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常规教育小窍门

更新时间:2024-03-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2758 浏览:106110

幼儿园常规教育是幼儿园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自控能力和规则意识,还能让幼儿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我班就以做到家校教育原则一致性、建立轻松愉悦的班级氛围、让幼儿成为制定规则的主人以及激发每个孩子遵守规则的积极性几方面来进行常规教育,旨在让幼儿逐渐由“他律”慢慢过渡到一种“自律”行为,从而真正达到让幼儿受益终生的目的.

古言道:“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因此,常规教育可以堪称是幼儿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然而幼儿的常规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培养好的,下面就以我班为例谈一谈常规的培养.


窍门一:和家长精诚合作

案例:开学第一天,欣欣第一个冲进教室,和我匆忙问早后,就跑到区角玩起来,还没等我说话,欣欣奶奶就进教室又是给欣欣擦背又是叮嘱要吃早饭.这时陆陆续续又来了三四个家长,一会儿看看餐桌上准备的什么吃的,一会儿检查杯子是否干净等等,让我们正常的晨间活动难以进行.于是,我向园长申请让一些不放心的家长留下,了解一下我的教学.在观看了一个半日活动以后,家长们都十分满意地离开了.

之后,我组织召开了家长会,让家长们推选一些积极主动的家长当助教,并让助教及时地给其他的家长讲孩子们的情况.慢慢地我和家长们的关系越来越近,他们对我也越来越放心了.

反思:班级常规工作做得好不好,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比如家长给孩子正面的引导,对孩子在幼儿园的适应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常规教育中幼儿的问题行为,教师与家长的教育原则应基本达成一致,否则再多的教育也只能事倍功半.作为专业的幼儿教师必须耐心给家长作指导和解释工作,以取得全体家长的支持与信任,才能把班级常规工作做好.

窍门二:与孩子亲密无间

案例:一次餐前活动,我要请一个小朋友来做手指游戏,于是就用激励的口吻说:“胡老师要请一名坐得最乖的小朋友.”顿时孩子们都坐得直直的,希望我能看到他.我觉得孩子们都准备好了,就随口叫了一个小朋友瑞杰,而此时我感觉到没有被叫到的孩子都很气馁.我的这一举动不但没有培养孩子们的自我管理能力,还严重打击了孩子们的自信心.于是,我又说:“凡是愿意当小老师的小朋友,都可以自学手指游戏,只要学会了都可以来当小老师,以后的餐前活动就由你们来教小朋友们学习新的手指游戏”.之后的时间里,一些小朋友对手指游戏特别感兴趣,而我也成了他们的“学生”,还会得到这些“小老师”的表扬.

反思:有句古言说得好:“亲其师则亲其道.”孩子们只有发自内心的喜欢这个老师,才会听这个老师的话.就拿这次活动来说,我只请了瑞杰一个小朋友,就会给孩子们发出这样的一个信息:“胡老师只喜欢瑞杰,不喜欢我”,如果我当时不及时改正,可能就会导致一部分的孩子和我越来越疏远,而我之后的改变,就会让孩子们觉得只要努力学习,老师对每个小朋友都是一样的喜欢.事实也证明了,我和孩子们的关系也变得也来越好,很多时候孩子们会心疼我的嗓子,只要我一说话就会静下来仔细地听.

窍门三:让孩子自我管理

案例:区域活动时,轩轩生气地冲着瑞瑞大吼:“我们区人都满了,你到其他区去玩嘛”,瑞瑞没有理他,这时鹏鹏过来对瑞瑞说:“你可以到医院来看病”,瑞瑞很不高兴地说道:“我才不当病人”,“那一会儿我们再换着当.”貌似他们达成了协议,瑞瑞就跟着去了角色区,由于这是好不容易找来的“病人”,大家都格外优待,瑞瑞愉快地进行了他的区域游戏活动.活动结束后,我在班上组织了一次“有序的区域活动”的讨论,我决定让孩子们自主管理区域活动,使他们由被管理者转变为管理者,根据孩子们的想法,制作了门禁卡,每个区域必须要有门禁卡才能进入,每个区规定了一次容纳人数,以及只要两个小朋友协商好就可以互换位置等等.

反思:大班的孩子其实已经知道什么是规则,我们老师要做的是培养他们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久而久之,孩子们有了这样一种自律行为,对他们的一生将会非常有利.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放手给孩子们主动权,让他们自己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感觉到自身的力量.那么,孩子们在活动中不但不会故意地违反规则,还会努力地去保护他们的“成果”.

窍门四:制度切实可行的目标

案例:我们制定了班级的奖惩制度,如遵守规则一次可得一颗星,违反规则一次减一颗星,得五颗小星星换一颗大星星,三个大星星换一件神秘大奖.然而前几次的评比都不顺利,每个孩子总有一点小问题被其他孩子:“茜茜今天没睡觉”“小康区域活动大声喧哗”等等.很多小朋友由于无论怎样努力都得不到星星就渐渐地失去热情.后来我每次活动只提出一条要求,只要能达到这一条要求就可以得到星星,渐渐孩子们遵守规则的意识增强了,班级常规也越来越好了.

反思:对孩子们的要求太高,常会使一些努力了还是达不到要求的孩子失去信心.所以我们循序渐进地让孩子们先达到一定要求,再努力地把更多的事情做好,既能让孩子们有一定的成就感,又有努力奋斗的目标,慢慢地就会越来越好.同时,规则必须有坚持性,一旦制定了,就要坚持执行下去,这样规则对于孩子们来说才具有约束力,遵守规则才更有积极性.

总之,作为一线老师的我们需要用心、用脑随时发现问题,不断改进方法,才能把这一项十分细致而又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工作做得更好.我们才能找到正确的教育方向,让幼儿受益终生.

(作者单位:重庆市巴南区李家沱幼儿园)

链接>,>,

班级常规管理三策略

策略一:情境暗示,建立常规

实践告诉了我,常规的建立要科学、合理,不能由成人包办,应尊重幼儿个性发展,让幼儿获得充分的自由和被尊重的感觉.因此,在建立常规时,要运用情境的暗示,让幼儿在一日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乐于参与班级规则的制定,间接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

策略二:环境图标暗示,理解常规

瑞吉欧教育工作者把环境称做除了班上两位老师之外的“第三位老师”,它赋予了种种特殊意义,虽然环境不会说话,但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所以,在建立幼儿常规时,针对幼儿由于大脑皮层抑制机能的发育尚未完善的特点,要采用由枯燥、单调的语言提示转化为隐性的环境提示,通过充分发挥图标暗示环境的教育价值,让幼儿理解规则,并内化常规意识.

策略三:角色暗示,养成常规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角色暗示的方法对于帮助幼儿自觉遵守常规有着极大地促进作用,是最好的实现幼儿自我管理的策略.

心理学家的研究也表明,人的一生中一些最重要的习惯、态度、倾向往往是在幼儿期培养起来的.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习惯,教师应做“有心人”,把握好常规教育的度,不应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更不应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应探索适合幼儿建立其年龄特征,能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科学合理的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