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

更新时间:2024-03-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5953 浏览:70453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的发展、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角色的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了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下面结合自身近年来参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感受.

一、鼓励思维求异,张扬学生个性

一个问题往往会有多种解法,不同的人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运用策略也不尽相同.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呵护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萌芽,对于新奇的想法,我们要保护与鼓励;要给学生创造“异想天开”的机会,决不要随便地加以否定.在活动中,学生遇到挫折时,我们要增强他们百折不挠的信心和勇气,使学生敢于提出想法,鼓励他们进行创新的尝试,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主动地探求知识,多方式、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达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我设计这样的实践活动:给你一个硬币,你可以选择多种工具,设计多种测量方法,找出它的圆心,画出它的直径,量出直径的长度,比比谁的方法多,谁的方法好.同学们就像一群“小小的科技工作者”在研究问题,一本正经地做实验,有的说:“我用直尺测量,最长的一条线段就是它的直径;直径的中点就是圆心.”有的说:“我有一种更快的方法:把硬币放在直尺的边沿上,再用两个三角板的直角边在硬币的两边一夹,就可得出直径的长度.把硬币跟两边三角板的两个触点用线段连接起来,就是它的直径,再找出中心点就是圆心.”还有的说:“先在硬币外面画一个正方形,再画正方形的对角线找到圆心,画出直径,最后用直尺量出直径的长度.”等等.每种测量方法都体现了一种思维方式,这样,多种思维方式达到了同一目的,这种历程不正是我们成长的足迹吗?在这种有趣的数学实践活动中,学生积极自主地学,自己发现知识,教师作为学生探索知识的“带路人”、“参谋”和“鉴赏者”只是提供创新的机会、和谐的环境,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活动中得到真正落实,而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了学生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学生可以在创造的空间里自由翱翔,学习成了一种乐趣.

二、培养数学情感,激发创造热情

多年来数学教学受到“科学主义价值取向”的影响,智育至上,考试至上,分数至上,大部分学生以失败的心态面对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受到挫伤,学习数学的创造热情受到严重摧残.情感作为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学生精神生活的主宰,不可再忽视了.因此,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更强调学生学习数学情感和态度的培养.那么,如何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让积极的、健康的情感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催化剂?我认为只有在生活中学数学,在活动中学数学,有利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数学的结论是抽象的,但数学课不是抽象的.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尽可能给学生一个可以展示自己的空间,一个想象的空间.在这个广阔的空间里,交流感情,碰撞出创造的火花.如:2张5角的;5张2角的;1张2角、3张1角和1张5角的等有的同学甚至换到以分为单位的,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课堂也因此引发出学生的生命活力.学生掌握了钱与钱的等价交换,但生活中更需要钱与物的等价交换――写卖东西.于是,在活动中,我又腾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在活动演练中学习“写东西”.学生在活动中识别商品,看标价对话,拿钱找钱,并初步学会识别检测币,懂得要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加深了对人民币的认识,掌握了一定的生活技能.在此基础上布置学生回家帮爸爸妈妈购写物品,达到了“虽课已尽,但学习仍在延伸”的效果.数学课成了活动的课堂,表现自我的课堂,创造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里,他们集思广益,开拓思路,交流感情,引发创新思维的灵感,认识趋于全面、深入、正确、新颖,营造了培养创新人才的“土壤”,正如陶行知先生所号召的:“解放儿童的创造性,以从事创造工作.”


三、把握特点,活用教材

与传统小学数学教材相比,新课程对小学数学教材做了重大变革,其突出了:注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良好的课程环境;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所学的数学知识都必须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所以每一小节数学知识的出现,教材都提供了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数学知识.为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材提供了大量的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素材,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通过数学活动获得数学知识.倡导自主的、多样化的学习.

总之,学生实际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是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教师肩负着培育下一代的重任,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我们有责任从自身努力.树立以“活动促进发展”的新型教育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方式,克服传统教育“偏重书本知识,轻视能力;偏重理论,轻视实践”的弊端,让数学实践活动成为“沟通教育理念彼岸和学生发展此岸的具有转化功能的桥梁.”

(作者单位: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实验小学1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