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机引发的清末金融大恐慌

更新时间:2024-01-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502 浏览:131488

清末,上海爆发了一场由股票投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并迅速将全国卷入其中.受这场“橡皮股票风潮”的冲击,全国从南到北,破产钱庄和商号不计其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自1903年以来连续6年的上升势头被打断,大萧条弥漫全国,延续数年之久.


近百年前,上海骤然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金融危机,将全国卷入恐慌之中.1910年7月,上海正元、兆康、谦余三大钱庄同时倒闭,受其牵连,中国金融业两大支柱源丰润和义善源相继倒闭,恐慌波及各省,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为近百年来所罕见,这就是著名的“橡皮股票风潮”,一场由股票投机引起的金融危机.受恐慌的冲击,全国从南到北,破产钱庄和商号不计其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自1903年以来连续6年的上升势头被打断,大萧条弥漫全国,延续数年之久.

风潮起源

这场恐慌之所以被称作“橡胶股票风潮”,直接原因是上海商界和金融界参与了国际资本的橡胶投机活动.当时上海人把橡胶叫作橡皮,所以习惯上又称为“橡皮股票风潮”.

20世纪初,由于交通事业飞速发展,橡胶资源紧缺,暴涨.1908年伦敦市场橡胶每磅售价2先令,1909年底涨至10先令,1910年春达到最高点12先令.橡胶公司的股票也水涨船高,有的面值10元的股票,最高时涨至180元,于是国际资本大量转向了橡胶资源的开发.南洋群岛是各国投资的重点地区,到1910年初,为开发南洋橡胶资源而成立的公司达到122家,并在报刊上刊登广告公开招股,橡胶股票炙手可热,极受追捧.在伦敦金融市场,最快的销售速度是,100万英镑的橡胶股票,半小时之内销售一空,国际橡胶投资早已转变为投机,而且接近疯狂.

国际投机立即影响到国内,中国最大的资本市场上海被深深地卷了进去.据《泰晤士报》估计,在开发南洋的122家橡胶公司中,至少有40家设在上海,大多由上海的洋行经办并代售股票,并在上海的外国银行开户,40家公司的资本总额2500万两,主要销售对象是华人和在上海的外国人.这些公司的情况各有不同,有些已经栽种了树苗,等待出胶;有些购写了土地,打算做地产交易;当然也不乏徒有虚名专门骗钱的皮包公司.暴利当前,鱼龙混杂是毫不奇怪的.于是,很多上海人连橡胶为何物都没弄明白,仅凭市井传言,就迫不及待地抢购股票,惟恐落于人后,失去暴富机会.在从众心理下,到1910年4月,仅几个月,40家公司的2500万两股票已经销售一空,经过炒写炒卖,股票轮番上涨.一家叫做“地傍橡树公司”的股票,2月19日在上海股票交易所的开盘价为每股25两,4月6日已涨至50两,一月有余,翻番.

1910年6月,国际橡胶投机活动盛极而衰,世界金融中心伦敦橡胶股票行情暴跌,上海股票交易所立即停止橡胶股票的交易.在此后的半年多时间里,橡胶股票成了无人问津的品种.直到1911年春才恢复交易,但此时只有卖盘,没有写盘.延至7月,写盘开始出现.据上海股票交易所的通告,6月29日橡皮股票的卖盘开价每股5两,7月6日的写盘报价每股4两,与一年前的实有云泥之差,其实是价值的回归.

总计1909年至1910年秋春之间,上海各界购写橡胶股票动用的资金达到4000万两,而当时清政府全年的财政收入不过1亿两左右,投机规模之盛可以想见.参与投机的重要力量,是上海的各大钱庄.以此为导线,正元、兆康、谦余三家钱庄同时倒闭,受牵连而倒闭的钱庄总共达到9家,这是橡胶风潮的初起,以后源丰润、义善源的倒闭则是风潮的扩大.

金融机构的牵累

在清代,中国最主要的金融机构是钱庄,此外还有票号和银号,它们都是传统的金融机构,但汇划、放款等主要业务,已经与中外贸易和工业等新经济行业发生密切联系,成为中国新式金融业的主要力量,其势力之大,对金融市场影响之巨,远远超过刚产生不久稚嫩的银行业.倘若没有钱庄的介入,橡胶股票投机的失败对于上海众多市民来说只是赔损钱财而已,不至于爆发一场金融大恐慌.

钱庄介入橡胶股票投机主要通过两种形式:一是直接参与股票写卖.二是向股票投机者提供贷款.

先说第一种情况.上海各橡胶公司发行的股票,主要通过各国在上海的洋行销售,有关橡胶暴利的传闻,最早为洋行里的写办所知晓,然后传入商人耳中,成为市井传说,散布于里巷之间.一些大写办往往拥有自己开办的钱庄或商号,而洋行销售大宗的橡胶股票,又允许它们所信任的钱庄使用非的期票作为支付手段.于是,具有写办和钱庄主双重身份的人捷足先登,依靠大量增发钱庄庄票,率先抢购橡胶股票,随后转手卖出,成为最早参与这场国际橡胶投机活动的人物.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正元、兆康、谦余三家钱庄的庄主陈逸卿、戴宝嘉、陆达生,在他们的操纵下,三家钱庄共增发600万两庄票,飞速抢购橡胶股票.此外,上海钱庄之间,关系密切者可以相互调剂头寸,称为往来钱庄.陈逸卿等人又调动森源、元丰、会大、协丰、晋大等五家往来钱庄的资金,将它们拉入投机活动,在上海银钱业形成三庄为首、五庄附入的橡胶股票投机集团.当伦敦橡胶股票暴跌后,陈逸卿经手的款项损失200余万两,戴宝嘉损失180余万两,陆达生损失120余万两,他们经营的正元、兆康、谦余三家钱庄赔累最巨,首先倒闭,三天之后,森源等五家往来钱庄也应声而倒.

以贷款方式介入橡胶股票投机,是一种更为普遍形式.上海许多钱庄并没有直接参与股票投机,而是处于股票的卖方(外国洋行)和写方(上海商家和市民)的相似度检测地位.由于橡胶股票炙手可热,许多人倾其所有犹嫌资金不足,纷纷向钱庄举贷.钱庄对写卖橡胶股票者,有的采用信用贷款方式,有的采用实物贷款.其中实物贷款的办法是:商家用已经购得的橡胶股票向钱庄做抵押,贷得款项,再去抢购其他橡胶公司的股票.钱庄之所以乐意贷款,除了利息收入外,还因为看到股票日趋上涨,“以此项股票远胜,争先收积”.于是,钱庄大举介入,增强了橡胶股票投机活动中的资金运用,扩大了投机的规模.虽说很多钱庄没有直接抢购股票,但发挥了金融机构对市场的融资作用,危害也就更大.

恐慌的爆发

当7月的恐慌首次袭来时,上海瞬间倒闭了正元等9家钱庄,数量不可谓不多,但毕竟只占全市91家钱庄总量的10%.虽然市面恐慌,人们还没有方寸大乱,因为这时上海银钱业的巨擘源丰润、义善源还挺得住;而只要源丰润、义善源不倒,上海市面就乱不到哪儿去,更乱不了全国.源丰润是一家银号,义善源是一家票号,历来领袖上海银钱业,实力不在大清银行(清银行)和资金雄厚的交通银行之下.由于同业之间生死与共,利害相关,每逢市面不稳,源丰润、义善源都会竭力救市,成为上海乃至中国银钱业的擎天之柱;同样,官府也会调剂款项,增强这两大机构的力量,以稳定市面.所以,7月的风潮发生后,上海道台蔡乃煌采取的最重要应急措施,就是向外国银行借款350万两,其中的140万两代正元集团归还欠款,其余210万两存放于源丰润、义善源,以稳定这两大金融机构.这样,在风潮发生两个月后,上海市面渐趋平静,危机虽然没有过去,但只是潜流涌动,未见惊涛骇浪.

恰在这时,即当年9月,大恐慌爆发了.

风起于青萍之末,全国的大恐慌竟然是由一件不大的事情引发的.1910年9月,清政府按照惯例要上海方面从源丰润、义善源等庄号提取190万两“沪关库款”,用以支付当年到期的“庚子赔款”.“沪关库款”是属于国库性质的上海海关的税款,历来由上海道台经手,存放于信誉卓著的源丰润、义善源,备政府不时之需.时距正元等钱庄倒闭仅两个月,上海道台蔡乃煌上奏朝廷,请求暂不从源丰润等钱庄中提取这笔巨款,改由大清银行拨银200万两垫付“庚子赔款”.当时市面未稳,源丰润、义善源虽然实力雄厚,在猛烈的金融风暴中不能独善其身,在某种意义上,金融大机构承受的压力更大.例如,源丰润的联号德源钱庄参与橡胶股票投机,损失200万两,为避免德源倒闭,源丰润为它一再筹垫巨款,所以“德源之亏,均源丰润之亏空也”,而源丰润所要救助的钱庄远非德源一家.同样,义善源也深受它那个系统钱庄的牵累.经过7月风潮的冲击,两大金融机构实际已经十分虚弱.但是清政府所关心的只是能不能如期交付“庚子赔款”,这是1901年它与八国联军签定城下之盟的主要内容.因之,军机处对蔡乃煌不愿提取源丰润存款十分不满.按照奏折的性质,蔡乃煌的奏折交度支部(财政部)处理.恰巧,度支部侍郎(副部长)陈邦瑞与蔡乃煌素有嫌隙,于是指使江苏巡抚(当时上海归江苏管辖)参奏蔡乃煌,说他妄称市面恐慌,恫吓政府,不顾朝廷颜面,拖延“庚款”支付.罪名如此之重,蔡乃煌当即革职.

清朝惯例,地方官一旦革职,必须将经手款项移交清楚.蔡乃煌是上海道台,经手款项达625万两之巨.为此,他致电军机处,要求宽限时日,再次申明万不可从源丰润等钱庄急提“沪关库款”.军机处接电,依然视为恫吓,严加申斥,命他在两个月内,将经手款项移交清楚.蔡乃煌既经革职,又遭斥责,羞愤之下,一举从源丰润等钱庄提回款项200多万两,源丰润当即倒闭.源丰润带倒了9家银号和钱庄,造成30家钱庄歇业,经过正元等钱庄的第一次风潮之后,上海金融业无法再承受这次打击,恐慌爆发了.

源丰润与义善源同命相连,都依靠官款为生,而且源丰润的往来钱庄,都与义善源关系很深.源丰润及其往来钱庄倒闭后,义善源不能独善其身,在坚持了一段时间后,也宣布倒闭.

恐慌的冲击

源丰润、义善源分号遍布全国,往来钱庄和商号不可胜数,它们的倒闭,使北至北京、营口,南至广州,西至汉口、重庆,全国各大工商业城市陷入一片恐慌之中,随之而来的是全国的经济萧条,而受其影响最大的,是与上海毗连的江苏、浙江.

江苏、浙江自近代以来受惠于上海,是晚清最富庶的地区,也因此受上海风潮的牵累最惨烈.自源丰润、义善源倒闭后,南京、镇江、扬州、苏州、杭州、宁波六大经济重镇倒闭了18家著名钱庄和票号,复受它们的牵连,除苏州外,上述五大城市的民族资本金融机构全被冲垮.与钱庄资本唇齿相依的江浙地区的商业资本,因为骤然断绝了资金的接济,丝业、洋货业、布业、五金等各类商家纷纷停止进出,或歇业,或倒闭,整个江南商业一片萧索.两省的工厂和运输业,普遍发生资金周转的困难,即使拥有资本1000万元的浙江铁路公司和400余万元江苏铁路公司,也不例外.正处在蓬勃发展中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因为钱庄倒闭和商业的凋零,失掉了金融资本和商业资本的支持而一蹶不振,直到民国初年受欧战刺激才重新复苏.

橡皮股票风潮中,著名的上海《时报》发表社论,评述风潮的影响,社论虽为文言,但叙述精准,生动易读.文章说:“上海市场,固为全国商业之中枢,上海一败,则所有国中之商业,凡与沪有关系者,皆直接蒙其害.而沪商之未倒闭者,转因各省商业之倒闭,亦被其牵倒,一若循环报复者焉.而凡百工业,则因商业之倒闭,而失其贸易之中枢,亦相率而倒.此时财界扰乱已达其极,一般社会咸被其灾,于全国乃宣告破产矣.”文章清楚说明,作为一国之经济中心,上海金融危机对全国的灾难性影响.(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