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质量的肉眼鉴别预防处理

更新时间:2024-01-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233 浏览:12792

【关 键 词 】 血液原因分析 处理

【中图分类号】R322.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7-047-02

为了保证血液质量,确保临床用血安全,血液入库前后必须进行严格的肉眼观察,是血库工作人员对血液质量检查的首要方法,随时掌握血库血液的质量,必须定时记录贮血冰箱温度,每天至少检查冰箱内温度两次,上午一次,傍晚或晚上一次,温度为2-8℃范围,定时观察每袋血液的颜色变化,我于2005年-2009年对包装好的入库血液进行严格定时观察,对正常和异常血液分别作了进一步的鉴别检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一、正常血液

血液流入血袋后多呈现暗红色或鲜红色,经冷藏静置后,红细胞发生下沉,一般72小时沉降基本完成,在一般光线下血浆呈草或淡为多见,呈透明和不透明,储存的血浆开始为不透明,储存10天后变为半透明,由不透明变成透明多在15天内,这种透明的变化可能由于血浆内的血球、血小板和各种因子等有形物质沉淀的结果,血浆层不应有肉眼可见的血块、絮状物或漂浮物.若有,在37℃加温时易溶解,透明.

正常情况下红细胞和血浆层的分界极为整齐清楚,红细胞呈暗红色,在采血过程中由于振动或血液进入血袋的冲击力,往往可以在血液的表面形成大小不等的气泡,气泡形成的情况是起初为无数小气泡,后来汇集成较大的气泡,正常情况下,这些气泡逐渐减小或消失,如气泡增多,应怀疑有产气细菌污染的可能.

血液发出前,必须混合均匀,注意观察是否有小凝块,脂肪球,如有此情况,尽量不用.须输用时,应事先加温处理,一般37℃恒温水浴箱几分钟左右,血袋应保持垂直状态,以保证导管和采血出口、输血出口不接触水面,必须用温度计测量水浴温度,血液切勿接触温度超过37℃的水浴,这可导致红细胞溶血,如保温的血液有溶血现象发生,不能用于临床.需进行报废处理.

二、异常血液

1、血液颜色,一般库存血发出时混合均匀后,其颜色为暗红色,如被细菌污染,血袋内出现大量气泡并伴有絮状物出现,血浆为暗灰色或黄褐色,血浆变混或有白色凝块,膜状物或沉淀,血浆出现气泡或溶血,红细胞变为紫红色等,加热后乳白色脂肪颗粒物不会消失.该血液不能发出,需进行报废处理.

2、在发生溶血的初期,血浆层底部首先为暗红色或血细胞出现玫瑰色的小环,血浆层与血球层分界不清.溶血加重后,红色血浆部分越来越多,最后全部血浆变为红色,这种血不能用于临床输注.

预防处理:采血时要轻拿轻放,运血时不要居烈震动,严格观察冰箱温度,并详细记录,注意无菌操作,杜绝细菌污染,一旦有溶血发生,立即取出单独存放并申请报废.

3、血凝块及絮状物形成的主要原因为:血流不畅,或采样摇摆不够,采血时血液与保养液未混均,血液未接触到保养液之前发生纤维蛋白析出.

预防处理:严格检查保养液的含量及装量,采血时选好血管,防止献血员紧张,保持血流通畅,注意采血袋摇摆频率,使血液与保养液及时充分混合.

4、血浆层乳糜色,平时工作中,常见到血浆层乳糜色,一般认为献血前一天进食大量脂肪的食品时易发生这种现象,血浆呈不透明的或白色乳糜状,放置一周后逐渐透明清晰,在血浆上端出现乳白色脂肪颗粒样漂浮物,加温后易溶解,透明,此点可与细菌污染区别.

5.细菌污染:血袋内发现大量气泡并伴有絮状物出现,血浆为暗灰色或黄褐色,血浆变混或有白色凝块,膜状物或沉淀,血浆出现气泡或溶血,红细胞变为紫红色等,加热后乳白色脂肪颗粒物不会消失.预防处理:针对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细菌污染措施,特别要注意皮肤消毒,采用密闭法和严格的无菌操作技术采血和制备血液成分,针穿刺部位的皮肤消毒对防止血液污染很重要.乙醇有较强的杀菌作用,皮肤涂抹酒精至少30秒,1分钟为最佳,待全部蒸发后才能起到最大的消毒效果.

总之,为了杜绝和减少血液中出现的各种异常情况,高度的责任心,严格的无菌操作和一针见血的穿刺技术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