些概念、规律的特征,解决教学的难点,还可以巧妙地处理偶发事件,使教学转入正规.

三、教师适时和适当地运用课堂评价语言,可有效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激励他们的学习热情,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教师以鼓励式的教学评价语言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以前课堂上回答问题,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是较直接的肯定与否定,如“回答得好”“不错”“不对”等.而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要求老师评价语言多样化,能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现在教师在评价时多用“你的想法有新意”“你的见解有独到之处”“你还有什么新设想”.即使学生回答错了也要给予鼓励:“你考虑到这方面因素,你再想想有无另外的因素影响呢”,不伤学生自尊心,他们也容易接受.

教师通过自己“艺术化”的语言在课堂上尽情挥洒,点石成金,教得轻松而自信,学生在课堂上引耳倾听、学习、顿悟、提高,最终也能体会到自主学习带来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