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更新时间:2024-01-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141 浏览:119884

伴随着人类发展的脚步,音乐教育进入了21世纪,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是尊重每一个学生,所以音乐教育应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培养学生的兴趣作为主要任务,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要培养学生的兴趣,音乐课堂就要创新,大胆改革.音乐教育是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它借助倾听来感知音乐的美,借助歌唱来表现音乐的美,借助表演来发展音乐的美.它对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对音乐及外界的感知力,培养具有个性化创造力的一代新人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音乐教学中创新能力的意义和现状分析

1、意义

素质教育的核心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呼唤有创新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因此,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迫切需要.作为素质教育一部分的音乐教育,无疑应当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首要位置,在音乐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现状分析

(1)、国外现状:20世纪以来,美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音乐教学领域的变化和发展音乐教学内容的拓展方面体现得最为明显.在此之前,学校音乐教学内容主要是唱歌以及结合唱歌进行的发声练习和读写训练.改革后,音乐教学否定了以技能为中心的倾向,倡导适应儿童个性发展,强调创造性音乐学习,并相应地调整和扩展了音乐教学领域.新领域和内容涵盖了音乐欣赏、器乐、合唱和律动,后又增加了节奏活动和创作活动.1993年,美国政府颁布了《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其中有两个重点引起国际音乐教育界的关注:一是该计划把包括音乐在内的艺术课程增列为美国普通学校教育的核心学科,大大提升了音乐教育的地位.二是提出一个高质量、高水准的宏伟目标,要把美国教育办成“世界级”的一流水平.美国研制了新的音乐教育国家标准.标准中音乐教学领域有了新的扩展,充分体现了音乐教学内容的多样化

(2)、国内现状:管理机构和管理队伍不够健全.我国公共音乐教育起步相对较晚,发展时间短,学校开设的音乐课无论从领导还是任课老师和学生都没有对其引起重视,比如:音乐开课不平衡,教学设备缺乏,教材不规范等等.教学过程中重讲授,轻体验和参与.目前音乐教学过分知识化、理论化,教学模式单一,教师较少关心学生课外的音乐需求,不重视丰富多彩的社会音乐生活,不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互动.因此,普遍出现这样的情形: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音乐,但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

二、现阶段音乐教学中影响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

1、教育环境的影响

教育环境影响着学生的发展.音乐是陶冶人性情的熔炉,当今社会,流行音乐形成了一股热潮,它的队伍不断扩大,冲击着学校的音乐教育.而真正围绕学生的音乐微乎其微,音乐课本上的内容大都是一些老面孔,新的血液注入很少.至于学校,也没有规定学生音乐要达到如何水平,评定音乐老师也只看看舞蹈如何、节目如何、在艺术节中的表现如何等等,这样教师的积极性也就不高了.学生的家长也只是注重孩子的语、数、外成绩,对音乐课中学到了多少不闻不问,如此一来,学生觉得音乐课是副课,根本不重视.为了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教师要争取社会、学校、家长的配合,给孩子们营造一个自由、健康的环境是很重要的.

2、学校对音乐教育重视的程度

学生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制约着创新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长期又复杂的过程,它的成败需要各科的协调发展,教师的积极参与和学生的主动意识.音乐课具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它可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自由的想象与创造的空间,所以在课堂上作为音乐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特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到事半功倍.

3、教师的专业能力

一个出色的教师,能将一节乏味的课程变得趣味无穷,一个成功的教师,能让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可见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之大.当今的音乐教师,应该与时俱进,紧跟时代脚步,增强专业技能,提升自身修养,培养创新习惯.

三、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加强学生的音乐实践创作教学,开放式的教学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学习条件,自我实践的创作机会,自我表现的创新舞台,无疑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如在教学打击乐器的时候,在学生认识了锣、鼓、钹、小锣等打击乐器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自己即兴创编一个场景的打击乐演奏片断.由于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不同,同一主题音乐,各自所获得的情感体验也是多姿多彩的.不是用固定的思维模式去限制或否定他们,而是敏锐地捕捉其创造思维的闪光点,加以科学的指导.学生有的利用自己挑选的乐器,有的从自己身体部位、器官中找乐器,营造出人人参与的氛围.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学习的不仅是乐器的演奏技能,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学生的积极参与体现了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创造力.还有在教学《龙船调》时,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这首歌曲的山歌风味及适合劳动、适合舞蹈律动的音乐特点.在聆听的基础上,可进一步要求学生参与创造性的表演.

2、合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

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启发想象,教育手段日趋现代化,使我们有可能突破时空界限,更有效地进行音乐教学,为音乐教育的创新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如《黄河大合唱》中气势磅礴的黄河;京剧中的各大行当的介绍,乐器的介绍等都可用幻灯、录音、电视音像或计算机辅助手段等配合教学.如在欣赏《春之声》时,可先利用多媒体让学生看几幅春天的图画,再引导他们在音乐的气氛中寻找春天,自由想象:小鸟在树枝上快乐的唱着歌;河水解冻,哗啦啦地流淌着;小草从泥土里钻出来了;百花齐放;小朋友们在田野里尽情地放着风筝;不知不觉中,学生就进入了春天的情境中.这时候的音乐课,已远不只是一节音乐课,而是一种高品位的人格陶冶课.

3、从生活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以音乐技能为基础,创造生活的音乐美,大自然中包含着各种的节奏,教师可根据大自然中的声音,让学生自己发现节奏,并在游戏中完成节奏教学.掌握和运用节奏.使他们在音乐中享受到愉悦,乐趣,从音乐中得到启迪,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开发,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并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贯彻音乐新课改的教育理念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是实践的先导,没有教育观念上的彻底转变,即使用上新教材新教法,新理念也只是停留在表层,甚至发生曲解,如果遭遇坎坷,还会拿出老一套来拯救.传统的音乐教材中,把传授艺术技能放在重要的位置,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忽略了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忽略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新教材以全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真正是面向全体学生,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了首要的位置,强调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多样化,强调学生的参与意识,强调体验与感受,探索与发现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淡化了学科意识,降低了知识难度,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和提高.

总之,音乐是一切教育中最活泼、最生动、最富感染力的一门有声艺术.音乐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音乐本身具有的教育功能,注重创设思维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在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开发其创造性潜质,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良好培养.柯达伊曾告诫,“好的音乐教师,要比歌剧院的指挥重要得多.一个蹩脚的指挥,不过是失败一次,而一个蹩脚的教师的失败,则有可能扼杀音乐天才”音乐教育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只有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