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策略

更新时间:2024-01-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517 浏览:9882

摘 要:本文首先对大学生就业能力进行分析,说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必要性,接着列举了四种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最后分析了使用这些策略时应注意的问题.希望本文能够为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提供帮助和建议.

关 键 词:大学生就业能力,能力培养,学校教育

大学生作为高校培养出的高级人才,代表了高校对其社会职能履行的程度.大学生就业率越高,就越能为社会创造价值,高校教育就越有意义.然而,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成为高校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

1.大学生就业能力分析

能力作为一种心理要素,指的是人们完成某种事情所必须具备的心理能量和行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则包含了大学生选择职业的稳定性、对职业的认识、所具备的职业技能以及职业素质和找到与自己相匹配的职业的方法四个方面.然而大多数大学生对自己未来从事的职业都缺乏系统的了解,并且他们的职业技能水平有限,从总体看来,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不足的,必须对其进行培养.


2.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

2.1优化课程以培养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

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始终是他们在能够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的“王牌”,高校对学生进行就业能力培养的第一步,是使专业知识水平这一王牌更加响亮.因此,对大学课程进行优化并且进一步加深对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然而,课程优化并不单纯是对课堂的优化,还包括就教学资源及教师的优化.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优化课程可以从教师进修开始,高校应有计划地派教师外出进修,到全国有名的计算机软硬件公司实践,丰富教师的阅历和经验,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和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聘请国内外具备较高理论素养、实践经验的专家到学校做教师或客座教授,通过他们的教学拓展学生的视野,优化课程还应该包括教学方法的改进,例如,使用项目教学法进行课堂实训,将理论知识的讲授与实践视为一个整体,为学生设计结构性的实践内容,将课堂转化为工作环境,使课堂角色由“教师和学生”转化为“职场工作人员”,通过设计让学生必须通过实际考察和研究才能完成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整理将知识融会贯通,发现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的必然联系.

2.2提供校内外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技能

大学生就业能力弱的关键原因在于大学生在职业技能发展方面的缺失,大学教育将重点放在理论知识上,按照科研发展路线培养人才,而导致大量学生在社会职业技能方面有缺失.高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解决这一问题,校企合作是高校和社会经济组织进行深度合作的一种形式,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另一方面,也能够使高校获得一部分发展资金.仍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首先,学校应投入资金进行校内实践基地建设,这个基地建设不仅能够为本校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还能够成为区域内其他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践基地,在学生放检测期间,实践基地可以对外开放,以此形成经济效益,不仅能够解决学校本身的实践需求,还能够帮助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人员,其次,高校可以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为学生争取固定的顶岗实习企业,通过“交换实习基地”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实习企业中轮岗实习,进行与职业相关的各种实践,以此作为校企间互相交流和培养人才的方式,如能建立稳定的交换实习基地,则不仅学生的顶岗实习环境能够有所发展,学生的就业也会更加容易,集团产业在人才储备方面也更具优势.

2.3进行心理发展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质

前文所示,就业能力不仅包括学历、职业能力,还包括个体为了适应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心理素质,如团队协作精神、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创新思维等.大学生在校内接受了相应的知识技能教育,却往往因为心理素质不强而不能应对就业竞争,这与大学生心理发展有极重要的关系,高校有必要从心理发展教育方面去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对学生进行心理发展教育并不单纯是将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公共课要求全校学生必修就能够完成的,因为心理发展与学生面对的日常生活事件有关,这个发展过程以及很多优秀品质的获得不能从书本或课堂上直接得到,而是需要体验才能完成,因此,建议高校组织学生参与拓展训练,有目标、有计划地帮助学生培养与职业相关的软实力并使之提高.例如,在体育课的教学中设计一组集体跳绳的游戏项目,对参与体育课的学生进行多人分组,每组至少10人,活动的目标是每组学生在1分钟内共同完成50个以上的圈数.在游戏刚开始时,学生们会因为相互之间配合不默契或个别人身体素质太差而无法完成任务,但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们会意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也意识到个人体能对团队顺利完成任务的影响.体能不足的学生和技巧不足的学生会自觉加紧练习,通过反复练习和相互鼓励,每组学生最终都能够完成这项任务.这个拓展训练活动不仅能够使学生感悟到个人力量与集体力量之间的联系,也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增强自己的体能和素质,这实际上就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也是职业素质养成的过程.

2.4提供职业指导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

职业指导是由提供指导一方根据需要指导的一方的个人与职业相关的背景,围绕其本人提出的具体问题,进行诊断、分析、评估、判断,为其提供职业咨询、职业辅导、职场导航等怎么写作,共同做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很多高校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教育,但就业指导仅能解决学生在就业当下的困扰,有时候,学生所选择的职业只是为了应对要面对的就业问题,而并非发自内心地想从事某一职业,这样的就业是不成功的,学生在职业发展道路上必定会遇到挫折,反馈到学校教育中,就成为“就业能力不强”的写照,因此,要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就必须提供全方位的职业指导以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首先,职业指导应重视学生职业态度的培养,即在实习期间,指导教师重视在实习前加强对学生的职业心理辅导,在实习期间做到帮助学生适应工作环境、处理工作管理,在实习后指导学生撰写实习报告并互相分享实习的收获.进行有意义的、充满成就感的实习会使学生对将来要从事的职业形成积极的认知,作为他们认同专业并坚定他们的职业信心的主要因素,其次,应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职业信息以供参考,职业指导教师应该带领学生深入剖析职业的行业特性和岗位特性,使学生了解到不同的行业会影响职业角色的发展,对职业所在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深入了解,如人力资源需求、平均工资状况等,发现不同的职业岗位具有不同的岗位特性对就职者的能力素质有不同的要求等,最后,应指导学生形成客观的自我认识,即在职业指导的过程当中教会学生从客观、实际的角度去分析自己在职场中的价值和位置,以职业要求来测评自己的专业成绩、专业水平和各种能力,考察自己的社交圈子与生活方式,确定自己将来发展实力等,帮助学生对自身所处的环境的经济发展状况有所了解,进而对职业发展的可能性进行推理.这样,大学生就能够在就业之初形成对未来职业的全面、清楚的认识,能够更客观地分析自己的职业能力从而找到更合适自己的职位.

3.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时应注意的问题

就业能力作为一种在社会上生存和立足所必备的能力,是学生在接受大学教育期间必须掌握的,这也是大学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现代教育以学生为教育的主体,因此,对学生进行就业能力培养,也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对职业和专业的主动、自愿选择为中心开展就业能力培养,另外,学校所采用的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方案应符合学校的办学实际,使学校的资源能够被合理利用,而并不是使就业能力培养成为学校发展的负担.

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需要从专业知识水平提高、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提高以及如何实现高质量就业四个方面入手,在进行就业能力培养的同时,学校应始终以学生作为主体并选择那些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培养方案.相信在高校不断努力下,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会稳步提高,学生的就业问题终究会得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