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预防接种工作存在的问题建议

更新时间:2024-01-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888 浏览:157373

摘 要 随着扩大免疫工作的开展,国家经费投入大幅度的增加,注重基层预防接种工作,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怎么写作质量,科学地接种疫苗.

关 键 词 基层预防接种存在问题建议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2.239

随着扩大免疫工作的开展,国家经费投入大幅提高,收益儿童人数增加,基层预防接种工作量明显增加.中国CDC免疫规划中心主任梁晓峰认为,预防接种是历史上最成功、最经济的卫生干预措施之一[1].

存在的问题

基层预防接种人员疫苗接种知识匮乏:接种人员逐级培训、宣传不到位,培训频次少或内容简单,知识老化.由于对预防接种的政策、法律法规以及所接种疫苗的相关知识掌握少,不熟悉所种疫苗的国家免疫程序规定年龄,疫苗接种剂量不准确,盲目接种,提前接种或重种现象时有发生,这样会破坏机体免疫系统或增加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也会造成对疫苗接种不良反应观察、处理不及时、不妥当,或者不能严格掌握疫苗接种禁忌症,致使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关联的纠纷时有发生,使儿童家长对疫苗接种的安全性产生怀疑,不利于预防接种工作正常开展.

疫苗管理、发放、使用、登记不科学,有处置不合理现象:具体表现在下发疫苗时没有按照“先短效,后长效”的原则进行,长效先运转,短效后运转,这样做的结果会造成某种疫苗运转到基层接种点效期太短,一方面影响疫苗效价,另一方面会增加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也有到期疫苗剩余,造成疫苗浪费的情况发生.登记册设计不合理,不能快速登记、统计接种情况.


各级督导意见要求不统一:对同一问题各级督导意见出现偏差或者不一致,有时还会出现疫苗接种工作安排次数过度密集,造成和国家免疫接种间隔时间要求冲突的情况.属地化管理、分片管理含糊不清,随意性大,致使家长带着小孩找不到接种点,发生漏种、迟种情况.

基层预防接种工作经费投入不足:疫苗免费下发,注射费、人员劳务费、以及实施工作的经费不能到位,特别是接种人员的劳务费、注射费发放太少.《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实施前,基层接种人员的报酬一是通过免税、免义务工等办法消化一部分,二是按0.20~1.00元/针收取的办法解决.2005年6月1日《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实施后,接种一类疫苗不能收取任何费用,村医报酬每月发放100元劳务费及1.00元/针的接种费,由疾控中心按考核结果发放,本来就很少的报酬,扣除罚款所剩无几.在接种疫苗种类增加,工作量明显增大的情况下,管理体制仍沿用原来体制,大大挫伤了基层接种人员(村医)的积极性,表现在工作不主动,有时不认真,严重时推诿接种对象.

家长对儿童预防接种的重要性未引起足够重视:接种证丢失情况严重,通过对每年新人学、入托儿童查验预防接种证,持证率只有58.28%.接种证丢失以后,一方面会造成儿童疫苗接种史模糊不清,另一方面会造成儿童疫苗接种程序混乱.如果重新补证,势必会增加接种人员的工作量.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是健康教育工作做的不够.

建议

首先要加强队伍建设:充实疾控人员和基层接种人员,同时还应加强各级疾控人员的培训学习,确保制定、部署、安排、指导本区域的预防接种工作的科学性,提高逐级培训学习的质量.

加强政府对基层预防接种工作的经费投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报酬和劳动付出不相符,会直接影响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接种人员少,工作量增多的情况下,更应重视提高基层预防接种人员的报酬,增强预防接种工作的吸引力,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基层接种人员做好预防接种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障预防接种工作的质量.

注重基层预防接种专业人员的培训工作:由于承担疫苗接种的一线人员多数不是专门的公卫专业人员,公共卫生专业知识欠缺,只有通过参加公卫知识培训学习,才能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因此,把定期培训制度落到实处,全面的、系统的、反复的培训,强化、巩固理论知识,使基层接种人员了解有关疫苗的基础知识,熟悉疫苗性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掌握疫苗说明书中要求的内容,提高接种人员处理疫苗不良反应的快速反应能力,定期组织接种人员参加接种操作竞赛或开展知识竞赛活动,以便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提高基层预防接种人员的整体素质:基层预防接种人员是这一工作的具体实施者,他们的学历高低,以及相对应的技术职称高低,直接影响预防接种工作的质量和预防接种工作的安全.因此,应注重提高基层接种人员的整体素质,吸收高职称的专业人员从事预防接种工作,建立一支年轻化、高素质的队伍,适应新时期接种工作的需要.

采用灵活恰当的预防接种模式:在现有每月固定几天接种的基础上,对居住分散、偏远,交通不便的村落,进行入户接种,以消除免疫空白点.这就要求疾控部门对这些入户接种的村医在发放接种费的同时,给予交通费补贴,这样才能确保农村儿童接种率的提高.

在教育部门的配合下,继续重视新入学、入托儿童预防接种证的查验工作,提高家长对接种证重要性的认识,妥善保管接种证,不随意丢弃,以便接种人员正确掌握儿童接种程序,避免重种漏种发生.

针对基层接种人员更换频繁的情况,对基层接种人员学习《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及《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程度,定标准,定要求,纳入考核管理内容,督促他们掌握免疫接种的基本原则和接种禁忌症,杜绝纠纷和事故的发生.

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农村家长由于繁忙或由于受教育程度差异大,对预防接种知识了解少,预防接种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我们要充分利用接种前的时间,向他们宣传接种疫苗可预防相关传染病的发生,避免疾病对孩子的危害.利用接种后留观时间,向家长宣传如何观察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一旦发生及时和接种人员联系,以便尽快处理.

传染病对公众健康的威胁日趋严峻,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最有效方法.我们应该严格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相关规定,规范我们的接种行为,提高怎么写作质量,科学的接种疫苗,使疫苗接种工作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为疫苗所针对传染病的控制及相关死亡的减少奠定良好地基础.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