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个性化中社会性别意识的缺失

更新时间:2024-03-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327 浏览:21804

摘 要:教育个性化思潮推动了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强调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生命的完整与灵动.但在发展教育个性化中,也有诸多问题的显露.从社会性别的视角看来,则暴露出性别意识培育的缺失.在针对个体个性的同时,兼顾男女生性别的差异性,实现真正公平的教育.

关 键 词:教育个性化;性别意识

一、教育个性化的特点

教育个性化主要是指根据被教育对象的潜质特征和自我价值倾向等因素,因材、因人、因个性等施教.尽管各流派所涉及到有关教育个性化的观点有异,如存在主义强调学生的“自由”和“选择”,认为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不应该整齐划一,也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对学生提出成绩方面的要求,重视学生的个性是他们自我实现的保证;后现代主义者则强调的是各种各样的“差异性”,寻求各种“不同的声音”,而非现代主义下“权威的声音”等等,但它们的核心却是共同的,即对学生实施个性化教育,摆脱整体划一的模式,唤醒学生内部潜在的力量.

(一)教育个性化重在张扬学生生命的个性

教育个性化更加关注学生生命的完整,突显生命的灵动,主张将学生置于一个绝对中心的地位,做回自己学习的主人,把握自主学习的权利.学生是自由的主体,通过自身的社会化得以实现自我价值,完成自己的梦想.学习成效的结果也应回归到学生自己.

教育更加重视学习过程,是突显人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教育个性化倡扬,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仅停留在知识传授和智力培养层面,应该更加注重人的整体发展,尤其是“内心生活”,即人的情感、精神和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发展.这种注重学习过程的教育方式,在于对学生进行全方位、从知识层面到精神层面、以及跟踪式的长期评价.

总之,教育个性化教学方式倡导教师们准确把握学生的个体差异,从发展个性、挖掘创造力入手,开拓他们未知但有巨大的潜能,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批判能力、创新思维为己任.

(二)教育个性化重新界定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继进步主义教育思潮之后,学习不再是由教师一味掌控,学习的主动权交予了学生.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更是促进学生顺利进行社会化、帮助学生构建健全人格结构的执行者.学习的过程和目的都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自身的需求、动机、人格特征等,由学生自己决定的、一个积极主动的社会化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再仅仅是“导师”,从另一角度看,同时也成为学生成长的“参照者”或是“怎么写作者”.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根据不同的人格特点,积极主动寻求有效、可行且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这是一种新的师生交往之道,内涵比进步主义完全淡化教师的作用要深刻得多.就像加德纳所指出的,教师适应学生是学习过程的核心,而这种“适应”正是创设有差异的教学环境,实行个性化教育的前提.

(三)教育个性化在倡导倾向性教育的同时兼顾系统性教育

教育个性化是实现个性化教育,培养个性化人的过程.这种强调学生个人化或个别化(包括应考虑个人的生理、心理、年龄特点,考虑个人的天赋、特长、兴趣、爱好,社会志向,等等)并不与通识教育中的共同性与普适性相矛盾,反而是在培养学生塑造合格社会成员的同时,明确了其自身的自我概念.这种兼顾个性与共性的、系统化教育,既体现了目前社会主流意识下的价值取向,又呈现出每一个个体独特的精彩之处,无不透露着自古以来“因材施教”、“和而不同”的教育理念.

二、教育个性化中社会性别意识培育的缺失

教育个性化思潮的风靡,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教育在今天只有赢得了个性和个性发展,才能赢得社会发展的未来”.但如上所述,教育个性化虽然强调教育工作者们要基于不同智力,不同性格,不同需求的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对学生实施个性化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智力发挥到最高水平,却似乎忽略掉了由于学生男女性别而导致的差异性;在关注个体的同时,淡化了社会性别意识.

社会性别意识是在社会文化的制约中形成和发展的.文化环境中存在的性别刻板印象,往往消极地影响着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儿童时期的家庭教育,加之学校教育继续复制和强化着社会性别刻板印象.教师平日与学生的互动中渗透着自己的传统性别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和思想.当代性别研究的核心观点是女性与男性既平等又有差异,在男权思想依旧盛行的今天,特别肯定女性不是第二性,但的确又是不同的性别.在众多的社会性别观中,我们遵循将性别平等作为看待地位和发展的一个基本的客观衡量标准,脱离这个标准的任何社会性别意识都是有偏差的、应该调整的社会性别意识.

(一)教育政策研究和制度实施缺乏积极有效的社会性别导向

在我国,“社会性别”是作为一种上层领导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建设工程,如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到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以及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等内容,体现了一种施政方向与理念,体现了我国对男女平等的一种深刻认识.但这种理想落实在宏观政策研究和具体制度实施上,则显得有点虚幻,在相关政策研究和制度实施中,表现得过于抽象,缺乏具体的操作性,存在着质与量上的匮乏.

有学者“对中国期刊网数据库(2001年-2008年)关于教育政策研究的论文进行检索,共检索出学术论文611篇,其中研究的主题多为比较教育政策、教育财政政策、基础教育政策及高等教育政策,且采用的研究视角多为比较的、经济学及政治学的视角,而用社会性别视角对教育政策进行研究的论文仅不超过10篇,这说明目前我国学者对教育政策的研究基本或很少触及性别问题!”暴露出教育政策层面上,鲜有对于性别意识理论的关注和基于社会性别差异的切入.男女客观存在的差异被漠视,而似乎成为了完全相同的性别.

这种政策研究上的局限,也必然会影响政策的制定和制度的实施.虽然建国以来,针对以往的、男尊女卑的传统社会观念,我们开展了浩浩荡荡的妇女解放运动,在教育问题,也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等,但观其具体操作,依旧明显缺乏性别意识的角度,只是一味的强调作为弱势群体的女性及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并没有体现出因为性别差异的存在,而强调对于男性或女性应施以不同的教育.(二)学校教育环境缺乏对社会性别意识的关注

如前面所述,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的社会性别仅仅被置之于“应然”层面,并没有落在实处,所以很多教育制度几乎是边缘于性别之外,体现是绝对的“男女平等”、“一视同仁”的无差别的中性政策,而“知识的建构者与选择者们往往自觉不自觉地遵循这个传统社会性别制度,运用他们手中的资源与权力复制着性别不平等的话语.所以,选择进入高校课程的知识都是在有意识或潜意识中符合着男性的道德规范”.

一般看来,男性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算数和地理空间能力也强于女性;而女性感受力强,且语言能力优于男性,相对于男性,女性更偏向于形象思维能力.但很多学校并没有以此作为课程设置的出发点,如理工科院校中的很多专业课,基本只顾及男生的特点而忽略了女生的期望,按照男性的特点进行教学,导致男性的“刚性”格外突出;同样,文科类院校,也大多只看到了女生的特点而淡化了男生的需求,则显得过于“柔弱”.因此在理科课堂上女生承受着较多的消极期待,文科课堂上男生承受着较多的消极期待.专业课似乎反倒是强化了性别意识教育的不足,对专业领域里,原本就占少数的男生(文科院校)或女生(理工科院校)产生了较为明显的消极影响.

(三)部分学校领导及教师社会性别意识淡漠

理工科的“男强女柔”、文科的“阴盛阳衰”,不单单是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也与有些教师的社会性别意识淡薄有关.

从幼教到小学、中学和大学,教师的性别比例是严重不合理的.儿童3~6岁是性别意识启蒙的最关键阶段,而我国从事幼教的几乎是清一色的“女阿姨”,这对儿童,尤其是男生的性别角色发展极其不利;高等教育中,则是男性教师为主,这又不利于女生的性别塑造.在各级各类教育中,从学校领导到教师,绝大多数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教育中社会性别意识的培育对学生一生发展的影响,在学校管理和教学上都普遍缺乏性别意识角度,教育中缺乏性别意识思考的自觉性.

教书育人的高校教师社会性别意识一旦出现偏差,势必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那么一代又一代的大学生仍会沿袭陈腐的性别意识和文化,这对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的未来发展而言,只会是新时代条件下的旧模式的修补,如虽然有对于新女性的更新更高的要求,但无论女性怎样变,男主外女主内的位置不能变,男性话语权的领域不能改变.最令人担忧的是,我们的教师明知性别不平等却仍在教育中自觉不自觉地传递和强化着社会对男女不平等的角色定位.不但严重妨碍了教育平等的实现,也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性别观念,有可能阻碍其健康人格的建构.

三、教育个性化中社会性别视角的发展

(一)提高教育政策、制度在社会性别意识上的关注

“性别意识”可以说是个舶来品,我们在学习西方性别理论的同时,也在进行着结合本国国情的本土化工作.理论研究需要国家政府的支撑,和谐的性别平等需要政策、制度的支持.

所以,政府决策者一定要提高对于性别平等意识的认识,不能仅仅将“男女平等”作为一个口号,要将社会性别意识渗入到教育体系的方方面面,真正的落实男女基于性别差异而应各自有属于自己的、最合适的性别保护和发展政策.“政府管理的基本哲学是实现社会正义,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实现和保障社会公正”,政府应出台更多更可操作的有关实施教育公平的具体法律依据和有效的监督机制,提高全社会对性别平等的关注!

(二)高校应改革课程设置,建构基于性别平等的个性教育体系

个性化教育体现在个体教育的各个方面,贯穿于纵向各级教育(阶段)和横向各类教育(领域)之中.高校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阵地,课程历来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渠道.我们应该用性别平等的观念审视、清理、批判以往所有的知识领域,营造尊重每一个体的、男女平等的教育环境,改造学术和教育中忽视性别的传统,做到“因材施教”的同时,也兼顾“因性施教”.

找出各专业性别差异的深层次原因,鼓励学生的自我选择,来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从而弱化传统文化中的性别专业选择的刻板印象,为学生的差异性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学校应通过开设性别意识课程或举办相关讲座,帮助男女生把握正确的社会性别定位,以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倡导先进的性别文化观念.

(三)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教师职业培训中,强化教师的性别意识

教书育人是门专业,也更加是门艺术.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即将面对广大男生、女生的年轻教师,除了要有专业理论和技术,在资格培训中要掌握专业的教学方式与技巧之外,还应主动获取有关社会性别理论的知识,提升自己对于性别差异的关注度.教师的人格特征和对于性别的态度,在其教授课程知识时,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学生.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从形式上来说,既可考虑开设专门的教育公平课程,也可考虑将性别议题融入现有的课程体系之中.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应强化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进行性别公平审视与反思的意识和行为.

个性化教育,强调发展学生健全的人格.男女生基于性别而导致他们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个前提我们必需要承认的.个体间的差异(包括性别)要在教育中得到尊重.这是教育与个体发展的立足点.学校教育者,要加强性别角色教育,使学生形成对性别差异的正确认识,通识教育旨在完成人性的通性,个别化教育在于完成个性,性教育完成人性之性别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