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技术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中的运用探究

更新时间:2024-01-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2127 浏览:48215

摘 要:伴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了目前国内外亟待商讨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而高校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在其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传统的职业指导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变化的形势.本文以此展开讨论,探究教练技术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中的运用.

关 键 词:高校;职业指导;教练技术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猛,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更是迎来新一轮的发展大潮.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如何培养和输送具有独立能力的,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己成为当今高校面临的紧迫任务.为了适应就业制度改革的需要,为了顺应时怎么发表展的要求,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必须进行创新.

一、传统职业指导工作模式

(1)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现状

1.学校教育与职业定向脱节,缺乏行之有效的职业观念的教育.学校教育与生产实践、劳动就业相脱离的现象仍然存在.只管学生培养,不管市场需求,只管毕业,不管学生去向的学校还很普遍.在许多高校虽然成立了就业怎么写作中心、职业指导中心等机构,但由于缺乏系统的、一体化的职业知识教育和正确的指导工作,学生缺乏关于社会分工及社会职业方面的知识,职业意识仍很淡薄,职业选择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2.学生获取职业信息的渠道不畅通.据统计结果显示,42.5%的学生将宣传媒介作为他们获取职业信息的主要渠道,家庭成员的影响、学校的职业指导分别列为获取职业信息渠道的第二、三位.这说明,当前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还没有完全到位,学校教育在帮助学生获取职业信息、形成正确的择业观方面的主渠道作用还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3.在已开展职业指导的学校中,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十分有限,由于缺乏专职指导人员和系统的职业指导课程,职业指导工作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职业指导工作基本上并在学生处和人事部门,它们在为大学生获得社会职业需求信息,沟通学校与人才市场联系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在机构设置、专职人员配备、各种心理测量及信息反馈的手段方面还很欠缺.[1]

(2)传统职业指导模式

职业指导老师学生群体成才趋势

目前针对高校开展职业指导的研究已经开展了许多年,成果也较为丰富.但是其存在的缺陷也较为明显.按照现行的职业指导模式,作为职业指导老师需要进行的是采用各种方式方法去拓宽指导的面,力求让学生成才趋势得到扩大.但是其中的弊端显而易见.作为指导者站在一个点,去辐射学生群体,对于目前的90后学生来说由于其本身的逆反心理较强,自我管理能力较差,这样的指导模式往往会流于形式,缺乏实效.[2]

所以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变化的复杂情况,而对于现在的大学生就业而言,尤其是高职学生,每一位都需要仔细研究、个性指导,仅从整体上的指导已经不能很好地起到作用,因此强调陪伴式、“1对1”协助的教练技术在职业指导工作中的运用亟待研究.

二、教练技术在职业指导工作中的运用

教练一词源于体育界,近20年教练技术成为欧美管理学界新兴的一门管理技术,通过系统的、有策略性的互动沟通,它帮助被教练者的真正了解自己的内心感受,向内挖掘深层潜力,向外发现更多可能,从而明晰和成就渴望的目标.目前对于教练技术的研究主要从企业管理中的教练技术开始,逐步拓展到学校教育教学.[3]

(1)引入职业指导工作中的教练技术

根据教练技术的主旨,提出符合当前社会趋势的职业指导新模式,即:


1.如何通过教练技术的运用,帮助学生拓宽成才趋势,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及创新能力,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

2.如何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职业轨迹,使职业指导老师在指导学生的同时自身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3.通过教练技术的指引,职业指导老师自身及学生得到提升的同时,如何建立起长效机制形成循环作用,扩大教练技术受用群体,使本模式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2)教练技术运用于职业指导的主要方法

目前,在教学过程中,教练技术逐渐被大家所运用.在教育中引入教练式教学,是指教师自动把传统的角色转换为教练式的教师角色,将教练技术中优化教学双方关系、调整心态、锁定目标、价值行动和优化人格等教练环节中的精髓部分借鉴到教学中来,最大限度地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开发潜能,培育健全的人格,提高综合素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各类专业知识和技能,成为社会急需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4]

而在职业指导中,教练技术所起到的作用同其在教学中运用一样,它所需要发挥的正是“教练”的特质,即塑造能够让被指导对象有所发现的环境,通过帮助被指导对象处理自己的经验,从而形成在现实中可灵活运用的能力.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5][6]

1.以就业市场为导向,进行项目化设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项目设计是教练技术的核心技巧,直接决定着指导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在对教练技术以及国内外职业辅导模式深入研究基础上,可以设计自我认识、职业环境探索、职业素养提升、就业技能学习四个大的主题.同时在这几个主题中,我们应当充分考虑到教练背景、经验的差异以及学生需求的不同,所以职业指导老师应该结合自己的经验及学生的具体情况,与学生共同商讨每次教练过程的具体内容.同时在指导的过程中运用诸如非正式评估、角色示范、现场模拟、个人分享等方法,将就业市场的标准化要求带入到高校职业指导的过程中,让学生可以在学校就能体会到未来就业所需要的各项要求,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在此方面的实践能力.

2.以人为本,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动机和能力.

“以人为本”,这是教育的基本准则.而在教练技术中,“以人为本”的核心原则就是激发被教练者的动机和潜力,使被教练者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也同样是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原则.因此,职业指导中的教练技术既不能越俎代庖,代替学生做决定,也不是知识灌输,“教”给学生各种能力;而是通过教练的引导、分享、示范以及场景设置等方法,激发学生的职业生涯意识,促进学生探索、思考自己的职业生涯相关问题,并能够采取积极主动的行动,内化成长,规划并实现职业生涯发展.

3.从实际出发,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地开展职业指导活动.

学校教育作为一种专门的社会机构,有明确的目的,能够按照社会整体发展的要求,有选择地传递价值观念和职业知识,是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教育的重要场所.而大学生的职业指导所关系的绝不仅仅是学生能否找到工作,更是关乎学生的成长成才、社会人力资源开发和优化配置、国家稳定和长远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发展中的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不能闭门造车,必须是一种开放的、社会的、实践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要开阔视野,兼容并包,并要有效吸纳和整合包括政府、用人单位、相关机构以及学生自身在内的各种资源,使之既是受益者,也是教育的重要力量,各自发挥优势,共同参与到学生的培养工作中来.

总之,职业指导工作是一项全面系统的社会化工程.希望通过教练技术的运用,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可以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同时让学生能够在这样一种方式下,更好更快地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