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文专利文献在语体和篇章结构上的特点

更新时间:2024-04-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901 浏览:23151

【摘 要】日文专利文献是用日语客观地阐述科学技术的一种应用文体.它的研究对象是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的科学技术,其作用是快速准确地向公众提供最新的技术现状.因此,日文专利文献在表达方式和逻辑思维上具有其鲜明的特征.本文从词汇、句子的语气和语态、句子的结构和篇章的结构入手,论述了日文专利文献在日语语言表达上的独特性和专利文献篇章结构的特殊性两方面的特点.

【关 键 词】日文;专利文献;外来语;汉字词;语体;篇章结构

科技文章是研究、探讨并阐述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技术资料.它包括多种文体,例如,学术论文、学术报告、产品的使用说明书、技术手册和专利文献等.其中专利文献作为科技文章的一种文体,因其涉及的领域广泛、内容详实且传播速度快,在科技文章的总量中占有颇高的比例.

专利文献具有三大特征:独占性、时间性和地域性.其中地域性是指一项专利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被授予专利权,则这项专利的专利权仅在该国家或地区有效,对其他国家没有任何的法律约束力.因此,为推进产品的研发和开拓海外市场,很多企业往往就一项发明专利分别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同时进行申请.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专利文献在阐述产品、方法或其改进时一般会使用多种国家的语言.包括:英语、法语、德语、日语、韩语和汉语等.每一种语言在表达习惯和语法结构上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日文专利文献作为一种应用文体,且以其为载体的专利日语作为现代日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文体相比,具有其独特之处.

作为一名专利文献工作者,笔者在日常工作中大量检索并阅读日文专利文献.日文专利文献中报道的技术内容虽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化学、医药、机械、电学等,但在语体和篇章结构上都遵循着相同的规律.

一、语体

1.词汇

在日文专利文献中,通常使用汉字词和外来语结合的方式对某一技术领域的发展现状和发明内容进行阐述.其中汉字词是指具有与汉语的汉字相同或相似书写方式的一类词.而外来语是指从西方国家引进的一类词,外来语用片检测名书写.

1.1汉字词

日文专利文献在阐述技术问题时使用书面语,而书面语的一大特点是多使用汉字词.日语中一部分汉字词与汉语的汉字在形和意上相同或相似,这无疑对母语是汉语的专利文献工作者而言在文献的阅读、理解和翻译上给予了很大帮助.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以及在汉字的长期演变过程中,日语中的汉字词有很大一部分在书写上发生了改变,并且在意思上发生了引申或改变.笔者将专利文献中出现的汉字词大致归纳为四类,并以化学领域为例,举例如下:

1.1.1形同意同

该类词在书写上与汉语的汉字相同或相似,读音上大多采用音读,且意思与汉语完全相同.因此,这些词可以按照字面的意思直接理解或翻译.如:

1.1.2形同意异或意变

该类词虽然在书写上与汉语中的汉字相同或相似,但在意义上发生了改变或引申.因此,这些词往往不能仅按照字面意思直接理解或翻译,而是要依据专利文献所属的技术领域来确定词的具体含义.如:

1.1.3形异意同

中日两国在表达时对汉字的选择经常有所差异,这使得在表达同一含义时出现书写不同但含义相同的情况.这类词大量出现在日文专利文献中,凭借汉语的语言习惯以及相关领域的背景技术知识,不难准确地理解和翻译这些词.

1.1.4形异意异

这类词是日本人在汉语汉字的基础上自行创造出的词汇,其在书写和含义上均与汉语有很大区别.由于从字面上很难理解其含义,因而这类词也是日语汉字词中最难掌握和理解的部分.对这类词的理解,不仅需要在工作实践中逐步积累,而且需要将其与对应的汉语的含义结合起来加以思考,才能较好地掌握.

综上所述,一方面,汉字词有助于我们高效地阅读专利文献并且准确理解其中的技术内容.另一方面,大部分汉字词和汉语的汉字在书写和含义上的差别又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因此在工作实践中,应养成积累、分类以及思考的习惯,切忌只看到相同的部分,忽略不同的部分,望文生义,造成错误.

1.2外来语

在全球科学技术发展的背景下,为方便科学技术的国际交流,日文专利文献报道中大量使用外来语.这些外来语大部分来源于英语,并且用片检测名书写.在专利文献中主要用于表示相关技术领域的专有名词和物质名词.以化学领域为例,举例如下:

分析以上例词可以看出,外来语已成为日文专利文献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行文中对意思的表达和客观事实的阐述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因此,无论是阅读还是翻译,准确确定外来语的意思是准确理解专利文献中所阐述技术问题的关键.一方面,理解外来语实际上是同时进行两种外文的翻译工作,因此掌握好英语知识是理解和翻译外来语的必备技能之一.另一方面,当今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大多数外来语是根据新知识、新技术或新概念而产生的,再加之日语本身发音上的局限性,使得很大一部分外来语未收录在现有的技术词典中.从这一点来看,单从外来语的发音有时也很难确定出其确切的意思,给日文专利文献的阅读和翻译造成很大困难.这就要求专利文献工作者在掌握外语知识的同时,也要时时不忘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知识,了解并掌握相关技术领域的发展动态.

2.语法结构

2.1、句子的语气和语态

日文专利文献是传播技术信息、法律信息并且提供竞争情报的载体.专利申请人以它为平台客观地阐述自己创造出的新技术.因此,在行文中主要采用陈述的语气对所申请的产品、方法或其改进进行说明.从日文专利文献的句子类型分析,祈使句、疑问句和感叹句较少,陈述句和判断句最为常见.加之日文专利文献具有书面语的语法特征,因此,行文中通常使用简体形式.举例如下:

本明者は意した果、加工方法の改良により、ゴム成物中における相成炭素の方法性を切に制御することで、全方向につきバランス良く率の向上をったゴム成物を得ることが可能となることを出して、本明を完成するに至った.[11]本明の一では、直状低密度ポリエチレン(LLDPE)と状オレフェン/エチレンポリマとを含み、状オレフェンコポリマの含有量は5重量%以上45重量%以下であり、深り成型に好な延性や比的高い性を有するシトからされた成形品が提供される.[12]

专利申请人在对产品研发和对制造方法改进的过程中,一切均以其所属技术领域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技术缺陷为基础,根据自身具备的技术知识,通过不断地实验以探究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新方法或新用途,并以实验事实和实验数据为依据得出客观的结论和说明.因此,为了强调客观事实并给予其突出的地位,在日文专利文献中被动语态的使用频率较高.通过总结,笔者将日文专利文献中出现的被动句分为两类.

(1)标志性被动句

这类被动句是指在句子中带有被动助动词「れる」或「される」标志的被动句.如:

来、ポリプロピレン、その高い晶性によりれた性、耐性を有し、且つ引度が高い上に、脂の造に基づく好ましい的性や化学的安定性を持つ成形の容易な成形材料として、々の分野において幅く用いられる.[13]

このようなポリプロピレンの性、寸法安定性、耐性を向上させるために、ガラスを配合することがみされている.[13]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脂には、プロピレン独重合体、プロピレン-α-オレフェンダム共重合体、プロピレン-α-オレフェンブロック共重合体等が含まれる.[13]

(2)意义被动句

这类被动句是指在句子中虽不带有被动助动词「れる」或「される」,但在意思上具有被动的意思.如:

未延伸フィルムを方向に1~15%ので延伸しながら吸水理を行うことがさらに好ましい.[1](优选地,未拉伸的膜一边沿纵向在1~15%的范围内被拉伸一边进行吸水处理.)

被动句的句子结构能够使阅读者迅速抓住句子的主干,把握句子的主要内容,起到开门见山的作用.然而在日文专利文献中,被动句是阐述和强调客观事实的一种手段.因此,我们在阅读和理解被动句时应当灵活处理,而不是生硬地将句子译成汉语的被动语态.

2.2句子的结构

从日文专利文献的句子结构特征看,复杂长句出现的频率较高,而短句则较少.这是因为专利文献在对一项发明进行说明时需要做出全面透彻地阐述.这一过程中,句与句之间的结构紧凑、逻辑性强,并且通常需要对发明技术方案的各个技术特征加以限定、修饰或解释说明,从而使句子的结构变得庞大.在日语中,通常将多个修饰语罗列起来置于主语前对其进行修饰.而在英语中,则通常将修饰语用从句的方式置于主语之后对其进行修饰.从这一点来看,日语与汉语在句子结构上有很大相似之处,在表达和逻辑上也符合汉语的习惯.如:

“プリプレグの面の脂膜の膜厚をそれぞれの面で制御することができ、プリプレグの内部に泡が残せず、生性のよいプリント配板用プリプレグの造方法、及び、プリント配板用プリプレグ造装置を提供することを目的とする”.[14]

汉语: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各面控制预浸料的两面的树脂膜的膜厚、在预浸料的内部不残留气泡且生产率好的印刷布线板用预浸料的制造方法以及印刷布线板用预浸料制造装置.[15]

英语:Providedareamethodformanufacturingaprepregforaprintedwiringboardandadeviceformanufacturingaprepregforaprintedwiringboard,whicharecapableofcontrollingthethicknessofaresinfilmonbothsurfacesoftheprepregandachievinggoodproductivitywithoutbubblesremainingintheprepreg.[14]

以上是一篇国际专利申请,上述三段文字是申请人就一项发明在不同国家提出申请的相应译文.从日文原文来看,这是一个复杂的长句.首先,句子的主体结构为“提供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其次,句子中的下划线部分是分别对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进行的修饰限定.比较日语与汉语的译文后发现,在对“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分别进行修饰时,日汉两种语言均将修饰语罗列并置于“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前,而在英语的译文中,修饰语则以从句和介词短语的形式置于“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之后.这样来看,日语和汉语在语序上存在相似之处,在阅读日文专利文献时,只要逐词逐句按顺序地进行就能通顺地理解其意思.

二、篇章结构的基本特点

在传达某种信息或意图时,语言并不是孤立地、杂乱无章地存在,而是按照某一特定的顺序逐次出现.出现在该顺序中的语言又是通过表示逻辑关系的关联词语将其连接,进而构成更大的语言单位来达到信息或意图传递的目的.我们知道,日文专利文献是日语科技文献的一种特殊文体,它以日语为载体向公众提供最及时的市场信息和某一技术领域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因此,这种文体的信息传递目的和功能决定了它除了具有上述词法、句法的特点之外,申请人在撰写一篇专利文献时还必须考虑发明内容和布局两方面因素以及如何将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有条理并且清楚地阐述出来.因此,句子结构和语篇结构具有固定的信息组织模式.笔者通过在阅读日文专利文献过程中进行归纳,从整体结构和局部结构两方面大致总结出以下几点.

整体结构

从撰写的整体结构分析,日文专利文献具有固定的撰写逻辑和顺序.一般地,日文专利文献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上图):分析以上框图,日文专利文献从整体结构上分为“要”、“特求の”、“明のな明”三个部分,其中“特求の”和“明のな明”是构成一篇日文专利文献的重要的两个部分.

“要”部分是说明书的摘 要部分,它从发明的主题和实施方法两方面对说明书记载的内容进行概述;

“特求の”部分是日文专利文献的权利要求书部分,它以说明书为依据清楚且简要地限定出专利请求保护的范围;

“明のな明”部分是在撰写日文专利文献时用墨最多,也是最核心的部分.在这一部分中,专利申请人首先在“技分野”部分中阐明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并且在“背景技”部分中全面系统地阐述该技术领域的发展现状以及这一过程中产生的技术缺陷.在随后的“明が解しようと”和“を解するための手段”部分申请人根据本技术领域存在的技术缺陷分别提出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解决该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手段.最后在“明の施の形”和“明の果”部分详细阐述技术方案和最终达到的技术效果.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知,日文专利文献的条理清晰,各部分之间逻辑连接紧密,读者能够根据自身的阅读目的快速、准确地找出所需要的技术信息.这是日文专利文献在篇章结构上的一大特点.

局部结构

从撰写的局部结构(尤其指“明のな明”)来看,日文专利文献大致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2.1并列列举法

申请人为清楚具体地对请求保护的某一产品中的组分、制备该产品使用的方法、设备等进行说明,通常按照并列选择的方式进行列举,以达到详细说明的目的.这是日文专利文献撰写中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以下三段文字以并列列举的方式分别对成型方法、添加组分以及使用设备进行了详细地列举:

炭素合材料は、オプンロル法によって得られたシト形のままでも良いし、工程(d)で得られた炭素合材料を一般に用されるゴムの成形加工例えば、射出成形法、トランスファ成形法、プレス成形法、押出成形法、カレンダ加工法によって所望の形状例えばシト状に成形してもいい.[16]

配合としては、例えば、架、加硫、加硫促、加硫延、化、可塑、硬化、、充填、老化防止、着色などがげることができる.[16]

乾式粉としては、高度回ミル、ボルミル、媒体拌ミル、ェット粉などを用いることができるが、力を利用したを押しく方法による回式粉、振ミル、心ミルなどの振ボルミルが好ましい.[17]

2.2递进列举法

基于专利申请以技术方案的公开换取被保护的原则,申请人就一项发明在撰写申请文件时往往会对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中的某一技术参数(例如温度范围、重量百分含量等)的限定范围逐渐缩小,以保证技术方案在实施时的多样性和效果最优性.这也是日文专利文献撰写中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

本明においてはアルカリ土金属の好ましいは0~60ppmである、より好ましくは0~40ppm、さらに好ましくは1~20ppmである.[18]

本明において用いる不活性粒子の平均粒子径は、0.1μm以上2.0μm以下が好ましく、0.2μm以上1.0μm以下が特に好ましい.[19]

本明において用いる不活性粒子の含有量はポリエステルにして0.02量%以上0.8量以下が好ましく、特に好ましくは0.1量%以上0.5量%以下である.[19]

2.3对比法

为了直观、快捷地显示出发明技术方案在某些技术效果上优于现有技术中已有的技术方案,通常将发明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对比,并且以表格或图的形式展现出来.

以上是日文专利文献中最常出现的三种表达方式,然而在一篇日文专利文献中,往往不是以某一种表达方式单独存在,而是将各种表达方式有机地进行组合并综合运用来达到文献中句与句、段与段地衔接,进而从整体上表达出一个完整的发明创造的过程.

三、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考察和分析,我们能够看出日文专利文献不仅具备科技文章本身所具有的科学性和逻辑性,同时在行文中还体现了日语语言表达的特殊性和习惯性.一方面,作为体现人类智慧结晶的日文专利文献并不是简单地将词、句和段机械地进行叠加和拼凑,而是以问题的发现-提出-解决的方法-达到的效果为逻辑主线顺次将词、句和段有条理地连接起来,进而从宏观上给读者一个全新的技术动态.另一方面,随着中日双方科学交流与合作的不断深入,虽然两国的科技工作者相互访问与调研的机会不断增多,但最主要的学习和交流的方式还是通过阅读.而日文专利文献中所承载的科技信息量在具有众多文体的日文科技文献中高居首位.因此,扎实地掌握日文专利文献的语法特点、结构特点,无论是为了技术交流还是为了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