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大气环境保护教学中的应用

更新时间:2024-02-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4731 浏览:158396

摘 要:问题解决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合作和探索精神.教师要依据“大气环保”教学内容的特点,以“问题解决”为教学出发点,通过教学策略,使学生达到顺利完成学习目标、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激发学生探究思维和创新意识的教学效果.

关 键 词: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环境保护

“大气环境保护”有信息量大、内容涵盖面广、注重全员参与的特点,也是有趣、实践性很强的内容.笔者经过实践体会到,在本内容的教学中采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设计问题情境,注重技能培养,既可以优化课堂教学,还能实现培养学生问题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目的.

一、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界定

问题解决是教师依据教学目的,创设一种活动情境,设计问题,把学生引导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来,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到获取知识、培养技能、发展能力的目的.笔者认为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至关重要的.“问题解决”从其心理机制看属于探究性的,使用这种方法时,学生掌握的知识不是教师直接提供的,而是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的,因此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实施

1.创设情境问题――明确学习目标

创设问题的情境是教师在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矛盾,把学生引入与所提问题有关的情境中,使其产生求知的愿望,诱发其探究行为.然而,创设问题的情境应该有一定的难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分析、综合等认知层次来设计问题的难度,并结合实际教学内容提出新颖的问题.讲“全球变暖”时问题是这样设计的:先请学生用塑料袋把自己的左手套住,体验有什么感觉?学生对这种联系实际、真实可信的情境有极大的兴趣,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运用反向思维问题――掌握教学重点

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要打破常规,通过反向思维获得独特的见解.反向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在设计问题时可以将知识进行反向设问.例如: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不断增加,造成了全球变暖,问题是这样设计的:全球变暖将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可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如果我们暂时制止不了全球变暖,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对策或者发展哪些产业呢?教师采取这样的提问,使学生认识到大气环境存在的问题和这些问题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活跃学生的思维,同时教学重点也得以解决.

3.借助图像和资料设置问题――突破难点

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设计地理图表进行教学,既能抓住特征解决难点问题,又能培养学生直接学会绘制地图和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根据教学内容边画边问,学生边画边想,学生的注意力随着教师的笔触和语言自然转移,做到了视听结合,手脑并用,思维集中,印象深刻便于思考,并且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设计创新思维问题――培养创新能力

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摆在重要位置,积极探索在地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途径,使更多的学生具有开拓精神,自觉合理地利用环境、保护环境.教师应设计一些无法直接在教材中找到答案,而学生又能接受的创新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生活经验提出具有创新思维的问题,能使学生在兴趣和视野范围内,从多角度开拓思路,对已知信息的比较分析,使知识发生迁移.

三、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价

第一,从认知规律来看,采用问题解决模式进行教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围绕如何完成一些具体的问题而进行的,突破了教学重点和难点,完成了学习目标.

第二,从认知行为来看,采用以“问题解决”为教学出发点,通过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从不同角度设计了不同的问题,进行大气环境问题的探究,使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围绕教学重点、难点,根据个人兴趣,有选择地进行学习,达到了主动学习、获取知识的目的.

第三,从本节内容特点来看,本节教材是全章教材的总结和深化,并且紧扣大气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以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完成本节有关教学内容,以探索大气环境问题的原因、影响、对策为任务,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在实际学习中获得对大气环保知识的认知.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问题的设置上,不仅要选取一些有价值、学生感兴趣、易于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和有争论性的问题,还应当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问题的选择和活动方式的确定.“大气环境保护”采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达到了完成学习目标、激发探究思维和创新意识的教学效果.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