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教育须适度“超越”

更新时间:2024-01-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0649 浏览:94538

目前,新闻专业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众多新闻专业点纷纷迎合行业,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但与此同时,有学者坚决反对跟着行业的指挥棒走,强调大学教育应遵循教育规律,新闻专业教育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社会科学素养、专业精神、专业理念,然后才是培养新闻传播技能.前者体现的是“世俗性”高等教育观念,后者反映了“超越性”高等教育观念.这种教育观念之争中外常见,当下尤其激烈.

超越性世俗性适应全面发展

张芹,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近年来,新闻专业成了高考考生的热门之选,这类专业点的设置呈井喷状态.以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为例,至20世纪末,全国设有相关专业教学点18个,如今相关专业在全国不同类别高校中已有200多个本科教学点.报考者趋之若鹜,但媒体对毕业生的评价却不中听.

出现这种尴尬现象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相当重要的一点恐怕是新闻教育过于世俗!

高等教育历来存在“世俗性”与“超越性”之争.所谓的高等教育“世俗性”是指它的功利性,大学通过实用取向为社会直接怎么写作或者屈从于外界因素,从而获得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的支持与认可,获得自己存在的理由;而高等教育的“超越性”则是指它的理想性,大学通过固守学术标准、尊重高等教育自身的逻辑、保持高等教育对社会的文化批判精神而获得自己存在的价值.高等教育“世俗性”与“超越性”体现了高等教育理念的取向.

一、新闻传播教育的世俗性表征及其影响

笔者从事新闻教育20多年,经历人才培养方案数次调整更新:传媒一线反映学生的经济意识不足,我们在培养方案里增设了“经济学原理”“国际政治与经济”等;传媒一线说需要的人才不只是会写新闻,还要懂得经营管理,我们在教学计划里增设“媒介经营管理”.凡此种种,最终我们依然培养不出令行业满意的人才.问题出在哪呢?主要是教学被动适应社会需求,只注重所谓的专业技能的培育,而忽略了夯实其今后发展的基础.

在20世纪80年代,媒体选择人才的标准是招来即能用,因此,当时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强化了专业技能的培养,专业人才即便是专科生也很紧俏.但随着专业点越来越多,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卖方市场转入写方市场,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大,对人才的要求除了招来能用外,还要求后劲足.反观高校的新闻人才培养方案,虽不时调整,随行业发展亦步亦趋,但总存在落差,无法真正满足行业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说,高校新闻教育过于世俗.

1.首先表现在该学科各专业点设置的超常规发展.许多院校设置相关专业时,完全不理会这些专业与学校的定位是否吻合,也不考虑师资、教学设施配备等.虽然新专业上马须经各省市教育厅批准,但如今各高校做材料的能力普遍提高,师在不同“专业、特长”中可以应需要而不同,教学设施、实验条件甚至无中生有.在各种农林、理工科高校,新闻传播专业也轰轰烈烈地开办起来了.这样的专业教育缺乏明确的培养目标,即使有目标又如何实现?


2.其次表现在人才培养目标纯粹以岗位需求为指向,将人才培养等同于简单的就业培训,教学重点放在专业技能上,培养的学生缺乏足够的专业精神、应有的人文社科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3.还表现为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误读.不少高等教育者认为,大众化教育即意味着生源素质不高.本着这样的认识,他们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自觉降低了对学生的预期与要求,面对学生,缺乏培养行业精英的信心和勇气,从而导致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整体下滑.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只代表高等教育的普及,尽管我们可以对“精英”的内涵重新界定,但不应放弃“精英教育”时期的教育理想,我们依然要力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

4.与考生及其家长的推波助澜也有关系.家长对高等教育的认识越来越世俗,在孩子入学时就想到就业,纯粹将大学教育当做职业培训,完全不考虑孩子是否适合这个专业的学习与发展,以为人们趋之若鹜的专业一定是前景向好的专业.笔者从历年所做的新生不完全调查中发现,回答“你为什么选择就读新闻专业”时,80%以上的学生认为入读这个专业,将来会有体面的职业、较高的社会地位、丰厚的收入,很少有学生是因为热爱这个专业而入读.

新闻教育过于“世俗”,导致的后果――毕业生普遍缺乏专业理想及追求,将所从事的职业作为谋生手段,失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气节;教育者放弃了培养全面的人、立德树人的追求,对大学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认识不清而沦为社会“”的迎合者,将传授“有用”的知识与技能作为评价教学的标准,放弃了大学追求卓越的勇气,降低了大学的内在价值,使大学最终沦为职业培训所.

英国高等教育思想家艾瑞克阿什比认为,大学正经历进退维谷的困境:它们既要有所改变以适应社会的新形势,否则将遭受社会的抛弃;它们又要在改变中不破坏大学的完整性以承担社会的职责.[1]

二、美国新闻传播教育的不断改革表明适度“超越”很必要

“大学不是风向标,不能什么流行就迎合什么.大学应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不是它的.”[2]美国哈佛大学讲座教授丘成桐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演讲时说,大学不能沦为任何力量的工具.

1892年,纽约《世界报》发行人约瑟夫普利策向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前后致信表达捐建新闻学院的意愿,均被婉拒.校方原因大体是:新闻教育是职业教育,设立新闻学院将降低学校的品位.

1936年2月,《密尔沃基新闻报》发行人尼曼先生的遗孀艾格尼丝尼曼向哈佛校方写信,准备将其遗产的大部捐建哈佛学院新闻学专业.当时的校长柯南特明确拒绝,但提出设立由哈佛校方和捐赠者参与管理的奖学金项目,每年招募一定数目的职业记者来哈佛进修,这便是今天声名卓著的尼曼新闻教育项目.[3]

1947年哈钦斯委员会的调查报告认为,在维护新闻业的职业化标准过程中,教育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新闻学院几乎都未能达到专业标准,也没有训练出学生评判社会事务的能力,甚至连职业培训也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报告提出:新闻学院应利用其所在大学的全部资源,让学生接受最广博的知识、最丰富的训练.新闻教育开始转向更广阔的领域,课程设置开始拓展,师资队伍从过去多是来自传媒一线的记者编辑到现在聘用拥有跨学科,特别是社会科学的背景的博士.[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