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类课文的特色解读与教学策略

更新时间:2024-03-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8821 浏览:83288

据《中国青年报》(2010.09.28)报道:“中国第八次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到2010年,全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3.27%.这个数字意味着,每100人中,仅有3人具备基本公民科学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公民的科学素质水平差距很大.”其中原因,不乏科普读物的稀缺和教育的失职.实际上,许多科普类课文散见于各个版本的教材,如《我是什么》《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石头书》《神奇的克隆》《航天飞机》《跟踪台风的卫星》《海洋――21世纪的希望》《人类的“老师”》等,多以说明文文体或童话体的形式出现.这类课文既有利于学生了解当前世界的科学发展概况和科技水平,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又担负着培养学生掌握字、词、句、篇等语文知识的教学任务.目前,在科普类课文的教学中存在着这样两种现象:

一是科普味儿的缺失.有的教师认为,科普类文章内容简单,学生一读就懂,因而忽略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引导学生围绕文本内容进行延伸阅读,缺少对学生科学品质和阅读探究能力的培养.

二是语文味儿的缺失.有的教师认为,科普类课文在“语文味儿”方面存在不足,科普类课文不如叙事类课文更容易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不太容易进行教学.有的教师在教学时索性让学生读一读课文或大概了解一下课文内容就匆匆结束教学.

这样一来就造成了极为负面的影响,一方面曲解了编者的意图,弱化了学生对科普知识的深入探究和阅读兴趣;另一方面误导了学生对此类课文的关注程度,使本该成为学生学习方法习得、学习习惯养成、科学知识熏陶的过程弱化了,最终导致此类课文的教学“科普味儿”不足,“语文味儿”缺失.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科普类课文的教学能很好地体现这些理念,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思维方式,把科普类课文作为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素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知内容,乐于探究――收获科普味儿;品味语言,习得方法――收获语文味儿.那么,教学科普类课文应该如何进行文本解读,以及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呢?

一、文本解读凸显“科普味儿”和“语文味儿”

科普类课文内容涉及宇宙、克隆、纳米、航天等自然与科技领域,本身就散发着浓郁的科普味儿,对于这一点,学生在自主阅读时就可以感知得到.然而,在教学中,学生的阅读往往起于文本,止于文本,我们又该如何丰富此类文本的科普味儿?

笔者以为,解读科普类课文时,在内容方面,教师要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由已有的“浅知”过渡到“深知”.首先,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阅读兴趣点.学生对于新奇的事物总是很感兴趣,拿到科普类读物,他们喜欢反复地阅读.教师要善于抓住这样的契机,引导学生对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深入的阅读.如《神奇的克隆》一文,克隆的神奇魔力深深地吸引着学生,阅读此类课文很容易激发他们的猜想:人可以克隆吗?检测如你被克隆了会怎么样?对于生活中出现的现象他们甚至有试一试的冲动.其次,教师要努力发现文本内容的空白点.科普类课文在介绍一类事物或一种现象时,多以概念、举例的形式呈现,这就为解读文本留出了空间,教师要善于发现这样的空间,激发学生的求知,让学生怀着强烈的好奇心走进科普领域.比如,解读《人类的“老师”》一文,除了课文相似度检测绍的一些现象,还可以向学生提问:在别的读物中还有哪些这样的现象?生活中我们还会发现哪些类似的现象?将学生的兴趣引向课外,延伸至生活,文本的科普味儿就凸显出来了.最后,教师还要善于依据课文题材的特征,挖掘其中隐含的科学品质.比如,教学《我是什么》一文,教师要能够解读出其中蕴含的科学精神:1.事物是变化的,固定不变的东西是不存在的,文中的谜底――水,能变成云、雨、冰雹等;2.事物的变化也是需要条件的,水的变化需要太阳、风等条件;3.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水有时很温和,有时很暴躁,既能“做好事”,也会“做坏事”.

必须明确的是,不能把语文课上成科学课.教师教学科普类课文要认真研读,反复琢磨,充分挖掘文本的语文因素,而不能只停留在读一读,知晓文本内容层面.教师必须带着思考在文本的言语世界中行走,去捕捉文本中特殊的词句和语言表达形式.仔细阅读文本我们会发现,在一定程度上,编者、作者已经做到了将科学知识大众化、平民化的“浅出”,同时也考虑到了课文的阅读对象是学生,突出了语言的趣味性.因此,在解读文本时,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挖掘语文味儿:

1.精妙的词句运用.虽然是科普类课文,但是作者依然注重词语的运用,讲究词语使用的精当、贴切.比如科学术语的运用,在《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一文的最后写道:“科学家推测,火星地表下面仍然可能有水,只要有适当的温度,就可能孕育出生命来.如果地表下真的有生命,它们是什么模样,是怎样生存的,这仍然是一个谜.”这种带有推测性质的问题,作者运用了“可能”“如果”等词语,体现了此类文体特有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再如,拟人手法的运用,文中“家常便饭”“集体大逃亡”等词语,准确、鲜明、形象地说明了火星上关于“水”的来源与消失的推测.

2.精彩的布局结构.文本的结构是作者叙述思路的表征,是作者独具匠心的体现,这同样需要读者认真去发现,并与作者形成认知上的共鸣.比如,《神奇的克隆》一文,作者在表述“克隆”这一科技问题时条理清晰,叙述了什么是克隆,哪些事物可以克隆,克隆有什么益处,并具体介绍了作者在文中所采用的多种说明方法:一是把深奥的语言往浅显处说,如“《西游记》里的孙大圣,紧急关头常常拔下一把毫毛,再吹一口气,毫毛立刻变成了一群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孙悟空.这当然是神话,不过用今天的科学名词来讲,孙悟空可以快速克隆自己”.二是把深奥的含义通过对比阐述,使之变得简明易懂.如“动物一般要通过雄性和雌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才能繁殖后代,人们把这种繁殖叫做有性繁殖.如果不经过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就叫无性繁殖,也称克隆”.三是通过举例说明克隆的含义,如“例如,从一棵大柳树上剪下几根枝条插进土里,枝条就会长成一株株活泼可爱的小柳树;把马铃薯等凡此种种都是植物的克隆”.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挖掘与解读,科普类课文的趣味性、语文味儿就凸显出来了.二、教学策略体现“用教材教”的思想

科普类课文在平时的教学中遭到“冷遇”,原因是教师们的教学依然停留在“教教材”上,并且认为科普类课文没有什么可教的,文本一读就懂,或者完全等同于其他文体的课文教学,忽略了文本的科学趣味和语文学习的本质.

“用教材教”体现了教师心中想到的是学生的收获和发展,科普类课文的教学也应采取“用教材教”的思想.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喜欢科普类课文,对文本内容感兴趣,学习时有意识地推敲语言的运用、句式的变化、文本的布局谋篇等特点,积极开展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探究活动.那么,如何体现“用教材教”的思想呢?笔者认为要重点突出以下两点:

1.专注于学习方法的习得.对于学生而言,学习方法的获得一般有两种途径: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对于教师而言,一种是教师的讲解传授,一种是引领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建构.不同的年级段侧重点不同,小学中高年级更侧重于自我的建构.科普类课文正好提供了学生学习方法实践的载体,就此类课文学习而言,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概括课文内容、品析词句、收集资料、模仿表达的方法.

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应结合每篇课文的特点进行有选择性的侧重练习.学生学习方法的习得,不能只靠机械呆板的训练,而应靠教师在有效教学的过程中,适当、适时的巧妙引领.这就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文本,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悦读”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比如,一位教师教学《航天飞机》一课时,巧妙地将课文中航天飞机与普通飞机的区别通过对话的形式进行教学,创新了教学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1)自由读一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想一想,完成下面的对话.

普通飞机:我是普通飞机,我能飞两万米高.

航天飞机:我是________,我能______________

普通飞机:我是普通飞机,从东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要飞四个多小时.

航天飞机:我是_______,我______________

普通飞机:我是普通飞机,我的本领可大了,我可以自由自在地飞翔.

航天飞机:我是_______,我能______________

(2)老师化身为普通飞机介绍自己,学生化身为航天飞机介绍自己,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语言特点,尤其是数字的运用,体会两种飞机在比较本领时各自的语气、神情.

(3)当老师介绍完普通飞机的全部内容后,要求学生介绍航天飞机的全部内容,学生需要将已有的句段进行整合,同时注意人称的变化.

这位老师利用对话方式,通过比较两种飞机所拥有的本领,促进学生对航天飞机特点的认识,学会运用对比和列数字的方法说明航天飞机的特点,提升了学生读思结合的能力.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习得的是语言运用技巧,习得的是概括课文与整合课文内容的方法.

2.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好的学习方法一旦形成了习惯,学生自主学习就不再是一句空话.当我们找到了教学科普类课文的方法,并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方法习得与学习习惯养成时,我们就不会再埋怨此类课文的语文味儿、科普味儿不足了.教学科普类课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阅读兴趣、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比如,教学《神奇的克隆》一文,课前的预习可以让学生在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哪些内容?课中结合最感兴趣的一个方面,查找相关的资料、图片、视频,读一读、理一理、议一议.课后请学生围绕话题“克隆对于今天的生活是利还是弊”展开讨论,在这个环节,学生需要进一步查阅资料,为自己的观点搜寻信息,此时,文本的教学成为了学生学习的起点,教学呈现的将是“射线式”的开放式语文学习.学生从中习得的学习方法、养成的学习习惯在实践中通过思维、内化,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注科学品质,提升语文素养,科普类课文的教学需要得到这样的重视,需要肩负这样的责任,而我们的教学更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如文本解读时充分挖掘文本的科学趣味和言语趣味,教学策略要充分体现“用教材教”的思路转变.如此,科普类课文的教学才会成为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素养和科学素养不可或缺的好素材.

作者简介:滕衍平,江苏省特级教师,现任教于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实验小学,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学刊》《语文教学通讯》《小学语文教学》等核心期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100余篇,主编、参与编写各类教学用书10余种,近年来多次受邀在山东、河南、安徽等地讲课.

(责编欧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