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更新时间:2024-03-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535 浏览:10375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大学生面临的社会、家庭环境和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逐渐多样化和复杂化.大学生面临的各种压力特别是人际压力、学习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压力等普遍加大,由此引发了诸如自我不适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恋爱心理问题等.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心理健康成长的客观需要,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高校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效性的需要.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进入全面发展时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高校德育体系,大多高校成立心理健康指导中心,配有心理咨询室.但这项工作的开展情况仍不平衡,具体表现在:

1.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高校虽然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但大多流于表面,形势化,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化、长期化的开展.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软硬件投入不足.

2.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不齐,缺乏专业化.在社会、家庭、学校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显,因此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也应该加强.

3.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渠道单一.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缺乏系统性、专业性和连贯性,一线辅导员更多的担任“消防员”的角色,常常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在教育方法和形式上,手段落后,方法单一,缺乏对重点群体心理危机干预的主动介入疏导;在体制机制方面,缺少一整套稳固且长效的心理问题排查、心理异常学生监管、异常情况报告、心理危机干预、跟踪、评估的工作机制,亟须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综合体系,进一步加强协调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因素共同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强大合力,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三、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对策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举措,是提升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及手段,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新面貌、新问题和新矛盾,急切需要我们更新、变革、创新心理健康教育观念.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确立心理健康教育价值观,完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和管理体制,培育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1.转变观念,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工程浩大的系统工程,做好这项工程,首先是转变观念.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是要更新观念,普及心理知识,接受正确引导,同时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出发点,关心学生的成长,为其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确保全体学生受到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学校层面,实行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开设几门心理学课程,设立一个心理咨询室,搞几次团体辅导这么简单.当然这也不是心理辅导教师的职责,而是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需要学校各级各类人员的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要努力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形成学校、院系、学生心理教育网络,营造人人重视、关心、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

2.加强心理咨询师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因此,高等院校需要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师资队伍,成立心理健康育、心理辅导或咨询的专门工作机构.学校的专业心理咨询师和辅导员、班主任等在面对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队伍整体素质,以便能更好运用心理学专业知识和心理咨询的方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指导工作,做好学生的心理保健员.同时学校要定期对新任的辅导员和咨询师进行专业培训,通过讲解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传授心理沟通方法和预防危机的措施等工作,使学校的老师能更有针对性,有效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发大学生心理潜能.


3.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高校要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人们常常认为只有心理有问题了,才需要心理辅导和教育,其实心理健康的人也一样需要通过心理教育提高对不良情绪的自我调适能力.一个学校整体心理素质的提高,除了上述部门单位间的配合外,还需要一个良好的氛围.所以,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内广播、校报、橱窗、展板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要积极举健康宣传活动,通过心理剧场、心理沙龙、知识竞赛、论文竞赛等方式,营造积极、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掌握心理调适技能.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积极乐观、团结向上的氛围,从而稳定情绪,淡化心理矛盾和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