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语文教学的生活化

更新时间:2024-03-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7651 浏览:129936

摘 要:由于听力障碍,耳聋学生的手语,既有其独特的词汇表达方式,又有其独立的语法规则,并且有很多地方不能与健听人的口语、书面语相一致.因而,听力障碍直接导致了聋人语文学习的障碍.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提倡走近学生,走进生活,所以聋生语文教学应充满生活气息,也应在生活中进行.

关 键 词:认知;再现;感悟;美化

美国教育家华特:“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话不无道理,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聋生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由于听力障碍,耳聋学生只能以手代口,作为他们的“母语”——手语,既有其独特的词汇表达方式,又有其独立的语法规则,并且有很多地方不能与健听人的口语、书面语相一致.因而,听力障碍直接导致了聋人语文学习的障碍.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提倡走近学生,走进生活,所以聋生语文教学应充满生活气息,也应在生活中进行.

1让聋生语文教学回归生活

生活是聋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因此,从聋生的终身发展出发,依归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只有把教科书这本小书与聋生生活这本大书融合为一体,让聋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在语文中悟生活,这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大语文教学观.

1.1看一看,认知生活.聋校语文教材中有一些课文描述比较贴近聋生实际,常常是聋生见到的生活现象,但是由于聋生没有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他们往往容易忽视或知之甚少.因此,教师要在平时注重生活的积累,指导聋生留心去观察,认真看一看周围事物现象的变化,写观察笔记.这样聋生才可以通过仔细观察和写观察笔记,去认识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现象和规律,积累生活素材,从而为学习这些描述生活现象的文章打好基础.

经过指导,学生曾经留心观察过下雨前一些小动物的活动情况,并对自己观察到的情形仔细做了记录.当学习《要下雨了》一课时,他们很轻松地划出了课文中描写小动物们在下雨前活动的句子,还纷纷举手把自己看到的其他小动物的活动情况讲给大家听.这样,学生不仅在学习课文时显得游刃有余,而且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了他们观察和理解的能力.

1.2演一演,再现生活.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数是贴近生活实际,要理解、读懂它们并不难,难点在于如何通过文字体会其中的思想内涵.教学时我们可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创设一定的情境,如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将抽象的文字换成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愉快地、创设性地解读文字内容,真切体会到作品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情想感,感受到学语文的乐趣,如:在执教《群鸟学艺》时,我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课堂上,孩子们在表演中,了解了麻雀、乌鸦、猫头鹰、老鹰、小燕子都向凤凰学习搭窝本领,结果仍旧不会搭窝,只有小燕子搭的窝最好.是因为只有小燕子学习搭窝时最耐心.他们还学着用不同的语气进行对话,学会了从语感中体会形象,同时懂得了与人交往时要讲文明、懂礼貌,学生在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提高了理解和交际的能力,也有利于他们去领悟生活.

1.3学一学,感悟生活.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

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让学生多读此课的语言文字,找出重点语句,展开充分的想象,教师再用多媒体展示一幅一艘小船在碧绿的湖水中轻轻地飘荡,人好像在画中游的美景图,伴着这如诗如画的意境,他们所体验到的并不仅仅是黑白的文字了,能唤起学生的美感,知道物美、景美、情美,人更美,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激发了他们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1.4画一画,美化生活.在我们的语文教材重,很多诗文画面优美,意境深远,我们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动手画一画,让优美的文字倾注柔和的线条,绚丽的色彩,又会别有一番景象.

如在教课文《春天,天气暖和了》时,我做了充分的课前准备,给聋生展现春天的景象,勾起他们曾经有过的生活记忆.上课前,我组织孩子们走出校园去踏春,郊游时我拍了很多照片,有的是春天郊外的美丽景象,有的记录下孩子们活动的情景,然后把这些图片资料加以整理,制成了多媒体课件.上课时,除了给孩子们展示了“柳树发芽”、“桃树开花”的画面,还让他们观赏了更多的春天美景和他们自己活动的场面,帮助学生从多角度理解“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春天真美丽”.在此基础上我就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春天的美景图,学生们有的画了“柳树发芽”、“桃树开花”的画面,有的画了和爸爸、妈妈一起放风筝的画面,有的还画了农民伯伯在田间播种的画面——从他们沉醉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感悟到了自己可以美化生活,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让聋生语文走出课堂、走出校园,与生活接轨


让聋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促进回归主流“人是社会的人”,聋人亦是如此,作为聋教育的工作者,我们不能把聋生束缚在学校、家庭这个狭窄的范围内.使聋生在尽量少受限制的环境中同正常儿童一样,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形成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基本技能.为此,聋校的语文教学还应走出校园,与普通学校多打交道,让聋生与正常学生经常在一起交流,这种交流可以是学习上的结对子、开展语文技能方面的兴趣小组、举行语文知识竞赛等.聋生在与正常儿童的交流过程,深感学好语文对自身需要的重要性,达到自我促进的效果.久而久之,聋生在同正常儿童交流时的自卑心理也就会慢慢消除,随之,他们逐步树立的是自尊、自信、自强、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