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欣赏教学

更新时间:2024-04-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7525 浏览:130171

摘 要:音乐欣赏教学是中小学音乐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在提升学校音乐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提升学生鉴赏能力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主要论述了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作用及其存在的不足之处.

关 键 词:音乐欣赏音乐能力形象

小学音乐课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除了传统的唱歌以外,还有欣赏、器乐、活动等多种形式.音乐课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艺术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情感,使其愉快地学习音乐.鉴于这一特征,新课标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教学目标的首位.可是在音乐教学中,也有学生对它兴趣索然.特别是音乐欣赏教学,教师只是播放光碟,学生只是听听歌而已,完全没有体现音乐欣赏课的价值.下文对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作用和不足进行简要阐述.

一、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对学生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

音乐欣赏教学是以学生聆听为主的音乐教学,学生必须具有一定基础的声音感知力,如感知音量的大小、音值的长短、声音的高低以及音色变化的能力,一般情况下,音乐教学都使学生初步掌握了这些能力.但是,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知识,如音乐旋律、调式调性、和声复调、配器等,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能理解,在培养学生音乐感知力的时候需由易到难,由少到多,循序渐进地使其对音乐进行欣赏、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这样也能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

感知美和理解美的第一要素是情感.人类感情的发生是以一种时间性的轨迹运动着,音乐也是时间的艺术,音乐最善于表现这种运动过程.所有艺术形式的共同点都是以情动人,而音乐与其它艺术形式相比较,更能表达人内心最细腻的情感.文学艺术着重文字描写,绘画艺术着重具体形象,而音乐以其丰富多彩的声音形态直接传递情感信息,是文学与绘画等艺术不可能达到的,所以,音乐欣赏教学是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辛沪光先生曾说过,创造音乐的是人民,作曲家不过是把它编成曲子而已,一切音乐作品都根植于民族音乐,因此都有其各自的民族特征.所以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要求学生欣赏大量本民族的古典优秀作品,如《梁祝》《高山流水》《怒江大小调》《临安遗恨》等,通过分析音乐作品的速度、力度、节奏、旋律、曲式、调式调性等特点以及作曲家创作这些优秀作品的背景,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如,在欣赏《红旗颂》这首民族交响乐时,可以启发学生从优美的音乐中去想象春色满园、百花争艳、江枫渔火、冬韵如诗的美丽画面,去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从心灵深处感受祖国的魅力与伟大,以此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音乐欣赏教学的本质是审美.学生通过大量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的欣赏、对比,领略各种不同的美,如华丽的美、淡雅的美、热烈的美、幽静的美、古典的美,现代的美,通过多听、多练实现审美能力的提高.音乐欣赏必须从直觉感受出发,通过节奏、力度、音色、旋律、节拍、速度等引起想像、联想,从而进入形象思维过程,对于低龄儿童尤其如此.如五年级下册《多彩的春天》,在教学内容上不仅具有音乐性、审美性,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动画片是小学生的最爱,也是他们进行认知活动的重要途径,教师通过课前的认真准备,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和体验作品,通过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节奏、旋律,抓住音色的特点,便立刻使彼得、小鸭子、小鸟、猫的形象一下子丰满了许多,从而优化了课堂教学.

(四)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在提倡提高全民素质的今天,各级政府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音乐教育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学校也对音乐欣赏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小学欣赏课以欣赏民族音乐为主,辅之以其他经典的西洋音乐,使学生既能欣赏古典民族音乐之美,也能欣赏到异域风情的艺术精品.这样,通过对大量作品的欣赏,既可以开扩学生的音乐视野,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道德情操.

二、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存在的若干不足之处

忽视音乐欣赏教学的重要性

平时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往往是用一整个课时教授欣赏课,教师在上课前往往忽视教材的筛选,只有一些毫无趣味的音乐堆积,无教学目标与重难点,这样的欣赏课是无效教学.还有的教师在上欣赏课时,课前不知如何备课和设计教学过程,课堂上只是一味地播放音乐,学生懒散地欣赏音乐,并把这称之为自主教学,给予学生想象的空间.这些都暴露了教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不够重视以及不知如何上欣赏课等问题.这种音乐欣赏教学,阻碍了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思维的发展,无法激发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的兴趣,长久下去只能让学生厌倦音乐课.这归根到底都是因为教师对音乐欣赏教学不够重视.其实,聆听只是音乐欣赏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除此以外还有许多教学形式与方法,如编配歌词、打击乐伴奏、舞蹈编排及音乐评论等.通过多种教学形式结合运用,巧妙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到音乐欣赏当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脱离音乐欣赏教学的审美规律

音乐艺术高于语言艺术,用语言来解读音乐是不合适的,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用具体的语言解读音乐原本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然而用语言代替音乐,这违背了音乐欣赏教学的初衷,也不符合欣赏教学的审美规律.李旭老师曾说音乐艺术高于语言艺术,音乐是语言解释不了的.音乐是音响与时间的艺术,这就要求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必须以聆听为基础,必须保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聆听,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空间,而不是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解释音乐上,音乐具有不确定性,所以用确定性很强的语言文字是难以解释具有不确定性的音乐的.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需要做的只是适当地引导和提示,而不是用语言来替代音乐欣赏.

背离欣赏教学的音乐性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随意剪切音乐,破坏音乐的完整性,用支离破碎的音乐来进行欣赏教学当然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样音乐的美感失去了,音乐的完整性被打断,学生音乐想象与体验也就无从说起.三木老师曾经说过:“审美教育的基础是体验音乐,但前提是始终保证音乐作品的完整性,并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欣赏.”

总之,音乐欣赏教学是多方面立体的审美体验活动,各种欣赏作品与欣赏方式相互渗透,形成最理想的“综合体验”式音乐欣赏模式.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想象、提高其音乐审美能力、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音乐欣赏能力是各个领域音乐学习的基础,只有上好音乐欣赏课,才能使学生真正懂音乐、理解音乐和享受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