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田径必修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更新时间:2024-02-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425 浏览:147064

摘 要:本文将目前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田径必修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为切入点,从指导思想、课程目标、教学内容等几个方面分析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必修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及建议.

关 键 词:高校体育;田径必修课;问题;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西北地区、南方地区共30所师范院校体育系2009级学生150人(其中男生120人,女生30人)及部分田径教师.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针对目前田径必修课程教学的现状及课程设置,共发出问卷150份,回收145份,回收率为96.7%.通过网络媒体进行问卷调查,总结分析,得出结果.

1.2.2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学校田径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标准、课程改革的资料,了解体育教育改革领域的研究动态.

1.2.3书面访谈法:笔者对本校及周边大学、在全国第一届大学生传统运动会期间对部分田径教师及参赛运动员进行了书面访谈.

1.2.4逻辑分析法:对教学实践成果及以上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2结果分析

2.1教育观念因素

2.1.1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我国的体育教育模式是从前苏联引进的以运动技术为核心的模式,虽然现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理论与实践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很多教师在观念上并没有更新或者改变,用这种旧观念指导教学就会落伍,影响田径教学工作及教学目标的实现.

2.1.2领导者的观念落后.目前领导对整个田径教学的主导思想、目标规划还是以传统的竞技观念为主,在教学上就体现为以传统项目为主,没有正确地引导教师开展多元化田径课程教学思想.

2.2教师的因素

2.2.1田径教师的队伍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基本上沿袭了竞技体育教学的模式,在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体育教师只是充当着一名教练的角色.

2.2.2有一些田径教师虽然是优秀教师,但由于受科研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科研能力薄弱,没有及时接受新的教学理念,没有把科研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导致自己落伍.

2.3学生因素

从表中可以看出,学生中学训练时间短,训练2-3年以上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小.通过网上调查、学生访谈了解到学生中学训练时间还要略低于问卷调查的结果.造成这种现象有多方面的因素,大多数体育考生学习较差,就是为了上大学获张文凭而参加体育训练,所以在中学训练时间短,参差不齐,以甘肃为例,2009年-2012年的体育考生连续4年都在5500人以上.招进来的一部分学生体育素质较差,很难完成规定的技术动作、技术原理及相关田径专业知识体系.

2.4教学目标因素

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及社会上人们对田径项目的偏见,尽管国家宣布新的体育教学目标及人才培养目标有十年时间,但通过问卷调查,可以看出有些高校对学生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准确,直接影响到田径教学目标不够准确.目标定位偏重学生对田径运动技术,技术原理及运动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田径文化意识兴趣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对田径运动知识的应用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

2.5教学内容

2.5.1田径教学内容单一,结构不合理

从表中可以看出,田径教学内容设置中还是以传统的竞技项目为主,新兴的田径类课程、大众化的田径健身项目却很少.这样的教学内容忽视了学生基本应用能力,综合素质教学的培养.

2.5.2对抽样的145名学生所喜欢的田径项目进行问卷调查统计结果

现行的田径教学项目中,短跑、中长跑、竞走、跳高等主要竞技项目有60%的学生不喜欢,这些田径教学内容竞技性强、难度大,学习起来枯燥无味.而学生喜欢的项目如爬山、攀岩等田径健身项目,由于受条件限制又无法开设.

2.6教学评价因素

从表中可以看出,学校只重视绝对性评价,即终结性评价.绝对性评价占问卷总人数的100%,这就说明只重视技术机能、理论的考核评价,未能体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实践机能、学生创造、创新能力的评价.相对评价占问卷总人数的13.79%和10.34%左右,这说明只有及少数院校即重视学生运动技术、运动技能的评价,又重视学生学习步骤、技术技能转化为实践机能过程的评价.这种单一的评价方法,在理论上过于强调书本上的死知识,学生考前死记硬背,考后不知所云,造成学生分数不低而能力不强.

2.7教学设备条件欠完善

从问卷调查可以看出,个别学校教学设备较差,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例如目前与大众田径类联系紧密的建身路径等新兴田径拓展项目,大部分高校都未开展.教学场地老化,器材规格与规定标准不符,无风雨操场,这些问题都影响了正常的田径教学,达不到预期教学效果.

3对策及建议

3.1更新田径教学理念

3.1.1必须摆脱竞技体育教学思想的束缚,正如前苏联教育学家马亚科夫斯基所讲:“你要让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教师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成为这样的榜样.”首先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树立教师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便于学生掌握田径知识技能怎么写作的思想.

3.1.2田径教师要树立培养新的人才观、质量观,要有超前意识,要了解对未来人才的要求.

3.1.3教师要打破田径竞技教学模式,要有意识地把教学重点转向传授田径健康知识、田径健康技能、健身法则及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上来.

3.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价值

3.2.1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我们相当一部分学生都是为了上大学而选的体育专业,他们一进校就对体育教育专业没有兴趣,对田径更是如此,因此,教师要从思想教育入手,让学生真正了解田径专业,田径专业在未来人们健康锻炼的作用,田径专业在未来社会发展中广阔的前景.3.2.2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指导精神,淡化竞技项目多开发田径类健身项目,提高学生对知识掌握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对田径文化知识的欣赏能力.

3.2.3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吸收与田径相关的体育运动项目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进行探究性教学,培养学生对田径课程的学习热情,从而激发学生对田径项目的学习积极性.

3.3教学培养目标定位要准确

培养合格的体育师资是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重要目标,学生毕业大多数是以教学为主,他们将来面对是中小学生,根据中小学的《体育课程与健康标准》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将他们培养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健康人才,教学能力是培养师资的主要教学的内容,扎实的理论知识较完善的运动技术是当好体育教师的一个必要的条件,因此,制定田径课程教学目标与中小学《体育课程与健康标准》接轨,能够真正培养出教学能力强、基础知识扎实的人才.

3.4教学内容与中小学培养目标接轨,应多元化

3.4.1田径教学内容选择应与中小学培养目标接轨,新课程标准里“田径类”命名意义在于拓宽视野,改变清一色“奥运项目”,所以,在田径必修课的教学内容应选择上应将田径教学竞技性、娱乐性和健身性融为一体,这样做才能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教学的可行性.

3.4.2项目应以多元化开展,目前都是以竞技化项目为主,多元化田径拓展项目,开拓学生知识面,增加理论课学时.

3.5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应多元化

3.5.1在教学中,应打破讲解—示范—练习的传统教学方法,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充分考虑到单位的教学设备条件,做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所得,都有所成.

3.5.2从教学的设计到教学的过程,方法要多元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个性特征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探究式及媒体技术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对项目学懂、学会、学乐,教师教学的方法的选择重点要培养他们的技能知识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教学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

3.6完善评价体系,加强评价过程

3.6.1打破重技术、轻能力的评价模式,在评价体系过程中,能体现出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机能和技能知识的转变能力.

3.6.2在评价中,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受益.

3.6.3在评价中,应把相对评价,形成评价(即过程评价)和绝对评价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全面的评价体系.

3.6.4通过完善评价体系,给学生搭建一个公平、公正地提高自己田径知识的良好平台,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田径的兴趣.

3.7改善田径教学条件

3.7.1由于田径课大都在室外进行,应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给田径专业教师提供一个相对良好的教学环境.

3.7.2完善场地器材、各项田径教学设备,尤其是多媒体技术教学设备,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教学资源,来提高田径知识、田径文化素养.

3.8开发环境资源及人脉的利用

3.8.1多请社会及高校田径专家给教师及学生定期讲座,让师生能够及时接受新的田径知识、田径信息及新的教学理念,来完善充实自己.


3.8.2田径专业教师应定期外出学习培训,提高教师田径课程设计能力;通过专项或专项探讨,提高体育教师的田径教学设计能力;通过专题交流,提高体育教师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能力.

3.8.3领导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支持田径教学工作.

3.8.4充分开展校地联合,多参与社会田径活动,应和当地中小学接轨,观摩中学田径课,以便调整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课程目标.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