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策略

更新时间:2024-04-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727 浏览:20087

摘 要:中学语文课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而阅读教学又是语文课的基础,阅读应是一种以理解和创造为目的的对话活动,阅读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能力的体现.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开放的阅读兴趣,尊重学生多样性,设计不同阅读任务,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珍视个性化阅读见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势在必行.

关 键 词:农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一、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是个人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当我们对阅读产生兴趣时,就会很投入,而且印象深刻.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阅读兴趣是学生对阅读材料的一种力求认识倾向,带有情感的色彩,促使人们顽强地追求、探索、愉快而积极地学习.如果对阅读有着浓厚的兴趣,就将会产生源源不断阅读的动力,从而使学生始终保持着对知识主动学习的姿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巧设悬念,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情景,强化学生的阅读兴趣;诱导探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使他们养成自觉的阅读习惯.

二、重视情感因素,增强阅读教学效果

情感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教育因素之一.每篇课文,特别是那些情文并茂的好文章,都饱含着作者真挚浓烈的感情.论文格式,阅读教学.论文格式,阅读教学.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不仅是语文知识的传播者,还应是文章感情的传导者.在教学中既让学生有所知,又要让学生有所感,才能增强语文教学的效果,实现语文育人的目标.

三、品读感悟,高效阅读:

读:初读文章,整体感知.“读”依据对文本的理解层次分为初读、精读和提高性阅读.初读就是走近文本,倾听文本,领会意思,整体感知.指导学生按不同文体的阅读要领进行阅读,抓住关 键 词句和语段整体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品:精细阅读,局部揣摩.“品”是在对文章的精细阅读中进行局部揣摩,与文本对话,去经历文本情感历程与自己生活体验的碰撞.指导学生养成圈点批注的习惯,抓住文章的精彩片段和动人之处,揣摩词句的表现力,从而更的理解文章的内在美质.

悟:提高性阅读,鉴赏文章特色.“悟”发生在提高性阅读时,使学生站在一定高度审视文本的美点与亮点,积累写作技巧,提高思想觉悟.纵观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读书犹如品茗,只读不“品”无法进入境界;只“读”不“悟”难于提升觉悟,于事亦无补.指导学生从作者的写作目的着眼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揣摩文章在内容与形式上的亮点、美点,体会文章的艺术特色.

四、掌握阅读方法

首先选择阅读材料,阅读面要广泛,学生的个性、情趣差别都很大,应该鼓励他们自选有益的课外读物.教师向学生推荐一些教学参考书、文学名著、科普性知识读物等,在学生阅读书籍的源头把好关,学生慢慢就会养成在阅读中“雅俗共赏”,真正“博览群书”的习惯.

其次,教学生学会用圈点批注法是有效阅读教学的策略.阅读时边思考边动笔,可以抓住重点,深入理解,培养学生圈点勾画和作批注的习惯.“圈点勾画”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潜能,提高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效率,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揣摩研读文章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用好圈点批注这一阅读方法,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理解.

再次,教会学生学会用精读、略读、朗读、默读、速读等阅读方法是有效阅读教学的策略.根据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以及阅读的目的,应该选择相应的阅读方法.选择适当的阅读方法,能够大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也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五、倡导个性化阅读个性化阅读的方法

1.三点互击

“三点”指重点难点疑点.因为“三点”中,包含着丰富的知识文化信息,可供发挥的余地甚广,由此可自由驰骋,上下古今,提纲挈领,纲举目张,个性飞扬.

①突击重点.对文本的重点出重拳,用重力,聚众智.如《荷塘月色》“语言技巧”是学习重点.其技巧究竟“巧”在何处?一是比喻,二是通感,三是叠词.如写月光下荷花的姿态,不同文化素养的学生就可能产生各自不同的理解,但又会有大致相同的审美趣味.

②直击难点.难点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因为难,阅读中更易见出个性.“阅读,就是在别人的帮助下,建立自己的思想”,对课文难点的解读,宜采取“见仁见智”的辨析,允许学生课堂上“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抒发胸臆,评头论足,共鸣.

③撞击疑点.造成可疑之点的因素很多,或是文本本身的隐晦艰涩,或是传统解说的已成定论,或是专家学者的个人识见.直面文本,在疑点处生疑,“山重水复疑无路”之中,尚可见“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观.如《杜鹃枝上杜鹃啼》,有人就抛出这样一个观点:文题给人的是惆怅之感呢,还是欣喜之感?所给答案为后者.

2.三方互动.课堂阅读环境较为特殊

①生生互动.即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流动的、鲜活的、生机的课堂,才是生生互动的课堂.两人各自交换一个苹果,结果每个人手上还是一个苹果,两人各自交换一种思想,结果一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个性化阅读结论的开放交流交换,畅所欲言,无所顾忌,可充实弥补完善优化自我结论,提升思考质量.

②生师互动.即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个性化阅读教学,师生都是探究者,都面对着新问题,对文本都能在已有的知识积淀之上,建构自己的新视点,赋予自我的新理解,这也就决定了要相互探讨,相互启迪,而最终达成相互提高.

③时空互动.即文本、文本作者和阅读主体的相互交流.文本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思想、趣味和意境,只有作者本人才清楚,读者面对文本所存在的时空差异,从而导致代代读书人对原作作出各自不同的阐释.于是,趣味和魅力也就产生了,读者凭着自我生存环境和所处的时代社会特征,审美趣味,直觉经验,追寻作品的原初意义,寻找契合点,默默进行着思想交流和情感共振,这一互动过程,其乐无穷.

3.三法互融.个性化思维,积累是帆,方法是舵.

①生活联系法.生活是本无字书,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让生活走近阅读,让阅读亲近生活,阅读优化生活,生活印证阅读.阅读所激发的思维就会活,阅读的智慧就会高,阅读的价值观念就会新,新阅读带来的新生活,生命的质量就会优.


②逆向反弹法.即对结论的反向思维,不以现有结论为定论,不受他人思想支配和左右,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就是成功的反弹.逆向反弹,观点出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这是阅读创新的体现;人云亦云,鹦鹉学舌,永远都会步人后尘.

③审视批判法.以挑剔的眼光对待文本,采用“拿来主义”,吸精华,去糟粕,辩证思维.如《窦娥冤》,窦娥临刑前所发的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三桩誓愿只能说明窦娥冤深冤大,举天之下,无与伦比,足见封建官府的暗无天日.审视批判,当然不能以现代人的观念和思维方式来苛求文本,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流文化,须尊重时代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