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带钩

更新时间:2024-01-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211 浏览:8472

摘 要:带钩在中国古代服饰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曾一度作为古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近年来随着考古发掘的进行,为我们研究古带钩的发展史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本文即通过各时期古带钩的造型,纹饰等方面来探讨其所富含的历史文化内涵.

关 键 词:带钩带扣纹饰鲜卑郭洛带

带钩,辞海中解释带钩:“束在腰间皮带上的钩.”通俗的说,是古人束腰用的腰带扣.它一头有钩,一头有钮,用于连接腰带的两端,和当今人们普遍使用的腰带扣造型不同,但功用相当.古代带钩多用青铜制成,也有用金、银、铁、玉、石等制成的.目前考古发现的带钩大体可分为两个系统:一为古代中国的带钩;一为流行于黑海北岸到西伯利亚的斯基太西伯利亚氏带钩.前者流行于春秋时代至南北朝时,器形以钩钮连体为特征作微曲的长条形或琵琶形,一端曲首,钩身背面有圆钮.钩首大多做成动物形.钩身饰云纹、涡纹等.有的错金银的,有的贴金,有的镶嵌绿松石.长短大小不一,大的长近半米,小的仅有2厘米.一般10厘米左右.后者钩体饰动物纹,钩背有钮柱而无钮,钩首弯向钩背与钮柱同在一侧,带钩除了主要用于钩系束腰带以外,还用于佩剑、印章、刀削、钱币等杂物及珍贵的玉石饰品.一般革带钩、佩物钩多为男性使用,佩带钩则多为女性所用.


考古发现证实,中国春秋中、晚期,在齐、燕、楚、秦等国的广阔地域,带钩已开始出现.山东、河南、湖南、陕西、北京及辽宁等地春秋至战国早期墓中,都有铜带钩或金、玉带钩的出土.战国秦汉时期带钩广为流行,尤其是小钩、品种繁多,制作大多精致轻巧,早期流行的大带钩已经不多见.魏晋时期,带钩的使用急剧衰落,出土明显减少,南北朝以后带扣盛行,带钩逐渐消失.

过去许多的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带钩系北方鲜卑族所创制,物以地名,故名“鲜卑”钩系于革带,则称“鲜卑郭洛带”.中国史籍中的“鲜卑”、“犀比”、“师比”、“私比”等都是指的带钩而言.①但近年研究证明,“郭落带”应是“钩落带”的异写,所指多为“铰饰革带”,即附有铰具的革带,与带钩的形制和用法均有区别.②

带钩是我国古代扣接束腰革带及别在腰带上悬挂囊物、装饰品的钩.按其与人体相接触的适应程度,可分为弧形和直形两类.一般均由钩、颈、体、钮四部分组成.弧形钩与环、扣相合以达到束紧连接腰带的目的;直形钩主要用于搭挂连接,也有纯装饰之目的.常见的带钩以青铜铸造居多,也有黄金、白银、铁、玉、石、木等制成的.据现有的资料看,带钩按外型可分为条、棒、铲、琵琶、鸟兽等形状,大的长半米,小的仅有2厘米,以10厘米左右最流行.其纹饰有鸟纹、兽纹、龙纹、虎纹、云龙纹、卷云纹、几何纹、连勾雷纹、涡纹等.带钩的质地、造型、纹饰反映了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我国古老的文化传统.

带,有大带和革带之分.大带为丝织,可系束,革带以皮革制成,质硬无法系束.带钩用于革带,集实用性、装饰性、工艺性于一体.带钩可反映出一个人的身份、地位.装饰华丽、式样奇特、独具匠心的带钩是古人相互炫耀,显示身价的重要装饰品.带钩是古代贵族、官僚以及文人武士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用具.正如《淮南子》所说:“满堂之坐,视钩而异.”带钩作为装饰已形成一种风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艺水平的提高,浮雕、错金、镶金、镂空、包金等装饰手法逐渐应用于带钩,使多姿的带钩增强了观赏性,更是古人高超的工艺水平的体现.

玉带钩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在江南地区的良渚文化中,考古发现了一些玉带钩,数量不多,但非常重要.战国至秦汉时期广为流行,但魏晋时期,带钩的使用急剧衰落,出土明显减少,南北朝以后带扣盛行,带钩逐渐消失.明清时,又出现了以玉和翡翠为质,以龙纹为饰的纯粹的玩赏带钩,有成对出现的,俗称龙钩.带钩的这一演变过程,体现了各个时期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制度.

1978年夏,湖北省的考古工作者在随州市发掘了一座距今2400多年战国早期的大墓——曾侯乙墓,出土了三组比较典型的西周末至东周时的带钩.曾国是西周末期出现的一个诸侯国,在盛行礼乐器的同时,实用器具已渐露萌芽,曾侯乙墓出土的三组带钩即为证明.

带钩鼎盛于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末期,陶范、浇铸等制造工艺使用于青铜礼器和用具,镶嵌、错金、包金、线刻纹饰等装饰手法大量运用使青铜礼器和用具显得宏伟,华丽.

山西太原晋国赵卿墓出土的一件错金几何形纹铜带钩,可以看出这种发展演变的轨迹.

全器呈楔形,前宽后窄,侧面有一定的弧度,内侧头上有一圆柱形铜扣,证明为束腰之用.器表施错金云纹,两条云纹相交亦称勾连云纹,图案对称,外侧饰一细线纹,整体装饰显得工整,华丽.

在山西省平山县的中山王陵墓,出土的二件带钩——青玉带钩、镶金凤银带钩,堪称此时的佳品.长18.6公分,宽4.2公分,呈瑟琶形,侧为圆弧.器身为一蟠龙,龙头位于钩颈,龙眼为圆孔,曾镶嵌石料.正面镶一金凤与龙身蟠结,富于变化,镶嵌工艺已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龙、凤、蜻纹同时出现,但龙凤更为突出.龙、凤在我国古代是神物,是男女的象征,是至高无上的象征.

丰富多彩的汉代带钩.汉代随着奢糜风尚盛行,带钩大量出现,不仅纹饰多祥,造型也较战国时丰富.

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的一大批带钩,其风格与中原各诸侯王墓出土的风格一致,堪称此时的代表.长19.5公分,钩首为龙首,钩尾为虎头,以一件弓形铁条连串8块玉组成.中间飞块玉雕成龙虎并体,有四爪和云气纹,表现龙、虎御风行云的威壮气势.

总前所述,春秋战国时带钩纹饰有涡纹、云纹、鸟纹、龙纹、凤纹、兽纹、炳纹、龙凤并体纹、龙风兽并体纹,钩体多为琵琶形、楔形、条形、棒形、鹅首形等,装饰讲究对称、工整、严谨.汉代纹饰多为龙虎并体、龙虎相争、腾龙、飞虎、雄鹰、朱雀等,以写实为基础,造型不拘一格,刀锋犀利,追求动感,体现强盛、繁荣的时代气息.

南北朝以后带钩急剧衰落.带钩是服饰品之一,带钩与腰带相配合以达到装饰的目的.它的发展演变与服装的发展演变紧紧相连.北方游牧民族地区出土的带钩时代稍晚,证明带钩可能是中原华夏族发明的.③

《史记》云:“赵武灵王十九年初胡服.”吸收胡服便于活动的优点,大胆改革,是服装发展史上的一个壮举.胡服与中原人的宽衣博带相异,主要特征是短衣革带,长裤,革靴或裹腿,衣袖偏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身示教《战国策·赵策二》:“赵武灵王赐周绍胡服,衣冠具带,黄金师比,以傅王子也.”此处的师比即为带钩.带钩在胡服被吸收后更为盛行、考究.南北朝以来,战乱频繁,南北迁徙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制度的交流提供了条件.北方民族服饰传入中原,同时,汉族的服饰也被北方各民族所吸收.

带鐍是北方少数民族地区习用的一种腰带,比带钩出现晚,出土实物均为战国以后,在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古墓葬中,尤以匈奴族墓地为常见.带鐍是指一种环形带扣,其形或圆或方,大都附有扣针.这种带鐍一直流传至今,只是质地、款式、大小不同.带鐍虽然是革带上的一种装置,也可用于较宽阔的丝带,以后的丝织带也多以带扣相系.三国以后,用带鐍者逐渐增多,最后完全取代带钩.明清出现的带钩均以龙为纹,以青玉、翡翠为质,多成对出现,亦多不为用,成为仿古器物的玩赏物,被作为一种古文化而流传.(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注释:

①王仁湘:《带钩概论》,《考古学报》,1985年7月.

②夏鼐:《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9月.

③王瑛:《古玉带钩浅谈》,期刊《文博》,2006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