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性本科院校英语专业新生英语学习策略调查

更新时间:2024-01-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6035 浏览:161499

摘 要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2013年9月入学的219名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本科院校英语专业新生进行一项学习策略的调查和实证分析,旨在为英语专业大一阶段的教学提供一些教学启示.

关 键 词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性本科院校英语专业新生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

当今的外语教学将研究重心从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这正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众多二语习得理论中,学习策略的研究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研究表明,正确合理地运用学习策略能极大帮助学习者规范自己的认知,科学地调控自己的学习从而有助于学习者取得更高的学习效率.因此,在语言学习中有意识地运用策略是语言学习成功的关键(文秋芳,1995:11-22).

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经济欠发达,教学条件落后导致其学生英语基础比较薄弱.大多数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对英语学习的认识仅局限在英语考卷上分数的高低;而进入大学后,许多新生面对大学宽松的学习环境以及英语综合能力运用的挑战,感到无所适从.

文秋芳(1996)指出英语专业第一年和第二年是学生可控因素(如学习策略)发生变化的关键期,并建议在这一阶段配备经验丰富的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指导.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学院为例,调查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性本科院校英语专业新生的学习策略使用情况,旨在让教师对新生进行必要的学习策略指导,使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学习管理伴随其左右,这使学生在整个大学生涯乃至今后专业的学习和发展都受益匪浅.

1理论依据

至今,西方学者对学习策略的定义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本文采用Oxford(1990)对其下的定义,他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使学习更加成功、更加自主、更加愉快而采取的行为或行动”.Oxford根据策略与语言材料的关系将策略分为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直接策略指直接参与目标语学习的策略,分为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及补偿策略.记忆策略用于记忆和使用新信息;认知策略用于理解和运用新语言;补偿策略用于弥补目的语能力的不足.间接策略是指通过集中注意力、计划、评价等手段对语言学习提供间接支持的策略,它分为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交策略.元认知策略用于管理认知、监控学习过程;情感策略用于管理情感、动机以及态度;社交策略用于帮助学习者通过与他人交流来提高学习(Oxford,1990:135).

黄燕青(2010)对四川内江师范学院外语系100名大一新生进行学习策略的调查,结果表明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元认知策略、随后是情感策略、认知策略、社交策略、补偿策略,频数最低的是记忆策略.刘夏芬,朱千新(2012)以浙江海洋学院外国语学院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将学习者分为四类:高效策略型、中度策略型、轻度策略型、无策略型.国内对学习策略的调查对象几乎没有涉及到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性本科院校的英语专业新生,因此,该研究将充实该领域的研究成果.

2研究设计

2.1研究问题

本文调查的对象是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性本科院校英语专业新生,据此,提出以下研究问题:该地区英语专业新生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如何?为何形成这样的现状?

2.2研究对象

参与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学院外国语学院的2013级英语专业新生,其中204人为广西籍学生,15人为非广西籍学生.参与对象有93.2%属于少数民族地区籍学生,因此能代表该地区英语专业新生学习策略的总体情况.本次发放问卷230份,回收有效问卷219份.

2.3研究工具

研究使用的工具是“英语学习策略调查问卷”,该问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包括学生姓名、性别、籍贯、高考英语成绩等.第二部分为学习策略题项,该部分采用Oxford(1990)编制的语言学习策略量表.该问卷由50个题项组成的自陈式量表,每个题项都设了5个李克特等级,从完全不适合自身情况到完全适合自身情况.量表由记忆策略(1-9题)、认知策略(10-23题)、补偿策略(24-29题)、元认知策略(30-38题)、情感策略(39-44题)以及社会策略(45-50题)6个分量表组成.

问卷结果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与分析,各项平均值表示学生使用该项策略的频率.1.0-1.4表示几乎不使用;1.5-2.4表示基本不使用;2.5-3.4表示有时使用;3.5-4.4表示经常使用;4.5-5.03结果与讨论

数据显示,各项学习策略使用的平均值在2.83-3.44之间,属于“有时候使用该策略”,表明了该地区地方性本科院校英语专业新生对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属于中等水平.这与俞宝红(2009)研究结果一致.笔者认为,英语专业新生在进入大学初期,对英语专业学习的认识并未产生明显的变化,其对学习策略的使用很大程度上源于高中阶段对英语学习的认识.

在六类学习策略中,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补偿策略,其次是社交策略,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情感策略,使用频率最低的是记忆策略.

补偿策略的使用频率最高,表明学生能通过猜测词义、利用手势、近义词互换来迂回表达、预测他人意图等方法弥补在理解和运用目的语中的知识欠缺.笔者认为,这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母语学习策略的影响,学生必然会将母语学习中使用的补偿策略迁移到英语学习中.

社交策略的使用频率位居第二,说明学生能通过争取更多与他人交流的机会来提高英语学习.越来越多的学生意识到学好、用好英语才能够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因此,学生能够通过网络、日常的交流等方式来学习和使用英语.

元认知策略用于管理认知、监控学习过程.高效地使用元认知策略能够使学习者更加合理地设定学习目标,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并找出方法提高学习英语的效果.

认知策略直接作用于学习效果,是学生为了完成具体学习任务而采取的步骤和方法.调查结果显示,认知策略的使用稍低于元认知策略,这正体现了思想与行动的不一致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和督促学生使用认知策略,提高学习效果.情感策略用于管理情感、动机以及态度.调查显示学生使用情感策略的频率较低,说明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未能有效地规范和管理情绪、情感,如因害怕犯错而不主动说英语,造成了很多学生“想说而害怕说英语”的状况.学生极少使用这一策略,可能是他们没有意识到情感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刘润清(2000)指出,记忆策略是中国历来求学的一个传统,被认为是学业成功的重要条件.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跟参与本次调查的主体有很大关系(其高考英语分数多数在100-120分之间,满分为150分),他们都不属于高分的获得者,英语词汇量比较匮乏,对词汇的用法掌握得不够透彻.同时,大多数学生认为记单词难,正确使用单词难上加难.因此,学生应该尽快转变先前机械地记忆模式,使用科学合理的记忆策略来提高记忆生词的效率.

4结语

结合问卷调查结果以及跟学生交流情况,笔者得出以下结论.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性本科院校英语专业新生对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呈现中等水平.学生使用较多的是补偿以及社交策略,元认知和认知策略次之,较少使用的是情感和记忆策略.

根据上述研究发现,笔者对少数民族地区地方院校英语专业大一教学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在新生入学初期,教师应尽早强化他们的策略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才能提高学习成效.其次,教师应将策略的指导融入教学当中,为学生介绍更多互动式的长效策略并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熟悉并掌握这一策略的使用,这正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所在.第三,学习策略的指导应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入学初期,教师应逐一分析学生的策略使用情况,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性格,学习偏好等个体差异给予适合其自身需求的学习策略指导.最后,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基础相对薄弱,面对英语专业学科的课程要求,往往缺乏信心.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综合运用各项学习策略,弥补英语基础的不足,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